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以《全民守法》为例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网络】,对作者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如有不当,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全民守法》为例(揭阳东山中学  陈颖)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渠道。高中学生身处法治意识养成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课堂要用心设计,以法治议题为纲,通过创设法治情境,模拟法治活动现场实施议题式教学,以期达到渗透法治思维,内化法治素养,养成法治习惯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法治扣子。关键词:法治意识;议题;教学情境;活动一、问题的提出“法治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水平以及基于这种认知所形成对法律、法律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和信任、依赖程度”,“包括法律认知、法律信念和法律依赖。”[1]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保障。1、培育法治意识是经济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28日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法治意识连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确定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2019年部编统编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也作出调整,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册。可见,不管是核心素养体系还是教材改革,都将法治意识的培育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2、实施议题式教学是培育法治意识的有效路径高考试题作为贯彻国家意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卷政治生活部分高考题在确定主题立意时多次涉及“法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议题式教学作为核心素养视野下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养目标,”[2]可以发挥情境渗透法治题材,活动诱发学习者深入探究,促进意识升华和素养养成,是开展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更是培育法治意识的有效路径。二、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课例议题式教学是“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方式,议题的“议”是学生众议、群策辨析;议题的“题”是生活问题、社会情境。议题之“教”重在教师引导、精心设计;议题之“学”贵在学生参与、积极体验。根据法治教育要跟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和常见法律问题相结合的特点,笔者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部编统编的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民守法”(以下简称“全民守法”),设计并实施了指向法治意识的总议题为“全民守法知多少”的议题式教学,以期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详见表1)表1总议题全民守法知多少子议题理性回国,守法用权谨慎归家,违法必究宣法行动,从我做起议题情境2020年3月17日,一位来自疫情重点国家意大利的留学生在辗转28小时之后,终于顺利返回深圳。她一路上不敢吃不敢喝,也不敢摘下口罩,直至被送到隔离点才放下心来。如此自律的行为,被网友称赞是“教科书式回国”。2020年3月13日,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曾高烧39℃,3次申请核酸检测被拒,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与丈夫、儿子乘机回国,随后确诊,途中59人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接相关线索后,北京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取证。经初步工作,顺义公安分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对黎某立案侦查。《全民守法》视频:“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凝炼道出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道理。议题活动搜集资料,模拟瑶瑶(化名)的回国历程并商讨,说说网友点赞的理由?组内商讨、展开辩论:你是否建议留学生回国?为什么?观看视频《全民守法》,商讨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知识关联全民守法的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立足教材挖文本,宣扬法治知识;逆向设计取情境,内化法治素养;紧扣目标定议题,渗透法治思维;优化活动重体验,养成法治习惯。下面,笔者以“全民守法”为例,谈谈指向法治意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立足教材挖文本,宣扬法治知识教材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阶段,几经专家推敲、论证的教学材料,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文本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要从课本出发,恰当选取、整合教材中的法治文本,结合预期的法治教学目标,将法治知识渗透于议题式教学活动之中,更好地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法治教育功能。2019年部编统编的高中教科书《政治与法治》中,部分较为重要的内容附有宪法和法律的相关内容,比如“我国的国家性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解读有关的法律条文,宣扬法治知识。然而,任何教材都会受到篇幅的限制,即使是跟法治知识联系紧密的《政治与法治》,也有一些内容(比如“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教材也没有提供现成的法律条文,这就需要教师本人或者引导学生搜集、完善相关法律内容,为思想政治课培育法治意识提供文本支撑和法律依据。“全民守法”分两目: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是让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何某行为作“是否侵权”的判断并阐述理由;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是了解劳动者维权的途径。两目内容的探究活动,都出现了“权利”的相关内容,可见“”权利意识”是本框题学习和培育的隐性法治内容。对此,教师应该把本书学过的内容”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其他原则(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调到此处,作为本课时教学的法治文本,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激活。这样,既夯实法治教育的基础,也为实施议学活动)商议和辩论)提供了是非判断的标准和理论支持。    2、逆向设计取情境,内化法治素养“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和呈现”,是细化议题、组织活动和提升素养的重要媒介,“优质的情境设置能够实现知识和活动的有机统一,它使知识脉络逐渐清晰、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使活动过程精彩纷呈、环环相扣、淋漓酣畅。”[3]不少教师对议题情境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情境与议题、活动的关系貌合神离,不具结构性。