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这样的三观,可以万类不拒

《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又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的三观是,不拥有自己的心,以百姓的心为心,为什么呢?因为老子确实不需要自己的心,他既不会讨厌些什么事物,也不会特别喜爱某些事物,因为他的智慧已经悟透了这些,不会有多少喜怒哀乐的,人们之所以萌生喜怒哀乐的感情,仅仅是因为不成熟,对万事万物理解不透,所以产生了感情,把对世界的不理解寄托给了感情。

如果你对世界、对社会非常理解,洞达了世间万物,洞察了社会人生,你看见了一件事情,都能理解其来龙去脉,既知道这事情的过去之原因,也很容易知道这事情将来发展之趋势,心中都是有数的,你还会有喜怒哀乐吗?已然不必要了!

那为什么老子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呢?难道老子可以躲到深山老林里面独自一个人生活?如果不行,那么他必须活在社会里,或者众人当中,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就必须是和大众发生各种社交关系,因此他必须去满足和他交往的这些人的目的,才能在交往中达到他的目的,赢得属于他的一片生存的空间和生活的园地,就因此,他必须融入到一定的环境里面。

既然你老子本人是悟透了,别人绝大多数是没有悟透的,你老子本人是几乎没有喜怒哀乐的,但是普通大众还是活在喜怒哀乐里面,那么老子需要去按照别人的喜怒哀乐做事情,满足别人对喜怒哀乐的需要,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交往,赢得人生。

老子建立在这样的三观基础之上,善良的人,老子很是善待他,不善良的人,老子也善待他,这才叫以善为德,为什么呢?如果仅仅是那些很善良的,那些对你很好的,你才去善待他,那么这种事情任何人都会做的,又怎么算得上是善良的品德呢?你必须连同那些不善良的人你也能够善待他们,才够得上善良的美德吧?

讲信用的人,老子信任他们,不讲信用的人,老子也照样信任他们,这才叫以信用为德!为什么呢?如果你的信用仅仅针对那些信用度很高的,那么这谁都会的,不体现你的自身的信用的可贵性,如果你连不讲信用的人也可以信任,那么你的对人的信任是非常珍贵的,非常珍稀的,虽然你面临缺乏诚信的人的一定的风险,但是就像经商的如果能像这样做,对缺乏诚信的人也信任,那么生意将是很兴隆的,因为你可以因此而广泛招揽顾客,导致你实际的获益,要远远大于由于几个不诚信的人给你带来的亏损。

所以,就有这个道理,历尽人世沧桑的人,没有喜怒哀乐,深知那些不善良的、没信用的,其实都是事出有因,也不怎么构成多大妨碍,倒是你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则可以因此而得到最多的受众,因为人们在面对你的时候无需担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好,你就可以得到最多的顾客光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