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言大辞典 交 谊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语出《史记·汲郑列传赞》。意谓在生死关头才可看出交情的深浅,在贫富悬殊、地位霄壤的情况下才可看出交情的真伪。《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交态:犹“交情”。见:同“现”,表现。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即使仅给过一顿饭的恩惠,也一定报答;纵然只有瞪一眼的怨恨,也必定报复。意谓恩怨分明,小恩小惠,小怨小恨,都要回报。二句反映了古人恩怨相报的标准,而今人则是有原则的,以大局为重。偿:酬报。睚眦(ya zi涯自);瞪眼睛,怒目而视。
【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语出明代薛碹《薛子道论·中篇》。别人还没有了解自己,不要急于让人家了解}别人还没有与自己相处融洽,不要急于同别人融洽相处。说明交结朋友不能由着自己,而应当充分尊重对方,耐心等待对方。己知:对自己有所了解。己合:与自己相处融洽。合,融洽。
【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语出宋代苏舜钦《奉酬公索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在世,结交朋友最令人鄙夷的是随便附合;最宝贵的是以道德义理为基础的旧交。交分:交谊。苟合:随便附合。道义:道德义理。久可要:旧约,旧交。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宓先同调】语出唐代杜甫《徒步归行》诗。人生在世,结交朋友没有年老、年少之分,也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彼此志趣相投。交契;交情}结交朋友。交:一作“心”。同调:指志趣相投。
【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语出明代袁中道《德山别杨西来》诗。人生交友,贵在知心,建立友谊是无所谓早晚的。意谓交友贵在相知,而不在结交早晚。暮早:早暮,早晚。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语出唐代李白《赠友人》诗之二。人生在世,最难得、最重要的是找到知音,金钱算得了什么!这是作者为人处世的一贯思想。”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可见其轻金钱;“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诗),可见其对挚友的深厚思念之情。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语出唐代贺兰进明《行路难》诗之五。人生在世,结交朋友应当善始善终,不要因为地位的变化而中途分手。结交:与人交往。升沉:地位提高或降低。
【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语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国君没有直言之臣从旁劝谏就会偏离正道,士人没有能给予自己以教诲的朋友就会双耳失灵。失正:偏离正道。教友:指能给予教诲的朋友。失听:失去听觉,此指因不闻善言而使双耳形同虚设。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大丈夫乐为知己朋友舍生,女子乐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容:修饰容貌,打扮。
【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语出明代陈子龙《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大丈夫交友看重的是知己,即使远隔万里,也像是同在一乡一样感到亲近。丈夫:大丈夫,志向高的人。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语出唐代高适《赠任华》诗。大丈夫应当结交困穷者为友,只有与困穷者结交,交情才会深厚持久。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以真心实意待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疏远,但实际上亲密;以虚情假意待人,即使表面上显得亲近,但实际上是疏远的。谓应诚恳待人。疏:疏远。戚:亲近。
【与人处当执谦,然不可媚悦】语出明代胡居仁《居业录·学问》。与人相处应当持一种谦逊的态度,但是不能逢迎讨好。执谦:持谦逊态度。执,执持。媚悦:献媚求悦,逢迎讨好。
【与人而不同,取恶莫甚焉】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意谓亲附他人而不能一心一意,最使人厌恶。与:友好,亲附。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语出《战国策·中山策》。施与人东西不在多少,要紧的是正好在他困穷的时候;惹人怨恨不在深浅,可怕的是恰恰伤了他的心。意谓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施与人物品是最好不过的,令人伤心的怨隙是最可怕不过的。与:给与。期:决定;取决于。众少:多少。厄(e饿):穷困。
【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语出《孔子家语·六本》。同品质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里,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比喻与人交往应慎重,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鲍鱼:咸鱼。肆:店铺。
【与正人处则日习于正,如行康衢,自不为偏岐所惑;与邪人处则日习于邪,如由曲径,往而不返,不觉人荆棘中矣】语出《典故纪闻》卷一(朱元璋语)。与正直人相处就会天天习染于正直当中,有如在康庄大道上行走,自然不会被岔道所迷惑;与邪曲人相处就会天天习染于邪曲当中,有如在盘桓弯曲的小道上行走,只知道向前走不知道如何返回,不知不觉就会走进荆棘丛中。说明必须注意选择交游的对象,对正直人要亲近,对邪曲人要疏远。习:习染。康衢:四通八达的大道。偏岐:岔路。
【与邪佞人交,如雪人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人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语出宋代许棐《樵谈》。与奸邪谄媚之人交往,就像是白雪进到墨池里,虽然融化成了水;但其颜色却更加肮脏;与正直之人相处,就像是木炭进到薰炉里,虽然燃烧成了灰,但其香气依然可闻。说明人应当结交正直之人,躲开邪佞之人。邪佞(ning泞):奸邪谄媚。佞,用花言巧语吹捧。墨池:洗笔砚的水池。端方:正直。薰炉:同“熏炉”,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窒,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语出《孔子家语·六本》。同道德高尚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养育芝兰的花室,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这是与芝兰的性质变得相同了的缘故。后以“芝兰之室”或“芝兰之化“比喻有助于为善的环境,或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芝兰:两种香草。芝,通“芷”。化:指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语出汉代扬雄《法言·修身》。与在上位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在下面的人交往不骄傲,这样就可以有所作为了。说明品质高洁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而逢迎巴结,骄傲自满,只能使自己身败名裂。谄(chan产):巴结,奉承。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山上有树木,由木匠削治;宾客有礼貌,主人就选择适宜的礼节。度:一作“剫” (duo夺):伐木,治木。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长久要好的知己朋友不可忘记,最终淡忘了的老交情是道义所不能容许的。说明老朋友应当重视情谊,不要负心。久要:旧约,旧交。薄终:即“终薄”。指原来的老交情后来变得淡薄了。终,最后,后来。尤;非难。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语出《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屋子里边住着君子,外边就会有君子找上门来。意谓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朋友。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语出唐代孟郊《审交》诗。小人的心就像那木槿花一样,早晨还在开放,到傍晚就不存在了。意谓小人无常性,不可与之结交。槿花:木槿花。此花夏秋时节开放。朝开暮落。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语出清代顾炎武《酬主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诗。天地间存有肝胆相照的朋友,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变化,不觉鬓发已经花白。二句诗称赞朋友之间的真诚情谊,也交织着作者虽已年老但仍系心国事的无限感慨。肝胆:比喻真心诚意。阅:经历。
【不打不成相识】语出《水浒传》第三十八回。不交手便不能彼此了解和熟识。意谓好朋友都是通过彼此的言行交争而相互结识,建立友情的。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语出元代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第三折。不能求得同一天降生,却希望同一天去死。说明情谊之深。
【不信之至欺其友】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最不诚实的人才欺骗他的朋友。谓对朋友应当诚实守信用。信:诚实。至:最。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语出《孟子·万章下》。交朋友,也就是因为对方有美好的品德而去结交他,因此心中不能存有任何有所倚仗的想法。意谓交朋友就是择德而友,不能掺杂进诸如尊卑、老少之类的意念。挟:倚仗,凭恃。
【友也者,为贫之财,为弱之力,为病之药焉】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朋友,也就是贫困时的财宝,孤弱时的强力,卧病时的药石。喻指朋友是危难时刻拔刀相助的人。
【友友之友,仇友之仇,是为厚友】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视朋友的朋友为自己的朋友,视朋友的仇人为自己的仇人,这样的人算得上是忠厚的朋友。友:前一友字为结交或以……为朋友之意,以后各友字为朋友之意。仇:前一仇字为仇视或视……为仇人之意,后一仇字为仇人之意。厚友:忠厚的朋友。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语出清代翁照《与友人寻山》诗。交友应当像作画一样追求清淡,写文章则和大山一样喜欢有些起伏。前句化用《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若水”之意。
【友者,所以相有也】语出《荀子·大略》。所谓朋友,也就是彼此亲善、互相帮助。相有:相亲有,即彼此亲善、互相帮助之意。
【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语出唐代李咸用《古意论交》诗。为了正义事业一定要以身相许;当别人处境困难时,一定要乐于救助。许死:以生命相许。指囷(qun群):喻慷慨助人。困,圆的谷仓。
【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语出《荀子·子道》。做父亲的有直言规过的儿子,就不会做出不合礼制的事情来;士人有直言规过的朋友,就不会做出不合大义的事情来。说明交友应当交那些敢于当面指出自己过失的人。争子:直言规过之子。争,通“诤”。争友:直言规过之友。
【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语出明代汤显祖《得吉水刘年侄同升书喟然》诗其二。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愈新颖愈好,而朋友之问的情谊却是越久远越好。文情: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陈:旧。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语出《战国策·楚策一》。用钱财结交朋友,钱财用尽了交情也便断绝;凭美色与人交好,美色衰退了宠爱也便失去。说明结交朋友贵在知心,用金钱是买不到好朋友的。华落;犹“色衰”。渝:改变。 : “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语出隋代王通《中说·礼乐篇》。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继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意谓势利之交不长远。交:建立友情,交朋友。倾:歪,倒塌。穷:完。散:罢休。
【未交之先宜察,既交之后宜信】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结为朋友之前应先对对方加以观察,一旦结为朋友就应当持一种信赖的态度。意谓交友应当审慎,一旦结交就应当信任不疑。察:观察。信:信赖,信任。
【本以势利交,势尽交情已】语出唐代崔膺《感兴》诗。原本是因为权势和财利而结交。权势一旦丧失,其交情也便中止。意谓以权势和财利与人结交者,交情不会长久。势利:权势和财利。已:完结。
【世无友,如天无日、人无目矣】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人生在世如果没有朋友,就像天没有太阳、人没有双眼一样。意谓人如果没有朋友,势必两眼昏黑,寸步难行。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古人建立友谊注重的是意气相投,现在的人建立友谊注重的是权势利益。二句话通过古与今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炎凉世态。结交:与人交往、建立友谊。意气:志趣和性格。势利:权势和利益。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入结交而重利】语出唐代孟郊《伤时》诗。古人结交朋友看重的是义气,现在的人结交朋友看重的是财利。二句诗慨叹当时社会庸俗鄙陋的交态。结交:指交朋友。
【古之交也为求贤,今之交也为名利而已矣】语出汉代徐干《中论·谴交》。古时候与人结交是为了求得贤才,现在与人结交不过是为了窃取名利。二句话既是对当时人们不健康的交友心态的揭露,同时也是对当时颓衰世风的慨叹。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语出《战国策·燕策二》。古时候的君子,即使与人断绝了交情也不说人家的坏话。恶声:辱骂的话。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论语·颜渊》。司马牛感叹自己没有好兄弟,子夏以此语答之。意谓天下到处都有自己的兄弟。现指全国、全世界人民亲如兄弟,应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四海:指天下。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上。与朋友相处,一定要态度谦下,这样才会有益;否则,都认为比人高,一定有害交情。二句话谈交友之道。处;对待。务:务必,一定。相下:使自己低于对方。相上:使自己高于对方。损:有害
【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语出晋代傅玄《何当行》诗。朋友之间貌合神离,相互间的感情不是发自内心,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亲密、牢固,但最后一定会分道扬镳。说明结交朋友要知人知心,友情才会牢固。中:内心。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语出《战国策·齐策三》。同一类的鸟结伙居处,同一类的野兽并足行走。喻指性情相投的人彼此亲近。同翼:翅膀相同。同足:足形相同。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语出战国屈原《卜居》。究竟是和天鹅比翼齐飞呢,还是与鸡鸭争夺食物?意谓愿和贤士共处,一起实现远大的理想,而不屑与小人争名夺利。鹄(hu湖):天鹅。鹜(wu勿):鸭子。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语出《礼记·曲礼上》。礼重视相互之间有往有来。往而不来,不能叫知礼;来而不往,也不能叫知礼。现多截取“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说明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尚;崇尚。
【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语出唐代王维《送崔九兴宗游蜀》诗。出门在外,应当吃好住好。途中天冷,要注意多穿些衣裳。二句诗写作者嘱崔兴宗一路要注意衣食住行。保重自己,可谓情深意重。旅食:寄食,客居。此指吃好住好。授寒衣:制备冬衣。
【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圣人都是先有争执然后交好,常人都是先交好然后再起争执。忤:忤逆;意见不合。合:谓交好。
【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语出宋代苏洵《衡论·远虑》。上百个人赞扬他,自己不去拉近乎;上百个人诋毁他,自己也不有意地与之疏远。意谓结交人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誉:赞扬,夸奖。密:亲密,亲近。毁;诽谤,中伤。疏:疏远。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语出《汉书·邹阳传》。意谓有的人从刚结识直到头发白了,还和新认识的一样互不了解;有的虽然偶尔认识,但一交谈,就像一见如故的老朋友,非常知心。说明结交朋友,贵在知心。倾盖:停车交盖,两盖稍微倾斜,比喻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倾,倾斜。盖。车盖。
【至白涅不缁,至交淡不疑】语出唐代孟郊《劝友》诗。最洁白的东西用黑泥染也不会变成黑色,最真挚的友情虽然清淡,却彼此信任不疑。前句本《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后句本《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涅(nie):黑泥,用黑色染料染。缁(zi滋):黑色。至交:最深厚的交情。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语出《易·乾·文言》。声调相同的互相应和,气质相同的互相寻求。后指志趣相同的能互相呼应,气质相同的能互相投合。声:声调。气:气质。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语出《韩非子·说林上》。对和自己共同做事的人,不可不进行详细的考察。审察:详细考察。
【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语出唐代王梵志《负恩必须酬》诗。承受了别人的恩惠一定要报答,给别人施授恩惠时切莫自以为有恩于人而形于颜色。负恩:得到恩惠。负,受到,获得。酬:报答。施恩:旅予恩惠。施:给予。色:有德色。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语出唐代李咸用《古意论交》诗。如果结交的大都是些势利之徒,那么你自己也就很难具有坚贞的节操。意谓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说明人必须慎择朋友。岁寒操:喻指在艰难困苦环境中能坚定保持的节操。
【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语出隋代王通《中说·魏相篇》。好说好道的人,不能与之商议重大的事情,多所行动的人不能与之长时间共处。意谓不能与不端庄、不沉稳的人打交道。
【多密友则无密友矣】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亲密朋友很多,也就谈不上有亲密朋友了。说明亲密朋友贵精不贵多。
【交友之旨无他,彼有善长于我,则我效之;我有善长于彼,则我教之】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结交朋友的意义没有别的,只在于如果朋友有哪些方面的长处比自己强,那么自己就向他学习;如果自己有哪些方面的长处比朋友强。那么自己就积极帮助他提高。意谓结交朋友的目的就在于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旨:意义。效:效法,学习。
【交好贫尤笃,乡情老更亲】语出宋代陆游《与村邻聚饮》诗。交情越穷越忠实,乡邻之情,老了更亲切。交好:友好。笃(du堵):诚实。
【交浅者不可以深谈】语出《战国策·赵策四》。交情不厚不能什么话都谈。唐代司空图《狂题十八首》诗之三:“交疏自古戒言深”,即用其意。交:交情。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语出唐代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诗。与贤人结交应当追不及待,与正直之士交朋友每每能互相勉励。说明交朋友就应当交那些贤良、正直的人。方:应当。汲汲:心情急迫貌。偲偲(si思):互相勉励。
【交难则离亦难,交易则离亦易】语出明代李贽《论交难》。结交很困难,那么离异也就很困难;结交很容易,那么离异也就很容易。意谓好朋友难以结交,一旦结交上了就很难中途分离;不好的朋友很容易结交,但是结交得容易分离得也容易。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语出唐代司空图《狂题》诗之三。自古以来就忌讳交情不深而对人无话不谈;你对人家倾心吐胆,到头来却落个一无是处。交疏;交情不深。肝胆徒倾:心里话白白地倾吐出来。铄金:熔化金属,此喻指遭到诋毁。
【异类殊群,异情殊行】语出唐代罗隐《两同书·同异第九》。不是一类的人不能结成一群,情调不同的人不能一起行动。殊;不同。
【寿夭在天,安危在人】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寿命的长短在于天意,安泰与危难,则取决于人。说明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寿夭:长寿或短命,寿命长短。天:天意,上天的意旨。
【声同则处异则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尊贤》。声调相同,即使住在不同的地方,也能互相应和;道德观念一致,即使没见过面,也能互相亲慕。谓目标相同,思想一致,才能真正相亲相爱。《易·乾·文言》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声同则倾盖而若昵,道异则白首而无爱】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趣相投那么即使是初次交往也显得很亲密,追求不同那么即使相处到老也不会有感情。意谓志趣相投则一见如故,追求不同则白头如新。声同:谓志趣相投。声,声息;意见。倾盖:原谓行道相遇,车盖挨着车盖而语,后形容初交相得,一见如故。盖,车盖。昵:亲昵,亲密。道异:思想主张不同;追求不同。白首:头发变白,形容相识日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趣投合的人即使有山海相隔也不觉着离得远,追求不同的人即使相去咫尺也不觉着离得近。志合:指志趣投合。道乖:追求不同。道,思想主张;追求。乖,违背,不一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语出唐代杜甫《客至》诗。花间小道从未为了迎客而清扫过,这扇草门也是因为你来才开开的。二句诗写客至的喜悦心情。花径:庭院中长满花草的小道。缘:因为。蓬门:蓬草编结的门。
