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丨袁长津:他用1块钱治好了高致死率传染病 唯愿杏林遍地春

编者按: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为展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致敬所有平凡而伟大的医生,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明”医》系列稿件,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袁长津在为患者看病。

红网时刻8月17日讯(记者 张盟 何青 通讯员 陶艳 罗丹)因为正值更年期,曹女士几个月来饱受失眠折磨,几乎整夜无法入眠。在服用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袁长津教授开具的中药后,她睡眠情况明显好转,头痛、心烦、口干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这次药吃完了,我就赶紧过来复诊了。”袁长津为曹女士把脉问诊,身边一位两鬓斑白、年过五旬的学生认真详细地做着病程记录。

“袁教授,别人都是老专家带年轻学生,您的学生就不一样,看着都挺'资深’。”面对曹女士打趣的话,袁长津和学生相视一笑,袁长津说:“近年跟我抄方的学生有些确实不一般,这位是湖南省级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部主任,正教授级别,教学相长,我们互相学习!”

说到“袁门弟子”,袁长津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中医也有西医,来自各个专业,其中副主任医师及以上骨干医生比比皆是,他将自己50年来的珍贵中医所悟倾囊相授,从无保留。

“弘扬中医药,服务老百姓。”袁长津给病人开方总是有意避开那些昂贵的所谓“名贵药材”,用他的话说,“我看的多是老百姓的病,用最便宜的药治好百姓最棘手的病,这才是一名医生最大的欣慰。”说到自己看病用药的经历,袁长津满是自豪,他向记者讲述了1块钱治好高致死率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真实经历。

众所周知,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传染病,很容易因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982年,袁长津在临澧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一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杜先生被送至医院时已经高热6天,出现急性肾衰竭,数天没有一滴小便,腹大如鼓,危在旦夕。

当时基层医院的治疗对这样危重的患者效果甚微,袁长津应邀参加传染科会诊,他认为中医讲究“以通为安”,患者因为大小便不通畅,无法“排毒”导致病情恶化。袁长津当即开出大黄、甘草、硫酸镁三味药,煎药灌肠两次,一剂而汗出热退,二剂而小便通利,转危为安。而这三味药,当时价格不到1元,即使是现在,价格也只有5元左右。

翻开袁长津的中医诊治笔记,每一个患者所用的药方药品名均清晰列出,诊疗中开出的中药方每剂价格多仅二、三十元左右。把医案完整的记录保留下来,一直是袁长津多年来严谨的工作习惯,他认为,这既为患者再次就医时,为医者提供前后诊疗的客观对照,有利于提高疗效;也为自己和所带教的学生日后总结临床经验及学术创新,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和依据。此外,也给患者利用有效的原处方就近抓药提供了方便。袁长津常跟学生说,行医最重要的是“重德、轻利、重疗效”,而他也用言传身教成为了新一代中医的领路人。

年逾七旬,袁长津至今仍坚持每天坐诊,周一到周六从不间断。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袁长津行医50年的座右铭。

正是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对患者的诚挚严谨,让袁长津对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消化、呼吸、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疑难杂症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造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