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谦诚 | 我的爱人马秀娥及山西孝义兑镇马氏家族

往期回顾 

白谦诚(上图右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作者简介

白谦诚,国家广电总局高级编辑、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工作者、“金话筒奖”及“金笔奖”创始人。

1990年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担任理事长14年。2003年,筹建成立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著述有:《白谦诚新闻作品选》、《广播纵横》、《中国八十年代广播评论100篇》、《峥嵘岁月——见证中国节目主持人25年》等。

本文介绍我妻马秀娥的出身背景以及马氏家族的概况。

革命家庭

马家世居山西省孝义县兑镇(兑九峪)。兑九峪位于吕梁山区,是个颇有名气的小镇。当年红军东征时曾在此打过仗,记得一篇文章曾提到过,肖华将军在兑九峪的山上负过伤。

马家祖上是开车马店的,生意还挺红火,到了秀娥她爷爷马正仁这一辈,因受骗破产,最后只剩下几孔窑洞和几间厢房。到她爸爸这一代,儿女们都先后参加革命和外出做工了,马家成了当地的革命家庭。

秀娥的爷爷育有二子二女。秀娥的伯父名叫马名骥,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光荣牺牲了。

秀娥的大姑名叫马名瑜,后改名为马瑜,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与八路军民运股长张明虎结婚,1942年奔赴延安。解放后,大姑转业到太原工学院任财务科长,张明虎在部队任团长。1952年,张明虎在三反运动中被人陷害致死。大姑父去世后,大姑没有再嫁,把一子二女抚养成人。

1948年大姑与二姑合影(前排左一为大姑父、左二为大姑、后排左为二姑)

秀娥的二姑名叫马名珠,后改名为马珍,师范毕业后,在家乡任教,1947年参加革命,后与薛振声结婚。

薛振声也是孝义人,1938年参加革命,先在延安抗大工作,后调到中央办公厅学速记。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薛振声即为会议的速记员之一。七大闭幕后,调到内蒙古工作,后又调晋南新绛市任区委书记。

二姑和姑父(摄于1948年)

解放战争时期,二姑和姑父随军南下。四川解放后,姑父历任温江地委干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彭县县委书记、温江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二姑先在温江地委保育院当会计,后任财贸政治部副主任。

在战争年代,二姑和姑父在晋绥军区工作,是贺龙的部下。1959年,贺龙到四川彭县视察工作,与当地干部照了张像。二姑父时任彭县县委书记,坐在贺龙旁边。贺龙怀抱的男孩,就是姑父的长子薛平,姑父抱着的女孩,则是其长女素凡。

1959年贺龙与彭县干部合影(左四为贺龙、左五为薛振声)

岳父马名骝,1918年生,1943年参加铁路工作,曾在山西太谷、榆次等地上班。解放后调铁道部建厂局,从事建设工程工作。铁道部门流动性大,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建楼房,工程结束又调动了,岳父曾先后在山西、北京、浙江、长春、沈阳、丰台等地的建筑工程队工作,家属也随之搬迁。秀娥小时候经常转学,刚熟悉一个学校,又换一个新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学业。

秀娥曾就读过的丰台郭公庄中学(摄于2007年)

岳父是个熟练工人,做到八级工,后来升任领工长和工程队队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岳父家住在二七剧场对面的铁路住宅。岳父和工友们在北京盖了很多房子,真武庙和西便门一带的铁道部住宅区都是他们盖的,他还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火车站的建设。岳父为人正派、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他的顶头上司常到他管的仓库里随意拿东西,他看不惯,因此,搞不好与领导的关系。三年困难时期,全国裁减三千万职工,领导乘机把他列入了裁减名单。按当时的政策,重点是裁减1958年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象他这样有着将近20年工龄的老职工,是不在裁减之列的,但岳父不想跟领导说软话,加之他也想回家照顾年迈的老母,于是,他不顾亲友的劝说,于 1962年退职回乡务农,举家从北京丰台迁回了老家兑镇。退职时领了8000多元退职金,当时看还是挺大的一笔款。可是,回到乡下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一家六口人没有口粮,要用现金买高价粮,退职金很快就花光了,全家生活陷入了困境。尤其想不到的是,全家人的户口,除秀娥的哥哥马志斌在长春机车车辆工厂上班外,其他人全部转入了农村户口,再要进城,真比登天还难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岳父后来后悔当初意气用事,但悔之晚矣!

