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的起源、诗与词的演化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清宋翔凤《乐府余论》云:“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说明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其别称很多:

乐府:词最初能合乐,故有此称。如苏轼有《东坡乐府》,宋人把它称之为“近体乐府”。如欧阳修词三卷称为“近体乐府”。也有称之为“寓声乐府”,如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也有称之为“新乐府”的,如元好问有“遗山新乐府。”也有叫“倚声”,或“歌曲”的,宋姜夔词集叫《白石道人歌曲》;也有叫“乐章”的,如柳永词集叫《乐章集》。还有叫“琴趣”的,如黄山谷有《山谷琴趣外编》。

长短句:因句子长短不齐,故有此称。宋秦观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

诗余:因它是在诗之后发展起来的,与近体诗有密切关系,故有此称。宋宁宗庆元间编有《草堂诗余》(传为胡仔所编,不可信)

语业:《碧鸡漫志》卷二说:“陈无己所作(词)数十首,号曰语业。”杨炎正词集号曰《西樵语业》,名称多达20余种。

在之众多名称中,词是正名、通名,是曲子词、曲子的简称。其它均为别称。什么是词?王力先生定义为: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但必须加上一句:它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词的起源

1、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看法。目前学术界看法尚不统一。

①或云南朝乐府里某些歌辞即其雏形。如梁武帝萧衍有六首乐府、《江南弄》、《龙笛》、《採莲》、《凤笙》、《采菱》、《游女》、《朝云》。如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xièdié)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yú)。中人望,独踟蹰。

沈约亦有《江南弄》四首,调格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可知《江南弄》已成定格,诸家所作,都是依其调而为其辞者,与往昔乐府诗不同。故认为填词萌芽于齐、梁时代。

②产生于隋代。此说较流行和普遍。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词源》卷下也说:“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如《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前者乃“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碧鸡漫志》),后者乃是“亡隋之曲,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曰隋堤,有是曲也。”(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这两调可能是隋代民歌,可见词起自民间。

③认为产生于唐代。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刘大杰认为“词出于乐府与由于唐代近体诗变化而来的一两说最有力。”认为既产生于六朝乐府而变出于唐。

2、词的产生与音乐有关。

隋唐时期,音乐有三个系统——雅乐、清乐、宴乐。雅乐是《诗经》所配的古乐,清乐乃汉魏六朝乐府诗所配之乐。宴乐(又称燕乐、讌乐)是唐代从西域传进的乐曲。其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四弦二十八调,音域宽广,表现力富丰,故能以压倒优势取代从容舒缓的雅乐和清乐,并吸引诗人纷纷为之作词应歌,词就是为配合这种燕乐而创作的。《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正是这种胡类新声和里巷俗曲之结合,促成了词的真正兴起和发展。

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与以往的诗歌不同。大致而言,先秦时,以乐从诗,乐曲形式由诗之抒写情志的需要和体制所决定;汉至六朝,采诗入乐,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但乐府诗入乐,往往由乐工在文辞上进行分割拼凑以适应乐曲变化,辞曲并非完美结合,这种诗乐的情况与唐以来有意识地倚声填词是不同的。因此,无论是诗经,还是汉魏六朝乐府,乃至唐代的五七言绝句,诗乐的结合方式大多是“选词以配乐”,唐宋词则是“由乐以定词”,即本备曲度,词人根据乐曲的旋律、节拍要求填上歌词。最初依曲填词,词意与调名统一,中[河渎神]是祭赛河神之曲,所填词亦与赛河神有关。但后来此曲普遍流传,不祭河神时也有人唱此曲,于是文人就用别的抒情意境填词,词意就与调名无关了。初期小令,多为应歌而作,文句简明、词意一看便明,无需再加题目。后来词的作用扩大,意境题材繁复,于是作者有必要再加一个词题或词序以说明词的创作动机及内容。前者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者如姜夔[杨州慢]、[齐天乐]等词均有较长的序。

3、词的产生与长短句有关。

乐曲需要与词相配,最初拿七言绝句,近体诗与之相配,充当歌词。但繁复多变的燕乐曲调与整齐划一的五七言诗的整齐句式发生了矛盾,因此采取加和声和衬字的办法来填补节拍,后来有人把无意义的和声(即泛声)、衬字写上有意义的文词,因此,长短句应运面而生。朱熹《朱子语类》云:“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逐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长短句在诗经、乐府里大量使用,和声魏晋时就有。传为曹丕作的《上留行行》《瑟调》就用了和声:

居世一何不用,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一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惜,将欲谁怨,上留田。

上六处“上留田”意义不在,但在音乐上起了和谐划一的作用。但这还是词。当然,“和声”和“泛声”还不足以解决胡乐与诗的矛盾,于是“依曲拍为句”便成了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

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从歌诗之法到歌词之法,这就是词体的形成过程。大体说来,词在燕乐风行的初盛唐于民间孕育生长,中晚唐、五代时经过一些文人的创作逐步成熟和定型,至两宋而大盛。

诗与词的演化

词不称“作”而称“填”,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恰相谐会,有它整体的结构。那么它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演化来的呢?