【吾荣时招之始来,吾息时不招自来,真友哉】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我荣耀的时候召呼他他才来,我患难的时候不待召呼他就来了,这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荣:荣耀。招:召呼。患:患难。
【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语出唐代孟郊《求友》诗。结交朋友一定要结交好人;交得了好人,就能永远亲密下去。终:长久,永远。善:友好,亲密。
【求知者,匪言不通;既通者,匪节不合】语出唐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寻求知己,没有言谈话语就不能交流思想;思想交流了,如果操守不一致,也不能结合在一起。说明共同的语言和操守是结交挚友的首要条件。匪:同“非”。节:操守。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语出三国曹植《野田黄雀行》诗。手中没有锋利的宝剑,何必结交很多的朋友?比喻手中无权,对朋友爱莫能助。利剑:比喻权力。结友:一作“结交”。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尔虞我诈”本此,指你欺我骗,互相欺诈。虞:欺骗。
【何以定交契?赠君高山石】语出唐代孟郊《赠韩郎中愈》诗之一。怎样保持与朋友的交情呢?我劝你就像高山上的石头一样坚定不移。意谓交朋友贵在既成不变。交契:交情,情谊。
【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语出唐代王梵志《贫人莫简弃》诗。你只要能在人生疮的时候送上一服医治疮病的药,还愁人家不奉敬给你珍珠?意谓施德必有好报。惠:赠送。封疮:医治疮病。封,封闭,此指医治。奉珠:敬献珍珠。
【近贤则聪,近愚则聩】语出唐代皮日休《耳箴》。接近贤明的人,自己就聪敏;接近愚昧的人,自己也会变得昏庸。聩(kui溃):耳聋,昏聩。
【言则我从,斯我之贼】语出宋代张孝祥《取友铭》。说话总是顺着我,这是我的敌人。我从:从我,顺从我。斯:这个。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语出《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交情果真不能坚如磐石,那么仅有朋友的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慨叹朋友不讲情义,有其名无其实。良:确实,果真。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同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语出宋代欧阳修《朋党论》。君子与君子因为具有共同的志向而结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为具有共同的利益而结为朋友。两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的根本区别所在。同道:志同道合;追求相同。同利:利益相同。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语出《易·系辞下》。谓君子与官位高的人结交不奉承,与官位低的人结交不轻慢。上:指在上位的人。谄:谄媚,奉承巴结。下:指在下位的人。渎(du独):不恭敬,轻慢。
【君子之交人也,欢而不媟,和而不同】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法象》。君子与人结交,欢悦但不轻狎,和睦但不苟同。交人:与人结交。媟(xie泄):亲近而不庄重;轻狎。同:苟同。
【君子之交也,以道义合,以志契亲,故淡而成焉;小人之接也,以势利结,以狎慢密,故甘而败焉】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疾谬》。君子交朋友,是因为道义相同而结合,因为志趣相投而亲密,所以尽管恬淡但友谊却很牢固;小人交朋友,是因为权势财利而结合,因为嬉戏轻慢而亲密,所以尽管香甜但好景却不长不久。志契;志趣,此指志趣相投。接:交结,结合。狎慢:嬉戏轻慢。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语出《庄子·山水》。君子之间的交情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情甘美得像酣酒一般。谓君子以淡泊相亲,小人以利相亲。甘:甜,美好。醴:甜酒。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语出《礼记·表记》。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清淡的水,小人之间的交往就像甜美的酒;君子之间的交往因为清淡而历久不衰,小人之间的交往因为甜美而为时不长。接:交接;交往。醴:甜酒。
【君子死知己】语出晋代陶潜《咏荆轲》诗。君子为知己而死。这句诗是写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冒死去秦国谋刺秦王,表现出古代英雄视死如归的侠义精神。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语出隋代王通《中说·魏相篇》。君子先是选择,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建立友谊;小人先是匆忙定交,然后再进行选择,有所取舍。意谓君子慎于择友,小人交道浅薄。君子:有才德的人。交:建立交情、友谊。小人:人格低下之人。
【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语出唐代孟郊《审交》诗。君子的性格就像那散溢着芳香的桂树一样,春天的时候一片葱绿,到冬天越发枝繁叶茂。意谓君子有历久不渝之心,值得信赖,可与之结交。芳桂性:像散溢着芳香的桂树一样的性格。按,桂树是一种常绿灌木。
【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语出清代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德篇》。君子择友,最不好的是结交那种庸碌之人,最理想的是结交强于自己的人。意谓君子应与强于自己的人结交,绝不能结交庸人。君子:有才德的人。择友:择人交友。恶:坏,不好。易与:原指容易对付,此指庸碌无才之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语出《论语·为政》。君子与人团结但不勾结,小人与人勾结但不团结。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周:团结,道义上的结合。比(bi毕):互相勾结。
【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语出唐代高适《邯郸少年行》诗。君不见今世的人们交友态度何其浅薄,你的钱财一旦耗完,大家也便纷纷与你疏远离散。二句诗揭露了当时社会中见钱不见人的交友恶俗。今人:一作“即今”。交态:交结朋友的态度。疏索:疏远离散。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并枝】语出唐代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鸡和鸡在一起啄食,鸾鸟与鸾鸟在一个树枝上栖息。喻指什么人结交什么人。鸾(luan峦):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
【苟信不继,盟无益也】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意谓如果不能坚守信用,结盟也是没有益处的。苟:如果。
【势利之交,古人羞之】语出《汉书·张耳陈馀传赞》。因为权势财利而结交,这是古人感到羞耻的。说明交友贵在志趣相投。势利:权势和财利。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语出《左传·昭公三年》。不是住处需要选择,而只是邻居需选择。卜:占卜;选择。
【易得笑官友,难逢终始人】语出唐代李咸用《论交》诗。能与人说笑逗乐的朋友很容易找到,难的是遇到能与人患难与共、生死不渝的知心朋友。
【朋之来也。予曰乐之,其未来也,予曰望之】语出明代王艮《勉仁方书壁示诸生》。朋友来了,我一天都很快乐;朋友没来,我整日都在盼望。几句话写朋友间的亲密情谊,非常形象、真切。
【朋友之交,不宜杂浮】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结交朋友,不应该杂多。杂浮。杂多。浮,多。
【朋友也者,必取乎直谅多闻、拾遗斥谬、生无请言、死无托辞、终始一契、寒暑不渝者】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交朋友,一定要交那些正直信实和见多识广的人,交那些能帮助改正缺点、勇于批评错误的人,交那些平时不通关节、必要时情愿献出生命的人,交那些始终如一、无论何时都不变心的人。直谅多闻:本《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见闻广博。拾遗斥谬;补正缺点、批评错误。请言:请托之言。托辞;推托之辞。一契;全部契合。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学行》。意谓交朋友而不是出自真心实意,那么这只能算是表面上的朋友。说明交朋友贵在交心。面朋、面友:表面上的朋友,即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语出南朝宋代鲍照《与伍侍郎别》诗。贫贱时期结交的朋友不可忘记,越是故旧之交,心中就越发觉得亲切可敬。贫游:贫贱时期结交的朋友。久交:旧交,老朋友。敦敬:亲切可敬。
【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诚实的人与诚实的人相处,就像胶和漆附着在物体上一样非常亲密,历久不变;虚伪的人与虚伪的人相处,就像薄冰遇见太阳一样很快便会分解。实:指诚实的人。如胶如漆:比喻关系亲密无间、牢不可破。胶,用动物的角或皮制成的用以粘合器物的物质。漆,用树脂造的涂料。虚:指虚伪的人。昼日:白日。
【详交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语出晋代葛洪《抱扑子·交际》。小心谨慎地交朋友就不会交错人,而若随随便便地与人结交,肯定以后会经常后悔。详交;审慎地结交。详,审慎。泛结:随随便便地结交。泛,随意,漫不经心。
【终身无祸患,则终身不识友之真伪】语出明代王肯堂《交友》。一辈子遇不上灾祸,那么一辈子也就识别不出朋友是真的还是假的。说明危难之际才能检验出交情的深浅和真假。 、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语出《庄子·天运》。意谓泉水干了,鱼在陆地上吐着唾沫,互相用唾沫沾湿。喻指在困境中相互救助。呴(xu虚):嘘吹,指吐口水。濡(ru如):沾湿。
【适心者交浅而爱深,忤神者接久而弭乖】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情投意合的人尽管交往时间很短但彼此的感情却会很深,观点不一致的人尽管交往时间很长但彼此却会越来越疏远。说明交友贵在情投意合。适心:谓情投意合。忤神:谓观点不一致。弭乖:越发疏远。弭,当为“弥”之误;弥,越发。乖,违背;疏远。
【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语出宋代刘过《同许从道登圜翠阁》诗。只要朋友之间能情投意合,穷一些又有何妨?酒虽然嫌于粗劣,但喝起来同样很有兴致。说明交朋友贵在彼此相知。何害:何妨。村:粗劣。
【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语出唐代王梵志《结交须择善》诗。结交朋友一定要选择好人,不熟识的不要敞开自己的胸襟。结交:与原来不相识的人交往并建立友谊。莫与心:不要袒露自己的心迹。与,给。
【借物莫交索,用了送还他。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摩】语出唐代王梵志《借物莫交索》诗。借了人家的东西,不要等人家来索取,而应当用完之后即刻送还。如果给人家损坏了,则要高价赔偿,这样做了,你就是让人家责怪,人家也不责怪你。四句诗谈借物之道。《西游记》第十六回“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一语,与此四句诗意思相近。交:义同“教”,让。索:索要。酬:付给。嗔(chen抻):责怪。也摩:系衬词,无意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语出《论语·季氏》。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信实的人交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样便有益了;与谄媚逢迎的人交友、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这样便有害了。谅:信,信实。便辟:谄媚逢迎。善柔:阿谀奉承。便佞:花言巧语。
【涧松陵柏有朽时,我约君心无改易】语出宋代王禹偁《和冯中允炉边偶作》诗。山涧的松树和山陵上的柏树有腐朽的时候,但我的誓约和你的心却永远不会改变。二句相期友谊永恒。涧:两山间的流水。陵:土山。改易:改变。
【能与忠良,吉孰大焉】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能与忠诚善良的人交朋友,这是再大不过的好事。与:结交。孰大:什么比它大;莫大。
【能临缓急敦风谊,不向炎凉逐世情】语出宋代曾巩《刁景纯挽歌词》诗之二。在人遇到危急情况时能够笃行义气,而不去追逐炎凉世情。二句诗是作者对死者的赞辞,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情怀。缓急:危急之事。敦:笃厚。风谊:风格情谊。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语出唐代高适《赠任华》诗。手里黄金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只有患难之交,一旦结成便没有终止之日。原诗是:“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语出唐代孟郊《审交》诗。只有结交朋友坚如金石、永不变心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贤能通达之人。说明交朋友贵在既交不渝。金石交:交情坚如金石,此指坚守交情而不变心的人。贤达:贤能通达。此指贤能通达之人。论:许论,称说。
【鸾隼不接翼,薰莸不共气】语出《新唐书·陈子昂传》。凤凰不会同隼鸟亲聚,薰草不会与莸草在同一处散发气味。比喻好人和坏人搞不到一块儿。鸾(luan峦):传说为凤凰一类的鸟。隼(sun损):一种凶猛的鸟。接翼:翅膀交接,喻相互靠近。薰(xun勋):一种香草。莸(you油):一种散发臭味的草。共气:一起散发气味。
【惮势而交人,势劣而交道息;希利而友人,利薄而友道退】语出唐代皮日休《鹿门隐书》。因为畏惧权势而与人结交,一旦其权势衰落,彼此的交情也便终止;为了求得财利而与人交朋友,一旦获得的财利少了,彼此的友谊也便不复存在。意谓以权势和财利交朋友。交情便不会长久。惮:畏惧。劣:衰弱。息:止息。退:消除。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语出晋代陶潜《杂诗十二首》之一。人生下来,都应像兄弟一样,不必是亲兄弟才能相亲。说明人与人之间应相亲相爱。落地:指人一生下来。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语出《菜根谭·应酬》。清高的人难以结交也难以分手,圆滑的人容易亲近也容易疏远。说明交朋友应当交那些不苟且随俗的人,与这样的人结交才可以生死不渝。落落:孤独貌,此指清高。合:指结交。欣欣:喜乐貌,此指圆滑。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语出宋代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不远千里以鹅毛相赠,看重的不是物而是人。宋代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俗话说: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见《复斋漫录》)。现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语出《后汉书·爱延传》。与好人相处,就能天天受到有益的教诲;同恶人结交,就会逐渐产生邪恶的思想。说明择友应当慎重。嘉:美好。
【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语出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交结朋友一定要与邪恶之人分别开来,居住一定要选择正直人家作为邻居。意谓应与好人交往,不与恶人沾边。游:交友,往来。邪:邪恶之人。分歧;分别。正:端正之人。
【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语出《墨子·天志上》。强大的不侵夺弱小的,富贵的不傲视贫贱的。说明人与人之间应相亲相爱,不要相互伤害和仇视。劫:强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语出《诗·小雅·伐木》。那鸟儿“嘤嘤嘤”的呜叫;是寻求它同伴的声音。比喻朋友同气相求。嘤:鸟鸣声。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语出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用心至真至诚,那么吴国和越国这样的世仇也可以团结在一起;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即使是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形同路人。说明应当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期东南地区两大诸侯国,吴国曾经大败越国,最后却反被越国灭掉。骨肉:血缘关系很近的人。行路:过路人。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语出《荀子·非相》。用好语赠人,比赠送给金石珠玉更加珍贵。金石珠玉:泛指宝物。
处 世
【一失脚成千古笑】语出明代杨仪《明良记》。偶然一次犯错误,就成为终身的笑柄。说明为人处世,必须时刻小心谨慎,以免造成终生的悔恨。现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君道》。小的善行虽然不能带来大的好处,但是不能不做;小的恶行虽然不能立时惹来灾祸,但是不能不改。意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恶:小的恶行。去:除掉。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语出《史记·日者列传》。看到不端正的人,即使他身份高贵也不敬重;看到有劣迹的人,即使他地位尊贵也不谦下。下:谦下,谦让。
【世治则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语出《淮南子·缪称训》。社会安定就用大义来保养自身,社会混乱就用自身来卫护大义。二句话揭示了君子之人的处世态度。世治:社会安定。卫身:保养自身。卫,养。卫义:卫护大义。卫,卫护。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语出《菜根谭·概论》。生活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应当端正行己,生活在社会混乱的时代应当婉转圆通,生活在国家扰攘近于衰亡的时代应当端正与圆通并用。治世: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方:端方正直。圆:婉转圆通。叔季之世:叔世、季世的合称,指国家扰攘近于衰亡的时代。
【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语出《朱子语类·训门人八》。身体劳顿而精神安逸的事情要做,好处很少而极合道义的事情要做。意谓做事应重义轻利,宁可身劳,不可心愧。劳:劳顿。为:做。义多。谓很符合道义。
【利天下者,天下亦利之;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语出晋代傅玄《傅子·安民》。致利于天下人的人,天下人也致利于他;为害于天下的,天下人也为害于他。意谓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
【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君子躲避三种锋端:躲避文士的笔锋,躲避武士的剑锋,躲避辩士的舌锋。意谓君子谨慎处世。锋端:指剑锋。
【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语出《淮南子·人间训》。种植黍子的不会收获稷,结怨于人的不会得到恩报。说明人生在世不能轻易与人结怨。树黍:种植黍子。黍,谷物名。稷:谷物名,颇与黍相似。树怨:结怨。报德:谓得到恩报。
【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语出《颜氏家训·名实》。修养善行、求立美名的人,就好比是盖房子、种果树,活着的时候能受益,死了以后也能留下恩泽。说明行善事、立美名,既利自身,又利子孙。筑室树果:修筑房舍、栽种果树。泽:恩泽。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入不见也】语出《汉书·董仲舒传》。积累善行于自身,就像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延长一样难以察觉;积累恶行于自身,就像烛火销蚀油膏一样不易看出。意谓积累善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延年益寿,积累恶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寿命,说明人应当积善而不应当积恶。长日:冬至以后,日长一日,故日长日。加益。逐渐延长。销膏:销蚀油膏。
祸 福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语出唐代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人难免有陷于贫困境地的时候,但总有一天会过上富足康乐的好日子。意谓人的贫富不是固定不变的。七贫:喻极为贫困。七富:喻极为富有。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修本》。人如果乐于为善,虽然不一定因此获福,但是灾祸却一定会离你远去;人如果不愿意为善,虽然不一定因此得祸,但是福祥却一定会离你远去。说明人生在世应当乐于为善。好善:乐于为善。
【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语出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大的祸害一定会有微小的好处替它作媒介,大的好处一定会有微小的祸害替它作先导。说明有害必有利,有利必有害;人不能贪图小利,也不能凡是祸害就一概摈弃,而应当比较利与害孰小熟大,然后再决定取舍。媒:媒介。倪:事物细微的初始。
【上天无路,人地无门】语出《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极言处境窘困,没有出路。
【小利大利之贼,小恡大祸之津】语出北齐刘昼《刘子·贪爱》。小便宜是大利益的害敌,贪图小惠是大祸到来的津梁。说明人不能贪图小便宜。小利:小的好处,小便宜。大利:大的好处,大利益。贼:敌人,为害之人。小恡 (lin赁):贪占小利。恡,通“吝”。津:渡口,比喻用做引导的事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语出元代无名氏《合同文字》杂剧第四折。天上有不可测知的风云变幻,人间有捉摸不定的祸福交替。意谓事情都有个预料不到。本句又见《红楼梦》第十一回。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量夕:比喻极短时间。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语出《易·泰》。万物没有平而不坡的,没有往而不返的。比喻否极泰来。陂(bi毕):坡,倾。复:返。
【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不希求福运,就没有祸灾;不担心得到,就不会有丢失;不企冀荣显,就没有耻辱;不谋求美名,就不会有诋毁。说明人不能有追求福乐、虚荣的思想。幸:希望,希求。斯:这样,于是。患:担心。荣:光荣,显达。干:追求。誉:称赞,美名。毁:诽谤,诋毁。
【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内心可以安闲,但身体不能不劳动;精神可以快乐,但身体不能不忧思。意谓人可以逸乐,但不能贪图逸乐而忘记忧劳。逸:安闲。形:身体。道:思想。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语出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俭约》。以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欲望,就能昌盛;让别人服从自己的一己之乐,必然要灭亡。昌:昌盛。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语出《史记·赵世家》。意谓圣人把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看作是严重的祸患。说明应以正当方式获利;发横财,会招致灾祸。甚:严重。
