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我光棍,我幸福!

苏格拉底说人类惟一的幸福秘方就是哲学。因此想要幸福,就去读哲学吧。而读哲学,康德是绕不过去的。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西斯堡(现变成俄罗斯领土,改名加里宁格勒)。
据其自述:幼年时胸腔狭窄,心肺活动空间均不够,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甚至十分厌世。
康德厌世,理由充分。他虽金发碧眼,面色红润,但身高仅得1.57米,双肩高低不一,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除了身材不好,他还高度近视;脑袋虽不大,却与瘦小身材不成比例。唯一的亮点是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康德家境贫寒,13岁丧母,16岁入柯尼西斯堡大学,一入学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20岁其父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即将毕业的康德。长兄如父,康德断然辍学,先后在柯城郊区三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11年,养活三妹一弟和自己。期间和女东家凯撒琳伯爵夫人传出绯闻。
1755年6月,弟妹们均已成人,康德重装上阵,以32岁高龄杀回柯大,并马上显示出自己一生后发制人的澎湃动力,先以《论火》获硕士,三月后,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无讲席讲师,开始长达41年的教学生涯。
康德一辈子没干过别的,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他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等课程(真是全才啊!)。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从未出过国的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得当堂大笑或落泪。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开素质教育之先河。
康德受学生欢迎,有听课费为证。当时教授工资形同虚设,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听课费,有时甚至当堂交费,听一节交一节。康老师光靠讲课就买得起楼,雇得起仆人! 听课费虽多,但康老师与学生的友谊却足为榜样。他在生活上经常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生,导致很多学生把他当爹看,连他的家务也概由学生张罗。
康德仆人浪泊是个退伍老兵,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工作态度也很成问题。有次外出前康德忘了关书房窗户,回家后发现满屋子臭椿象。康德幼稚地以为它们追光而来,从此不开书房窗户。实际上是浪泊懒于打扫,屋里太臭招来了这些昆虫。此后,学生瓦西安斯基就一声不吭地免费接管了康家的卫生工作。
康德活到差两个月零十天满80岁,最远只去过俄罗斯元帅洛索夫的庄园,该庄园距柯城137.7公里。他固守柯城,是因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当教授。但是,这个梦想让康德付出了远超过爱因斯坦的执着,1764年,柯大才给了年过40的康德一个诗艺学教授讲席,当时欧洲平均寿命50岁,16岁上柯大的康德一口回绝了, 有些文章说此时康德已经发财,所以有资本挑剔。
此言不确。一年后,康德就任薪水远比教授差的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就是明证。馆员虽然收入差,却也是42岁康德的平生第一个固定职位。后来,42岁的康管理员还拒绝了埃尔朗根和耶拿大学工资超过柯大三倍的教授职位。
执着者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执着。
1770年,康德以46岁高龄终获教授讲席,按50岁的平均寿命计算,康德这个书呆子还有四年可活。没有谁——包括他自己——会想到,他这个教授一当就是27年。
欧洲大学传统,虽然并无“每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之类的规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同样也取决于论文质量和数量。一年没有,自己知道;两年没有,同事知道;三年没有,学生就知道了。虽然不会下岗(欧洲教授向为终身制)但个人声望势必跳水。
康教授,厚积11年,居然没有一篇科研成果!于是乎惹得满城非议沸腾,康德由是名声大振,一举跃居平庸教授榜首,成为德国教育界的头号笑柄。当时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作曲家门德尔松之爷)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
康德学生克芳斯一次在柏林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写一本伟大的著作,赢得首都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
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伯努利访问柯城后写道:“我在伯爵家里和一位学者共进午餐,他是柯大最伟大的成员之一,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这位著名教授是社交中活泼有礼的人物,他拥有如此优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让人很难想象他体内藏着这样一颗深深探求的心灵。但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大智大慧,与达朗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先生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出版一本小册子。”
他说的小册子的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当时,康德自己也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只能写成小册子。孰料一动笔,数月之间,856页的《纯粹理性批判》便一挥而就。但是, 这本“欧洲有史以来写就的最重要的书”(叔本华语),出版之后竟无人喝彩。
真正令人对《纯粹理性批判》望而却步的,是它太晦涩难解了。它甫一出版,即夺得哲学史长句冠军——一个读者写信抱怨康德:“读你的书十个手指头都不够用,因为你写的句子太长了。我用一个指头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都用完了,一句话还没读完!”
