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诺尔 别样的寺庙之城
寺庙内的喇嘛
深秋的午后来到汇宗寺。
这里已不再是多伦的旅游旺季,汇宗寺门前偌大的广场上少见游人。环视广场四周,一座高高的纪念碑映入眼帘。这是多伦诺尔会盟纪念碑,上面详细介绍了多伦诺尔会盟与汇宗寺的历史。
两座寺庙多伦诺尔会盟,为施政集结
多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京畿与蒙古高原门户相接的战略要塞。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率大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击败侵入漠南的噶尔丹,并于次年召集蒙古各部首领会盟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诺尔会盟”,标志着漠北喀尔喀三部正式并入清朝版图。在会盟期间,蒙古王公“愿建寺以彰盛典”,康熙帝敕令于“川原平衍,水泉清溢”的多伦会盟处,按蒙古人信仰藏传佛教的习俗,仿北京故宫中和殿的风格,兴建寺庙。这就是汇宗寺。后来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敕令在汇宗寺西侧兴建善因寺(新庙)。
对于清廷来说,通过创建汇宗寺和善因寺,让蒙古各旗往寺庙派住喇嘛,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喇嘛了解各旗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些喇嘛将清廷的意愿传递给各旗。因此,与其它寺庙的区别在于,这两座寺庙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它既是蒙古地区喇嘛教的中心,也是清政府与蒙古王公的集会场所。
多倫诺尔会盟纪念碑
汇宗寺卓尔不凡,恢弘气派
绕过多伦诺尔会盟纪念碑后,发现碑后的汇宗寺坐北朝南,红墙灰瓦、飞檐斗拱,形制规整、气势不凡。汇宗寺因殿顶覆以青蓝色琉璃瓦而得名,蒙语为“呼和苏莫”,意为青庙。因为比善因寺建造早,且位置居东,也称旧庙、东庙。
走进寺庙后,更觉得整座庙宇气势磅礴。从一侧的介绍栏上得知,汇宗寺由敕建庙、十座活佛仓(活佛住所)、五座官仓(办公部门)和几十座当子房(一般僧人的住所)组成。整个建筑群以汉式建筑形制为主,同时融入蒙、满、藏建筑艺术元素,外形庄严宏丽。其中心建筑是敕建庙,其余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全部为独立院落,各种建筑单元有分有合,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氛。
来到位于全寺中心位置的敕建庙,一共有五进院落。它的正大殿是汇宗寺最为壮观的建筑群落,包括一座大经堂、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共有78间,富丽堂皇,具有典型的传统建筑风格和蒙藏艺术色彩。大殿柱子之间连接的木梁上,悬挂着300多幅诸佛诸尊的画像尤其引人注目。但不允许拍照,所以略感遗憾。
大经堂北面的院落是释迦牟尼佛殿。除供奉释迦牟尼像之外,殿内还悬挂着24幅佛画,大多是康熙年间在北京绘制的,均为稀世珍品。佛殿的东配殿,所供佛像均为密宗造像,数量很多,是汇宗寺最吸引人的殿宇。
真正的古建是位于汇宗寺西侧的章嘉活佛仓。在汇宗寺十座活佛仓中,章嘉活佛仓规模最大,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寺庙,当时康熙为其取名为“珠轮寺”。其建筑体量与汇宗寺敕建庙几乎不相上下,建筑造型与汇宗寺新修的大经堂也很相似,也许重新修建大经堂时就参考了章嘉活佛仓的格局。
屋檐下的铜铃
寺庙内的经幡
走进章嘉仓,发现仓内除了供奉着章嘉活佛,还供奉着阿弥陀佛、燃灯佛、弥勒佛、药师佛、佛祖如来及其两位弟子、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门口供奉的是五姓财神。除了供奉有各种铜佛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琳琅满目的唐卡了。
