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教授治疗痹症(关节炎等肢体疼痛)经验分...
痹者,闭也,闭则不通,不通则痛。《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由于风寒湿三邪夹杂袭人,侵袭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闭阻难以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多处疼痛、麻木、重着及屈伸不利等症状。
本病多于正气不足,卫气不固,腆理疏松,或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至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发为痹症。痹症因风寒湿三邪偏胜不同大致分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若素体阴虚、内有蓄热或阳气难以驱邪外达,牙吓气郁而化热,则发为风湿热痹。
从病位上来说,大抵皮肤、肌肉受病及病程较短者,其病浅而轻,筋脉、骨节受病及病程较长者,其病深而重。病久伤及正气,本虚标实,在内肝脾肾等脏腑之气渐衰,在外易造成痰疲阻络、肢节失养乃至变形之征。
辨证分型
行痹:风邪偏胜者,症见肤体关节走窜疼痛。其特点是痛无定处,或在一处作痛向远处放射。
痛痹:寒邪偏胜者,症见肌肉关节疼痛,疼痛剧烈,痛处发冷,得温则减,得寒加重,喜揉喜按。
着痹:湿邪偏胜者,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肌肤肿胀,无明显发红,阴雨天加重,活动困难。
热痹:风寒湿邪入里化热,症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耐,活动受限,或伴身热咽痛。
西医上,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骨关节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田从豁教授针灸临床经验总结关节炎等肢体疼痛性疾病多包含于此范畴。
【处方】肾俞、次髎、秩边、大椎
肾俞为肾脏气血直接输注于体表的穴位,故针刺之可直接调节肾脏功能,引太阳经之阳气至肾脏秩边、次髎均为水湿之气转入膀胧经的通道。故针之可引膀胧经之阳气入里,温化寒湿。大椎为诸阳之会,故针之可激发一身之阳气,将侵入膀胱经之风寒湿邪由表驱散,体现了田老临症治疗时,重视固护
正气,在祛那的同时不忘扶正的理论思想。
加减经验:颈肩部不适明显者加肩井、风池下肢关节疼痛明显者加风市、阳陵泉、阴陵泉,委中疼痛明显者加关元、命门肢节酸痛明显者加阴陵泉、风市肢节红肿者加昆仑、三阴交。疼痛关节局部围刺,以一针为宜,针尖朝向关节中心方向,可选用局部穴位,也可选用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