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小孩的北美太极故事(11)
溯游从之——游子巴蜀寻根宗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
徐雷之战,在我的微信小江湖中,同样激起了大量的口水之仗。
某虽不才,毕竟杨氏太极115式基本能以体操的形式完整打下来。每当我光风霁月地在朋友圈里普及太极拳基础知识,以白羽毛为代表的花岗岩脑袋就会冒将出来,硬碰硬地起哄:“能打不能打,打一架便知!”
这倒是,停留在键盘上的道理,抖得再清楚也不过隔靴搔痒。大家伙儿脱掉鞋袜,光脚干一仗才是过瘾。
所以Gary打来电话,说Rei要来成都的时候,我分分钟把这个消息发到了微信群里。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第二届亚洲大会在四川西充召开,会议由该联盟的亚洲理事会(IFOAM-ASIA)主办。Rei代表公司来参加这个会议。为了能见上杨氏第六代传师林文涛一面,他比同事提前了一天到成都。
这个背景我当然按下不表,直接跟同学们说,应各位之约,Rei奉师命,专程来展示太极功夫。群里立刻嘻哈打笑,闹腾起来:小雷也要来成都咯,我们要不要先帮他准备好救护车。
“你们等着,会有屁股摔成两瓣的时候。”我在微信圈小混混一般敲完这句话,就忙着去了机场。
初夏阳光透过梧桐树荫,明亮地在Rei轮廓分明的脸上闪耀,黑色T恤,墨蓝色牛仔裤,勾勒出流畅结实的肌肉线条。颀长挺拔,硬朗阳刚,怎么看都比我家笨小孩更像一个真正的“Taichi Master”。
滴滴师傅好奇地跟我八卦说:你这个朋友哦,一路都坐在后排一言不发,是不是黑社会?我说人家是卖有机食品的,很营养环保的职业哈。
Rei用英语问我嘀咕什么,直译“black society”估计不妥。我以有限的词汇回答说:师傅说你像“类犯罪组织”。
下车的时候,Rei示意我他还有一个小包在后备箱。我扒拉半天没看见,他走过来,顺手把有小型拉杆箱大小、约摸十几斤重的挎包拎出来挂肩上,冲我笑笑,表示这就是他须臾不离身的伴手小包,这越发坐实了滴滴师傅的“黑社会”猜想。
穿过一间挂着“蓉城武林之家”金匾的小屋,林文涛老师正坐在小区的凉棚下喝茶,桌上摆着青花茶具,一碟黄橙橙的枇杷。弟子们三三两两,有的练行拳走架,有的正在推手。
林文涛今年63岁,外形清瘦飘逸,谈吐风雅,看上去就是一位长年书斋弄墨的学者教授。可能因为语言不通,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异国徒孙,林老师显得有些谨慎和客套:“小高,你帮我问问他此行的目的和想法。”
Rei从他那个硕大的百宝行囊中掏出一个厚实的笔记本,用签字笔恭敬地写下一个笔力遒劲的汉字:“根”。
林老师起身回屋,带我们进了一间小型的展厅。指着满墙图片、字画和荣誉证书,从杨氏宗脉传承说起,讲到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的太极精神,讲到父亲林墨根先生在太极拳教学以及推手实践等各方面的贡献。
说到兴起,林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创建的太极丹学说、出版的著述、视频资料、“夺桥徒搏”运动器械,以及他与林老先生共同设计,并列入2008年奥运会展示的太极图腾徽标。
我曾经的四级英语,已负荷不起这丰厚精深的太极文化,有些傻眼了。Rei显然早有准备,不慌不忙掏出手机,把林先生的讲述和展示全程录存下来。
得知Rei醉心太极推手,也曾在中国山东、台湾的推手比赛得过奖牌,林老师善解人意的让Rei跟他搭手体验,让Rei背对客厅一张旧沙发站定,前后弓步,发力推自己身上任何部位。
Rei甫一出手,只见林文涛身形微动,似乎毫不受力,而Rei却瞬间凌空失重,欲动不能,晃荡不定。林文涛轻轻一挂一推,Rei就像他手中的利箭,嗖地一下精准发放到沙发上,仰面摔了个屁墩儿。