唐卡是画在绢布上的卷轴画,悬挂在寺庙店堂内。一般以布或绸为画心,画心周围用各色锦缎或金、银、宝石镶边,上有天杆、帽头,以绸纱作画帘,携带方便,也便于保存。汇宗寺各殿所收藏的唐卡,大多以西藏风格为主,融入了蒙古绘画艺术。画的内容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宗教题材,画的多是佛像、菩萨像、佛教大师、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以及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的肖像,或者是佛教故事、宗教教义、与宗教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另一类是反映蒙藏人民灿烂多彩的生活。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天文历算、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等内容。从色彩上看,有八种色调。红色代表勇猛、庄重,金色代表富丽堂皇,银色代表典雅,黄色表示高贵,白色表示洁净,蓝色表示喜庆,黑色表示威严,绿色表示宁静。
寺庙中的唐卡画像
远看善因寺
唐卡画像
善因寺不凡的西大仓
善因寺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黄色的庙”,当地人把这座黄庙称为“西大仓”。善因寺建于清雍正年间。当时的雍正皇帝为了更好地在蒙古地区宣传佛法,在汇宗寺附近创建了一座喇嘛寺庙,作为二世章嘉活佛的住寺。
从汇宗寺出来左转就是善因寺。善因寺与汇宗寺相比明显小了很多。往寺内深处走,随处可见皇家墨迹。雍正帝题写的“善因寺”寺名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制成精美的木匾额悬挂在大经堂二楼门楣上方;御书“慈云广被”金字匾悬挂在释迦牟尼殿门楣上方;《御制善因寺碑文》制成汉白玉碑,立在大经堂前的碑辜内。在御制碑文中,雍正帝回顾了先帝康熙在多伦诺尔会盟、喀尔喀蒙古王公及喀尔喀三部归附清朝以及创建汇宗寺的经过,指出敕建善因寺的目的是让历代章嘉活佛主持多伦两寺,集会蒙古地区的喇嘛和民众,维护清朝一统。
善因寺外景
善因寺建成的当年,准格尔部贵族噶尔丹策零与清军对抗,攻占漠北喀尔喀蒙古西部。漠北年幼的二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处境十分危险。为确保其安全,1731年秋,雍正帝令二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从漠北移住到新建成的善因寺。1732年夏,二世哲布尊丹活佛在徒众800余人的护卫下,缓缓南行到多伦,秋天入住善因寺。此时,二世章嘉活佛也已经从京城移住在善因寺。漠南、漠北蒙古的两位宗教领袖同住善因寺,香客盈门,热闹非凡的多伦也凭借着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影响,逐渐聚集人气,成了令整个蒙古地区的人向往的地方。所以说雍正敕建善因寺,如同康熙敕建汇宗寺,在清朝前期对巩固北部边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更加稳固了多伦在蒙古草原上的宗教中心地位。
围看查玛舞的表演
围看查玛舞的表演
围看查玛舞的表演
这种在殿顶站立的鹿的造型很罕见
查玛舞热闹的狂欢
次日,正好赶上了多伦的萨嘎尔法会,而法会主要内容为查玛舞表演。
清晨天刚蒙蒙亮,汇宗寺和善因寺前的广场上已经围了不少来看查玛舞的游客。广场中央不知何时划了一个白色圆圈,称为“查玛日”,这就是表演者们的舞臺。不一会儿从寺庙中走出两行乐队,他们吹着喇叭,敲击着大鼓、钹和铜锣,把节日的氛围引向高潮。随后表演查玛舞的舞者们从汇宗寺里缓缓而出,几乎所有的演员均头戴面具,用布或纸做成的各种形象贴在面具模型上,代表和象征不同人物的意志、性格、情感、年龄、性别、地位等。例如,黄色面具代表功德无比、勇敢、意志坚强、为百姓利益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红色面具代表非常威武、文武双全,能征伐内外敌人,能为人们带来和平的英雄形象;绿色面具代表能够征伐恶魔而且能感化恶魔的女性英雄形象;白色面具有的代表骷髅恶魔,有的代表善良亲切的人物形象。
近几年多伦非常重视发挥萨嘎尔法会等佛教盛会的传播影响力。在参观汇宗寺和善因寺的时候,发现有些未开放的佛仓也正在按照原址逐步修葺恢复。双寺那一座座瑰丽雄伟的殿堂,一排排金光闪耀的转经筒,一阵阵悠扬深远的诵经声,在向全世界展示它们悠久的佛教文化。
寺庙中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