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疏通,讲究补泻与先后!

人体80%的疾病都与经络堵塞有关。我们看武侠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此人经脉寸断“之说,就是形容这个人入病已深。经络是人体上珍贵的宝藏,能治病,也能诊断病情。

一、什么叫经络的补泻呢

一般来说,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二、经络疏通也有先后顺序

第一步要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膀胱经是人体的总下水道,疏通它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

如果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气血还算足,就可以在膀胱经进行刮痧、拔罐,如果觉得自己气血不足,那就以艾灸为主。

第二步就是胆经、肝经、脾经、肾经(部位:腿内侧, 腿外侧)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水不足以养肝木。肝木过旺又会克脾土,而且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

疏通。而胆经又是肝火的排泄口,肝所承受的不良情绪须有胆经排除,胆经通则肝不伤。

第三步,心包经

心包经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而且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大局而不负责具体的事物,一般不会轻易动它。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疏通心包经了。

当然,以上为一般保健的经络疏通顺序,不是绝对的。治病调理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因病而异。

三、经络不仅能治病,亦可诊断健康

经与穴都可以治病,也可作诊断五脏健康的方法。每条经络都内联脏腑,因此,经络与穴位也都有相关脏腑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比如肾经原穴太溪穴,就是重要的肾虚诊断部位。此穴贴足内踝,以凹陷低深为健康。若太溪浮肿高凸,就是水湿泛滥于肾经,必是肾经阳虚。因为肾经走内踝之后,肾为水为坎卦,此处应该山高水低。

比如,肝经原穴太冲,为重要的疏肝理气穴位,也是肝经诊断要穴。健康人此穴略有凹陷,按压有弹性,肝虚之人则此穴明显凸起,按之松软,缺乏弹性。而且凡是肝经病变,多有太冲穴压痛。压痛之处就是针灸之处。

再如,脾经的三阴交穴可作为脾虚的诊断部位。脾主土,运化水湿,若脾虚,则土不胜湿而阴浊泛滥,表现在三阴交就是虚浮肿胀。凡脾经病变此穴多有压痛,妇女最为常见。虚则补之,此穴可针可灸。

四、12经络最容易堵塞穴位一览

平时可以多艾灸或按揉这些穴位,以疏通相应的经络。

五、阿是穴通经大法好

中医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刺激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着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

如有的地方酸痛、刺痛、发胀,那这就是你刺激的重点部位,最好艾灸开,越是痛感明显的,越要坚持多刺激。

这样虽然比直接给你穴位要麻烦,但是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更不会复发。

六、经络不通,用药无功

如果你经络不通,吃什么也不好使,也难以吸收。就好比,当马路被塞住了,你是开奔驰,还是开保时捷,是沒区别的。所以,一定要先通经络,然后,再补营养。 凡是经络不通就先行进补的人,必定会上火,这叫虚不受补。

因为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艾灸的温热作用疏通经络很有效。艾灸所产生的热量,是一种短红外波,其渗透能力是一般远红外波的3-4倍。艾灸远端穴位时,可强力冲开堵塞的穴位、疏通经络,调理五脏六腑功能,调和气血。

经络不是一天堵的,艾灸疏通经络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只有身体内循环获得改善,才能有持久的效果

七、为何疏通经络后更累、更乏?

有一些人,在经络疏通之后,会感觉更累、更乏,甚至比不做经络疏通时还难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症状的,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

人之所以会出现劳累疲乏,主要是因为脏腑供血量的减少,通常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剧烈运动;二是思虑过度;三就是经络疏通后。

经络疏通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运动,通过艾灸某个堵塞的部位后,患者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如果患者的体质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肌体的气血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在通经络前后,喝点生姜茶、蜂蜜、红枣茶,可以缓解这一症状。随着艾灸的深入,这一现象也会减少直至消失的。

湖北蕲艾厂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查经络、查穴位在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艾灸学堂”的工具,可以学到更多穴位知识。还有“您哪里不舒服”等常见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