在林老师轻灵圆转的举手投足间,方才滴滴师傅眼中高大威猛的“黑社会”如幼童粘在他手上,一会儿被连根拔起,东倒西歪;一会儿双脚凌空掀起,向后或向前跌去。但见林老师粘连粘随,收放自如,行气运劲亦无迹可寻,至刚至柔又浑然一体。
我琢磨这是内力练到较高层次之后,能够在竞技中真正做到舍己从人,不丢不顶,拿捏得分毫不差,以致物理的位移小到对手根本看不出来。
过招推手大约一个小时,林老师神清气爽地坐下来,邀我们喝茶吃枇杷。一边指点Rei如何训练敏锐细腻的感知反应,体会引进落空,培养听劲和懂劲,逐步领悟“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内力运用。
被林老师反复摔打得很是过瘾的Rei,脸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低头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唯恐漏掉每一个要点。我实在翻译不出的名词,他就让我用中文直接帮他记在本儿上,回去慢慢消化。
我好奇地向林老师问起关于徐雷之战的看法。
林老师说:徐雷之战的发端,最初是一个技术之争,雷公声称能单手破裸绞。根据个人的研究分析,格斗中一旦被实施裸绞,等于已被对手完全制服,很难化解。但据此说太极没有实战能力,则完全是无稽之谈。
空手道发源地日本冲绳岛某武馆馆长,空手道黑带,身高1米80,180多斤,曾说中国功夫是“动口不动手”。1999年,这位先生来到成都,提出要挑战“中国太极推手第一人”林墨根,体会一下太极拳的散手功夫。年过八旬的林老先生让儿子林文涛迎战。不想刚一交手,就被眼前典型文弱书生模样的林文涛一记搂膝栽锤打翻在地。他认为自己轻敌了,爬起来又凝神聚气,屡败屡战。同样是几秒之内就莫名奇妙躺地上了,越打越感觉满目皆兵。林文涛发力如棉里裹铁,透入骨髓,但又并未伤人。比试结束后,对方连说“太极拳有真功夫,林老师是动口又动手的实干家”。次年,又带着弟子和朋友专程到成都向林老师请教。
杨氏第二代传人杨班侯,曾用八个字描述太极拳的实战对决:一哼一哈,胜负立判。也就是说太极拳与人竞技的特点,即速战速决,胜负只是一呼一吸之间的事。现今若非有宫林二人的这段实战记录,再现演绎了杨班侯的论述,只怕泱泱网民同样会认为:杨公的论断只是太极拳书中的一个神话。
“对太极拳来说,徐雷之战引发争议也并非坏事。”林老师说:“很多过去只专注于推手和健身的弟子,一下子被激发出主动学习太极散手的热情。太极拳是平和的武术练习,体现的是和谐之道,止戈之理。”
看着Rei手机里的拜师视频,带着几分师叔的亲切和疼爱,林文涛对Rei说:“柱子是一个正气很足的孩子。武者止戈,更为正心,练武即正心,练武即修心。师父师父,如师如父,师徒之间的缘分就是亲人的缘分。”
一旁的胥孔林老师告诉我,Gary的师父王学军是他的师兄,林文涛的师弟,同为林墨根大师的入室弟子。学军出国之前,他们经常聚在这里向林老求教、练拳,那是记忆中特别难忘充实快乐的一段青春岁月。
胥老师还讲述了恩师当年现身说法,推动和参与中国太极推手规则修改的一段故事:
1992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济南召开推手规则研讨会,林老以民间拳师的身份,对官方规则提出尖锐批评。认为规则严重制约了太极拳技艺的实际运用,推手比赛失去了太极拳的本真原理,“死推蛮顶,相扑不像相扑,摔跤不像摔跤”,并个人提出“脱得开、打得远”的记分方法,鼓励运动员用太极劲。
这个观点引起专家的反对,认为在赛场上无法做到,现场引起了激烈的辩论。
中国武术院为检验是否真有传说中柔化刚发、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决定组织对抗赛,邀请拳师们登台献艺,现场论证。
是年,林老先生已是73岁高龄。
杨氏第七代弟子娜木西,曾撰文重现了当时的景象:
擂台上比的是实战真功夫,与会的老拳师们大多功成名就,如果冒然上台,没准儿一闪失就毁了一世英名。就在人人惧怕失手丢丑、无人报名的尴尬状况下,林老胸部一拍,叫道:“四川,林墨根,报名!”