笔者在选择“全民守法”议题情境的时候,践行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倡导的“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从教学追求的结果(即“终点”)出发准备素材、设计活动,最后逆向回归到学生开始上课的状态(即“起点”),选取符合学生自身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4]逆向设计、选定议题情境的过程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议题情境”三个阶段,最终勾勒出本节课的情境线:“瑶瑶'教科书式回国’—黎女士'千里投毒’—《全民守法》视频”。具体操作如下。(详见表2)表2子议题一子议题二子议题三阶段一:确定议题追求的法治素养权利义务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尊法守法意识,学法用法习惯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方式和证据倡导培育:公民要切实履行义务,合理、正当行使权利的模范引以为戒:公民要自觉抵制危害安全,恣意妄为、有悖公序良俗的行为强化升华:公民要明白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阶段三:创设适当的议题情境面向社会,选择学生熟知的正面事件:瑶瑶“教科书式回国”取材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反面事件:黎女士“千里投毒”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普法材料:同名视频《全民守法》(《法治中国》第6集)3、紧扣目标定议题,渗透法治思维“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部分,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的要求,强调“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5]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修订组负责人朱明光老师指出,议题是很有讲究的,“不仅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而且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设置议题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并善于从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中找寻含有学科内容和具有引领价值的议题'辩点’”,“创设或简单,或一般,或复杂,或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等各式情境,”引导学生“在开放性活动中主动去表述、分析、解释、对比、阐述。[6]根据“全民守法”的教学重点(理解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和教学难点(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笔者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水平和认识基础,以及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创设更能清楚体现教学逻辑、符合教学需要的议题。”[7]学情方面,本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的思维和兴趣点停留在具体而形象的内容上,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比较空洞的宣法普法也不感兴趣,要让学生参与“如何推进全民守法”比较有难度。因此,拟定议题的时候,笔者选用“理性”、“谨慎”,“从我做起”等主观而带有指导性的词语。就学生已有经验来看,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全民诚信”已有一定的认知,但比较肤浅,仅仅知道“作为消费者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生活上却常常认为“法不责众”。因此,拟定议题的时候,笔者选用“守法用权”(意谓“守好法再用权”)和“违法必究”。“理性回国,守法用权”、“谨慎归家,违法必究”和“宣法行动,从我做起”三个子议题,共同服务于“全民守法知多少”的总议题,在吸引学生注意、诱发学生思考的同时熏陶法治情感,培育其崇宪遵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让教学真正指向学科内容的有效学习。4、优化活动重体验,养成法治习惯沈雪春老师在题为“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架构和设计”的讲座中提到,“议题式教学是指围绕议题,开展一系列有逻辑的认知思辨和可选择的活动探究的教学过程,是以'议’为解决问题主要方式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师要从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重视学生的情境体验和活动感悟,带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浸润知识、涵养素养。“活动型教学并非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通过活动完成,”“但它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学生活动。”[8]常见的议题活动形式灵活,有小组商讨、分组辩论、模拟情境体验(如模拟听证会)等课堂活动,也有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出席活动现场(如法院旁听)等课外实践活动。“全民守法”的议题活动设计,笔者遵循“议题论证—议题辩论—议题描述”的顺序,“搜集材料、模拟体验—商讨、辩论—商讨、宣法”的议题活动,活动准备及活动开展均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                                                                             “以活动方式培育素养,这是活动型教学的深层要求,也是核心素养框架下议题式教学的必然选择。”[9]然而,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议题活动即使是课外实践,也不应该占用高中学生过得的课余时间。因此教师在设计议题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选取学生参与度高,完成难度不大的活动项目和形式,高性价比的开展议题活动。比如模拟瑶瑶“教科书式回国”的课程活动,简化部分归国程序,侧重瑶瑶归国前后关键场合的防疫演示(如各关卡测体温,全程不摘下口罩、不吃饭,主动汇报近期健康状况等)。再如“全民守法”的课堂辩论,笔者课前引导学生定好课堂辩论的重点,并建议部分较为重要的辩论内容以文档或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设计的辩论节奏就能比较紧凑,提升了辩论质量,也方便课堂小结。四、小结高中学生身处法治意识养成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势,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法治扣子。对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深挖教材的法治文本,紧扣时政、面向生活,设计和实施指向法治意识的议题式教学,将法治“议题引导和贯穿教学过程,在'议’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议中学,”[10]在活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启蒙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养成法治习惯。参考文献:[1]黄建友.知情的法治意识:媒体人对信息公开法规的认知、态度与依赖度——对20位媒体人的访谈笔记[J].新闻记者,2018(12)[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7)[3] 段聪美.议题式教学课堂构建三重奏——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0)[4]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琚亮.基于政治认同培育的情境优化策略 ——以“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12)[7]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2)[8][9]沈雪春.试论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6)[10]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简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