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我们家也是拼了

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有趣、有料、有价值

文|孟话

大宝四岁之前,他的饮食一直是让全家担忧的问题,一方面是食谱很窄,只接受馒头面条饼等这种面食,蔬菜只吃黄瓜胡萝卜和土豆,肉类根本不吃。一方面是拒绝接受尝试新的食物,任何他没吃过的食物,他一律拒绝。

到四岁的时候,身高体重都不达标,而且经常生病,生病的他更加挑食。事情就这样恶化下去。

我们多次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在他的辅食添加时期,没有很好地培养他对食物的兴趣,没有打开他的味蕾,错失了拓展食物种类的良机。

期间,也曾经尝试过用哄、吓、讲道理等方式,利诱或者强迫他吃某样东西,但最终都被他的哭功打败,以致问题遗留下来。

每每谈到这个问题,长辈们都会说:没事,狗大自咬,长大了他自然就会什么都吃了。抑或者是:上了幼儿园,看别的小朋友吃,他就会主动吃了。或许是出于对经验的信任,我也安慰自己别担心。

直到终于上幼儿园了。第一天中午,作为班里唯一一个不会自己吃饭且不吃米饭的孩子,爸爸成了老师的重点关照对象,老师下了命令:可以不会自己吃饭,生活老师可以喂。但不吃米饭不行,这是园里的主食,必须尽早接受。

爸爸被老师教育后,心情很沉重,家里气压很低。大家都束手无策。

这时候,我也需要痛下决心,扮演“严母”的角色了。在取得家人的一致支持以后,我开始实施“残忍”的计划。

第一回合:说理。

晚饭时,我端出蒸的米饭,跟大宝严肃的说:儿子,今天晚上你必须先吃米饭,然后才能吃其他的东西。

大宝已经四岁多,俨然一个小大人,开始跟我理论:可是妈妈,我不想吃米饭,我不喜欢吃。

我:不行,你今天必须吃。你们幼儿园的饭都是米饭,如果不吃,你在幼儿园就没饭可吃,你就会饿坏身体,会生病会去医院打针。

以前多次去医院验血的经历还是让他有些忌惮,然而嘴硬的他还是拒绝。

第二回合:利诱。

我讲道理无果,再试利诱,他平时每天会使用iPad看会动画片,这是他很喜欢的环节。

我:这样吧,如果你今晚吃几口米饭,每天玩iPad的时间从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怎么样。

他想了想,拒绝:我每天看20分钟就够了,我不吃米饭,也不用加时间。

我:那如果你不吃米饭,每天20分钟的时间也会取消。

大宝:行,那我以后不玩iPad不看动画片了,我也不吃米饭。

没想到他思路很清晰,宁可放弃看动画片,也不接受米饭。

第三回合:吓唬。

讲理、利诱他都无动于衷,我只好又开始吓唬:行,那咱们今天就拿上病历去医院抽血,治治你不吃米饭的病。

也许是过于害怕,他大哭着说不去。

这时候我也心软了,又想像从前一样,不忍看他哭,差点妥协。但理智到底是战胜了情感。

我说: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吃三口米饭,第二,跟我们去医院抽血。你好好冷静一下,给我个答案。

他哭着去别的房间呆了一会,过了一分钟走出来:妈妈,我想了想,我还是吃一粒米饭吧,我只吃一一粒行吗?

我严肃的说:不行,必须三口。你没想好可以再去想想。

如此反复几次,他似乎看到了我的决心,终于接受必须吃三口的事实。虽然实际操作中他几乎要吐,但终于还是实现了0的突破。

吃完三口米饭的他,马上破涕为笑,开心的吃起了馒头和黄瓜,还很骄傲的跟爷爷奶奶炫耀,完全没有之前的沉重心情。

后来几天,吃米饭从三口、五口,再到十口、十五口,米饭终于变成他的心头爱,不仅在学校吃的越来越多,平时在家和出门在外也接受了。添加其他蔬菜的时候,也会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故事,告诉他就算哭闹也逃不过,他也就顺利的接受了。

再加上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他的食谱逐渐扩大,饭量也增加,明显变得高变得壮实了。

话说回来,这算是长辈们嘴里的老理儿“狗大自咬”吗?也许算,但这种成长的代价太大了。孩子的健康,家人的担心,以及纠正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家庭争吵和孩子的心理阴影,都是让人后怕的。

如果不够狠心和坚决,他对食物依然拒绝,那很可能幼儿园都没法上,很可能要等到足够懂事才会主动吃,更有可能变成“带着奶奶(做饭)上学”的孩子。

同样,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没有坚持原则,中间放弃或者动摇,孩子会更掌握哭闹的技巧,父母会失掉沟通中的权威,以后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加弱势。

现在二宝也到了添加辅食的时间段,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按照科学的理论,按部就班的添加辅食,并且培养他对食物的好奇心,不再让大宝的问题再次重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