林老昂然步入6米竞赛圈,先后与全国推手比赛总裁判长和推手赛重量级冠军较量。比赛双方在擂台中央刚一接触,众人尚未看清来龙去脉,林老的对手便已飞跌了出去!爬起来再较量,结果同样如此!当那位年青力壮的重量级冠军,欲施展擒摔绝技,猛然发力将他摔倒时,只见73岁的老人运用太极引化掷发的功夫,如电光石火,对方便腾空飞出丈外,跌扑倒地!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从此,林老提出的“沾连不脱、步活身灵、缠绕拿跌、出手无形”等见解,被中国武术院研定为推手竞赛的方向和技术准则。
众人把“全国太极推手第一人”的美誉,送给了这位老人。不仅因为林墨根老先生以令人折服的武功印证了太极拳的威力,更为他一心推动太极拳的健康发展,置个人荣辱于不顾,慨然上场,真正体现了仁者无敌的武者精神。
娓娓讲述中,不觉已时近中午。Rei奉上礼物,邀请老师们共进午餐。Rei让我问问:他是否可以祭拜一下林墨根大师。这个请求,让林胥二位老师不禁有些动容。
Rei脱下靴子,赤脚立定,恭恭敬敬俯身跪下,向林墨根老先生的灵位叩拜,有一下额头咚地碰在了案几的一角。
我觉得:那咚的一声,是林老先生在提醒Rei:太极拳是文明拳、智慧拳、健美拳,是对人类有益的好东西。既来拜他,就要持之以恒勤修苦练,方不负这一场漂洋过海的同门因缘。
突然想起,大约七、八年前,Gary托请林墨根老师帮他选一柄太极剑让我带给他,我曾来过这间朴素的小屋,还一起陪林老去文殊院吃了素斋。那时林老先生已经年过八十,神采奕奕,爱说爱笑。记得他象个老顽童,冷不丁伸出食指,在我肩上点了一下,当时感觉像是被一根铁棍戳中,瞬间失衡差点跌倒。
我把这个小插曲讲给Rei,Rei一直平静专注的双眼瞬间被点亮,无法抑制地流露出讶异艳羡的神情,就好像一个小粉丝,听说我跟他的天王巨星一起握过手,吃过饭。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描述过“耄耋能御众形”的至高境界。之前以为,那只是一种理论或理想。见到林墨根大师,才知道这种修为仍存遗珠于世间。而今,大师远行,只在这间小屋留下传奇供后人怀想。远道而来的后世弟子,再也无福亲炙其真昧。
临别时, Rei再次郑重地捧起那本厚厚的笔记本,请两位老师签名留念。林老师写下“武以文道,强身净灵”,胥老师则勉励他“自强守弱,养正用中”。两位老师告诉Rei:今年9月,他们会应峻瑞太极协会邀请,去西雅图做太极讲座,希望还能再见到他。
回来的路上,Rei有些兴奋,问我有什么梦想。我谨慎地回答说我没有具体的梦想,就希望国泰民安,人人丰衣足食。Rei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太极,一个是有机农场,希望太极和有机农场遍布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