【众正之积,福无不及也;众邪之积,祸无不逮也】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善行一个一个积聚起来,福祥不会不光顾到他那儿;恶行一个一个积聚起来,灾祸不会不降临到他身上。意谓积善得福,积恶得殃。众正:指各种善行。众邪:指各种恶行。逮;及。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安乐有招致丧生的道理,忧患则是调养身心的根本。说明安逸未必对人都好,困苦磨难从根本上说更有好处。忧患:困苦患难。养生:摄养身心,保健延年。本:根本。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大算术》。做好事,上天就会降下各种福祥;做坏事,上天就会降下各种灾殃。说明为人处世一定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作善:做好事。百祥:各种福祥。百殃:各种灾殃。
【君子日孳孳以成辉,小人日怏怏以至辱】语出《淮南子·缪称训》。君子终日勤勉不懈所以能成就美名,小人终日郁闷不乐所以会遭受耻辱。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貌。成辉:指成就美名。辉,光辉;荣名。怏怏:不乐意貌。
【君子能为善,而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为非,而未能必免其祸】语出《淮南子·缪称训》。君子能做好事,但不一定能因此而获得福利,不忍心做坏事,但不一定能因此而避免灾祸。意谓君子往往命运多舛。
【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非不暂饱而死亦及之矣】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获取不义之财,不顾别人的怨恨,就像吃腐臭的干肉充饥,饮毒酒解渴一样,不是不能暂时吃饱喝足,但死期也就到了。说明妄取别人的财物,会带来严重恶果。漏脯:此肉为漏水所沾,有毒,吃了可致死。鸩(zhen镇)酒:毒酒。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处于平安的环境要想到危险,想到危险就有所准备,有了准备就没有祸患。”居安思危“又作“居宠思危”或“于安思危”,意思相近。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年》。面临灾祸而不知忧虑,忧虑必然来到他面前。及:到。
【结怨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与别人结下仇怨,这是给自己埋祸根;对人有利的事避而不做,这是自己残害自己。说明要想免于灾祸,就要与人和睦相处,并且乐意做对他人有利的事。自贼:自己伤害自己。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返于身】语出《礼记·祭义》。无礼的话不从你嘴里说出来,忿怒的话也不会回到你身上。说明用恶语伤人者,必自食其果。忿:忿怒。返回。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怜爱积攒得多了就能带来福分,怨仇积攒得多了就能酿成灾祸。说明为人处世应当多点爱心,少点恨意。积:蓄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语出《易·坤》。好事做得多的人家,必然会享有很多的福禄;坏事做得多的人家,必然会遭受无穷的灾祸。庆:幸福。殃:灾祸。
【停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无实而享显名者殆】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企求原为他人所有的东西一定招害,占有他人的功劳一定失败,没有实绩而身负美名一定很危险。说明人不能贪求非分的名利。悻(xing幸):非分求得。居:占有。实:成绩。显名:大而美的名声。殆(dai代):危险。
【能除息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语出《荀子·大略》。能够铲除祸患就是福,不能铲除祸患就是害。贼;害。
【象以齿焚身,蜯以珠剖体】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遏利》。大象因为它的牙齿而丧失生命,蛤因为体内长有宝珠而被剖开身体。比喻贪利或积财而得祸。焚身:犹言丧生。蜯(bang棒):同“蛤”。
【象有齿以焚其身】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因为有宝贵的象牙而遭杀害。比喻人以多财而遭祸。焚:倾覆。
【祸不好,不能为祸】语出《国语·周语下》。意谓财色之祸,生于对财色的喜好。
【祸福非从地中出,非从天上来,己自生之】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谈丛》。祸福不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自己招来的。意谓罹祸还是得福,取决于人自身的行为。
【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语出《昌氏春秋·序意》。智慧不用在为公上,就会使福运一天天减少,灾祸一天天增多。谓应把聪明才智用于为公而不用以谋求私利。衰(cui崔):递减。
【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好人富有称做奖赏,坏人富有叫做祸殃。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善于游泳的人往往被水所淹。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从马上摔下来。比喻不幸往往会从自己擅长的方面产生。溺:淹没。堕:落,掉。
【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语出《淮南子·人间训》。福转变成祸,祸转变成福,这种变化是没有尽头的。说明福祸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极:尽头。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语出汉代刘向《说苑·敬慎》。福生于穷困潦倒之时,而祸生于春风得意之际。意谓祸福无常,恭慎处世终将得福,骄狂处世势必罹祸。隐约:穷困。得意:志得意满。
【福由己发,祸由己生】语出《淮南子·缪称训》。福分是由自己发端的,灾祸也是由自己酿成的。意谓人生在世是获福还是罹祸取决于个人的行为。发:发生;发端。
人 生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语出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相等是妄造的。”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子的观点。它否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作者在当时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对这种观点加以否定,是难能可贵的。一:看作一样。虚诞:荒诞不真实。齐:看作相等。彭:彭祖,相传尧时入,经历过夏、商两朝,寿八百岁。殇:幼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不合实际。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媸】语出唐代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诗。有朝一日人停止了呼吸,尸体腐烂后,也就没有美和丑的区别了。纩(kuang旷)息定:指人死去。纩,丝绵絮,因其轻飘易动,古时常置之于人的口鼻之上。来判定是否断气。妍媸(yan chi严吃):相貌美丑。妍,漂亮。媸,丑陋。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语出《吕氏春秋·去宥》。人到了老年,身体日益衰弱,但智慧却益发增多。形:形体。盛:旺盛。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喻指人生短暂。又见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语出《史记·魏豹列传》。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骏马从缝隙中飞驰而过一样。形容人生短暂。语本《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郁,忽然而已。”自驹:骏马。隙:缝隙。
【人生七十古来稀】语出唐代杜甫《曲江》诗之二。自古以来,人活到七十岁的毕竟很少。谓人生短暂。稀:少见。
【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的一辈子能有多长,谁能不得过且过?早晨连晚上都顾及不上,还做这做那千什么?几句话反映了不求上进的碌碌之人的心态。几何:多少,多久。偷:怠慢。朝不及夕:早晨不能顾及晚上。树:建树。此指做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像骏马从缝隙中飞驰而过一样,不过刹那间的功夫罢了。形容光阴迅速,人生短暂。白驹:骏马,一说谓日影。郤:同“隙”,缝隙。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语出唐代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像彼此相聚又分手一样十分短暂。二句诗慨叹人生匆促、短暂。聚散:聚集和离散。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语出三国曹丕《善哉行》诗。人生在世,就像寄居在世界上一样十分短暂,操那么多的心、寻那么多的烦恼干什么!《北史·韩凤传》:“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寄:寄居。何为:干什么。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语出唐代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人生在世,即使成为一个寿享百岁的老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仅仅是一眨眼的时间。意谓人生短暂。直:即使。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语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短促,犹如暂时寄居世间,哪像金属和石头一样,能万古不变呢。二句诗慨叹人生短暂。忽如寄:匆促如同寄居。忽,迅速,匆促。寄,寄居。
【人生纵百岁,忽若石火光】语出宋代王禹偁《闻鹗》诗。即使是人能长命百岁,也不过像石头碰撞发出的火光那样,转瞬即逝。二句谓人生短暂。纵:纵然,即使。忽:迅速。
【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语出晋代无名氏《休洗红》诗之一。人的寿命即使长命百岁又能有多少天?后来的新媳妇如今成了婆婆。二句诗说明人生易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出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总有一死,有的比泰山重,有的比大雁的羽毛还轻。比喻人死的意义轻重悬殊甚大。现多用以说明人死应该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固:必定。或:有的。鸿毛:大雁的羽毛。
【天若有情天亦老】语出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天公如果有情感,那么它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的。慨叹人事的盛衰。诗句想象奇特,寓意深刻。
【无思百忧,祗自疧兮】语出《诗·小雅·无将大车》。意谓不要思念令人心忧的各种事情,这样只会使自己生病。祗:只。疧(qi齐):病。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语出晋代李密《陈情表》。就像日落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比喻人接近死亡,也喻指反动势力接近灭亡。薄:迫近。奄奄:气息微弱。危浅:垂危。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全家人和睦相处,家境就会兴盛;与外人和睦相处,各种事情就都能办成功。说明一定要把家庭内部和与外人的关系搞好。内睦:家庭内部和睦。家道:家境。昌:兴旺。外睦: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人事:人世上的各种事情。济:成功。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语出唐代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诗。做仆役的哪个低贱耻辱?地位尊贵的人也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殊人物。役:受人使唤的人,仆役。孰:谁,哪个。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代的真人,不因生存而欢欣,也不因死亡而恐惧。说明对待生死要顺应自然,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说;通“悦”,高兴。恶(wu务):厌恶。
【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夭】语出唐代韩愈《李元宾墓铭》。活着而人品不正,谁说他长命?死了而精神不灭,谁说他的命短?说明行为不端、苟且偷生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而人虽死了但精神长存,才是真正的长寿。淑:善良,多指人品。寿:长命。夭:短命。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语出宋代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活着是英杰,死后为神灵。说明杰出的人物,他的精神将永不磨灭。英:杰出,优异。这里指才德出众的杰出人物。灵:神灵。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活着的时候住在华丽的屋中,死后将埋葬在荒凉的山丘。二句诗慨叹人生短促,盛满不常。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语出唐代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诗。生和死是很难捉摸的;气聚便生,气散便死。悠悠:遥远貌,此指渺茫、难以捉摸。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
【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语出唐代邵谒《览镜》诗。白发苍苍与青春年少,中间只有一段很近的距离。意谓人生易老。白丝:白头发。红颜:喻青少年。咫(zhi纸)尺:比喻距离很近。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平民的生计就在于勤劳;勤劳,生活就不会匮乏。民生:平民的生计。匮(kui溃):缺乏。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语出晋代陶潜《挽歌诗三首》之一。人有生就必定有死,早终不能算是生命短促。说明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促:短促。
【有疾固足惧,无疾未足愉】语出清代陈确《病吟》诗。有了疾病固然足以使人戒惧,没有疾病也不能终日愉悦。喻指人不能仅仅做到见危知畏,还必须做到安不忘危。愉:喜悦。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语出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死了以后,是非才能论定。这里有盖棺论定之意。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语出晋代陶潜《挽歌诗三首》之三。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把形体寄托在山陵中而已。二句诗反映作者对死的坦然达观态度。山阿(e屙):山陵,丘陵。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语出宋代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因为生病而有些闲暇也实在不是坏事,静下心来歇息是最好的药方,除此而外再无其他办法。意谓有了病就要安心休息,这是最好的治病方法。殊:很,十分。不恶:不坏。方:药方,方法。
【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语出宋代王炎《元日书怀》诗。时光刚刚过了除日又到了元日,我心里想的是,今天的我已不同于旧日的我。二句诗感叹人事变迁。年光:年华,时光。除日:一年最后的一天。元日:一年的第一天,即元旦。
【好灯须买不论钱,别有琉璃价百千】语出宋代姜夔《观灯口号十首》诗。好的灯必须买,不用考虑价钱的贵贱,另有一种苏州琉璃灯,价格最昂贵,值百千。二句诗谓元宵节时人们特别重视赏灯。琉璃:指琉璃灯。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灯之品极多,每以苏灯为最,……皆五色琉璃所成。”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语出《庄子·知北游》。身体像干枯的骸骨,心神像熄灭的灰烬。原指精神离开身体而达到“无己”境界的一种状态。后用以形容悲观绝望。形:指身体。槁骸:枯槁的骸骨。
【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语出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运气没了,就是黄金也会黯然失色;时机来了,就是黑铁也会发出耀眼的光泽。二句话慨叹人生遭际无常。运:机运,运气。时:时机。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语出唐代李贺《苦昼短》诗。我不知道究竟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只看见日行月移,寒暑交替,在消损着人的寿命。二句诗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熬:煎熬,消磨。
【男儿得死所,其重如山丘】语出清代屈大均《过涿州作》诗。英雄男儿如果死得其所,就会比高山大陵还重。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二句诗化用其意。得死所:死得其所。
【穷人不谋欢,元夜如常时】语出宋代戴复古《元宵雨》诗。穷苦人家清贫寡欲,不谋求欢乐,在热闹异常的元宵之夜,他们仍和平时一样。二句诗谓旧社会穷人在元宵佳节的困窘处境。元夜:元宵之夜。常时:平时。
【君子虽死亡,其名不灭;小人虽得势,其罪不除】语出《淮南子·泰族训》。君子即使长辞人世了,他的英名也不会磨灭;小人即使一时得势,他的罪行也不会抹除。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语出《论语·子张》。他(孔子)生得光荣。死得可惜。这是子贡称颂孔子的话,后以“荣哀”作为颂扬死者的套语。
【垂老畏闻秋,年光急水流】语出清代施闰章《舟中立秋》诗。人近老年,听说立秋了,真有些悚然!时光像流水一样,过得真快啊!二句诗感叹年华易逝。垂老:将老。
【贫常圆聚,老常康健】语出元代刘因《喜迁莺·乙亥元日》词。人贫穷的时候希望团聚,老的时候希望健康。二句谓人穷时更看重团圆。老时更重视健康。圆聚:团聚。
【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语出《列子·仲尼》。受他人供养而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的,是狗猪一类的东西。说明人必须自力谋生。豕 (shi始):猪。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语出《吕氏春秋·尽数》。饮食能够有节制。身体必然不会有灾疾。时:节制。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语出唐代李贺《苦昼短》诗。吃山珍海味就能肥胖,吃劣等食物便会消瘦。意谓人的胖瘦与饮食有关。熊:熊掌,代指山珍海味。蛙:蛙肉,代指劣等食物。
【养身莫善于习动】语出清代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学人》。保养身体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经常运动。习:惯常。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语出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由天决定;只要修养身心得法,就可以延年益寿。说明人不应相信天命,听其自然,而应努力自勉,积极进取。盈缩:指伸屈、长短、进退、成败、寿天等。养怡:养身怡性。养,保养。怡,和悦,愉快。永年:长寿。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语出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三十一。白天下田耕耘,晚上在家织麻,男男女女各有所长。二句诗写农民的勤苦劳动生活。绩:把麻搓成线。儿女:男女。当家:当行,各专一行。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语出三国曹操《精列》诗。人的生命都有终了的时候,就是圣贤也不可避免。二句诗说明人终有一死,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
【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语出明代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诗。不要说古代许多人为了保持气节而牺牲了,但他们死了以后,是非功过再有个公平的结论也不算晚!二句诗说明历史是公正的,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定评。玉碎:比喻为正义而牺牲。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语出晋代陶潜《自祭文》。不看重生前的荣誉,谁重视死后的歌颂?人活在世上确实艰难,死去能怎么样?四句诗反映作者对于生死的旷达态度,并含有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抗议。匪:同“非”。孰:谁。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意谓病来得很突然,去得却很缓慢。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语出三国曹植《三良》诗。谁说捐躯献身容易呢,真要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确是很困难的。二句诗反映出人对生命的依恋。诚:实在,的确。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三。清早就起身到田中去除草,直到月亮升起来才扛着锄头回家。表现劳动的勤恳。晨兴:早晨起身。秽:田中野草。荷:扛。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语出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之九。手戴银镯头戴金钗的妇女下山背水,手提长刀头顶短笠的男人上山种地。二句诗宛如一幅巴东山区人民劳动生活的风俗画。钏(chuan串):镯子。钗 (chai拆):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负:背。畲(she奢):焚烧田地里的草木。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语出唐代白居易《赠内》诗。粗粝的食物足可以填饱肚子,何必非要吃美味饭菜?丝棉足可以抵御寒冷,何必非要穿华贵的衣裳?意谓人不可以贪图享受。蔬食;即“疏食“,粗粝(li历)的食物。膏粱珍:肥肉美谷这样的精美食物。缯(zeng增):絮;丝和棉。锦绣文:织、刺有精美图案的衣服,华美衣服。
