《管理:实务篇》第四十一讲:要绩效精神不要绩效主义
由于遭到黑客攻击,索尼宣布推迟宣布2014年财报,但根据2013年九月份索尼公司宣布的消息,索尼2014财年将净亏损2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同时,索尼还宣布了取消年终分红,这是索尼1958年上市以来首次取消分红。索尼董事天外伺郎,在总结索尼公司的衰败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他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索尼英雄迟暮的背影,让“绩效致死”的话题显得更加悲壮。绩效管理似乎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组织魔咒”,企业的管理者们既想通过绩效管理提升组织的效率,又害怕走上索尼的老路。笔者曾走访多家企业,无论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企业,谈到绩效管理时,经理人们无一不表示无奈,员工们无一不表示反感。绩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认认真真走形式”成了大多数人无可奈何的选择。自20世纪以来,所有组织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知识员工全面取代体力员工,成为社会的支配阶层。在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之后,我们发现,由于知识工作者的特征不再是体力和技能,从前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21世纪管理实践的挑战。大部分人的工作不会像制造零件或者产品那么快见到成果。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客户服务部、市场部、研发部等等,还有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比如媒体、咨询公司等。这些员工通常都在办公室里、电脑桌前,以阅读、思考、研究、讨论、写作等工作方式。天外伺郎说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在一切唯绩效论的情况下,索尼彻底被绩效主义所俘虏,激情集团消失了,挑战精神消失了,团队精神消失了,创新先锋论为落伍者。天外伺郎对绩效主义的理解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为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在体力工人的管理时代,这句话逻辑上没有错误,甚至泰勒正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将衡量式管理发扬光大。但是知识工作者时代,我们所提倡的不该是绩效主义,而是绩效精神。何为绩效精神?德鲁克先生的解读是:没有一个组织能够依赖天才;天才总是太稀少而不可靠。组织的考验是,让一般人比他们看起来的能力表现更好,使成员内在的优点显现,以及使用每个人的优点,帮助所有其他成员有绩效。同时,组织的使命是消除成员的弱点,组织的考验即是绩效的精神。因此,绩效的精神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范围以追求卓越。组织的焦点必须着重人的优点。——他能做什么,而非他不能做什么。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各种思想交融混杂的时期,胡适先生提出他的著名观点:“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用这个方法回答了“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当时间的车轮走到21世纪初,绩效主义江河日暮,绩效精神明珠投暗,在绩效管理被经理人们“玩坏”的时候,我们也该大胆地提出类似的观点:“少谈些主义,多培养精神”。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德鲁克的“绩效精神”吧(本文部分截取2015年本人发表于《商界评论》杂志的文章:要绩效精神不要绩效主义)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最后一部《实务篇》持续更新中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DNLC)公益讲师、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创新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心”特聘专家、深圳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ERICKSON)认证教练、国际行动教练协会(WIAC)签约讲师、《智慧NLP教练实践》认证导师、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十五年企业管理经验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的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