德国人传统生活理想是:买一栋楼,种几棵树,养一只狗,结一次婚,生一堆孩子。
康校长只办到了一点:6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栋楼。
小楼位于市中心僻静后街,并不豪华,一个花园美轮美奂,可却是别人的,因为在楼内根本看不见它。一楼一边是能装80人的教室,另一边是厨娘睡房,常卧一猫一狗;二楼一边是饭厅、图书室和卧室,另一边是客厅和书房。书房里有两张书桌,一只三脚半圈椅。
可康德入住后才发现书房正对柯城监狱。当时监狱改造思想的灵丹妙方是让犯人每天三遍高唱圣歌,唱得最卖力者可评“先进”缩短刑期。因此,犯人们唱起歌来都是情真意切,声震四野,让康德大烦,盛夏亦不得开窗。为此,他多次求助于铁哥们儿、市长兼警察局长西佩。
这件事体现出欧洲的法治精神。校长(康德当时已成为柯大校长)与市长的铁交情大也不过法律书上那几行字。西佩虽然很想帮康德,却无法绕过市议会直接下令犯人停止唱歌。这事儿最终没办成,所以三大批判中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杀青于犯人们颂圣歌中。
对生命有追求者,对邻居要求必高。康德与邻居,有许多故事。哲学需静思,康德因此视音乐为噪音,偏偏邻居有只勤勉晨鸣的公鸡。康德不堪其扰,高价买下准备一了百了。岂知该流氓邻居拿到钱后坚决反对康德杀鸡。最后,康德不得不把鸡养下去,只是这回公鸡每天是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叫了!
康德傍晚时分喜欢眺望窗外柯城大教堂的尖顶,休息眼睛,放松思想。然而另一邻居尼科罗维斯花园里的杨树疯长,不久即遮住教堂。康德向尼氏抱怨。尼氏比养鸡的邻居好,他应康德的要求把杨树砍了。
据研究,哲学家能否伟大,与其生活是否规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样。有传记作家表扬他:“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 是的。而且是一个从不与其它词搭配的动词。康德这个规则动词,首先规则在他的起居时间表。
海涅盖棺论定:“康德没什么生活故事。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故事。”另一位著名康饭尼采倒是肯定康德有故事。他说,康德的一生就是“一个脑袋的故事”。说这话时,尼采当然没料到自己的一生只有一个故事,而且是个没有结果的故事——莎乐美。
现将康德起居时间表罗列如下:
4:45 浪泊叫醒康德。
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把他从床上提溜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浪泊胜利告终。
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
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越来越大。
7:00—9:00 在一楼教室上课。
9:00—12:45 写作。
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 下楼待客。
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
13:00—16:00 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午餐是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
16:00—17:00 散步。
说到散步就有个段子就不得不提:康德每天16:00必出门散步,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因此,柯城居民很多以康德出现来对表。这一规律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的出版,作为卢梭的超级粉丝,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4点,教堂的钟一如往常敲响,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靠!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
鲜为人知的是,康德散步不仅定时,而且定点。他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康德去世后,该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康德散步,规则良多。他永远穿着灰大衣,手里永远提根儿司的克(手杖),只用鼻子呼吸,因为他深信张嘴会让风湿病从口而入。康德认为散步使人感官彻底开放,神游四方,心驽八极,精彩程度堪比纵横世界的旅行。有人说:“康德所有的伟大历险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另外,他散步时拒绝与人交谈,认为一开口就会打乱自己散步的节奏。与爱因斯坦相反,康德还从不携友散步。他认为这会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调整步幅和步速配合朋友,这样他就会出汗。康德害怕出汗,这位德国启蒙大师认为人的体液里含有大量营养,绝不能轻易流失。