修 身
责 己
【一身做事一身当】语出明代明月榭主人《钗钏记·后审》。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责任。《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一人作罪一人当。”现常说: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语出明代薛碹《薛子道论·上篇》。一个念头错了,就要马上遏止;一个举动错了,就要立即改正。说明人不能姑息自己的错误。非:不对。遏;制止。妄:谬误。
【一毫善行皆可为,毋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语出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一丁点好的行为也都可以做,不要借此求取福佑,盼望报答;一丁点的邪恶念头也不要萌发,要知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意谓行善不舍其小,戒恶不忽其微。毋(wu无):不要。徼福望报:求取福佑,盼望报答。徼,通“侥”,求。出乎尔者反乎尔:出自你,还会反还给你。喻你怎样对待别人,人家也会怎样对待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谓人没有嫌隙可乘,妖怪不会自己起来作祟。比喻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就不会被坏人钻空子。衅:嫌隙。
【人不爱我,非特人之不仁,己之不仁可知矣;人不信我,非特人之不信,已之不信可知矣】语出明代王艮《勉仁方书壁示诸生》。别人不喜爱自己,非但别人不够仁爱,自己的不仁爱也可以知道了;别人不信任自己,非但别人不可信任,自己的不可信任也可以知道了。说明人应当从别人对待自一己的态度上去寻找自身的缺点所在。非特:非但。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君子》。人必定首先自爱,然后别人才能敬爱他;人必定首先自尊,然后别人才能尊重他。说明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爱自尊,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诸:之。
【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别人有过失,自己一定知道;自己有过失,怎能自己会不知道?意谓别人的过失,自己一定知道,自己的过失,自己更应当知道。岂:怎能。
【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语出《列子·说符》。一个人,如果其思想行为没有一点符合正义的地方,只是知道吃,那他就和鸡狗一样了。说明做人必须明大体、识大义,而不能一心追求吃喝享乐。义:事之宜,正义。食:吃。
【人知粪田,莫知粪心】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说丛》。人们只知道施粪肥田,而不知道修养自身。喻指人应该加强修养,使自己的行为端正。粪:施肥。
【人恒过,然后能改】语出《孟子·告子下》。一个人,经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说明人在逆境中,能够总结反面经验,从而接受教训,改正错误。恒:常。过:过失。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出《左传·宣公二年》。作为人,谁又能不犯错误?一个人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再好不过了。二句谓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只要能知过必改就很好。
【人谁无过?贵其能改】语出《三国志·吴志·孙皎传》。哪个人没有一点过错?可贵的是能够改正。意谓说错话、办错事是难免的,改正了就好。过;过失。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语出《论语·泰伯》。意谓读书人不可以不刚毅,因为他负担重而路途远。喻指责任重大。弘毅:刚毅。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干大事业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避免小的责备。说明做事应从大处着眼,不要因小失大。行:行为,作为。细谨:小节。辞:推辞。让:指责。
【与人不求备,捡身若不及】语出《书·伊训》。对人不要求完备,检束自己总觉得没做到家。与:于,对。备:完备。检:检查。
【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不拿别人出气,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这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时说的两句话。说明人应当严格要求自己,遇事既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不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得过且过。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语出《韩非子·初见秦》。不知道就说f不明智;知道了而不说,不忠诚。忠:忠诚,尽心竭力。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语出明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不以没有过错为可贵,可贵的是知错就改。说明人一辈子不犯一点错误、不出一点差错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有了错误和差错立即改正,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修养,必须做到。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语出《诗·大雅·烝民》。不欺侮孤苦的鳏夫寡妇,不畏惧强暴有势力的人。矜(guan关):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强御:强暴有势力。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语出《论语·宪问》。谓不抱怨天,不责备人,学习社会上的普通知识,而能通晓天命。这是孔子感叹自己不被别人理解时说的话。后用以说明,在处境不利的时候,并不一味抱怨客观因素。怨:怨恨。尤:责备。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语出《荀子·非十二子》。不被赞誉所诱惑,不为毁谤所吓倒。誉:赞誉。诽:毁谤。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语出《书·旅獒》。不顾惜生活上的小节,最终会损害大德。矜(jin今):顾惜;怜惜。细行:指生活上的小节。累:带累,使受损害。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语出《论语·学而》。意谓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提示人们多了解别人,少表现自己。患:怕。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了解自己。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天地篇》。不趋近于利益,不规避于祸害;不勉强与人交好,不随便与人决裂。四句话谈历事接人之道。就:靠近。违;离开,躲避。苟:随便。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语出《诗·大雅·抑》。意谓不犯过失不残害别人,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僭(jian荐):差失。贼:残害。鲜:少。则:法则,榜样。
【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看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听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意谓要善于反躬自省,从别人的过失中总结经验教训。过:过失,错误。
【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修本》。看到别人的长处,就担心自己不具备;看到别人的不足,就担心自己一定也和他一样。意谓人应当严以责己。修:齐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语出《论语·里仁》。看见贤人,应该学习他的美德,并努力赶上去;看见不贤的人,则应以其缺点为鉴。并自我检查。有没有类似的毛病。齐:赶上。省(xing醒):检查,反省。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语出《易·益》。看见人家有好的品行就去学习,自己有了过失就改正。迁:迁移。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语出宋代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仁义本来就不是一种天生固有的东西,只要认真实践,就可以成为君子。仁义:仁爱和正义。蹈(dao岛):踩,实践。君子:品德完美的人。
【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语出宋代胡宏《胡子知言·天命》。能向别人学习并严格检查和要求自己的人,极少不属于君子;一切由着自己,有了错误总要尽力掩饰的人,极少不属于小人。说明人应当责已服人,而不能任己饰非。从人:指向别人学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反躬:反过来要求于自身,检查自身。鲜:极少。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任己:由着自己。盖非:掩盖错误。
【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语出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行善,就会受到称赞;改正过失,就不会有祸灾。誉:赞扬,称赞。咎:凶,祸灾。
【为女莫骋容,骋容多自伤】语出唐代邵谒《金谷园怀古》诗。做女子的千万不要卖弄姿色,卖弄姿色难免要伤害自己。意谓女子应当庄重自持,不可浮艳轻佻。骋容:卖弄姿色。骋,施展,引申为卖弄。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做好事容易,但心里情愿回避做好事的名誉就难了;不侵犯别人容易,受到别人侵犯而不计较就困难了。说明为善而不图名,受人侵犯而不计较,这是人的修养当中的难关。犯而不校(jiao叫):别人冒犯了自己但不计较。《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犯,侵犯,冒犯。校,计较。
【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极而不可赦】语出明代王守仁《南赣乡约》。做好事即使不为人所知,这样做得久了,好事积累起来自然也会无法掩盖;做坏事如果不思悔改,这样做得久了,一定会导致罪大恶极而不可饶恕。说明做好事终有好报,做坏事终有恶报。
【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向好人看齐,这是自身上进的阶梯;向坏人看齐,这是自身退步的根源。说明人应当向好人学习而不能向坏人看齐。比:靠近。阶:阶梯。原:根源。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用责求他人之心责求自己,就很少有过失,用宽恕自己之心宽恕别人,就会保全友谊。说明人应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少犯错误,多交朋友。责:责求。寡:少。恕:宽恕,原谅。全:保全。交:交情,友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意谓把人情世故弄明白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的本领也是文章。说明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好好学到手。洞明:透彻了解。练达:老练通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语出唐代韩愈《原毁》。古时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古时的君子的优良传统。君子:指有道德的人。重:不轻率,严格。以:而。周:全面。轻:宽容。
【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语出《韩非子·观行》。意谓眼睛看不见自己的面孔,所以用镜子来观看它;有智慧往往缺少自知之明,所以用法则来端正自己。短:短缺,不足。道:指法则。正:端正。
【外事之不知,非患也,人患不能自见耳】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事篇》(程颐语)。身外之事不知道,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人所忧虑的,是不能自己认识自己。意为人贵自知。
【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对家里人要和睦相处,对外人要义气相处;约束自己要以正直,与人交往要诚心实意。四句话讲的是行己之道。处:对待。内:自己家的人。睦:和睦。外:指家人之外的人。义:义气,公道之心。检:检点,约束。交际:人们之间的往来接触,此指与人交往。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语出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意谓忍耐二字是处世修身所必须记在心间的。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寸边而:“耐”字的拆写。
【乐不以忧而废,忧亦不以乐而忘】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忧乐》。欢乐不因为忧愁而废止,忧愁也不因为欢乐而忘却。意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想得开,遇到可庆之事时也不要喜乐无度。
【立身守二字,曰不苟;待人守二字,曰无憾】语出清代戴震《答郑文用牧书》。持身行己应当把握这么两个字,就是不苟,接人待物应当把握这么两个字,就是无憾。意谓任何时候都应做到做人端正而不苟且,待人信诚而不愧心。不苟:不苟且。无憾:无遗憾,指于心无愧。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语出元代张养浩《牧民忠告-事长》。宁可让别人辜负自己,不能让自己辜负别人。二句话系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所载“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一语的改作,一字之倒,意思截然不同。负:辜负。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语出《书·君陈》;人必须有所含忍,才能有所成功;有宽宏的脸怀,道德才算高尚。忍:忍耐。济:成功。容:宽容。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圣人对于别人的长处,即使再小也不会不用;对于个人的过失,即使再小也不会不改。赞扬圣人宽于待人而严于律己的品质。善:长处,优点。举:擢用。
【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慙德,圣人之难也】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谓像圣人那样弘大,尚且感到渐愧,可知做圣人是很难的。弘:大。慙:同“惭”。
【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也;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也】语出《淮南子·诠言训》。圣人不做能引起人们非议的举动,但是不憎恨人们非议自己;注意修养足可以使人们赞誉的美德,但是不企求人们赞誉自己。意谓圣人专注于修德慎行,而不为物议所惑。非:非议。足誉:足可以赞誉;值得赞誉。
【有过而讳言,适重其过;因言而遽改,适彰其美】语出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有过失而忌讳别人说,这恰恰加重了其过失;听到人们的言论后马上改正,这刚好显示了其美德。说明有了错误不应怕人说,而应当在听说后立即改正,这只会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讳:忌讳。适:恰恰,正好。重:增加。因:根据。遽(ju具):立即。彰:显明。
【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有过失而知道悔改,这样的人仍不失为君子;知道了自己的过失而依旧不改,这就是小人了。说明人应当知过即改。君子:有修养的人。遂非:因循错误。遂,因循。小人:没有修养的人。欤(yu鱼):文言助词,表示感叹。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语出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地位显达不必自许高贵,处境困窘时也不垂头丧气。达:显达。穷:困窘。
【过而不文,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天地篇》。有过错而不掩饰,被别人触犯了也不计较,建立了功绩却不炫耀。三句话谈自修之道。过:有过错。文:修饰。犯而不校:犯,指被触犯。校,计较。本《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伐:自我夸耀。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语出《韩非子·难四》。有了错误但不悔改,是灭亡的根本原因。悛(quan圈):悔改。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语出《国语·鲁语上》。有了过错而能改正的人,是高尚的人了。
【过,则勿惮改】语出《论语·学而》。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怕改正。指出了对待过错的正确态度。过:过错。惮:怕。
【当仁,不让于师】语出《论语·卫灵公》。意谓面临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后用“当仁不让”指能做的事就主动承担,毫不谦让。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语出宋代王安石《孤桐》诗。年代越古老,孤桐之根就越粗壮;阳光越强烈,孤桐之叶就越茂密。二句诗借称赞孤桐,抒发作者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现常用来形容人年老志更坚。弥:更加。猛烈,强烈。阴:同“荫”,有荫凉,指叶子茂密。
【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语出《老子》七十二章。意谓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能自尊自爱但不自命高贵。意谓统治者对人民要宽厚,不要逞威,亦可说明应以谦虚态度处世待人。见(xian宪):同“现”,表现,显露。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人是俊伟之人,能战胜自己的私心杂念的人是杰出之人。说明人贵在能够自知自胜。英:优异,杰出。雄:出众。
【自信者人亦信之,胡越犹弟兄;自疑者人亦疑之,身外皆敌国】语出林逋《省心录》。自已相信自己,别人就会相信你,这样,彼此就是相隔绝远,也会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自己怀疑自己,别人就会怀疑你,这样,你就像身处敌国一样。说明人应当有自信心,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胡越:胡地和越地,胡地在北,越地在南,相隔殊远,故用以喻指遥远、隔绝。
【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语出《淮南子·诠言训》。自信的人,不会因受到诽谤或吹捧而改变自己的态度;知足的人,不是用权势或利益就能诱惑的。称赞有自信力的人和不贪婪的人。说明他们的意志坚韧,不会因荣辱势利而改变态度。迁:变更。
【自暴者,不可与有吉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语出《孟子·离娄上》。谓自己戕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论有价值的话;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有所作为。说明人不能自暴自弃。后以“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自甘堕落者。暴:戕害。弃:抛弃。有言:指有善言,即有价值的话。有为:有所作为。
【自瞽者乐言己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自瞽自聩》。眼睛瞎的人喜欢谈论自己的长处,耳朵聋的人喜欢谈论别人的短处。两句话非常巧妙地讽刺了盲目自大和充耳不闻人善的人。说明人不能满足于谈论己长人短,而应当全面地衡量、评价自己和他人。自瞽(gu古):自己眼瞎。瞽,眼瞎。自聩(kui溃):自己耳朵聋。聩。聋。
【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语出唐代李翱《答朱载言书》。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自责:自我要求。厚:重,严格。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语出《墨子·修身》。意谓名誉不会白白地到来。说明名誉是经过人的艰苦努力获得的,所谓“多力而不伐功,以此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徒:自白地。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韩垣干齐王》。长江大海不同废弃不用的水井竞争清浊,响雷不同青蛙、蚯蚓比较声音高低。喻指英雄人物不与世俗之辈争比优劣。坎井:坏井,废井。雷霆:雷暴,霹雳。蛙蚓:青蛙和蚯蚓,传说蚯蚓夏夜能鸣。
【论至德者,不知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语出《商君书·更法》。谈论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人的意见;创立大功业的人,不找普通人谋划。至德:最高的道德。俗:指世俗人的见解。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语出《礼记·中庸》。喜欢学习的人接近智,身体力行的人接近仁,知道耻辱的人接近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谓有智有仁有勇在修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知:同“智”,智慧。仁:仁爱。勇:勇敢。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语出《墨子·修身》。谓意志不坚强的人,到达不了有智慧的程度;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不会决断。说明意志坚强,有恒心,会使人变得聪明,讲究信用。做事才能有决断。达:至,到。信:信用。果:有决断。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橘颂》。谓远离世俗,卓然独立,横渡而过,不随波逐流。把事情深藏在内心,小心谨慎,能始终不犯过失。此句表现卓然不俗的独立精神和严于律己、谨慎自知的踏实作风。苏世:远离世俗的意思。横:指横渡。不流;不随水流。闭心:指把事情藏在自已心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出《论语·学而》。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检查我自己:为别人操心办事忠诚不忠诚?同朋友交往诚实不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此句言人应对自己严格要求。三省:以“忠”、“信”、“习”三件事检查、反省自己。省(xing醒),检查、反省。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利刃虽割易缺,利口虽辩易沮】语出明代吕栅《云槐精舍语》卷一。锋利的刀子虽然能切割东西但却容易出现豁口,伶牙俐口虽然能言善辩但却容易出现闪失。意谓言多必失,说明人必须慎于言语,切不可夸夸其谈。利刃:锋利的刀子。缺:指出现缺口。利口:能说会道的嘴。沮:毁坏,此指出现于已不利的闪失。
