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对方才能愉快的接受呢?
【前言】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办不到的事情,可对方又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朋友,如何拒绝他们的要求,对方还能愉快的接受呢?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
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译文】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讲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如今想任命宰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先生觉得谁更合适?”
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应当为尊贵者打算,感情疏远者不该参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事情。臣受命于宫阙之外,实在不好评价。”
文侯说:“先生面临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请不必客气。”
李克说:“国君只是疏于考察啊。如果对一个人,平时看他和谁亲近,有钱时注意他和谁交往,飞黄腾达时看他提拔谁,穷困时看他是否有所不为,贫贱时看他是否随意谋取利益,从以上五个角度观察,就足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了,何必跟我商量呢!”
文侯说:“先生回家休息吧,我已经决定宰相的人选了。”
【解析】一、人事任命权极为敏感
很多看《资治通鉴》的朋友不熟悉李克,其实这个李克大有来头,所以魏文侯才会问他任命丞相的事。李克的老师叫卜商,而卜商是孔子高足,和颜回、子路等十人并称'孔门十哲’。等于说李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魏文侯推崇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材料中,魏文侯咨询李克丞相人选,不管看好谁,随意表态都是风险很大的事情。这个时候,既不知道魏文侯心里,有没有打定主意,也不知道自己说出看好的人选,会不会被采纳。
如果贸然的表态,往往会被视为站队。如果自己支持的人上台了,也很难得到好处。因为不管是谁上台,李克是支持者,为了避结党之嫌,可能都不会提拔李克。如果自己支持的人没上台,肯定就会被视为政敌,面临政治打击,轻则脱层皮,重则只剩层皮。
人事任命权是最高领导的核心权力,极为敏感。历来染指人事任命权的臣子大多没什么好下场。
二、李克的拒绝艺术
所以,不想承担这个风险,不参与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拒绝表态了。我们来看李克是如何拒绝表态的。
1.不归我管
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这句话说的比较委婉,其实说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事不归我管。”
这话太熟悉了:“这事不归我管,你去找某某部门,那谁谁吧。”这话大家没听过一千遍肯定也有八百遍了。只是李克面对的是领导,以后还要仰仗,所以说的比较委婉。
2.我不了解情况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阙门就是宫门,李克的意思就是说,我不在宫里任职,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不好贸然评价。其实也是委婉的拒绝表态了。
3.标准化
已经拒绝过魏文侯了,但是魏文还是穷追不舍,执意要问。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拒绝下去,恐怕领导会觉得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了。这个时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就要说标准了,而不要涉及到某个具体的人,最好是大家都能沾得上边的标准。
李克面对魏文侯的穷追不舍,是这么说的: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其实,这就是标准化。假如领导真要问你谁当总经理合适,穷追不舍。这个时候说标准而不涉及具体的某个人,而且是大家都具备的标准,就是比较妥善的策略了。
如果涉及晋升,所有人选都是老员工,就可以说资历很重要,以资历为标准。如果所有竞争者能力都强,就把侧重点往能力方面倾斜;诸如此类,毕竟人都是觉得别人都不行,都没有自己行,说出这些共性,每个人都会觉得是再说自己。这样,不管最后是谁上位,都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了,甚至还会感恩你,因为你当初为他说话了嘛。
三、李克的应对对我们的启示
经常在留言区,看到很多朋友说看历史无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其实不是无法应用,而是有些人在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或者其他的某些方面,有待提高。用敖总的话说,就是还没有形成权力思维,没有结晶出政治智慧。要我说,这其实这就是这方面的认识还是碎片化的,没有成体系,没有内化。所以不能活学活用,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好像运动员训练,不停地训练,什么时候形成肌肉记忆了,手中无书,心中有书,也就大成了。
比如说李克的这个材料,我们看了有什么用呢?领导会问你谁当总经理这个事吗?我估计看这篇文章的人,现在只有少部分有这个资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达到了那个层次,自然就觉得有用了。
很多人都是越级看资治通鉴,其实咱们的生活层次,还远没有到那个阶段。但是,现在没到那个阶段,不代表以后也到不了那个阶段啊。什么时候看资治通鉴,真的能自己看出些名堂,自己能试着活学活用,适配到自己的生活情境,那么离读懂资治通鉴,也就更进一步了。
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不是因为厉害,所以看得懂通鉴;而是因为把资治通鉴从不懂到弄懂,是这个过程使人越来越进步。就说李克这个材料,普通人看到真的没有用吗?不是,生活中需要不表态的事情太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人想买车,找你推荐,你能推荐吗?如果关系不够好,肯定不能推荐啊。要是人家买了你推荐的车,后来又因为诸如眼光变了,觉得买贵了,反正就是各种原因不喜欢了,到时候又怎能保证不怪你?甚至到时候人家出车祸了,还怪你当初给他推荐的车气囊太少,是你害了他。这个时候,当然就是运用李克拒绝三连的技术了。
随口一问,问1:买奔驰还是买宝马?
不归我管(疏不谋亲):这么大的事,你还是多问问尊夫人的意见吧。毕竟以后车还是你们用的多。
穷追不舍,问2:奔驰好还是宝马好?
我不知道(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我是卖比亚迪的呀,奔驰宝马这种高端车,我不太了解啊。
不依不饶,问3:你就告诉我,你喜欢奔驰还是宝马?
标准化:我觉得主要是看五个方面,第一是开出去有面子,第二是安全有保障,第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