“文革”结束后,各行各业都在落实政策,我曾带岳父找过铁道部建厂局和信访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恢复工作。有关部门说,当年是按退职办的,没办法复职,何况涉及到全国三千万人,中央目前也没这个政策。找过几次,费了不少口舌,觉得毫无希望,只能自食苦果了。

岳父回到乡下,他的建筑专长仍能发挥。村里搞什么水利建设,都请他去当技术顾问,也算发挥了余热。每年农闲,他都会来北京小住一段日子,休养生息,看望二姑,也看望当年的工友。当年我住一间12平米的小屋,晚上给老爷子支个行军床,虽然挤点,但其乐融融。每次他还乡,乡亲们都说,你生了个好闺女,看你在北京养的又白又胖,气色也好多了。

秀娥回兑镇接白刚时全家合影,坐者右为岳父,左为岳母(摄于1977年)

岳母张永香,农村妇女,读过两年书,前半生随岳父南征北战,后半生回乡务农。岳母当工人家属时期,学会了缝纫手艺,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缝纫师,可以裁剪衣料做各种衣服。后到工厂做过工人,勤俭持家,操劳一生。

老两口特别疼爱外孙白刚。白刚小名丹丹,是马家第一个孙子辈的小孩,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都对他疼爱有加。1973年,我和秀娥去五七干校,把丹丹送回姥姥家住了一年。那时,正值“文革”中期,农村极为贫困。丹丹当时刚满一岁,买不到牛奶,姥姥就设法买羊奶给他喝。

1974年5月,我和秀娥结束了干校生活,从河南回兑镇接孩子,这是我唯一一次来到兑镇,来到老丈人家。

兑镇地处一条山沟里,四面环山,层峦叠嶂。山沟里原有一条河,那时已干涸了。这里盛产煤,但缺水。我曾跟内弟志成去几里外的泉眼担水,那山泉不是潺潺地流淌,而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

姑爷第一次登门,丈母娘当然要倾其所有来款待,但当时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只能以高粱面窝头和糊糊待客。我们在路上买的几条咸鱼在家里成了宝贝,每顿饭岳母都要切一段当作咸菜佐餐。村里的支书是岳父的本家,名叫马名驹,他请我吃饭,最好的一个菜是炒土豆丝。这就是当年山西农村的生活状况。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们又把丹丹送回姥姥家住了大半年。

1991年,岳父病故,享年73岁。

岳父走后,岳母能离开家了,我们就接她来京长住。后来,白刚在郊区买了房子,我们把岳母接过去住,又从东北请来我的小妹桂香照顾她。岳母因脑血栓导致行动不便,下不了楼。我们每个双休日都去郊区和她团聚。岳母在郊区住了三年多,生活虽安逸,但颇感寂寞,时常想念家乡的窑洞和左邻右舍。2004年夏天,我们将老人家送回兑镇老家,当年冬天,岳母就病逝了,享年85岁。

岳母在北京(摄于1992年)

秀娥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哥哥马志斌是工人,当过兵,复员后先后在长春和太原的机车车辆厂当工人。大弟马志强初中毕业后在乡务农;小弟马志成大专毕业,先当教师,后调到孝义市当公务员,曾任孝义市环保局局长和城建局局长。

 二姑和姑父

1966年六七月间,“文革”乍起,中央从全国各地调来52名地级和县级干部来京,一方面搞专案等工作,一方面也是作为北京市的储备干部,二姑父薛振声就是这批干部中的一员。

来京前,二姑父任四川温江地委书记,因他来京早,躲过了造反派的揪斗,结果,二姑替他挨了斗。姑父来京三年后,孩子们也陆续迁来北京了,但二姑却被造反派揪住不放,未能一起来京,直到1971年底才调来北京。

“文革”结束后,姑父先后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和人事局局长,二姑在宣武医院护校任党支部书记。

二姑是我家在京的唯一亲戚,因而经常走动。二姑来京之前,姑父就常请我们一家去前门“都一处”吃烧麦。二姑来了以后,逢年过节,我和秀娥都要带着孩子去看望二老,每次聚会二姑都亲自下厨,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

二姑父于1999年病故,享年73岁。

二姑一家
二姑育有二子二女,均已在京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他们的子女也都参加工作或上大学了。
二姑八十大寿合影,前排左三为二姑,坐着为大姑(摄于2007年)