【但攻吾过,毋议人非】语出清代陈胡《辰夏杂言·不乱说》。一心要克服自己的缺点,不妄加议论别人的是非。二句话是作者自警之语。攻。指医治。毋(wu无):不要。
【但知笑他人,不觉自己非】语出宋代刘过《同许从遭游涵碧》诗。只知道嘲笑别人,却没有觉察到自己也有错误之处。说明凡事要先审视自己是否正确,而不可轻易嘲笑别人。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语出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做事情必须脚踏实地,为人处世千万不要追求虚名。意谓为人、做事都必须实实在在。务:贪求。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山谷八字》。做合乎道德的事就会天天喜庆,做良善之事就会无比快乐。说明人应当“作德”、“为善”。休:美善,喜庆。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语出《管子·小称》。令人忧虑的是自身不好。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之:犹“是”。患:忧虑。
【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语出《淮南子·诠言训》。自身,是事情的准则。没有听说过先自己不正直而能使别人正直的。强调自身的表率作用。规矩;准则。枉:不正直。
【言不贵文,贵于当而已,当则文】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程颐语)。说话不以漂亮动听为贵,贵在表达得当,表达得当,自然就算文了。文。辞藻华丽。当:切合于事理。
【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说到便做到不如不说也做到,做事的时候谨慎不如不做事的时候也谨慎。意谓守信用、出处谨慎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信:守信用。未若:不如,比不上。行:做事。
【君子不器,不以一能而盈诸身;及其使人也,器之,不以众能而责诸人】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君子不似一件器物,他不因为有一种专长而满足于自身;至于使用人的时候,则像使用一件器物那样,并不责求他具备多种才能。意谓君子责己多能而责人专能。君子:有才德的人。不器:不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特定用途。一能:一种才干。盈诸身;满足于自己。使人:使用人。众能:多种才能。责:责求。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君子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小节选取人才。意谓君子对于自己,哪怕是小事小节也严格要求,而对别人,则主要看其大节。细行:小事小节。律:约束,要求。身:自身,自己。取人:选择人才。
【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语出《墨子·亲士》。君子自己做困难的事情,把容易的事情让给别人;一般人却自己做容易的事情,把困难的事情推给别人。自难:自己承当困难。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语出《易·乾》。谓君子增进道德和扩大事业,志欲及时而动。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语出《论语·卫灵公》。意谓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只是要求别人。诸:“之、于”合音。
【君子责己,小人责人】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君子凡事责求自己,小人则责求别人。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责:要求。小人:没有修养的人。
【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袁无宠;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语出《国语·晋语九》。君子愁的是没有贤人,而不愁没有财物;愁的是自己德行不美,而不愁得不到宠爱;愁的是名声不好,而不愁年事不高。意谓君子责求自身而不计身外之物。哀:愁叹。人:指贤人。贿:财物。令:美好。登:高。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语出《论语·卫灵公》。道德高尚的人只愁自己没有能力,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说明人应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上,不要把精力放在显示自己上。病;忧虑。
【责人者不全交,自恕者不改过】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经常指责别人的人,不能保全交谊;自己原谅自己,不会改正错误。说明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责:责备,指责。全:保全。交:交情、友谊。自恕:自己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过:过失,错误。
【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则不至于大恶不止】语出清代方苞《原过》。如果因为是细小的过失原谅自己并轻易去做,那么不到形成大的罪恶不会停止。说明人不能因为过失小而放纵自己,否则,必将酿成大罪。苟:如果。细过:小的过失。蹈(dao导):践踏。大恶:大的罪衅。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语出《史记·滑稽列传》。如果能修养好自身,还用担心不能荣显于世吗!说明人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一旦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就会令名远扬,不可掩蔽。不荣:不能荣显。荣,荣耀,荣显。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语出五代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错误没有比掩饰错误更错误的了,过失没有比掩饰过失更过失的了。意谓文过饰非是最大的错误和过失,说明人不能文过饰非,而应当有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文:掩饰。
【败莫大于不自知】语出《吕氏春秋·自知》。造成失败的最大的原因是不了解自己。说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要控制水流,就一定要依靠建立堤防;要改造好自己的性情,就一定要遵守社会上通行的礼仪和法度。说明人只有遵守礼法,才能有好的修养。堤防:堤坝。性:性情。礼法:礼仪和法度。
【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语出《韩非子·喻老》。了解人的困难,不在于能认清别人,而在于能认清自己。谓人应有自知之明。
【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语出清代陈确《瞽言·近言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就叫有头脑;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叫有勇气。意谓智勇之人应当是对自己的错误充分认识并认真改正的人。
【知善非难,行善为难】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蘧伯玉》。知道什么是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亲自做好事。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出《论语·雍也》。人过分朴实,则显得粗野;过于文雅,则又难免浮夸。文雅和朴实配合适当,才是既不粗野又不浮夸,朴实而又文雅知礼的君子。质:朴实。文:文雅,文采。彬彬:配合得当。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语出唐代韩愈《原毁》。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这样,我就为什么不能呢?这是作者总结先贤正确的责己态度的话。现可用来鼓励人向强于自己的人看齐。语本《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予:我。是:这样。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语出宋代曾巩《寄晋州孙学士》诗。学问要像收尽了天下水的大海一样渊博,性情要像月宫中经霜斗寒的桂树一样坚强。二句诗是作者给友人提出的希望,也是他自己的远大志向。桂:传说月亮上有高五百丈的桂树。奈:即耐。
【终日言,无口过;终身行,无冤尤】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毁学》。整天说话,没有说错的;一生都在做事,也不会受人怨恨。说明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即使说的多,做的多,也不会出大错。这两句话与《孝经·卿大夫章》中“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意义相近。冤尤:怨恨。
【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语出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一辈子都做好事也嫌不够,即使在极短的时问里做了坏事也嫌太多了。意谓人应当时时为善,杜绝为恶。终身:一生。一旦:一时,喻极短的时间。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语出《诗·鄘风·相鼠》。看那老鼠还有一张皮,人却不顾尊严廉耻!人无尊严廉耻,还活着干什么? 相:视。仪:礼仪,指人的尊严廉耻。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语出《书·泰誓下》。意谓培养美德,一定要使它不断增长;除去邪恶,必须从根本上把它清除干净。树:建立;培养。滋:增长。本:事物的根源。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语出《左传·哀公元年》。树立德行,最好是不断培养,去掉毛病,最好是彻底清除。树德:树立德行。滋:培植。
【持其志,无暴其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保持自己的意志,不分散自己的感情。持:保持。暴:散乱,不专注。气:这里指意气感情。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语出《礼记·曲礼上》。面对财物不要随便据为己有,遇到危难不要随便设法逃避。意谓为人处世应当守廉执义。毋:不要。苟得:随便取得。苟免;随便避免。
【是非自有公论】语出《朱子语类·训门人五》。意谓言论、行动正确与否自会有公众舆论作评判。语本《世说新语·品藻》:“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公论:公众的评论。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害怕头,害怕尾,中间的身子还剩下多少?此句形容疑虑重重,瞻前顾后的怯懦之状。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语出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战争的胜负是兵家难以料知的事情,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才算得上男子汉。意谓人不应该为一时一事的挫折、失败灰心丧气,而应该败而不馁,重新振作起来。期:预料。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语出《左传·昭公十三年》。施舍布恩,从不疲倦;要求善行,没有满足。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语出《庄子·逍遥游》。整个社会都称赞他,他却并不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责备他,他却并不感到沮丧。谓人有独立的白知的行为标准,不受外界影响。劝:勉励,努力。沮(ju举):沮丧。
【栽培翦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语出宋代苏舜钦《题花山寺壁》诗。意谓必须经常不断地剪伐。因为杂草容易生长;必须经常不断地种植培育,因为香花容易凋零。喻指人要不断地克服缺点,提高修养。翦:通“剪”。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语出《礼记·曲礼上》。意谓骄傲的情绪不能助长,欲望不能放纵,意志不能盛足,欢乐不能过分。敖:通“傲”,骄傲。从:通“纵”,放纵。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语出《论语·泰伯》。孔子强调知礼的重要性:不知礼,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性格真率,却不免急切。这是对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的要求。恭:容貌严肃,态度恭敬。葸(xi洗):畏惧、害怕。乱:指莽撞闯祸。绞:急切。
【恶不自恶,恶必极;善不自善,善必至】语出清代陈确《圣人可学而至论》。自己本来很坏但还不以为坏,其坏一定会坏到顶;自己本来很好但还不以为好,其好一定会无与伦比。说明人不能怙恶不悛,也不能自以为善。自恶:自以为恶。恶,坏。极:达到顶点。自善:自以为善。善,好。至:极,达到了顶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赞》。意谓桃李等树,不能说话,但因为能开好看的花;结甜美的果,所以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很多,树下自然就踏出小路来。此语原用以称赞汉代名将李广品质高尚,沉默无言,有功不居功。后比喻务实际,不尚虚名,实至名归。蹊(xi溪):小路。
【损,先难而后易】语出《易·系辞下》。谓消除恶念,减少过失,开始困难,以后容易。损:减少,消除。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语出《诗·小雅·宾之初筵》。意谓不该说的话和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说。匪:通“非”。由:来历。
【爱我者之言恕,恕故匿非;憎我者之言刻,刻必当罪】语出清代陈确《瞽言·近言集》。喜欢我的人批评我总是很宽恕,宽恕自然就会掩盖一些错误}憎恨我的人批评我总是十分尖刻,尖刻则会直戳我的错误。说明对于仇者的批评必须认真对待。恕:宽恕。匿(ni逆):隐藏。非:错误。刻:尖刻。当:正对着。
【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与德行超出自己的人相比可以光大自己的德行,与德行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则要减损自己的德行。说明人应当向德行超出自己的人看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高比:与高出自己的人相比。广德:光大德行。下比: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狭行:使德行亏减。
【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语出《荀子·大略》。意谓有才能,可以被任用,但不能要求别人一定任用自己。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语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免除寒冷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穿上厚实的皮衣,杜绝别人的毁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自身的修养。说明人必须注重自我修养。重裘:裘之厚者。裘,毛皮衣服。谤:诽谤,污蔑的话。自修:修养自身。
【唯不争,故无尤】语出《老子》八章。意谓只有不与万物相争,才不会有过失。这反映了老子与世无争、消极无为的处世哲学。尤:过失。
【得其好言,不足喜;得其恶言,不足怒】语出明代张居正《答甘肃巡抚侯掖川》。听到别人赞扬的话,不要沾沾自喜;听到别人指斥的话,不要骤然发怒。意谓不要乐听好话,厌听坏话。好言;称赞的话。恶言:不好听的话。
【欲不匮则博施,欲长乐则守分】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要想使自己物用不匮乏,就得多施舍;要想使自己永远快乐,就要安分守己。匮(kui溃):缺乏。博施:广施恩惠。长乐:永远快乐。守分:恪守自己的本分。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语出《吕氏春秋·先己》。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克服自己的弱点;要想评论别人,必须首先评论自己;要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谓人应有自知之明。自胜:战胜自己,指克服自身的弱点。
【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安逸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就会长久吉庆;快乐建筑在忧思的基础上,就会永无休止。意谓只有忧劳,才会有长久的逸乐。逸:安闲,安逸。休:吉庆,美善。厌:饱,尽头。
【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语出《荀子·不苟》。平常的言论一定要守信用,平常的行为一定要谨慎。庸:平常。信:信用,诚实。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语出《宋史·范纯仁传》。只有俭朴可以使自己养成廉洁的作风,只有宽恕可以使自己形成美好的品德。说明人生在世应注意养成俭朴和宽恕的生活态度。助廉:助益廉洁。恕:宽恕。成德:成就美德。
【谓己不可,自诬也;谓人不可,诬人也】语出清代陈确《圣人可学而至论》。说自己不行,这是诬蔑自己;说别人不行,这是诬蔑别人。意谓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必须正确地估价,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看不到别人的能力,都是不正确的。诬:诬蔑。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语出明代聂大年《座右铭》。有短处不可遮掩,遮掩短处短处仍然还是短处;有长处不可夸耀,夸耀长处那么长处也便不是长处了。说明人应当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能护短,也不能矜长。护:遮掩。矜:夸耀。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丢失,恶不能让它滋长。
【善者不自善也;自善焉,必不善矣】语出清代陈确《圣人可学而至论》。好人不自以为好,自以为好,一定不好。自善:自以为善。善,好。
【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善行积累起来,名声就会显赫;美德彰明于世,身价就会尊贵。说明人生在世应注意修德行善,这样做了,自然就能见称、受尊于世。章:同“彰”,彰明。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语出汉代荀悦《申鉴·政体》。善于禁止的先禁止自身然后禁止别人,不善于禁止的先禁止别人然后禁止自身。说明领导者做出表率才可以使众人服从指挥。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语出《论语·阳货》。意谓在道路上听到传言,就在道路上四处传播,这种作风,有德者是鄙弃的。后以“道听途说”形容没有根据的言论。涂:通“途”,道路。
【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愚蠢的人好后悔,不才的人往往自以为贤能。不肖:不才,没有什么才能。
【罪莫大于好进,祸不大于多言,痛莫大予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关朗篇》。罪过没有比有野心更大的了,祸害没有比多嘴多舌更大的了,痛苦没有比不能听到别人的批评更大的了,耻辱没有比无羞耻之心更大的了。说明人必须安分守己、慎于言语、乐闻己过、有羞耻心。好(hao号)进:贪图进取,有野心。闻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腹有读书气自华】语出宋代苏轼《和董传留别》诗。只要有很深的学问,气质自然就会充满光彩。诗书:泛指书籍,比喻学问。华:光彩,光辉。
【雍荣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语出《菜根谭·评议》。荣耀的旁边就是屈辱,所以荣耀了也不必得意;困穷的背后就是福祥,所以困穷了也无需忧愁。意谓荣辱祸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因荣而喜。遇困则忧。雍荣:荣耀。扬扬:得意貌。戚戚:忧愁貌。
【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语出《荀子·不苟》。刚洗了澡的要抖一抖他的衣服,刚洗了头的要弹一弹他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谁能用自己的洁白之身去蒙受外来的污垢呢?意谓人应当要求自身廉洁。沐:洗头发。潐潐(jiao叫):洁白。掝掝 (huo或):污黑。
【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语出晋代傅玄《傅子·镜总叙篇》。意谓镜子能把人脸上的黑斑照出来,但这并不是它的罪过;通过和道义对照,人的过失会显露出来,但这并不是道义的罪恶。说明人应按一定的道德标准经常检查自己。见(xian现):显露。疵:黑斑。道:道义。明:表明。
待 人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语出《书·秦誓》。别人有了本领,就像自已有本领一样;别人有才能,有崇高的道德,就从内心喜欢他。技:技艺,本领。彦:有才德的人。圣:指道德崇高、完美。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语出宋代邓牧《名说》。别人有长处,就像是自己有这些长处一样。意谓不能妒人之长,而应当像对待自己的长处一样感到高兴。
【人有德子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语出《战国策·魏策四》。别人对自己有恩德,这是不能忘记的;自己对别人有恩德,这是不能不忘记的。意谓人应当牢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不能念念不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德:恩德,好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语出清代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们又不是圣贤之人。谁能没点缺点和错误呢!意谓不要责人太苛。语本《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孰: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谓人都有怜悯之心。孟子认为,人的同情心是“仁”的萌芽。这实质上是他推行仁政的思想基础。忍:残忍。