这样的散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当天气转阴时,人们就能看到他的老仆人浪泊夹着一把大伞,担忧地跟在他身后,仿佛是谨慎的象征。
17:00——22:00 看书。
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
22:00 准时睡觉。
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为保障睡眠的连续性,他在夜壶上绑了根儿绳子,晚上起夜不用点灯下床,直接拽过夜壶即办。
每天如是,一生不变。惟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周一、周五邮车来送书报信件。
尼采13岁开始纪录自己言行以备后世景仰,黑格尔也有同样爱好。
但是,虽然生前就有人作《康德传》并寄给他本人,但以写字为生的康德没有自传。他说:“世上无人像其自以为是的那么重要。
同时代启蒙大师莱辛说:“康德承担了教谕世界的重任。他激赏一切充满生命的力量,单单忘了自赏。”
康德是有意为之。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前言中他曾引用培根《科学的伟大复兴》的名言“de nobis ipsiussilemus”(我们个人不值一提)。
因为伏案工作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深度疑病症患者的康德一生没生过大病,所以他基本拒绝吃药,只吃老友屠约歌给他开的一种保健药片。不过这一吃,就是几十年不变。
一般人都认为康德跟他的哲学一样无趣。其实,跟食不厌精的孔夫子一样,康德也是个美食家。柯漂时代,康老师天天吃完饭馆吃朋友,欠下一屁股人情。康老师对友谊很看重,他说:“完美的友谊是两个人之间通过相互对等的爱和尊重缔结的同盟。” 于是买房之后,便将请客吃饭视为乐事。
康德请客的原则性极强。首先,康校长从不请女客。终身未婚的康校长拒绝拿美女当花瓶,立下万世尊重女性之不朽榜样。其次,客人不能少于三位(暗含古希腊美惠三女神之数),也不能超过九位(暗含古希腊九位缪斯文艺女神之数)。来客平均年龄经常在50左右徘徊,所以桌旁至少有一位医生,且每天必讨论一种疾病及其疗法,大大提高了柯城上流社会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
成功派对,必有美女;成功餐会,必有美食。
康家午餐菜品精美,连芥末也完全自制。康校长没老婆,但有个私家厨娘,可见“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确。久病成医,贪吃成厨,康校长自己亦烧得一手好菜,兴之所至,常常亲自下厨炮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满堂轰然,不亦乐乎。
康德跟歌德一样流连杜康,但与一般人相反,他年轻时喜饮红酒,上了年纪反爱白酒。康德反对酗酒,曾说:“醉酒者非人,只配以兽待之。”不过,他自己酒过三巡却经常指点牛排,激扬沙拉,把喜欢的菜夸上天,把讨厌的菜骂下楼,所以西佩曾郑重建议他在“三大批判”之外再写一部《厨艺批判》。
1788年,康德连任柯大校长。同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
这本书终于让摩西·门德尔松成为康德一生的敌人。他怒称康德为“超级搅屎棍”。
文坛后生、著名戏剧家克莱斯特更在信中高喊“我惟一的、至高无上的目标沉没了。我现在已经没有目标”。十年之后,他吞枪自杀。
自由,是康德最重视的基础价值。康德哲学中,自由是知识、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
康德为写《纯粹理性批判》沉默了11年,但《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后两年,《判断力批判》就接踵而至。
关于三大批判
1.《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是人类第一大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
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让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柏拉图以来年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2.《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是人类第二大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
康德说:“人不可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Sklaverei istkein Rechts-, sondern ein Geisteszustand)  
康德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
自由,就是有权自由选择。
什么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怎样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首先要有自由。
3.《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是人类第三大问题:人类是否还有希望? 
