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饮茶得一闲: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春天该如何度过?答曰:虚度。「杯中有茶,心头无事,便是神仙。」
春来无事,只为茶忙。万事皆可放,唯独春茶这一口鲜,是心头挂念的滋味。
沉睡了整个冬天,春茶体内充盈着能量,热水细流注入,绿叶翻滚舒展,这春日限定的清香,便幽幽然四散开,比陈酿更醉人。
懂茶的人都知道,春茶是季节的馈赠,采茶、煮茶、品茶也要随时令而动,采集自然的灵气,才能品出春茶之真味。
/ 雨前采茶 /
古诗云「春山初试雨前茶」,谷雨前,是采茶的最佳时节。
时下流行的明前茶,茶叶尚为嫩芽,喝的是一口鲜,也是抢为人「先」。
耐心的茶客,会等到谷雨时,雨水丰沛,春意暖融,茶叶也成熟了,层次更丰富,自然回味无穷。
《茶疏》中也提到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采茶景也是一绝。
云雾缭绕的远山,一拢拢绿意盎然的茶树,蜿蜒盘踞于山坡,如坠仙境。
茶娘在其间若隐若现,头戴斗笠,身系围裙,只见手指翻飞,翩若游蝶,便将一芽两嫩叶摘下,沾着露水投入竹篮。
心怀和时间赛跑的紧迫感,采茶的动作却无比轻柔,这刚中带柔的禅意,不言自明,熟稔于心。
/ 春水煎茶 /
俗话说「三分茶,七分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茶汤的色、香、味。
宋徽宗赵佶尤其在意泡茶的水,他在《大观茶论》中列出标准,「水以清、轻、甘、冽为美。」
另有陆羽《茶经》记载:「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山水指的就是泉水,源于山林深处,未经俗世无染,清澈而汩汩流动,此为泡茶上品。
泉水之上,还有雪水。在古代,「煮雪烹茶」乃风雅之极,类似诗句数不胜数,「鹅毛小帚掠干泉,撮入银铛夹冻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红楼梦》最懂茶的妙玉,攒了寺庙梅花上的落雪,珍藏五年才拿来煮茶,浪漫到极致,也痴到极致。
待到春日渐暖,山雪融化,汇入溪流,此为「春水」,春水煮春茶,原汤化原食,岂不妙哉!
难怪文人雅士都渴求这样的境界:「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果然,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皆得于自然,分文不取却千金难换的。
/ 赏花品茶 /
春日尽兴之事,一个是煮茶,另一个是赏花,两者总是分不开。
譬如讲究的茶桌上,必定会摆上一瓶花,不在于繁盛,一支两支的,眼前便有了春色,茶味也更悠长了。
在花园阳台摆上桌椅,花间一壶茶,浮生半日闲,若能泡花成茶,便是两全其美了。
无论赏花还是品茶,都在于一个「闲」字。
「午枕不成春草梦,落花风静煮茶香」「清泉浴罢西窗静,更觉茶瓯气味长」,花与茶的境界,唯有闲人才能体会。
给花时间,让它开满枝头;给茶时间,让它浸透滋味;给自己时间,让内心归于宁静,这一切都要慢慢等,急不得。
有禅语说,「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得到千百次高僧指点又如何?参尽枯禅皆不是,还不如放下执念,喝一杯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