【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语出《列子·说符》。谁喜爱我。我就喜爱谁;谁憎恨我,我就憎恨谁。前有“度在身,稽在人”二句,通读可知其意:我有礼度在身,爱我者必有礼度,故我必爱之;恶我者必无礼度,故我必憎之。恶(wu误):憎恨。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对他好。谓应当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对反对自己的人,也要亲近、团结他。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语出宋代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不傲慢相待;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不特别逢迎其意。意即要平心待人。下:地位低的人。接:对待。上:地位高的人。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语出元代施惠《幽闺记·皇华悲遇》。意谓乐于助人,自己亦得人助。方便;便利;帮助。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语出清代唐甄《潜书·取善》。对待别人应当宽宏大量,自己为人处世应当严格要求。与:对待。宽:宽宏,不苟求。自处:处置自己,对待自己。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语出《荀子·荣辱》。用好话赞许别人,比布帛更使人感到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用矛戟刺伤人还深。与:赞许。帛(bo勃):丝织物的总称。
【义者不亏人以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讲义气的人从不减损别人以增益自己,又怎么会伤害别人从而使自己受损呢!意谓讲义气的人不会伤害别人。亏人:减损别人,使别人吃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颜渊》。谓自己不愿意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儒家所认为的美德之一,现亦不失为一种高尚品质。施:给予。
【无责人以如己,无誉己以如人】语出宋代黄晞《聱隅子·生学篇》。不要像责求自己那样责求别人,不要像赞扬别人那样赞扬自己。意谓责己要严,责人要宽;誉己要少,誉人要多。无:义同“勿”,不要。责:责求,要求。誉:赞扬。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谓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啊。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其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恻隐:怜悯、同情。
【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语出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丁一士》。天下的灾患没有比有所仗恃更大的了:仗恃有钱财的最终要因为钱财而败亡,仗恃有权势的最终要因为权势而败亡,仗恃有智谋的最终要因为智谋而败亡,仗恃有勇力的最终要因为勇力而败亡。说明无论什么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仰仗自己的钱财、权势、智谋、勇力而傲视别人。
【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语出《管子·小称》。不把不好的事归于别人,这是仁爱的表现。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语出《韩非子·大体》。不要吹开皮上的毛而寻找小疤痕,不要洗去污垢而观察难以知晓的东西。”吹毛求疵”本此,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过错。疵:小毛病,小疤痕。垢(gou构):污秽,脏东西。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仁爱之话不如仁爱之心更诚实;给周围的人以好处,不如给较远地方的人以好处更广泛。意谓待人要有仁爱之心,施舍恩惠要广泛。仁:仁爱。利近:给周围的人好处。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替自己的子孙后代筹划富贵的,十个当中有九个要失败;为周围的人做好事、行方便的,他的后人一定会得到好处。说明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而应当多想着别人,多为别人做好事,这样,他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好处。后;后人,后代。受惠:得到好处。
【以不道遇人,人亦以不道报之】语出晋代傅玄《傅子·问刑》。用不符合人道的方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不人道的方法来回报他。说明人不能肆行无道,肆行无道终将害已。不道:不人道,指态度、行为野蛮强横。遇:对待。报:报复。
【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用言语伤害人,比刀斧之伤害人还要锋利;用手段伤害人,比虎狼之伤害人还要狠毒。说明以言伤人和以术害人,是人之大忌。术:权术,手段。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水面平荡,水就不会流动;人得公平,也就再无怨言。说明待人必须用心公平。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语出唐代王梵志《布施生生富》诗。以财物施舍于人,自己到哪一辈子也都是富有的;一毛不拔,并觊觎别人的财物,世世代代都逃脱不了贫穷的境地。说明人应该乐于施舍。布施:以钱财物品施舍于人。生生:一辈子又一辈子,永远。悭(qian签)贪:吝啬并且觊觎别人财物。悭,吝啬。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外逢人说项斯】语出唐代杨敬之《赠项斯》诗。一辈子从来不会掩盖别人的优点,每逢见到人,总要把项斯夸奖一番。二句诗表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品格。不解:不会。善:优点。项斯:晚唐诗人,既有诗才,又有“标格”(品德、气度)。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宁可让:我辜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来辜负我。二句话是孙盛所记曹操因害怕别人害己而持刀杀人后的自白,从中可以看出曹操的极端自私、狭隘和狠毒。负:辜负。毋:不要。
【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谐和为可贵。说明处事,以使上下团结和顺为可贵。和:和顺,谐和。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语出三国曹操《礼让令》。你对别人礼敬一寸,别人就会对你礼敬一尺。说明人生在世应当以礼待人。宋代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让一寸,饶一尺。”让礼:谓礼敬于人。得礼:受到礼敬。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两个耳朵不去探听别人的不是,双眼不去盯着别人的短处,嘴巴不去传说别人的过失。意谓人不应当光挑剔别人的毛病。闻。探听。非:错误。短:不是之处。
【有官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语出《书·太甲下》。意谓别人的话违背了你的心意,你必须从符合道义上想一想;别人的话顺从了你的意志,你必须从不合乎道义上考察一个这些话。逆:抵触,违背。汝:你。求:探索。诸:“之于”二字的合音。逊:恭顺。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语出《南史·吕僧珍传》。用一百万钱购买屋宅,用一千万钱买到邻居。极言好邻居的可贵。明代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千钱买邻,八百买舍。”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语出汉代仲长统《昌言》佚文。态度与自己相同的,并不一定值得喜爱;观点与自己相异的,并不一定值得憎恨。意谓不能以我划线,搞亲亲疏疏。何必:不必,不一定。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语出《礼记·大学》。喜欢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优点。说明必须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好(hao号):喜爱。恶:前读e(饿),指不好的地方;后读wu(误),指厌恶,憎恨。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语出唐代王梵志《好事须相让》诗。好事一定要让给对方,不好的事切不可推给别人。意谓人应当见好就让,见坏就当。恶事:不好的事。
【却之却之为不恭】语出《孟子·万章下》。意谓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却:推却,拒绝。恭:恭敬。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语出《诗·大雅·抑》。别人赠给我鲜桃,我用李子报答他。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投:投赠。报:报答。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语出《说苑·谈丛》。说别人的好话,别人就会像用油脂润过的头发一样充满光泽;说别人的坏话,别人就会像挨了矛戟的击刺一样感到痛楚。意谓说别人的好话会使对方心情舒畅,说别人的坏话会使对方心中不快。言:说。泽:光泽;润泽。膏沐:古时妇女用以润发的油脂。矛戟:古代二兵器名。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语出《毛诗·序》。说话的人没有罪责,听话的人要引以为戒。说明应使提意见的人敢于讲话,消除顾虑,而听取别人的意见应当虚心,有就改正,没有就引以为戒。现常简化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戒:警戒。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语出《论语·颜渊》。意谓君子帮助别人成其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这是对美行善言的褒奖,后多用以指帮助别人实现美好的愿望。
【君子服人之心,不服人之言;服人之言,不服人之身】语出隋代王通《中说·立命篇》。君子让人从内心里信服而不让人口头上信服,让人口头上信服而不让人行动上信服。意谓君子不以力服人而以言服人,不以言服人而以心服人。君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服:敬服,信服。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语出《荀子·修身》。批评我并且批评得恰当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并且肯定得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是害我的人。非:批评。是:肯定。谄谀(chan yu产于):巴结,奉承。贼:害。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对众人和气相处,对下人宽厚相接。对有过失的人宽恕相待,这就是君子一样的人。和:和气,和善。处:交往。接:接触。恕:宽恕。君子:有修养的人。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出《后汉书·宋弘传》。不要忘记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不要离弃共过患难的妻子。说明应当珍视患难之交,不要喜新厌旧。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旧指妻妾被丈夫休退。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诚实,就不会有灾祸;宽容,就不会有怨恨;和善,就不会有仇敌;忍耐,就不会有耻辱。意谓诚、恕、和、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悔:灾祸。恕;对人宽容。和:和气,和善。忍:忍耐,克制。
【挤人者人挤之,侮人者人侮之】语出宋代张载《正蒙·有德篇》。排挤别人的,别人也会排挤他;侮辱别人的,别人也会侮辱他。意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说明人不应当对他人心存歹意。挤:排挤。
【轻财足以聚入,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不吝惜钱财,足可以团结人;对自己严格约束,足可以感服人;宽宏大量,足可以招徕人;凡事自己带头,足可以领导人。轻财:不以钱财为贵,乐于施舍。聚:聚拢,团结。律己:约束自己。服人:让人心悦诚服。量宽:气量大,不计较。身先:自己率先,指起带头作用。率:统率。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语出晋代左思《咏史》诗之六。那些自命高贵的豪右,我把他们看得和灰尘一样轻;而那些认为自己低贱的高尚之士,我却把他们看得重若干钧。表现对豪门贵族的蔑视和对出身寒微的英俊人物的器重。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将有请于人,必先有人焉】语出《国语·晋语四》。要想求得别人的帮助,一定先得有能让别人愿意帮助自己的因由。意谓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得先去帮助别人。请:求。有入:有以自入。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语出《孟子·离娄上》。讲礼貌的人,不会侮辱别人;有节俭美德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坐人家的车子就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就要惦念人家的忧虑,吃人家的饭食就要为人拼命效力。载:分担。衣人之衣:穿人家的衣服。前一“衣”字为动词,意为“穿着”。怀:思念,惦念。食人之食:吃人家的饭。前一“食”字为动词,意为“吃”。死:效命。
【健责天下之愚者,己之未贤也;健责天下之迷者,己之未明也】语出《亢仓子·训道》。好斥责天下人愚蠢的,他自己也不聪明;好斥责天下人糊涂的,他自己也不明白。健责:喜欢斥责。健,善于。迷:迷惑;糊涂。
【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语出明代王艮《勉仁方书壁示诸生》。喜爱别人的,别人也总会喜爱他;信任别人的,别人也总会信任他。意谓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自己。
【爱人老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出《孟子·离娄下》。喜爱别人,别人就总会喜爱他;尊敬别人,别人就总会尊敬他。说明必须以爱敬之心待人。恒:经常,总是。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语出《论语·颜渊》。喜爱他时,希望他长寿;厌恶他时,恨不得他马上死去。说明不可以个人的喜怒好恶待人。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语出宋代欧阳修《宦者传论》。喜欢,但要知道对方的丑恶之处;憎恶,也要知道人家还有好的方面。意谓看人不要说好都好,说坏都坏,而应一分为二。恶:丑恶。
【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语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埋没别人功劳的,别人也会埋没他的功劳;凌辱别人的,别人也会凌辱他。说明人不能隐人之功。掩:掩盖,隐埋。陵:通“凌”,侮辱。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语出《荀子·不苟》。推崇别人的美德,宣扬别人的美事,不算是阿谀奉承。崇:推崇,推重。谄谀(chan yu产于);巴结,奉承。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语出元代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二折。意谓对人对事不可过于认真,应当有点灵活性。后句袭用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该语。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语出《国语·晋语四》。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一定要先去喜别人;要想让别人顺从自己,自己一定要先去顺从别人。从己:顺从自己。从人:顺从别人。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抽思》。谁不施舍别人就能得到报答?谁不经播种开花结果就能得到收获?意谓只有行善好施才会得到善报。说明人应当乐于施舍。孰:谁,哪个。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语出唐代罗隐《两同书·敬慢第四》。礼敬一个人,则成千上万的人感到喜悦;轻慢一个人,则成千上万的人心怀怨愤。说明礼敬得人,轻慢失人。敬:礼敬。慢:轻慢。
【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语出唐代王梵志《敬他还自敬》诗。敬重他人也就是敬重了自己,鄙视他人也就是鄙视了自己。说明必须敬重别人。还:反而。轻:轻视,看不起。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语出《管子·心术下》。和颜悦色地对待人,彼此就会亲如兄弟;恶声恶气地对待人,彼此就会结成仇敌。说明必须讲究待人的态度。善气:谓和颜悦色、好言好语。迎:待。恶气:谓怒颜愠色、恶声恶气。害于戈兵:相害如同兵戈,谓两相仇怨,势不两立。
【善言之往,无远不悦;恶辞之来,靡近不忤】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好听的话说出口,再疏远的人听了也会高兴;难听的话入于耳。再亲近的人听了也会愠怒。说明说话应当让人乐意接受。恶辞:不中听的话。忤:抵触;愠怒。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任己者术穷》。喜欢疑忌别人的,别人也疑忌他;喜欢对别人存有戒心的。别人对他也存有戒心。说明人不能随便疑忌、提防别人。善:擅长,此指爱好、喜欢。防:防备,提防。
耿 直
【人生贵适意,富贵安可苟】语出宋代陆游《酒熟醉中作短歌》诗。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做事顺乎本心,富贵哪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意谓做人要有主见,不能为外物所左右。适意:顺心,不违己志。苟:不正当地获取。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语出宋代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诗。人们喜爱竹子生下来便瘦削挺直,竹子也称许自己是老而益刚的超拔之材。二句诗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平生端直,老而益刚。怜:喜爱。自许:自己称许自己。
【丈夫开口即见胆】语出宋代文天祥《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诗。男子汉大丈夫一张口说话就胆魄全现。诗句表现了作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丈夫:大丈夫,志在有为之士。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语出宋代黄庭坚《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诗。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要动心,富贵怎能润沃黄泉下的黑土呢? 二句诗反映了作者鄙夷富贵,陶乐于退隐生活的情绪。万钉围腰:缀有上万颗玉片的华贵腰带,喻高官厚禄。渠:他。黄垆(lu卢):黄泉下的黑土。垆,黑色的土壤。
【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语出宋代陆九渊《语录下》。无论什么事情,只需看它是不是符合道理,而不必看这是谁做的。意谓事情好坏,不能因人而论,而必须因理而论。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语出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词。自己没有心思去拚尽全力争占春色,任凭那些鲜花绿草妒嫉吧!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坚毅不屈的劲节壮怀。苦:竭尽全力。一任:完全听凭。群芳:各种花草,喻自己的政敌。妒:嫉妒。
【不以雄名疏野贱,唯将直气折王侯】语出唐代王建《寄上韩愈侍郎》诗。不以自己的显赫名声去疏远乡野之人,却用一腔刚直之气摧折王侯。雄名:大名。野贱:众人。直气:刚直之气。折:摧折,挫败。王侯。泛指显贵。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语出战国屈原《离骚》。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情操真正高洁。说明诗人在不被人理解、信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不吾知:“不知吾”的倒装句,不了解自己。信:确实,真正。芳:芳香,指品德高洁。
【见义不为,无勇也】语出《论语·为政》。见到正义的事,不能挺身而出,是怯懦的表现。谓人应当见义勇为。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语出唐代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傲岸不羁的气概超过那些非凡人物,纵酒作乐岂肯落在他人后面?二句诗反映了作者傲视权贵和放浪不羁的性格。气岸:高傲的气概。凌:超出。豪士:非凡人物。风流:纵酒作乐、自由放荡。肯:岂肯。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语出宋代刘过《方竹杖》诗。即使四面见棱,有些不便于入提握,但它终究也不仿效其它竹杖,变得很圆滑。二句诗借物言志,表现了作者耿介刚直的人品。从教:即使。从,同“纵”。方:指四侧有棱。规圆:用圆规画成的圆形。规,圆规。