这是个美学问题,也是个道德伦理问题。康德说,只有民主政体能够保证人类的自由,因此人类的希望在于建立民主政体。他与爱因斯坦殊途同归:人类的希望在于实现永久和平与建立世界政府。康德继卢梭之后指出了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操作手段。
1795年,71岁的康德在《致永久和平》中提出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础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之间的权利由法律保障,全体公民作为立法者制订法律,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公民因此而获得自由。
除哲学思想之外,康德的婚姻观,也是我们的好榜样。康德根本就不想结婚。他曾说,“有三件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注意,不包括爱情。显然,他认为爱情属于生命的辛劳,而非享受。
那时的欧洲哲学大师流行当单身贵族,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沙、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叔本华、尼采和齐克果,个个均是终身光棍儿。
到黑格尔、费希特、谢林和马克思,就发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成为欲望的俘虏,就彻底拜倒在石榴裙前,轻易地把自己混同于引浆卖流之徒了。
但好玩的是,从没出过国的康德对各国人民的爱情生活如数家珍:“在爱情中,德国人和英国人胃口很好,感觉细腻,但品位粗粝健康。意大利人为此绞尽脑汁,西班牙人充满梦幻,法国人则喜欢偷嘴。”
更有甚者,康德对女性看法相当不恭敬:男人爱时才会嫉妒,女人不爱时也会嫉妒,因为她的裙下之臣转而追求其他女人了。他认为,最完美的婚姻,是能帮助男人摆脱经济困难的婚姻。
实际上康德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说,哥尼斯堡的年轻女士们眼光一直追逐着穿着雅致的康德硕士,他是社交场合的灵魂。他虽然个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谈话风趣、幽默。
但他对女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管哪个女孩多么狂热地追求他,康德都不会越雷池一步。实际上康德心里一直暗恋着凯塞林克伯爵夫人,而他自己则是伯爵儿子的私人教师,这位中年丧偶的伯爵夫人端庄美丽,气质洒脱。
康德每天都到凯塞林伯爵夫人家去上课,以便能看一眼他心中的情人。但由于世俗的禁锢,一个伯爵夫人怎可能下嫁给一个平民?1763年,这位伯爵夫人又嫁给了另一个贵族,康德不得不悲伤地辞去了私人教师的工作。
现在已无法证实他们之间是否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但有一个事实是,伯爵夫人对康德起码有爱慕之情,在伯爵夫人的私人沙龙场所,夫人在自己的座位旁边一直为康德保留着一个空位子。
在康德的心目中伯爵夫人的形象不能被任何人所取代,从此后康德没有再与任何女性有过接触。他的一生没有性生活,没有紧张疲劳,没有悲伤,但他有自己热衷的哲学。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她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她接触孤寂,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色的神秘缩影。
这是康德的爱情理论——一个没有恋爱过的人写下的对爱情的无限憧憬。然而,美好的爱情却不同于两个人的生活。
