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华||大源湖畔宛插花
柯金华||源湖往事
【一】开湖
大源湖有个宛插花湖汊,当地有一首名谣:“石盘龙、宛插花、帅猴子、中探花”。此话怎讲?因沿湖四岸鱼民每年冬季要“开湖”,开湖是鱼民生活中一件重大的生产捕鱼捉虾事情。就象农民种地,春播秋收一样。到夏至节前后湖区禁止一切捞捕作业,等湖里小鱼长到冬季时膘肥体壮,该到捕捞的时候了,看管湖区的人和官府商议,由当地官府发文贴通知各府州县的鱼民,某某湖几月几日“开湖”邀请广大鱼民踊跃参加捕捞作业,交纳多少湖苛即可。
“开湖”那天热闹非凡,各地鱼民齐聚一起,方言各异说话很难听懂,但面带笑容相互问候喜气洋洋。湖岸边搭起简易戏台,请来当地戏班子或杂技演员来表演助兴。“开湖”时间有的以打锣为号,有的放鞭炮开始,小渔船上的男女老幼精神抖擞、箭拨弩张。只等号令一响,百舸争流,如同山洪暴发各人使向各湖区的地点撒网捕鱼,限定三日。若后长期捕捞直到第二年夏至节止。年年如此。
渔民下湖捕鱼,讲究特多,如要是女人上船必须从船头的左边或右边上,不能迎头而上船,到船上不论男女小孩忌口“猫”字,因猫是鱼的天敌,还有大清早下湖碰到未梳妆的妇女上茅房或倒马桶,心里大不悦,倒霉透顶,所拿的船上生活用品不能拉下掉地或损坏,要是有此类事情主人会大骂,是小孩就有惹来招打的可能。岸上的人想讨个小鱼给猫吃,不能说给猫吃,要是说给猫吃鱼主人就会大骂叫你滚蛋,如要想讨鱼说:我们家“先生”讨个鱼吃,鱼主人皆大欢喜,甚至还给很多。
有一年大源湖“开湖”, 宛氏一对父子在湖里撒网,网撒完毕,准备做早饭吃。儿子把竹篙往湖里一插,栓好小船,父亲烧火做饭,吃饱了就收网捉鱼。奇怪的是父子俩收网时,发现插在湖里的竹篙已经长出了竹叶。父子俩知道竹篙插到了龙口里了,父亲说:“儿子,这个地方有风水,是块好地方,你下去。”儿子略思片刻说:“老爹,我下去,后来发谁呢?要不你下去,后来发我。”正当爷俩争执犹豫时竹篙从湖里漂起来,风水走了。后来此湖就叫“宛插花”。
【二】龙姑洲
龙王爷不愿听起父子俩的争端,即刻动身就走。可是龙宫中全家老少,不是个个都能如龙王爷所愿,说走就走。因为在此地居住多年,说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龙王爷生有一位龙姑,从未出过远门,也不愿随同父王前行,她说:“父王此地有山有水,个别鱼民不如你意,也是情理之中,但绝大多数人是好的,大源湖是个好地方,北有庙墩咀令公老爷居住,南有感湖作陪、西有虾弟相伴,我在中间观看湖的全景其乐融融,不是很好么?故土难忘,我也在此纺纱织布和当地百姓一起生活,哪处黄土不养人,你带家眷另谋他乡,我不挽留。”故而大源湖就有龙姑洲、庙墩咀。
湖区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夏天小孩们整天在湖里嬉水打闹,冬春两季湖水干枯,莲杆、莲藕出现在湖滩上,大人忙着下湖捞鱼摸虾,小孩子们也没闲着,就在湖摊上捡柴、挖莲藕、拾菱角,补贴家用,哪有上学读书的念头。我们村读书人很少,渔民们都是米袋拴在裤腰带上,孩子跟随父母东奔西走漂泊在风口浪尖上,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的两个姐姐就是我心中的楷模,没上过一天学,从小就是一把好手,捡柴、挖藕、摘菱角,哪一点都比男孩强,捕鱼撒网、理钩样样都会,全家七口人生活,要是没有姐姐们就无法生存,如今古稀之年儿孙满堂,还是惦记我们在外打工弟弟们和侄儿、侄孙们。操劳一辈子,每每想起我心中还是有愧于她们。
庙墩咀是令公老爷居住的地方,他知善恶、掌管大源湖水上民间事宜。渔民们下湖捕鱼摸虾前都要到庙墩咀令公菩萨面前祭拜祈祷平安无事,保佑多打鱼虾糊口度日。
龙姑居住在大源湖中心,一个沙洲上,也就是现在的“龙姑洲”。
虾弟听说龙王爷要走,就急忙和龙姑商议,说道:“父王要走,姐姐意下如何,你可跟父王一同前行?”龙姑道:“我就留在此地居住,虾弟你若不愿意和父王去,就不去,和我在一起,住在姐的西边就是了”。虾弟道:“姐姐不走,我也不走,就和姐姐在此安身相依相伴,愿将自身献给源湖黎民百姓,岂不甚好”。虾弟地名由此而生。湖居三仙,虾弟、龙姑洲,还有庙墩咀一字并排,站立在大源湖的中心地带,守望着自己的家园。保护大源湖的黎民百姓……
作者:柯金华 老家黄梅柯思湖 现为北漂
本期编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