【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语出宋代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诗。尽管风雨满天,但我仍深信雄鸡还会准时报晓的;雪霜降下,何必再去跟那只有一朝之寿的菌类争抢年月呢?意谓贤才志士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必去同应时得令的家伙计较短长。宁:怎能。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涉江》。世道浑浊无人了解我,我却高视阔步,义无反顾。说明在黑暗现实面前,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向邪恶势力屈服。溷(hun魂):同“浑”,不清洁。莫余知:即“莫知余”的倒装,没有人了解我。高驰:高视阔步的意思。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语出《战国策·齐策四》。意谓去掉虚饰的外表,恢复自己的真实状态,就会一辈子不受侮辱。说明人不能下意识地自我装扮,而必须如实地表现自己,这样才能堂堂正正、无所忧虑地生活下去。归真反璞:比喻回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真,天然。反,同“返”。璞,未雕琢的玉。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语出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像白鸥那样出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远隔万里,谁还能拘束我?二句诗表现了作者不向黑暗现实屈服的桀骜性格。没:出没。驯:使顺服。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语出《战国策·韩策一》。宁愿做鸡嘴,不做牛的肛门。比喻宁在小地方自主,不愿在大地方从属于人。牛后:指牛的肛门。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语出唐代陈子昂《答洛阳主人》诗。岂能像今世的卑俗之人那样,反复无常,随波逐流!二句诗表现了作者不趋势、不媚俗的刚直性格。宁:岂。当代子:现时的世俗之人。倾侧:反复无常。沉浮:俯仰随俗。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语出宋代刘过《呈王山父》诗之二。严冬时节,老树虽然叶落枝疏,十分空寂,但总会有寒去春来的那一天。二句诗抒发了作者在处境穷困时不甘消沉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岁寒:一年的寒冬。荒寂:空寥寂静。腊:腊月,代指严冬。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出宋代辛弃疾《青玉案》词。我在人群中一遍又一遍地寻找他,总也找不见;偶然一回头:原来他在灯火稀落的角落里。几句词借对冷落孤处者的追求,表现了作者不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孤高性格。现常用来比喻治学探索中到处寻觅而突然获得的情形。度:次。蓦(mo莫)然:不经心地,随便地。阑珊:衰落。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语出唐代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十。众人都趋炎附势,有主见的人对此是避而远之的;这虽然会被时世所鄙弃,然而真理却在自己手里。二句诗表达了作者鄙夷世俗、端正行己的可贵思想。汉代刘向《说苑·敬慎》载《金人铭》:“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此为前句所本。众趋:众人所追求的。明:有主见、有头脑的人。道:真理。
【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语出唐代裴谐《经杜甫坟》诗。美名什么时候也埋没不了,骨头就是朽烂了,又有什么妨碍?二句诗是作者赞扬杜甫的话,也可用于评价一切杰出人物。名:名声。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语出宋代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怎能为了取得一官半职,而去上窜下跳,奔忙不已呢?二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恶劣世风的厌恶,也反映了作者的清高人品。苟:苟且,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荣禄:官职和俸禄。扰扰:纷乱貌。营营:往来周旋貌。
【尽忠不预交,不用不怀禄】语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竭尽忠心做事,不预先结交君主;不被任用就穷居独处,也不贪恋俸禄。谓做官凭的是一颗忠心,而不是奉迎巴结,唯利是图。怀:怀念。禄:俸禄。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语出唐代李白《赠孟浩然》诗。年壮时放弃做官,直到晚年依旧隐卧于松风白云中间。二句诗赞美了孟浩然弃仕途取隐遁,不屑为官的孤高性格。《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
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l,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红颜:指年壮时。轩冕:轩,华美的车子。冕,高级官员戴的帽子。位及大夫始可乘轩服冕,这里指做官。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语出《孟子·滕文公下》。谓有志气的人不害怕自己的尸体被弃置小沟,勇敢的人不害怕自己的头颅被人砍掉。此句赞扬至死不为不合礼义之事的勇敢精神。元:人头。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语出唐代韩愈《利剑》诗。我的心像冰一样纯洁,我的剑像白雪一样明亮;不能用剑来刺杀谗人,真让我怨愤盈怀,空将剑锋折断。三句诗表现了作者疾恶如仇的正直品格。谗夫:专事造谣中伤以求钻营的小人。腐:烂,愤恨至极。《史记·刺客列
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司马贞索隐:“腐,亦烂也,犹今人事不可忍云”腐烂”然。”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语出《诗·邶风·柏舟》。意谓我的心不是石块,石块能转移,我的心却坚定不移。匪:通“非”。转;转移。
【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语出《吕氏春秋·应同》。国君虽然尊贵,如果他把自作为黑,臣子就不能听从;父亲虽然亲近,如果他把黑作为白,儿子就不能顺从。喻指不能苟同理屈之人,即使他权大位尊。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语出宋代陆游《醉中出西门偶书》诗。青山到处都可以埋葬尸骨,在人面前,我一向耻于低头弯腰。表现了作者的孤高情操。前句本苏轼《御史狱中遗子由》诗中“是处青山可藏骨”句。后句用晋代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是处:到处,处处。白发:作者自称。折腰:弯腰。
【苟利社稷则遂事矫制,虽君有所不从;苟害社稷则伏节死谊,虽身有所不顾】语出宋代秦观《拟郡学试近世社稷之臣论》。如果对国家有利,就要根据事情的需要,矫行制令,即使皇上也可以不听从,如果对国家有害,就要抱节守义,决不退缩,即使丧生毙命也在所不辞。苟:如果。社稷:国家。遂:顺着。虽:即使。伏节死谊:殉节而死、守义而死。谊,义。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语出宋代苏轼《卜算子》词。孤雁飞来飞去,把寒枝都选遍了,也不肯在上面栖息,最后还是在荒凉寒冷的沙洲上落下。表现了作者宁可处境贫困,也不苟合于世的孤高品格。拣:挑选。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语出唐代刘禹锡《杨柳枝》词之四。城中的桃花李花开起来虽然鲜艳夺目,但过不了许久就凋谢了,哪比得上葱郁茂盛的垂杨,历久不衰!二句诗以桃李代指势力小人,以垂杨代指品格高尚的人。说明势力小人只能得意一时,只有品格高尚、不屈己迎人的人才能长行于世。须臾:片刻。争;怎。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语出《论语·八佾》。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呢?意谓对不合正理的事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晋书·解系传》:“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忍:容忍。孰:哪个,什么。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正确与错误在哪一方面,不能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来评断。说明判断是非应以客观实际为依据,而不是凭有无地位权势。
【种花勿种儿女花,老大安能逐年少】语出宋代欧阳修《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种花的时候不要种那种一般的春花,老壮之人怎能追随无知的少年?喻指人应当有一种卓出世俗的追求,而不能与时俯仰。儿女花:指春天开放的杂花。老大:年老者。逐:追随。年少;少年。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语出宋代曾巩《圣贤》诗。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抱定初衷,毫不犹豫地坚持做下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举世:世上所有的人。力行:勉力而行。豪雄:豪杰。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语出《孟子·尽心下》。游说诸侯,要先藐视他,不要把他的高位放在眼里。后用以说明敢于藐视貌似强大的东西。说(shui税):用话说服别人,使其听从自己的意见。藐:轻视。巍巍然:高大的样子。
【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语出汉代徐干《中论·贵验》。树根扎得深枝叶就茂密,正直处世时间久了名声自然就能传扬到遥远的地方。说明人应当持之以恒地正直处世,这样自然就能美名远扬。
【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语出宋代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加倍地磨用来斩杀佞人的利剑,决心树起一面无所顾忌、仗义执言的旗帜。作者以为人忠直敢言而见称于世,二句诗正表现了他的素有心志。兼:加倍地。佞 (ning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此指善以巧言献媚的人。拟:打算。
【海堂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语出宋代陈与义《春寒》诗。海棠花毫不顾惜自己的红姿,傲然挺立在蒙蒙细雨中。二句诗借海棠抒发作者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海棠:花名。惜:顾惜。胭脂:一种红色颜料。此谓红色。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语出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可以醉心于饮酒作乐几个月,而从不以巴结权贵为意。在这里,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满心情和盘托出。累月:接连几个月。轻:蔑视。王侯:泛指权贵。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语出唐代刘叉《偶书》诗。我这个野夫一见到不公平的事情便怒火中烧,胸中那把万古留传下来的宝刀也为之销蚀。二句诗反映了作者正直侠义的品格。野夫:草野匹夫,系作者自称。万古刀:万古留传的宝刀,喻正义感。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语出宋代陈亮《梅花》诗。一心想传送春天来到的消息,任凭冰雪覆盖,也不畏惧。二句诗赞叹梅花顶雪开放的英姿,寄寓着作者为了正义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豪迈情怀。信息:消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语出唐代刘禹锡《秋词》诗之一。在晴朗辽阔的天空中,一只自鹤破云直上,我的诗兴也被引到了碧霄之上。二句诗写得极其豪迈,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而不悲观消沉,依然乐观旷达的顽强精神。排:冲开,推开。碧霄:蓝天。
【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语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词。喝醉了酒,就与老农击壤而歌。而不学有的人,作《嘉禾颂》求悦皇上。二句词反映了作者耿介不随的高洁性格。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喜禾颂:《南史·梁
宗室暎传》:“中大通三年,野谷生武康,凡二十二处,自此丰穰。哄制《嘉禾颂》以闻,中诏称美。”
谦 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语出《论语·学而》。别人不了解自已,自己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高尚的入吗?意谓有了高深的学问、高尚的品德,并不自炫其能,这才是一个具有高度修养的人。愠(yun运):恼恨、怨恨。
【人道恶盈而好谦】语出《易·谦》。人之常理是厌恶自满而喜欢谦虚。道:道理。恶(wu误):讨厌,憎恨。盈:满,这里是骄傲自满的意思。谦:谦虚。
【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家国,近足以守其身者,其惟谦德乎】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大可以平治天下,中可以安定国家,近可以保安自身的,这大概也只是谦虚的品德吧。说明谦虚无论对于临民理政还是对于修善自身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德。家国:犹“国家”。其:大概。
【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倔也宁句】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奢侈,无宁节俭;与其傲慢,无宁谦逊。二句诗赞扬人的俭约与谦虚的美德。倨:傲慢。句:弯曲,此指谦逊的样子。
【山林不让椒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刺议》。山林不拒绝花椒、桂花这一类小树,所以能够高大;君子不谢绝樵夫的话,所以能够名声远扬。说明不耻下问,集思广益,才能成其功名。椒桂:花椒树和桂花树。崇:高。负薪:指打柴的人。
【己不逮而恶人之骄,自弃者也】语出清代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德篇》。自己比不上人家,却诬赖人家骄傲,这是自己舍弃自己。说明人不能不服人之所长,而应当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向人学习。不逮:不及。恶(wu误):说人坏话。自弃:自甘落后。
【无欲易,无名难】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没有物欲,这很容易做到;没有名利心,这就很困难了。说明不求虚名,这是更难达到的修养。欲:指物欲。名:虚名,指虚荣心。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语出《吕氏春秋·谨听》。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灾祸的根源。宗:根源。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语出《荀子·非十二子》。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虽然有才能但必须谦让,然后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让:谦让,退让。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不满足于自己已有成绩的人,会得到益处;不自以为是的人,见闻广博。说明人不应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自是:自以为是。博闻:见闻广博。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六。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即使聪明也一定要谦虚,这才是真正的聪明。谓人应勤学好问,谦虚谨慎。让:谦让。知:通“智”。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语出三国诸葛亮《将苑·出师》。不要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鄙视他人,不要以个人的意见违背众人意愿。意谓人必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虚心听取众人的意见。贱:瞧不起。独见;自己一个人的见解。
【勿恃己善,不服入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语出唐代皮日休《耳箴》。不要自以为善良,而不服气别人仁爱;不要夸耀自己的才干,而不看重别人的长处。矜;自夸。艺:技能。文:美,长处。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语出唐代皮日休《手箴》。做了什么事而不自我夸耀,有了什么作为而不自我满足。矜:自夸。恃:倚仗。
【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以谦逊态度待人接物的,一定会有力量;以美善言行保卫自己的,一定会品德出众。说明人必须谦以待人、善以自卫。接物:与人交际,接待人物。物,人。良:品德好。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句章野人》。令人感到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正是产生于他所得意的事情上。说明人不能得意忘形,喜而忘忧。失意:不如意,不合己意。恒:总是,常常是。得意:称心如意。
【民讫自若,是多盘】语出《书·秦誓》。意谓人们终究要听从别人的劝告,这才会得到快乐。讫(qi气):终止。若;顺从。是:代词,这。盘:乐。
【有大而能谦,必豫】语出《易·序卦》。有了大的功劳和高的地位而能够谦虚的,必定会快乐。大:指功高位尊。豫:欢喜,快乐。
【有大者不可以盈】语出《易·序卦》。有了大的功劳和高位不可以自满。大:指功名、地位显赫。盈:满。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阙功】语出《书·说命中》。意谓自诩有善行,就会丧失其善行;自夸有才能,就会丧失其功绩。说明人不能自善自能。厥(jue决):其。矜(jin今):自夸,自负。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语出三国诸葛亮《将苑·哀死》。有了困难,就一马当先去排除;有了功利,就规避在他人后面不去领受。意同“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先:率先。后:退后。
【成功非难,处成功尤难】语出明代张居正《答中丞孙槐溪》。取得成绩并不难,处身于成功当中才是更加困难的。说明正确对待成功,不因成功而骄逸,始终保持谦虚,对于人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修养课题。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至人”能忘掉自己,“神人”不求建立事业,“圣人”不求有名望。至人:指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神人:指修养达到莫测的人。功:功业。圣人;指道德智能极高的人。名:名望。
【曲则全,枉则直】语出《老子》二十二章。意谓委曲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这里以曲与全、枉与直的对立转化,反映了老子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曲;弯曲,委曲。全:保全。枉:弯曲,不正。
【因众者可以显立功,忘己者可以广得贤】语出元代揭傒斯《与尚书右丞书》。依靠众人的力量,可以建立伟大的功劳;不自恃自矜,可以得到众多贤才的支持。说明必须谦以待士,这样才会建立大功。因:依靠。忘己:忘记自己,指不自恃自矜。广:多。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语出《管子·形势》。骄傲自满,独断专行,是行事的灾祸。伐矜:自我夸耀。专:独断专行。
【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寡见》。自己认为自己落后的人,别人会看作先进,自己认为自己低下的人,别人会把你看得很高尚。说明谦让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语出三国刘虞《政论》。自以为丰足的人其实并不丰足,自以为精明的人其实并不精明。说明人不能自我夸耀;越是自夸,就越显得他并无可夸之处。自足:自以为足。自明:自以为明。明,精明。
【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语出《老子》二十四章。意谓仅靠自己的眼睛来看,反而看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分不清是非。这是对囿于己见、自以为是者的批评。主观武断的人往往把是非曲直弄错,可以此为鉴、彰:明显,清楚。
【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语出南朝梁代萧统《<陶渊明集>序》。善于自我夸耀和自我介绍,这是人的丑恶行为;对人不忌恨,不求全责备,是贤明通达的人的用心。说明处己当谦逊,不自我标榜;待人宜宽厚,不嫉贤妒能。自炫:自我夸耀。自媒:自己介绍自己。士女:男女。不忮(zhi制)不求:不忌恨。《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郑玄笺:“不疾害,不求备于一人,其行何用为不善?”明达:指贤明通达的人。用心:存心。
【自高无卑,无卑则危;自大无众,无众则孤】语出明代李梦阳《空同子·论学下篇》。自以为很高,就不会把低者放在眼里,这就很危险;自以为很伟大,就不会把众人放在眼里,这就很孤立。说明人应该正确估价自己,不能自高自大。卑:低下。
【自高则必危,自满则必溢】语出宋代胡宏《胡子知言·大学》。自以为高大,一定十分危险;自以为满足,一定使自己不能保持住已有的成绩。说明人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自高:自以为高大,自以为了不起。自满:自己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溢:流出,不能保持住。
【自喜者不进,自大者道远】语出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沾沾自喜的人不会有长进,自高自大的人会越走离大道理越远。说明人不应当骄傲自满,而应当进取不止。道:大道理。
【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语出宋代种放《谕蒙》诗。骄傲自满,骨肉至亲也会避离;不骄不傲,各种善行就会具备。说明人必须谦虚,绝不能骄傲自满。前句本《尚书·伸虺之诰》:“志自满,九族乃离。”自满:自以为满足。九族;自高祖至玄孙九辈,骨肉至亲。散:离去。匪:非,不。百善:各种善行。寻:找来。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语出唐代魏征《群书治要·尚书》。自以为满足的人,别人就会鄙夷他;谦虚的人,别人就会褒扬他。说明人必须虚心处己,切不可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满足,自高自大。损:减少,鄙夷。自谦:处己谦下。益:增加,赞扬。
【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骄傲自满的人会失败,自己夸奖自己的人很愚笨。自矜(jin今):自夸,自高自大。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语出《韩非子·说林上》。意谓做善事而去掉自以为善的思想,到哪里都会受到赞美。贤:善。焉:哪里。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语出《书·大禹谟》。你只要不自以为贤能,天下就没有与你争贤能高低的人;你只要不自夸功劳大,天下就没有与你争功劳大小的人。意谓贤能、有大功的人亦应谦逊。矜:自以为贤能。伐:自以为功劳大。
【好人谀,自修则不闻过,治人则恶政日积】语出明代胡居仁《居业录·学问》。喜欢别人阿谀奉承,这样的话,修养自身就听说不了自己的过失,临民理政就会使人人怨叹的政举日益积累。说明人不可乐听阿谀奉承的话。谀:阿谀。恶政:凶险的政治举措。
【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追求虚名而故意与众不同,这样一定会危害自身。说明人不应爱慕虚荣,否则不会有好结果。好(hao号):喜爱。立异:标异于众,故意与众不同。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离娄下》。名誉超过实情,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情。声闻:名誉。情:指实际情形。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语出《易·谦》。有功劳而又谦虚的君子,能得到万民的敬服。