所有由这些感受(指恋爱)而得到的美好和甜蜜,都只是在一开始才具有其全部的强烈力量,但是随后就由于共同生活和家务操劳而逐渐变得日益迟钝,这时它就退化成为互相信赖的爱情;而这里面的伟大艺术就在于仍然能保持这些东西的充分的残余,从而无所谓的态度和厌倦都不会勾销欢愉的全部价值……(《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也就是说,康德一早就明白爱情给人带来的激情与欢愉只能维持一段极有限的时间,过后便会冷却变质,只有转化成相互信赖的亲情,夫妻之间的感情才能长久。这种观点与中国传统婚姻相近,十分注意后天(婚后)夫妻的感情培养,讲求“相敬如宾”、“互敬互爱”,这种爱情虽不再充满激情,却更为持久、稳定,虽然平平凡凡,却更为耐人寻味。
据康德一个学生说,他曾两次爱上女人,两次想结婚,但都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有一次,他准备向人家求婚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与另一个男人步入教堂,另一次是他正思考要不要向人家求婚时,人家已经离开了哥尼斯堡。
康德终生未娶,对于他为什么不结婚,他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供养她时,我却再不需要她了。
世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康德没能获得世俗婚姻的幸福,却获得了真理、智慧的眷顾,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幸福与永远的荣誉。比较康德的得与失,上帝对他是公平的。就如霍金,虽然没有得到正常人的健康,却获得了超凡的智慧。
阿尔森·古留加的《康德传》中提到了康德对性爱的态度,很多人都知道康德一生未婚,那他对性爱是怎么看的?甚至他有无感受到真正的性爱?古留加经过多方调查,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据说,一次有人问康德,他怎么看待男女床第之欢。康德思索了一下,以一贯的理性主义精神答道:那是男女之间一系列无规律动作的组合
康德在家里把有关结婚的字眼列为禁忌,因此,有人从这些事实推测,康德在性方面可能隐藏着极强的自卑感。他终身坚守不结婚以及不近女色的信条,他对于这方面的信仰,几乎比信仰哲学信条更专心、更虔诚。怪不得有人推测他可能怀有性方面的自卑感。
当然,这并不表明康德是不会欣赏女性美的人。话说在康德晚年却得到了对女性美和女性魅力的感受。他70岁时,一位朋友的未过门的儿媳妇使他赏心悦目,他总是让她坐在他昏花老眼所能看到的桌子旁边。
康德也曾考虑过对一个柯尼斯堡女士的爱情,但后来却失去了热情。这位女士很可能就是路易斯·吕培卡·弗里茨。她晚年一口咬定康德曾经爱上她。此后终身未娶。
康德爱情轶事的另外一个版本要详细许多了:康德某日碰到一贵族女子,那位贵族女子对康德的才识十分钦佩并心升爱慕,后来给康德写了封信。康德收到后怀揣这封信便离开了这个地方,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贵族女子。
但是此后这个贵族女子每次赴宴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披风搭在她旁边的座位上,但是从来都没有人坐过,当她身边的朋友闻起的时候,她总是回答说:“这是留给我心中最爱慕的一个人的。”
虽然这第二个版本似乎有杜撰的嫌疑,却最能给人以深刻思考的余地。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贵族女子傻,实际上康德根本就是甩掉了她,电影《纯真年代》(the Ageof Innocence)里有一句话:“远离你,就是为了了无牵挂的爱你。”
这个应该是康德回应的写照,所以,贵族女子大概是幸福的,对于一段不大可能有结果的爱情。(身份悬殊,三十岁之前康德主要的生活来源是给贵族的子弟教书;或者康德不爱她,只是为了不伤害她),何不停留在最美的时候,让它成为一段回忆呢?
然而,伟大的圣贤们似乎有很多孤独一生:康德一辈子只会在哥尼斯堡的林荫路下散步;叔本华没有婚姻,没有家庭,也没有爱情,一向看不起女人;可怜的尼采为莎乐美神魂颠倒,却惨遭拒绝,在瑞士的山谷里孤独地过完短暂的一生。
爱情与哲学缘悭一面,爱情的天堂也就迷失在滚滚红尘中,任由强大的权力、金钱、道德观念来左右爱情的命运。
如果格舍恩的绯闻还没有为哥尼斯堡的骚人墨客提供足够的闲聊的话题,那接下来还有更多:不久之后,康特尔的太太也对丈夫不忠。康特尔一时之间成了整个哥尼斯堡的笑柄。
