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称王羲之此帖堪比《兰亭序》
王羲之孙女生病了
心急之下写下
这篇秀润书法
王羲之《官奴帖》墨拓 选自《宝晋斋法帖》(上海图书馆藏)
《官奴帖》为王羲之行书,又名《玉润帖》,11行,118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法帖》。此系王羲之关心孙女玉润病情的信函,书竟不久,玉润还是离开了人世。
此帖书法温润雅驯,沉着疏静,用笔凝滞,若隐含自省自肃之意,作为王羲之行书经典为历代书家所宝爱。此帖的墨迹本,曾经宋代米芾鉴赏,《书史》中云:“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帖,……此帖连在《稚恭帖》后,字大小一如《兰亭》,想其真迹神妙。”米芾赞此帖堪比《兰亭序》,可见其对此帖评价之高。清代杨守敬在其《激素飞清阁评帖记》中也盛赞道:“真迹明时藏许文懿家,后归吴用卿。项子京、香光极重之,自云得此悟用笔之法。今观香光所书,果得力于此不少。右军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与《快雪时晴帖》耳。”对此帖的记载有多部著录可循,又有“徐僧权”“唐怀充”“沈炽文”等梁人之押署,可谓流传有绪。
王羲之被后世奉为“书圣”,无疑是书法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那颗星宿。人们对于他的了解更多是源于那篇千古传诵的《兰亭集序》,抑或是羲之写经换鹅的传说,但对于历史上真实的王右军,我们则知之甚少。历来研究王羲之的学者专家们,更多的是从王羲之所书尺牍、手札中去窥见“书圣”生活的点滴。
《官奴帖》 墨拓 国家图书馆藏
附录:
舐犊情深
——祁小春解读王羲之《官奴帖》
(选自《中国书法报》2019年第17期 总第217期 经典版)
释文
官奴①小女玉润②,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③以溃,尚不④足忧。痼病少有差者⑤,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惟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⑥,夫复何言?⑦
注解
①官奴:王羲之之子,历来说法皆以官奴为王献之小字。但王羲之去世前献之尚未结婚,故此说尚应存疑(参阅祁小春论文《再议官奴说》,《书法丛刊》2003年第4期)。
②“玉润”为官奴女、王羲之孙女。王羲之传世法帖中多有言及两孙女病笃、夭亡之事,可见王羲之曾将此悲讯告诉了不少亲友。综合诸帖内容可知,王羲之有两孙女,分别为延期之女和官奴之女(玉润),因患暴疾不治,不幸早夭,此两孙女应该就是王羲之《儿女帖》所言“今内外孙有十六人”中的两人,她们去世的时间很接近,均在十天以内。延期之女死时才四岁,玉润不知亡龄,据此帖知玉润亡故前曾患“痼疾”“头痈”,十分痛苦。由此推知,玉润似为一个先天不足的病孩,也许其亡龄应比延期的四岁女要小很多,这也是令王羲之极度悲伤的原由之一。
③头痈:侧有二字重复符号,米芾《书史》引录帖文脱阙。
④不:米芾《书史》引录帖文作“未”。
⑤者:《快雪堂帖》此字刻失。
⑥先生:此“先生”可能是王羲之的方外友人许迈,王羲之曾为许迈撰传称“许先生”(《新唐书·艺文志》载王羲之《许先生传》一卷)。“许先生”在早期道教典《真诰》中均特指许迈,卷十六《阐幽微二》陶注记王羲之“先与许先生周旋,颇亦慕道”即是其例。
⑦此帖是王羲之写给道士的书简,其中诉说官奴小女玉润患“痼病”“头痈”,病情严重,非常担忧,并自责“多犯科诫”,故遭此报,深表忏悔。观此类言语,确非“常言常辞”,应与王羲之所奉道教科诫有关。
帖文大意
官奴的小女名叫玉润,发病已经十几天了,我全然不知。昨天发现此病乃痼疾,今天病情很严重。头部又发痈疽,并已溃烂,尚不值得忧虑,使人焦虑的是痼病不见好转。她从来没有患过经久难治的病,这是因为我作为家长,不能克己修行,训化上下,而且多有触犯科律条戒之处,所以导致小女大病不起。我仅以归诚之心,待罪而已,这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寻常言辞。小女之父官奴上章中已具明,不再多言。上负于道德,下愧对先生,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解读
宋代米芾《宝章待访录》:“晋王羲之《官奴帖》,右双钩麻纸本亦在王仲修处。”同《书史》:“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帖,云:'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未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惟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此帖连在《稚恭帖》后,字大小一如《兰亭》,想其真迹神妙。”
宋代许开《“二王”帖评释》:“米云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云云,连在《稚恭帖》后,字大小一如《兰亭》,想其真迹之妙。此帖与《赐书堂》刻无毫发差,当是世无他本。又黄云右军为献之女玉润请罪称民,谢太傅所称道民,安岂事五斗米道耶?”
