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炫 :记我的老同学、孝中特级教师韩仁富

作者:张宏炫
1953年,我和韩仁富同时进入孝义中学初6班。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怀着爱国热情,我们为建设美好新中国而读书。1956年,我们被保送入平遥中学读高中,在半工半读时,又编入同一个班,我俩都是勤奋读书的好学生,我俩的作业,常常是老师讲评的示范样板。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校10个班挂榜,孝中原初6班的3个同学张宏炫、陈学政、韩仁富分别排了第一、二、三名。直到1959年,韩仁富以全省物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物理系深造,我因病未参加高考而留平遥中学任教。
大学毕业后,仁富同志被分配到临县中学。命运使我们都当了中学教师,我教语文,他代物理,各自打拼人生,一别竞是十五载。1975年,我由平遥调回孝义,任组织部副部长、党校校长。同年,他也调回孝义中学任教。经历了吕梁山风雨洗礼的他,显得更加干练。虽然我后来任孝义县教育局局长、副县长、人大副主任等职,有了工作上的差别,但我们情感上没有距离。仁富同志性格直率,我们无话不谈,我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举措,不乏仁富同志的点睛之语、生花之见。

仁富同志长期从事物理教学,以舌耕为业,以师表为荣,无论是在临县,还是在孝中,都能秉持“求真、求变、求新”的工作准则,及时汲取知识营养,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经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用他的话说就是:“勇于实践、勤于积累、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大胆创新。”他认为做学问要有韧劲,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妨称它为“结构教学法”,即每教一个新单元,他都把教学目的、要求给学生明确交待,先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教材,然后围绕几个中心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扩展了,能力提高了。每学完一个单元,他要求学生要画出“单元知识结构图”,通过这个结构图,学生搞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纵横联系,实际上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编织一张精美的“知识网”,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大鱼”、“小鱼”都能“一网打尽”。

由于他教学方法得当,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学生都十分喜欢物理,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所带的84届高三学生,高考物理成绩90分以上的(满分100分)就有12名(全县13名),最高成绩98分。他一直代高三、复习班的课,高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为家乡人民培育了几代栋梁之才,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4年荣获“特级教师”称号。他曾任山西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吕梁地区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编或合编教学著作三部。
目前,他虽已退休,但责任感、使命感,促使他退而不休,还在眷恋着教育这片热土,还在辛勤地耕耘着,还在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在为培养青年教师做出自己的努力。用他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永远铭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言,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余热。豪歌一曲黄昏颂,笑看余晖染夕阳。他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语云:容易的事,经常坚持就不容易;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就不简单;平凡的事锲而不舍就不平凡。仁富同志48年来,坚持不懈,勤耕不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有用之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

张宏炫,1940年7月生,孝义市司马村人。孝中初6班学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平遥中学教师、孝义县组织部副部长、孝义县教育局局长、县人大副主任、副县长。2000年退休。

珍藏了30多年的“5斤全国粮票”

武晋海 :教授的中年回味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