在这种情况里,好心的忠告自然络绎于途。克里肯德(Krickende)曾在前往柏林的路上遇到康特尔,后来在写给舍弗纳的信中声称“他不应该如此频繁的旅行”,因为“如果丈夫不在家的话,年轻貌美的太太迟早会出事的”。
这个女人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真理:“笨女人比聪明的女人容易诱拐,后者比较有荣誉感,情绪也比较平稳。”
如果说康德在这个丑闻发生以前还有一点点结婚的念头,那么现在他可能再也不考虑了。玛丽亚似乎在他对女人与婚姻的看法中留下了烙印。至少我们知道希佩尔就是在这些事件中形成了他的定见。他在《论婚姻》(Abhandlungvonder Ehe,1769)写道,“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实的。
他自己在一年前就已经决定一辈子不结婚。他的心意是如此坚定,使得他认为“很难解开这个结”。希佩尔也确实没有再改变他的想法。
康德对于婚姻的保留的态度,似乎是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不久形成的。1770年3月,他似乎有要结婚的意思。希佩尔在该年写信给舍弗纳说他遇到康德,“不是很确定的”,即将获聘为数学教授的他,“不会在下一分钟变成新郎,因为有人说,他现在已经不完全排除踏出这个很不哲学的脚步的可能性。”
但这一步康德始终没有跨出去。他那时候已经46岁,而且看过了朋友们的教训,他对婚姻的感觉充满矛盾。无论如何,我们从他的人类学科中知道他相信“少妻主宰老夫,少夫主宰老妻”。在当时的社会习俗下,他似乎不会有什么美好的前景的。
康德订下了这个准则:“一个人不必结婚。”其实,每当康德想要说明准则可以接受很少数的例外时,他就会说,“规则仍然不变:一个人不应该结婚,但是这对可敬的夫妻是例外。
准则可以有例外,而且不仅仅是就与婚姻有关的规则而言。然而就如同很可敬的婚姻才能构成例外,一般而言,准则的破坏只能在非常少的情况下才能够被容忍。
康德的话是引自一个名叫里竭的人。他在1741年写了一首诗,藉由充足理由律证明一个人不应该或者“不必”结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康德把“不必”又改成“不应该”。
据统计,康德和女人的通信只占他一生通信的2.17%,这足以表明康德对女人是何等的寡情少欲。
这对他的道德没有影响。这对他的哲学也没影响。
康德曾说:“我们鲜少在光明时想到黑暗,在幸福时想到灾难,在安逸时想到痛苦,不过,反过来的想法却经常出现。”
实际上,康德不结婚,完全不是因为哲学,而是因为恐惧:他害怕做爱而体液流(正如害怕出汗一样)失使得自己衰老。跟今天的小资怕生孩子一样。
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有很多迷信,他曾说,人生只有两件坏事——衰老和结婚。74岁时,他写到:“未婚(或者很早丧偶)的老人比已婚者更易长葆青春,而这也很可能是长寿的原因。”据说他还有柯城男性居民寿命统计表为证。
康德如此重视养生,都是因为疑病症。不过,与歌德相反,康德并不怕死,他说:“生得伟大者,笑对无常。” 疑病症患者康德健康活到80岁,若按照当时与现今的平均寿命对照计算,相当于今人活到110岁了。
1803年,康德终于得了胃病。其实并非大病,但他就此逐渐虚弱下去,记忆力江河日下,一只眼失明,最后连朋友也认不清楚了。他只好警告学生们说:“朋友们,我已年老体衰。你们必须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我了。”
康德恐惧年老是因为害怕天才流逝。他说:年高之人,判断力增强,才华却减弱。
这是他惟一未能用行动证明的话:康德这个时期留下的遗稿,证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翁仍然拥有澎湃的创造力。
1804年2月12日,长期卧床的康德奄奄一息,闻讯赶来的学生们手足无措地环绕病床。某学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头,希望老师在皇皇巨著簇拥之下充满自豪地踏上黄泉之路。
看着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康德忽然泪流满面。他轻叹道:“如果把这三本书换成个小孩子,该有多好!”
