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但好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

前天去郑州开会,去协会的时候,领的某展览的作品集。
翻看了一下,是按姓氏笔画排序的,我从后面翻起,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品。这个怨不得别人,自己的姓氏笔画多,排在后面很正常,早就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
虽然很多场合还有人特意地说一下,我们这次排名顺序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的,没有什么先后之分。
有时候按音序排,叫是按照姓氏的首字母,按照ABCD一直到Z的顺序排名,这时薛的首字母是X,也不靠前,但毕竟能排在Z的前面,所以会稍微靠前一些。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因为自己的姓氏笔画排名太靠后,心生怨气,索性就改了名字,原来的名字就放弃了,按姓氏笔画排总是第一。这个段子听了很久了,没有找当事人证实过,不知真伪,可发一噱。
回到字上,看了一下日期,是2019年写的,也就是前年写的。这展览的约稿,四尺整纸的作品,规定的有内容。2019年,我正狂热于赵㧑叔的手札,这是将手札的行草书放大去写的效果。
仔细看了看,觉得大体能看过去,但中间还是缺了矛盾冲突,展厅书法主要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按这样的审美去衡量,这字还是平淡了些。
如果现在去写,同样的内容,也许会写的更好一些。
书法从来都是遗憾的艺术,没有令人满意的,就是这种缺憾,才会激励人不断地去学习,去进步。
这幅作品是郑州市迎新春书画作品展作品集上印的,展览是今年一月份举办的,在升达艺术馆举办,当时我还去看了展览。展览要求的也是四尺整纸的尺寸,我写的是一种类似于苹果绿的纸,在展厅里很显眼,只有我一个人用的这种颜色,所以就眺了出来。
但作品集上的颜色,印的很浅,和原作的颜色有很大的出入。作品集上的是淡淡的绿色,可能调色者没见过原作,没见过这种纸,就按照自己的意思调色了。
这幅作品也是约稿,去年十月份约的稿,要求写与黄河有关的内容,我搜了一个中唐薛能的《黄河》,七言的古风,于是就抄录了一下。当时写的时候,因为字数较多,字就写的比较小一些,五行大字抄了之后,还有内容没抄完,于是就将剩余的内容用小字按题跋的格式抄上,然后落款完成。
当时,我写了两三遍吧,挑了一遍比较满意的寄走了。抄的时候,里面掺了一些黄道周的笔意,仔细看去,里面还有二王和书谱的影子,当时注重的文人气,注重的是书卷气,中间也有长笔画破了一下,多少造成了冲突,感觉似乎好了许多。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其实是构思好的,这种字通过长笔画来调整节奏,是一半行草书创作经常能用到的。
去年十月,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八个月了,进入2021年来,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学习黄道周的字比较多一些,重新又临习了黄道周的许多名帖,并做了相应的对比,找出了里面的共同点和差异,这些天的临写,我觉得认识又深了一层,有些东西是以前没有想到的。
和上一幅字一样,如果再让我写这幅字的内容,我觉得我会写得更好。
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个本子,上面我自己写了一句话,当时发愿,过几年重写一次,对比一下什么效果,我就试着坚持,大概坚持写了有几次吧,果然一次比一次的效果写得好。但遗憾的是,那个本子早就不知道丢在哪里了,如果不丢,一直写下去,一直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再去看看我这一生不同年龄段写的同一段话,字体是一种字体,但字迹却一直在提高、在变化,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一直学习,一直努力,一直在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