词之短调小令打破近体诗的整齐形式,演化成为句读参差、声韵复杂的曲子词,最初还只是就原有句式酌加增减,期与杂曲小令的节拍相应。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俨然一首七绝,不过破第三句的七言为三言两句,并增一韵而已。

又如韩偓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

至于北宋词家们一般经常使用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又是一首七律,不过破第五句的七言为三言偶句,并增一韵而已。

又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俨然两首完整的失黏格七绝,不过上半阕增一个两言短韵句,下半阕增两个两言短韵句而已。

《浪淘沙》一曲,唐人原多沿用七绝形式,加虚声以应节拍,
例如刘禹锡所作: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引,尽是沙中浪底来。  

后来演化成为长短句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暖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
  在四个七言句子之外,增加了四言四句、五言两句,就变得复杂多了。但在每句的平仄安排,仍然和绝句没什么差别,不过上下阕前三句都是句句协韵,表示情感的迫促,至第四句才用仄收,隔句一协,略转和婉,和七绝情调有所不同而已。

再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是混合五、七言绝句形式而加以错综变化,组织成功的。前后阕都用两句换韵,平仄互转;开首两个七言句的平仄安排又违反近体诗的惯例,是适宜于表现迫促情绪的。

  

又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也是参用五、七言近体诗的句式组成的,而两句一联中的平仄安排全部违反近体诗的惯例,并且韵部都得用上、去声,所以和婉之中,微带拗怒,适宜表达高峭郁勃的特殊情调,和《菩萨蛮》显示的声情又有差别。 

上面略举了几个例子,以说明近体诗和曲子词在句式和声韵上的演化关系。这只是就短调小令来讲,至于慢曲长调,那它的变化就更加错综复杂得多了。

经过一大批诗人的赏音重视,解散近体诗的整齐形式以应参差变化的新兴曲调,随着对“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越来越讲究。到了晚唐,诗人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遂成花间词派之祖。话说诗与词的演化关系

词不称“作”而称“填”,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恰相谐会,有它整体的结构。那么它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演化来的呢?

词之短调小令打破近体诗的整齐形式,演化成为句读参差、声韵复杂的曲子词,最初还只是就原有句式酌加增减,期与杂曲小令的节拍相应。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俨然一首七绝,不过破第三句的七言为三言两句,并增一韵而已。

又如韩偓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又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

至于北宋词家们一般经常使用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又是一首七律,不过破第五句的七言为三言偶句,并增一韵而已。

又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俨然两首完整的失黏格七绝,不过上半阕增一个两言短韵句,下半阕增两个两言短韵句而已。

《浪淘沙》一曲,唐人原多沿用七绝形式,加虚声以应节拍,
例如刘禹锡所作: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引,尽是沙中浪底来。  

后来演化成为长短句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暖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
  在四个七言句子之外,增加了四言四句、五言两句,就变得复杂多了。但在每句的平仄安排,仍然和绝句没什么差别,不过上下阕前三句都是句句协韵,表示情感的迫促,至第四句才用仄收,隔句一协,略转和婉,和七绝情调有所不同而已。

再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是混合五、七言绝句形式而加以错综变化,组织成功的。前后阕都用两句换韵,平仄互转;开首两个七言句的平仄安排又违反近体诗的惯例,是适宜于表现迫促情绪的。

  

又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也是参用五、七言近体诗的句式组成的,而两句一联中的平仄安排全部违反近体诗的惯例,并且韵部都得用上、去声,所以和婉之中,微带拗怒,适宜表达高峭郁勃的特殊情调,和《菩萨蛮》显示的声情又有差别。 

上面略举了几个例子,以说明近体诗和曲子词在句式和声韵上的演化关系。这只是就短调小令来讲,至于慢曲长调,那它的变化就更加错综复杂得多了。

经过一大批诗人的赏音重视,解散近体诗的整齐形式以应参差变化的新兴曲调,随着对“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越来越讲究。到了晚唐,诗人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遂成花间词派之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