将近11点,康德耳语道:好啦(Es ist gut)!声落气绝,寿终正寝。
二百多年来,康德遗骨几经迁葬,最后藏于大教堂“教授拱顶”之下,前竖铭牌StoaKantiana(康德拱廊),铭牌旁是一尊完成于康德生前的胸像。
墓碑上的铭文写于1880年11月21日的迁葬典礼:
有两件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一是头顶上的璀璨星空,一是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the more intensely the mind of thought is drawn to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这句墓志铭源自《实践理性批判》,它体现了康德坚持一生的思想:“良心就是我们自己意识到内心法庭的存在。
有人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经典语句拼凑整理成了一曲神作,下面就是其歌词:
The Kant Song
康德之歌
Let us first divide cognition into rational analysis
倘若将认知感分为理性之推断
and sensory perception (which Descartes considered valueless)
和笛卡尔心中一无是处的知感
Now reason gives us concepts which are true but tautological
理性在塑造概念时却是终始难辨
sensation gives us images whose content is phenomenal
感性在渲染印象中反倒如日中天
Whatever greets our senses must exist in space and time
意识怎能逾越过时间与空间
for else it would be nowhere and nowhen and therefore slime
否则都难逃虚无宿命的荏苒
the space and time we presuppose before we sense reality
人类在感知的石碑下铭刻了范畴的法典
must have innate subjective transcendental ideality
心灵也沦陷沉湎在华丽的超验主义之魂
Thus space and time
那时空中真切的浮世万象
are forms of our perception
只是感知主观的过眼云烟
whereby sensation’s synthesized in orderly array
就像朝生暮死的昙花一现
the same must hold
这是一场铺天盖地的谎言
for rational conception
理性也难逃这嶙峋的殉难
in everything we think, the laws of logic must hold sway
思维在逻辑的废墟中瘫痪
But a problem here arises with respect to natural science
可科学的缺陷让我懂得了忧伤
while empirical in method, on pure thought it lays reliance
少了信仰的经验主义踏上流亡
Although for Newton’s findings we to Newton give the glory
牛顿的力学定律让理性回归了故乡
Newton never could have found them if they weren’t known a priori
可若没有先验的因果他会依旧迷茫
We know that nature governed is by principles immutable
我们假定真理的存在亘古流长
but how we come to know this is inherently inscrutable
可它为何存在理性却难以思量
that thought requires logic is a standpoint unassailable
人类的思考注定披上逻辑的衣裳
but for objects of our senses explanations aren’t available
可逻辑无法逾越内在感知的屏障
So let's attempt
姑且乐观地将理性的无能遗忘
to vivisect cognition
试着解答关于内在意识的迷惘
by critical analysis in hope that we may find
用批判思维的眼神我们在遥望
the link between pure thought and intuition
那纯粹理性和内在直觉的远方
a deduction transcendental will shed light upon the mind
先验演绎让启蒙之光可以远航
You may recall that space and time are forms of apprehension
你可曾记起时空本是逻辑的根基
and therefore what we sense has spatiotemporal extension
凡尘百态都囚禁在时空的枷锁里
whatever is extended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这枷锁本承载了成千上万的假设前提
but through an act of synthesis we form a commonality
可抽象归纳让人混淆了时空观的记忆
If we are to be conscious of a single concrete entity
倘若用理性的姿态来刨根问底
each part of its extension must be given independently
便必须将所有暗藏的隐喻遗弃
combining in a 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ve unity
去拥抱那开满超验之花的大地
to which I may ascribe the term “self-conscious” with impunity
如此“自我意识”就不受非议
The order of
哲学法则能洞明
our various sensations
有关多变的感情
arises from connections not beheld in sense alone
触动超验的神经
our self creates
一切是自我精神
the rules of their relations
创造出来的性情
and of this combination it is conscious as its own
超验与感知绽放出意识的宿命
While these rules correspond to scientific causal laws
尽然科学因果律的世界固然美丽
the question of their constancy remains to give us pause
但如何确信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but once we recollect the source of our self-conscious mind
可倘若我们追溯自我意识的记忆
to this perverse dilemma a solution we may find
便重新踏上寻觅真理回归的伊始
The self is nothing but its act of synthesis sublime
自我存在只是超验式的归纳演绎
this act must be the same to be self-conscious over time
任时光匆匆自我意识都守恒如一
The rules for combination of its selfhood form the ground
生死边缘四季幻灭自我还是统一
so what we perceive tomorrow by today’s laws must be bound
于是今日的你必然还是明日的你
These constant laws
这天荒地老的真理
whereby we shape experience
是塑造经验的瓦器
are simply those which regulate our reason: that is plain
是理性诞生的遗迹
So don’t ask why
我愿不再冥想苦思
the stars display invariance –
有关星辰万物朝生暮死背后的存在意义
the Cosmos is produced by your disoriented brain!
也许物质存在仅是一场自我意淫的游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