宋代《宝晋斋帖》所收《官奴帖》刻帖11行与《褚目》著录一致,又见“徐僧权”“唐怀充”“沈炽文”等梁人诸押署,应当流传有绪,或即本自米芾所见唐人双钩摹本。《官奴帖》书法温润雅驯,沉着疏静,用笔凝滞,若隐含自省自肃之意,实为数不多的传世行书作品之一。米芾赞比《兰亭》,评价极高,此帖被诸集帖收刻行世以来,作为王羲之行书经典,为历代书家宝爱,以下列举代表性评论供参考。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又“此帖《官奴帖》在《淳熙秘阁续刻》,米元章所谓绝似《兰亭序》。昔年见之南都,曾记其笔法于米帖,曰:'字字骞翥,势奇而反正,藏锋裹铁,遒劲萧远,庶几为之传神。’今为吴太学用卿所藏。顷于吴门出余,快余二十余年积想,遂临此本云:抑余二十余年时书此帖,兹对真叟,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假令当时力能致之,不经苦心悬念,未必契真。怀素有言:'豁焉心胸,顿释凝滞’今日之谓也。时戊申十月有三日,舟行朱泾道中,日书《兰亭》及此帖一过,以《官奴》笔意书《禊帖》,尤为得门而入(见)”。
董其昌临本之一(戊申年)
清代姜宸英《湛园集》卷八“临王帖题后”条:“古人行书有真行,有行草,此所书《官奴帖》与《兰亭序》皆真行也,通体真书,少作牵曳而已。《雨冷》《鹰嘴》二帖行草也,真书中间以草字,虽则是草,不可纵笔,故魏晋人多用章草入行,后来率意作书,古法遂不可复见。”
清代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帖记》:“真迹明时藏许文懿家,后归吴用卿。项子京、香光极重之,自云得此悟用笔之法。今观香光所书,果得力于此不少。右军真、行最少,今所存者,惟此与《快雪时晴帖》耳。《快雪堂》所刻为最,《郁冈斋帖》次之,《戏鸿堂法帖》等最下,亦名《玉润帖》,玉良常云:'得宋拓本,字迹既殊,工拙亦异。’余未见宋拓,不识谁误。要之今本亦甚雅链,恐非伪作。”
校订
《玉润帖》俗称《官奴帖》,因《“二王”帖》卷中亦收同名《官奴帖》,故后人多称《玉润帖》以区别之。《宋宝晋斋帖》卷三,11行,119字。
收载法帖
《戏鱼堂帖》《宝晋斋帖》《“二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法帖》《郁冈斋帖》《玉烟堂帖》《快雪堂法帖》《懋勤殿法帖》《玉虹鉴真帖》《澄观阁模古法帖》《王虚舟摹古法帖》《邻苏园法帖》收刻。
著录文献
《褚目》:“官奴小女十一行。”
董其昌临本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