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武王身世之谜,却被一石碑解开,学者:原来祖上是汉军奴隶

1961年,考古专家在韩国庆州市一户居民的洗衣池边,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顿时欣喜若狂。原来,这一块石碑解开了朝鲜半岛版秦始皇的身世之谜。

这一块石碑叫《新罗文武王陵之碑》,早在1796年就出土了,但很快就神秘失踪了,在100多年之后,终于再一次重现人间。让考古专家们震惊的是,虽然历经风吹雨打,碑文已经有些残缺,这一块石碑上的部分内容,还是颠覆了历史。

灵源自夐,继昌基于火官之后,峻构方隆……载生英异,秺侯祭天之胤,传七叶以(缺失)焉

从碑文记载上可见,文武王是“秺(dú)侯”的后人。因此,只要查找到“秺侯”,就知道文武王的身世之谜了。注:秺,是中国汉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成武县西北。

先来看这一个问题,就是文武王是何许人也?

史书记载,文武王是新罗第三十代国王,名字叫金法敏,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此时唐朝皇帝是唐高宗李治(649—683在位),大唐处于最巅峰的时代。

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势力复杂,主要分布了三个国家,即高句丽、百济、新罗,是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其中,百济和高句丽算是盟友,而新罗和大唐是盟友。李世民攻打高句丽时,就曾派水军从新罗登陆。

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唐高宗李治派兵援助新罗,击败了敌人。

663年,日寇来袭,李治派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鲜为人知的是,随后刘仁轨还破百济,导致百济国王投奔高句丽,百济被灭国了。

668年,李治派李勣伐高句丽,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存在700余年的高句丽灭国。

大唐打下的地盘,自然不可能送给新罗,而是纳入了大唐版图。所以,李治时期的大唐疆域,就包含了朝鲜半岛部分。

然而,这位文武王的确厉害,高句丽刚灭亡,文武王就开始煽风点火,暗地支持高句丽叛军进攻大唐控制下的故地。更为严峻的是,吐蕃王朝趁唐朝攻打高句丽时期,出兵攻打大唐,结果薛仁贵却遭遇失败。

由于一东一西难以兼顾,最终文武王从唐朝手里“窃取”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地区。当然,主要是文武王借助国际形势,不断侵蚀大唐领土,一遭到唐朝出兵教训之后,又低头做小弟,后来唐朝没有和他过于计较。

不管如何,文武王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手腕高明,把握时机能力很强。从韩国角度来说,文武王金法敏就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甚至地位还要更高,因为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虽然不是全部统一。文武王,又文又武,可见后人评价之高。

到了唐玄宗时期,由于新罗助唐朝攻渤海国,所以唐玄宗就赐给了新罗大同江和鸭绿江之间的部分。到了唐玄宗时期,新罗正式一统朝鲜半岛。

由于古代朝鲜半岛属于蛮荒之地,各种历史记载也不完全,文武王金发敏的身世,也埋藏在历史烟云中了。所以,韩国传统史学界认为,文武王可能是来自东北的扶余人,或者是半岛南部的三韩人。

然而,这一块石碑的出现颠覆了历史,原来是“秺侯”的后裔。翻开中国史上就能看到,“秺侯”原来是汉朝的金日磾(dī)。所谓金日磾,就是霍去病攻伐匈奴时,俘虏的匈奴休屠王14岁的太子(后汉武帝赐给姓名金日磾),因此金日磾就相当于成了中国汉军的奴隶,后来安置在宫内做养马的马夫。

由于金日磾能力出众,被汉武帝相中,从此平步青云,汉武帝没有民族偏见。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死之前,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金日磾为秺候。

因此,如今韩国很多金姓之人,很可能就是匈奴人的后代。

然而,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即:新罗建于公元前57年,由辰韩的朴氏家族建立,和金日磾后裔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金日磾后人来看,一直到王莽篡汉时,金日磾子孙才离开长安,躲避到外地,在东汉末年时,还有金日磾的后人在朝中为官。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说文武王是金日磾的后代?其实很简单,新罗国虽然一直存在,但其实国王改了几个姓氏。

史书记载,早期是朴姓和昔姓交替为王,到了4世纪末期,金姓通过婚姻不断提高权势,最后竟然获得王位。后来,在唐朝帮助之下,金姓王位彻底稳固。

让人无语的是,或许因为金日磾后人是通过婚姻获取王位,所以就特别提防这一点,所以就采取了罕见的内婚制,兄弟姑姨子侄进行通婚。

9世纪末期,统一的新罗分裂成“后三国”时代。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到了这一步,文武王金发敏的身世之谜,算是被解开了。其实,在中国周边国家,如今可以去中国化,但在历史研究上,却根本离不了中国,原因就在于不仅古代中国太强大了,具有超强的政治影响力,而且还有发达的文明,就比如文字和历史记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