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荣:家父夏侯渊,我记性极佳,过目不忘

文字童年劳强记,典型前辈不多留。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天赋出众者,有人挥霍天赋泯然众人,有人绽放天赋光彩耀人,天赋不会决定一切,后来者也可居上。本篇来聊聊夏侯荣,字幼权。

夏侯荣是夏侯渊的第五子,夏侯渊有7个儿子: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夏侯惠、夏侯和,再算上夏侯渊抚养的侄女,就是被张飞掳走的那位。这七兄弟各有千秋,夏侯惠、夏侯和都有辩才,既然生在将门,他们大多都有些军事才能。

而夏侯荣有文才,他也是通常被称为“神童”的那一类人,每天读书上千字,只要过目就能记住,甚至七岁就能属文,如果纵向与后世对比,那就分外优秀了。三国时期的“神童”也不少,何晏、管辂lù、何祯zhēn、周不疑、曹冲、钟会、荀勖、王戎等人都是在年幼时就很表现得很突出了

“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世语》

曹丕也听说了夏侯荣记性很好,特意把夏侯荣请来想验证一下。当时在座的宾客有一百余人,曹丕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写上自己的家乡、姓名,也就是所谓的“爵里刺”。案《释名》,“爵里刺”是要写上官爵、郡县、乡里这些信息的,所以夏侯荣要看的信息还不少,尤其是兼领了官职的,要关注的内容还更多一些。

“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释名》

但这并没有难住夏侯荣,他充分展示了自己过目不忘的天赋,这些内容他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而且与每个人交流时都没有弄混,这让曹丕感觉十分惊讶,这孩子记性不错呀。《太平御览》中提到了一个“夏侯策”,事迹也是曹丕向他展示爵里刺,看完一遍就都能记住,不出意外又是《太平御览》传抄出错,这个“夏侯策”还是夏侯荣,但时间点应该也是曹丕即位前。

“夏侯策,魏文示其爵里刺,一见之悉忆”——《太平御览》引《世说》

顺便,《世语》和《世说新语》是两本不同的书,不要混淆。三国时期以博闻强记出名的也有几位,如王粲càn、朱桓、张松、蔡琰yǎn、祢衡等人,他们成年后依然保持了极佳的记忆力,比如朱桓见人一面数十年不忘,张松能当场背诵兵书,蔡琰能默写当年看过的古籍。

“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世语》

回到夏侯荣身上,曹操有将族人带在身边培养的习惯,比如曹丕、曹休、曹真等人,而夏侯渊也有这个习惯,毕竟常年征战,子嗣带在身边也方便培养。汉中之战时,夏侯荣就跟在夏侯渊身边,夏侯渊跑去修鹿角也把性命交代了,而夏侯荣拒绝跟左右亲随一起跑路,他说得很决绝“君亲有难,我哪能苟且逃生!”,夏侯荣持剑奋战,追随夏侯渊而去。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粱,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秦松:秦松:孙策时期,我也是谋主

李进:李进:豪族出身,我仅有的事迹就是击败吕布

崔烈:崔烈:不是财帛不诱人,而是三公之位太重要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