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生活中,99%的血栓没有任何症状以及感受,甚至到医院心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一切指标正常,却在人们不知不觉或者心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为防血栓,不少中老年人将阿司匹林奉为“神药”,常备一瓶,当作床头救命三宝之一。也有人却觉得阿司匹林副作用很大,拒绝长期使用。
细细算来,阿司匹林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大量的试验证实阿司匹林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有效药物之一。
但是吃对防病,吃错致病!阿司匹林,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1
“一天一片”够吗?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75-100毫克/天。进口的阿司匹林规格为每片100毫克,一天一片就够了。
很多人觉得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有损伤,应该餐后服用。实际上,这样吃更伤胃。
央视《健康之路》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宋志强主任医师,做了模拟实验:
第一步:取两根试管,左侧为“稀盐酸”,酸度类似餐前胃里的胃酸。右侧为“生理盐水”,类似于餐后胃里的酸碱度。
第二步:将阿司匹林肠溶片,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模拟餐前、餐后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
第三步:用手震荡1分钟,模拟胃部的蠕动。
第四步:左侧试管(模拟餐前胃部状态)基本没有变化,上面清液透亮、完整。右侧试管(模拟餐后胃部状态)上面清液发浑,阿司匹林肠溶片表面粗糙不平,已经开始释放。
阿司匹林肠溶片本身有一层包膜,包膜将药局限住,在胃酸强环境下不崩解,进入肠道再崩释释放,减少对胃部伤害。模拟实验下,餐后胃酸减弱,反而容易让包膜提前溶解。而餐前胃部的胃酸能维持包膜的稳定。另外,空腹吃阿司匹林,胃排空快,阿司匹林可以快速进入肠道,减少和胃粘膜的接触。
所以,阿司匹林正确服用时间:餐前至少30分钟空腹服用。一旦开始吃阿司匹林,早晚服用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服用。
2
好多药吃上就停不下来
阿司匹林也一样吗?
确诊、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原则上没有出现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一律都不要停药。一旦停药,脑梗、心梗随之而来。
唐山中心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张春来主任曾经分享过一个险情:
贾某的冠状动脉狭窄,由于没有到放支架的程度,一直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坚持吃了十年,病情控制良好。
今年,由于胃部不适,他准备做一次胃肠镜。害怕长期吃阿司匹林,再做胃肠镜时引发消化道出血,于是检查前,私自停药。
停药十多天后,胃肠镜还没来得及做,脑缺血就发作了。
胃肠镜的检查,通常可能伴随着活检、治疗,出血风险会增加。是否需要停药,停几天需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病人方案不同,有的患者适合停7天,有的患者则需要坚持吃阿司匹林,推迟检查时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主任解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一定要咨询医生,切勿擅自停药。
3
该吃的人没吃
不该吃的却乱吃
阿司匹林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神药,也不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保健品。
该吃的人吃了,可以有效预防心梗脑梗,延长寿命。不该吃的人吃了,不仅没有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还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01 这些人应该吃阿司匹林:
只要确诊了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并且没有其他禁忌症,都应该长期吃阿司匹林。
40-70岁存在以下7项中的3项或以上因素:
1、高血压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
4、吸烟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6、肥胖
7、冠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脉狭窄(<50%)
02 这些人不该吃阿司匹林:
年龄<40岁或者>70岁的人,如果没有确诊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一般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这些人用药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自身本来就有出血风险的人,更不能吃。
1、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
2、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
3、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4、严重肝肾疾病;
5、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6、未控制的高血压
4
长期服用
不能忽略这些细节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于预防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远远大于导致机体出血的风险,符合条件者均可放心服用。服用期间,这些细节不能忽略。
01 是否有出血现象
长期服用的患者,一定要观察自己是否出现出血情况,例如大便发黑、牙龈出血、身上有瘀斑。
02 是否有胃部不适
注意自己是否出现胃部不适,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消化性溃疡或者出血病史的人群,最好定期到医院查大便隐血。
03 近期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且持续几天,增加了手术中或者手术后出血风险。如要进行手术,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服药情况。
04 多种药同吃遵照医嘱
阿司匹林和很多药都会相互作用,比如抗凝药等,会增加出血风险。如需服用其他药物,要咨询专业医生。
05 服药避免饮酒
阿司匹林不能随意服,小心胃出血!阿司匹林不能随意停,小心脑梗、心梗!阿司匹林,你吃对了吗?■
注:用药请到医院就个体情况咨询医生。
图文编辑:郭芙蓉 编审:李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