2007年11月,二姑满79岁,按民间习俗,要做八十大寿。表弟表妹们筹办了一桌丰盛的寿筵,时逢大姑也在京,住在她二女儿安玲家,几家亲友欢聚一堂,吃了顿团圆寿筵,并合影留念。

更多人在读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

  • 【孝义传家】孝敬老人 关爱邻里 裘鑫荣家的好家风在夏履老街传为美谈

    裘氏祖训:传家以孝义为本  处族以仁让为先 每一个热爱裘氏家族的人 都关注了"义门裘氏" 在夏履镇老街,说起裘鑫荣一家,人们总会夸赞他们有孝心.有爱心. 百善孝为首.裘鑫荣家的孝还 ...

  • 仲秋前夕,忙碌的日照男人

    一 早上还想睡懒觉, 无奈河东狮吼狂: 起来, 串门子去! 二 赶紧爬起一收拾, 大包小包车子装. 这个,你大姑, 这个,你二姨, 这个,隔壁老王, 这个,南庄子老李 ...... 三 匆匆忙忙上了车 ...

  • 大姑和大姑父

                                         张松柏         大姑和大姑父是我妻子的姑姑和姑父,因此我也有幸成了他们的亲戚和晚辈.早在孩提时代,大姑和大姑父就是哈达 ...

  • 我与妻子

    我与妻子 马晋国 写在开首 幸得胡杨.山汉及众位老师的真诚扶助,本人的几篇劣作曾先后在"人文繁峙"和"平型关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出来.内心深处,感激各位老师 ...

  • 一家一天下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01  借钱伤感情 读者笑笑来信说: 为了买房,我和老公四处借钱,公婆有积蓄也不借给我们-- 老公的单位在某小区团购房,我们抢到一个号,就赶紧筹房款. 那段时间,我见人 ...

  • 白谦慎 | 真实的傅山,比武侠小说中的更奇绝

    艺术史学者白谦慎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的研究,亦致力在西方向一般民众介绍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他从傅山入手,讨论中国书法的嬗变,著有<傅山的世界>及<傅山的交往和应酬>等专著." ...

  • 白谦慎等解读王铎、傅山

    到了台北 一定要造访的书法宝库 非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莫属 晚明书坛的一流作品 你都可以在那里找得到 所藏王铎.傅山的作品 更是极少见的精品 <赠单大年家丈>立轴 王铎书法应酬的鲜活例子 ...

  • 【软件推荐】手机必装的8款APP,一个都不能少,白嫖党的最爱!

    【软件推荐】手机必装的8款APP,一个都不能少,白嫖党的最爱!

  • 何穗真是白到发光!一身鱼尾长裙秀出完美曲线,慵懒卷发魅力十足

    6月28日,何穗在南京参与了某线下活动,并在社交平台上PO出了这场活动的造型.在照片中,何穗穿着一身白色鱼尾长裙,大秀自己完美的身材曲线,而身为超模的她,轻而易举就能摆出自然不做作的拍照姿势.最重要的 ...

  • 白谦慎|吴大澂与绘画三题

     吴大澂与绘画三题 晚清名宦吴大澂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绘画,一生作画无数[1].他还和同时代的不少画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在他为官后聘请的幕僚中,也有数位画家,公余得以不时切磋画艺.除了自己作画之外,他 ...

  • 白谦慎 | 中国书法在西方

    文 | 白谦慎 我在北大呆了八年,78-8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当了几年老师,后来上了研究生,但没有念完就出国了.我今天想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博物馆的艺术史:二是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情况. 在美国艺术 ...

  • 白谦慎楷书册页《小园即事》

    白谦慎楷书册页欣赏<小园即事>,华人德题签,内容为白谦慎的老师张充和先生吟咏日常生活的一组诗,共有十首.白谦慎选用稍旧的诗笺,每页一首

  • 四海讲坛:关于中国书法经典的若干问题(下篇) | 白谦慎

    2003年,白谦慎先生的专著<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一经问世,即在书坛引发很大轰动.书中,白老师以"娟娟发屋"为话头,探讨了"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 ...

  • 四海讲坛:关于中国书法经典的若干问题(上篇) | 白谦慎

    2003年,白谦慎先生的专著<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一经问世,即在书坛引发很大轰动.书中,白老师以"娟娟发屋"为话头,探讨了"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