【劳谦,君子有终】语出《易·谦》。谓有功劳而又谦虚,如此君子之人必有好的结果。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语出唐代刘禹锡《元日感怀》诗。自己的品行、才能等又增加了一日(从除日到元日,仅一日,却两年)的长进,于是觉察到了去年的不足。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惹愚】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善于做买卖的商人,把宝贵的货物隐藏起来,不叫人看见;修养深厚的君子,容止谦让,就像愚鲁的人一样。说明人应谦虚谨慎,不要处处表现自己。贾 (gu鼓):商人。虚:空虚。盛德:美盛的品德,指修养深厚。
【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语出宋代欧阳修《宦者传论》。君子对于人,如果有善端,没有不学为己有的。意谓君子有善必学。苟:如果。
【君子不息人之不己知,惠不自知也】语出清代陈确《瞽言·近言集》。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说明有自知之明对于人是一个更重要的修养。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患:担心,忧虑。
【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语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君子不自己夸耀自己,这并不是把荣誉推让给别人,而是怕因此而遮蔽了别人。自称:自夸。让人:推让给别人。恶(wu务):厌恶;忌怕。盖人;遮蔽住别人。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语出《礼记·坊记》。君子尊重别人而不显示自己,先想到别人而后考虑自己。说明人应互相谦让。贱:低下,卑微。让:谦让。
【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语出汉代徐干《中论·虚道》。君子经常是虚心的,其容貌是恭敬的,他不因为自己有超群的才能,就凌驾于众人之上,他总把别人看作是有才能的,对自己,则常看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说明人应谦虚有礼。不可恃才傲物。恭:恭敬。逸群:超过一般。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有惟艰哉】语出《书·秦誓》。指责别人并没有什么困难,只有受到别人的责备而能像流水一样顺从,这才是困难的。说明听取别人劝告之不易。斯:代词,这。俾(bi比):使。
【苦药利病,苦言利行】语出汉代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计倪》。味道很苦的药物对治病有好处,逆耳之言对持身行事有好处。说明人不能听不进逆耳之言。苦言:逆耳之言。
【虏自鬻虽哀不售,士自眩虽辩不纳】语出宋代苏舜钦《上孔待制书》 (引古谚)。奴仆自己出卖自己,即使很悲伤也不会被人收买;人自己炫耀自己,即使很有口才也不会被人取用。说明人不能自吹自擂。虏:奴仆。鬻(yu玉):出卖。哀:哀痛,悲伤。不售:卖不出去。眩:通“炫”,炫耀。辩:口才好,能说会道。
【所谓愚不肖,只是自是;所谓贤人君子,只是不自是】语出清代陈确《辰夏杂言·闻过》。所谓愚笨不贤之人,不过是自以为是;所谓贤明之人,不过是不自以为是。意谓是否自以为是,这是贤愚两种人的分野。愚不肖:蠢笨不贤明的人。自是:自以为是。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金属因为刚硬而折断,水因为柔和而保全;山因为高大而被铲挖,谷因为卑下而获平安。喻指人生在世应当谦恭自持。金:金属。移:指遭到铲挖。
【金刚则折,革刚则裂】语出汉代刘向《说苑·敬慎》。金属坚硬了就容易断,皮革坚硬了就容易裂。比喻人不可刚愎自用。刚:坚硬。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语出《易·乾》。谓身在高位而不骄傲,地位低下而不愁苦。居:处于。
【居功之行,人不功其行;求报之惠,人不报其惠】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以取得功名为目的而做事,人们并不赞美这种善事;希望得到报答的恩惠,人们并不报答这种恩惠。说明人不能为获取功名、求得报答而行善施惠。居功:享有功名。行:做事,此指做好事。功其行:以其行为功。报:报答。惠:恩惠。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能委屈自己的人一定能和众人很好地相处,争强好胜的人一定会遇到对手。说明人应当屈己待人,而不能争强好胜。屈己:使自己受委屈。处众:与众人一起生活、交往。敌:对手。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语出唐代杜甫《木皮岭》诗。这才知道在五岳之外还有同样卓然出众的山。二句诗系作者见到木皮岭“远岫(xiu秀)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壮观景象后所发的感慨,含有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意思。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张昶《华山碑》:“山莫尊于岳。”别:另外。尊:高大。
【是不必己,非不必人】语出明代张居正《少师存斋徐相公七十寿序》。对的不一定是自己,错的不一定是别人。意谓自己不一定正确,别人不一定错误。说明人不能自以为是。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
【俗人有功则德,德则骄】语出《吕氏春秋·观世》。谓庸俗的人有点功劳就会面带德色,有德色就会骄傲。德:指德色,即自以为有恩德于人而表现出来的神色。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夺取胜利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保持胜利才是困难的啊。告诫胜利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方能保持胜利成果。
【盈必毁,天之道也】语出《左传·哀公十一年》。意谓骄傲自满必定灭亡,这是自然规律。盈:有余,多出,指骄傲自满。毁:毁坏。道:道理。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听到高妙的言论就拜谢,有人提示自己的过失则欣喜。意谓人应当有虚心好学、闻过则喜的精神。《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唐代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此为二句所本。善言:高妙之论。拜:古时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如今之揖。过:过失。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语出《韩非子·说林上》。长得美的人,自以为美,我不认为她美;长得丑的人,自以为丑,我不认为她丑。意谓谦虚为人之美德。
【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语出《书·毕命》。骄纵淫欲而又自夸其贤能的人,将以恶果自终。说明人不能骄纵自恣。矜(jin今)侉:骄矜自夸。侉,通“夸”,夸大。
【恭则物服,悫则有成】语出隋代王通《中说·礼乐篇》。谦逊敬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诚恳老实,事情就会每每成功。说明为人必须谦逊诚实,这样才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也才会把事情办好。恭:谦逊敬慎。物:人们。悫 (que却):诚实。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大智》。聪明的人不自以为聪明,然后别人才不能够与他争比聪明。说明人不能自满自足;只有谦虚为怀,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智:聪明。自智:自以为聪明。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下。谦虚,这是各种善端的根基;骄傲,这是各种恶行的魁首。说明人必须用心谦虚,切戒骄傲。魁:首领,肇始者。
【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谦虚柔和、自抑退让,是德行多的表现;强横凶恶、虚伪诡诈,是发生灾祸的根源。说明人应当谦柔待人,卑退自处。卑:谦抑。退:退让,不争在人先。余:多,饶。始:起始,根源。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语出《易·谦》。谦虚的君子,总是以谦恭的态度来守其德。卑:谦恭。牧:守。
【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强词夺理的人总要掩盖自己的错误,谦虚恭谨的人与人无争。强辩:善辩,此指强词夺理。饰非:掩饰过失。谦恭:谦逊。
【满招损,谦受益】语出《书·大禹谟》。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损:损害。益:好处。
【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语出清代方苞《通蔽》。赞誉加于自己,就感到惊恐,惊恐自己没有值得赞誉的事实而争古了应该属于别人的美名;毁谤加于自己,就感到庆幸,庆幸自己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得以改正。意谓要闻誉则惧,闻毁则喜。誉:称赞。掠美:抢来别人的美名。毁:诋谤,毁谤。幸:庆幸。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语出《书·咸有一德》。意谓培养道德,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但以善行为主的,就可以作老师。
【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语出《易·系辞下》。礼,是道德的基础,谦逊,是道德的根本。意谓道德建筑在礼上,谦虚始能成就美德。履(lv旅):礼。《易·序卦》曰:“履者,礼也。”柄:根本。
廉 正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语出宋代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用一文钱也记得清楚分明,还有谁能胡乱讲你的坏话、毁谤你呢?意谓只要自身清廉明正,别人也就无从谗毁。肆:任意。谗毁:讲坏话加以毁谤。
【人主有公赋无私求,有公用无私费,有公役无私使,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语出汉代荀悦《申鉴·政体》。君主可以为国家征收赋税而不能私自求取,可以为国家花用钱财而不能私自消费,可以为国家调用劳役而不能私自任使,可以为国家颁行赏赐而不能私自馈赠,可以为国家责怒大臣而不能私自衔恨。意谓君主应当分清公与私的界限,不可假公济私和以公为私。公赋:国家征收的赋税。私费:私自消费。公役;国家安排的劳役。公赐:国家颁行的赏赐。私惠:私相馈赠。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论语·述而》。这是孔子对获取不义之财的鄙视之语。意谓用不仁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浮云:喻淡漠。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语出《管子·七法》。不为爱护亲戚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戚更亲近。社稷:指国家。戚:亲切。
【心无愧怍,则无人而不自得,心无贪恋,则无往而不自安】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小官对移》。心里没有抱愧之事,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也不会不感到得意;心里没有贪恋之物,那么无论去什么地方也不会不感到踏实。意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愧怍(zuo坐):惭愧,此指令人惭愧之事。自得:自己觉着得意。自安:自己内心踏实。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语出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奸邪之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寻衅欺侮?意谓只要想得正、做得合理,邪恶之人自然不能相犯。说明人必须正确地思考和行动。邪:指奸邪之人。扰:侵扰。恶:邪恶之人。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语出《淮南子·缪称训》。自身端正,行为正直,各种邪恶就会自行消灭。说明正气能压倒邪气,而邪不能压正;人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使品行端正,这样就能抵制各种邪恶。
【白璧本不瑕,青蝇亦何为】语出明代徐渭《寄吴宣镇》诗。如果洁白的美玉上本来就没有一点杂色斑点,那么青蝇又能怎样呢?意谓如果白玉上一点杂斑也没有,青蝇也就无从污损。喻指人只要端正行己,就不怕有人诬陷。白壁:洁白的玉璧。璧,玉。瑕(xia霞):玉表面上的杂色斑点。青蝇:苍蝇的一种。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猛虎行》。意谓不依靠强暴者来求温饱,不寄人篱下以谋生存。比喻人应自重自爱,品德高洁,行为廉正。从:跟。栖:歇宿,居住。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语出《汉书·郑崇传》。登门请求的人虽然很多,但我的心却像水一样清白。比喻不为私利交接宾客,而能廉洁奉公。如市:像市场上的人一样多。如水:像水一样洁白,比喻廉洁。
【舟必漏也而后水人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自讳自矜》。船一定是自身有了漏洞,然后水才会进来;土一定是本来就很湿润,然后苔才会长出。喻指人只有本身有了弱点,才会受制于邪恶之人。说明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凡事要从自身找原因,并加以克服。苔:青苔。
【违众之罪小,负国之罪大;一时之谤轻,异日之谴重】语出明代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之十八。违背众人意愿,这个罪不大,辜负了国家,其罪可就不小了;一时受到的诽谤算不了什么,可日后的谴责就很严重了。四句话表现了作者敬奉国事、不徇私情的磊落胸怀。众:指邪曲之人。负:辜负。异日:他日。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语出《左传·襄公十五年》。我把不贪婪这种品质作为珍宝,你把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就都丧失了珍宝,不如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此句说明高尚的品质才是真正的珍宝,它远比玉石更珍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于培养我自己的盛大刚直之气。后以“浩气”形容正义之气或大义凛然的气魄。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语出唐代冯道《偶作》诗。只要自己心里没有邪恶念头,就是在最危险的环境中,也能立身。方寸:心。诸恶:各种各样的坏念头。狼虎丛:喻极危险的环境。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语出宋代苏轼《前赤壁赋》。如果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去取用。苟:如果。虽:即使。
【坦道如砥,履过蒺藜】语出唐代皮日休《动箴》。为人处世端正无邪,坦如砥石,就是蒺藜遍地,也能走过。前几句是:“往无市怨,去无取嗤;迹无显露,名勿求知}声无取猜,誉无致疑。”砥:细的磨刀石。蒺藜(ji li疾离):一年生草木植物,茎平铺于地,果皮有尖刺。
【持身苟廉洁,即墨吏亦必我惭;居心苟仁明,即顽民亦将我感】语出清代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九。如果自身廉洁,即使是贪官污吏在我面前也会感到惭愧;如果持心仁爱明察,即使是刁顽之民也会被我感化。说明领导者贵在能做到自身廉洁、仁爱和明察。持身:立身。墨吏:贪官污吏。仁明:仁爱明察。顽民:不服从领导的人;刁民。
【树曲木者,恶得直景】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君道》。竖立弯曲的木头,哪能得到直的树影呢?比喻行为不正,不会得到好的结果。树;通“竖”。恶 (wO屋):怎么,哪里。景:同“影”。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偷别人的财物,尚且称它为盗窃,何况把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呢。
【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下。飘浮的黑云可以一时遮蔽太阳,但又怎能损害太阳的光明呢?喻指流言蜚语可以一时歪曲一个人的形象,但终究不能损害其形象。掩:掩盖,遮蔽。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语出明代于谦《入京》诗。寸物不带,甩着两只长袖入京而去,免得让人们说长道短。二句诗写出了作者清廉不贪的为官思想和作风。清风两袖:两袖清风,比喻廉洁。朝天:指进京,古时候帝王自称是天的代表,故把进京叫做“朝天”。闾阎(lv yan驴严);古时贫
苦的人们居住的地方,代指老百姓。话短长:说长道短。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语出战国屈原《离骚》。早晨喝着木兰花上滴落的露珠,晚上用秋菊的残瓣充饥。此句以饮食的奇特喻行为的高洁。坠露:落下的露珠。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语出《吕氏春秋·贵公》。聪明而为私,不如愚昧而为公。用:为。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一。聪明的人不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廉洁的人不追求他不应该有的财物。谓人应当讲究仁爱廉洁。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语出隋代王通《中说·王道篇》。清廉的人终日为无所求取而快乐,贪婪的人总是为物欲不能满足而忧伤。廉:清廉,廉洁。贪:指贪恋财物。
信 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语出《论语·为政》。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道那怎么可以。意谓讲求信誉,诚实不欺,应是做人的起码品质。信:诚实,不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语出《论语·学而》。谓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用。交:交往。信:诚恳实在,守信用。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语出《荀子·大略》。嘴上说得好听,本身尽做坏事,这是国家的妖孽。谓言行不一有极大的危害。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语出晋代傅玄《傅子·义信》。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不诚信的人也想着向诚信转化;以欺诈的态度对待别人,本来诚信的人于是也要变得不诚信了。说明为人必须诚实不欺,这样才能换得别人的诚心实意。信:诚信。斯:乃,于是。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语出晋代傅玄《傅子》佚文。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全天下的人都会信赖你;不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即使是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不免要怀疑你。说明待人必诚。接:对待。妻子:妻子儿女。
【巧诈不如拙诚】语出《韩非子·说林上》。灵巧和欺诈不如笨拙和诚实。巧:灵巧。拙:笨拙。
【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语出元代揭傒斯《病目二首呈程承旨》诗之一。世俗之人看不起低贱卑微的人,君子却非常看重与人的协约。意谓君子不像世俗之人那样以地位取人,而是遵守信用,不因对方地位的降低而爽约。世俗:世俗之人,庸俗之人。贱微:卑贱之人。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期诺:允诺,答应人的话。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语出《论语·里仁》。古人不轻易说话,话说出口而做不到是羞耻的事。谓应该说到做到,不可言过其实。耻:以为可耻。躬:身体,引申为亲自、自身。逮(dai代):到,赶上。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语出清代顾炎武《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诗之一。我这个人生来就把承诺看得如同黄金一样贵重,哪能因为自身困顿而言而无信?--句诗表现了作者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诺:允诺,答应。那:通“哪”。风尘:尘世的劳顿。负:背弃。
【让爵辞禄,以钓虚名,则不如本无让也】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诘鲍篇》。用辞去官位拒绝俸禄来赚取虚名,不如本来就不辞让。斥责沽名钓誉之徒的虚伪。让:辞,拒。爵:爵位,古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钓:赚取。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语出《吕氏春秋·别类》。不忠实的人的毛病,是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谓人应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而不应不懂装懂,采取不诚实的态度。过:不忠实。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程颐语)。为自己作打算时如果态度不诚实,则既欺骗了自己又坑害了自己;和别人打交道如果不诚实,就丧尽了良心并增加了别人的怨恨。说明用心不诚只会贻害自己。
【言行相诡,不详莫大焉】语出《吕氏春秋·淫辞》。说的和做的互相违背,这是最不吉利的。谓言行一致才会有好的结果。诡:违反。详:通“祥”,吉利。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语出《左传-昭公八年》。君子的话。诚实而且能得到验证。信:诚实。征:征验,即令人信服的证据。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语出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顾虑,有多少就说多少,毫无保留。意谓做人要率直。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语出《孟子·离娄上》。信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信诚是做人的准则。说明人生在世应以信诚自励。道:规律;准则。
【诚故信,无私故威】语出宋代张载《正蒙·天道篇》。诚实,所以能取得人们信任;不图谋私利,所以能树立起尊严。说明为人处世必须诚实无私。信:诚信,有信用。威:有尊严。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谓表面诚实,而不是发自内心,即使有人质,也没有用处。信:诚实。中:同“衷”,内心。质:人质。
【食其食,死其事】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吃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家的事情尽心竭力。意谓不能尸位素餐。食:前一食字为吃之意,后一食字为饭之意。死:效死;竭尽全力。
【哀乐而乐哀,皆丧心地】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谓应该快乐的事情却悲哀,应该悲哀的事情却快乐,这都叫丧失真心。哀乐:该快乐却悲哀。乐哀:该悲哀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