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我看到的爱恨情仇(故事三)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这是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城里的月光》,演唱者新加坡歌手许美静,后来被诊断为患有轻度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如今再品味歌词的深意你会发现,许美静唱出的,也许正是都市人心里的最隐秘的伤痛。

精神疾病,这些年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在诊治患者的同时也“看透人间聚散”。

我们采访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乔颖和王振两位资深的精神科医生,通过他们的眼睛,重新审视我们的人心与人性。

故事三 15岁,活下去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来自一个15岁的女孩儿。

我们是成人专科医院,按理说不能接诊未成年病人,但这位15岁的姑娘挂了我的号,她说之前看到过我做的青少年问题的科普节目,觉得我讲得很好,所以坚持想要找我看病,于是我同意了。

我们叫她小江吧。第一次看到小江,给我印象是比较邋遢。小江短发,但问题是头发全在前面,根本看不到她的脸。我说:姑娘你能不能把你的“门帘”拉开一点让我看看你的样子?她撩开头发的时候,我看到她小臂上满是伤痕。

有的伤痕是陈旧伤,已经结痂,有的很新鲜,带着血,总共大概有几百条大大小小的伤痕。我问她,她说都是自己割的。

自残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小江说,她有时候想死,有的时候不想死。

过去我们精神疾病治疗的理论认为,碰到有消极和自残行为的人,医生尽量避免提他的伤心事,但现在的理念认为我们一定要直面死亡,讨论生命的价值,这很重要。为什么要讨论?因为我们既然与活着的你见面了,那么就要去寻找活着的支撑点,找到一些线索,帮助病人将支撑他活下去的意念放大。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跟我们的来访者去讨论死亡这件事情。

多次的治疗后,小江的人生经历在我面前展开。

小江母亲前几年生病去世,父亲再婚生了个弟弟。现在她跟父亲一家以及奶奶一起住。小江说,母亲去世的那一刻她丧失了一切,在这样的家庭里,小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家人的确没有给小江带来温暖。有一次小江给自己最爱的宠物狗过生日,尽管狗狗不能吃蛋糕,她还是买了一块小蛋糕,为狗狗点上蜡烛。但她在小房间里的“仪式”被奶奶看到后,换来的是数落和批评。

那天晚上,小江在自己的手臂上又添了几道伤痕。

我问小江,这些伤痕不致命,说明你还有活下去的目的,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她告诉我,一年中有三天是她最在乎的,一个是清明节,一个是冬至,还有一个是妈妈的生日。

小江说,妈妈去世前给她留下的期待,是希望她成为优秀的画师。小江在一所艺术类中学里读书,无论文化成绩还是美术成绩都很好。

但小江说:“有的时候我觉得就算成为画师,妈妈也看不到。”

从小江的描述中我可以看到,她根本搞不清楚生和死的意义,她只是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而已。

我说,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初支撑是延续生命,你是你妈妈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存活下来的唯一的一个遗传的信号。

小江差不多每个月来一次我的门诊,我们会进行这样的谈话。同时我给她开药,要求她坚持服药。大概五六个月以后,小江再次来我的门诊,她主动说最近考试了,考得还挺好的,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刘海稍微剪短了一点。我告诉她,一切都很好,接下来还需要减肥。

那次我问她,除了当画师,她还有什么愿望。小江说她想离开家自己生活。我说你要离开家自食其力,就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必须先要有一份像样的毕业证,初中文凭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具备一些资质。小江回答我说,她会去努力的。

我再问她,这个月你有没有出现过自残的情况,她给我看她的手臂,伤痕明显比之前要好一点,说明自残的次数开始减少了。“我努力忍着,实在屏不牢的时候我才会割一刀。”

这一次就诊,小江给我写了一封信,上面写:“曾经我反驳了所有人的安慰,你却说动了我。我似乎看到了那么一丝的光。”她还送了我三本书。

作为医生,能够安安静静地对待一个病人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幸福的感觉,像对小江的治疗,效果很好,我自己也很有收获。只是我们平常门诊量太大了,没有办法给每位病人足够的时间。

小江的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生死教育的缺失。我们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当我们拥有生命的时候,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活的“舒服”,努力去拓展生命的宽度,延长生命的长度。同样,死亡也是需要得到尊重的。

我们平常就要接触死亡这个概念,这样真的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无惧,安静地去接受死亡。

每个人都有生的喜悦和死的恐惧,面对这些“喜悦”和“恐惧”的时候,我们应该学着去接纳它们。生命的长河是一个又一个色彩的延续。每一个个体,不论是已经离开的,还是现在或未来的,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构成了整条轨道的缤纷。


特别鸣谢 健康周刊记者 黄祺
图丨网络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0)

相关推荐

  • 如何做一个好的门诊医生

    <桑迪医生疼痛大讲堂> 扫一扫参与课程更精彩

  • 聊伤

    封面题词:林赤莹 总喜欢自嘲是个伤痕累累的女人.身上横一道.竖一道.斜一道的伤痕时常在提醒着我生之可贵. 第一道伤痕,竖的,1992年胆囊切除手术后留下的,一共11针.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整天被胆囊炎 ...

  • “我不陪着她,就真的没人了。”

    抑郁症群体在今天已经不是少数的边缘群体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指出,建议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将抑郁症纳入医保范围. 今天,除了为抑郁症病人获得平等的权利,也很多专业的医生呼吁,抑郁症家庭 ...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揭示表观遗传在小麦“爱恨情仇”故事中的作用

    普通小麦是由二倍体祖先种经历两轮的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作物(AABBDD)(图1).我们对这一复杂的过程戏称为A.B和D基因组的愉快'结婚'经历.研究者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六倍体小麦中的AB ...

  • 黄大爷的爱恨情仇(三)

    妹妹也拿起一个蓝边碗,从锅子里盛了小半碗米饭,把灶上的那碗咸菜也拿到了桌子上,招呼我一起吃. 突地,门外传来一个惊慌的声音:小梅妈,快点去池塘那里,你家来旺摔了一跤掉池塘里了. 小梅妈妈正在换鞋,连鞋 ...

  • 精神科医生:我看到的爱恨情仇(故事二)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这是上世纪90年代风 ...

  • 精神科医生:我看到的爱恨情仇(故事一)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这是上世纪90年代风 ...

  • 日精神科医生:福原爱从未爱过江宏杰 情史非常丰富

    网易体育3月28日报道: 福原爱与江宏杰离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日本一家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就发表了一篇2300字的长文,声称福原爱情史非常丰富,从未爱过自己的丈夫江宏杰,还翻旧账指出她曾与日本网球一哥锦 ...

  • 最真实轮回案例:从医50年精神科医生,讲述亲身经历的转世证据

    最真实轮回案例:从医50年精神科医生,讲述亲身经历的转世证据

  • 《木精》|精神科医生是如何讲述回忆的?(2998字/8分钟读完)

    字数:2998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张弛弛 校对:LIT.CAVE 编辑部配图:Online 01   为心灵赋形 人为何讲述回忆? 一种堪为经典的表述是: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 ...

  • 刘惠梅精神科医生

    刘惠梅 医生简介 1975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曾就职于沈阳市铁西区神经精神病医院.从事三甲级等医院临床心理科临床工作40余年,多年来一直从事精神科专业,分别担任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病房科主任.门诊科 ...

  • 李素云精神科医生

    个人简介        李素云, 68岁,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美国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室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