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实操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1
问题:11
小明老师,如果我养只猫,能缓解我的心理问题吗?
小明老师:
是这样的,小孩儿在3~5岁的时候养宠物是可以的,这让他有一个和自然接触的机会。
但是年龄大的人养宠物会减少与人的交流和沟通。
宠物是个替代性的东西,很多人甚至不需要找男女朋友,也不需要找其他人,他就和动物沟通就够了。
因为人都有一种情感的需求,和人沟通的需求。养宠物之后,通过宠物就会替代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就会减少与人的沟通。
12
问题12:
我的孩子在初中时非常自律,但到了大学之后却变得自律性非常差。
小明老师:
很多家长都以为我给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就会持续到未来的生活,其实不是的。
孩子的习惯不是由家长培养出来的。
哪怕你小时候上小学、上初中培养的再好,这个习惯也不一定会坚持下去。
孩子会坚持什么事情,取决于他对这个事情有什么样的动力。
比如说以前他受到家庭的影响,生活很有规律性。会按时睡觉、吃饭、学习等,他有很好的自律性。
等到有一天他自由的时候,他不再受到家庭约束的时候,他自己如果没有动力去支撑他以前的习惯,那么他的习惯就会变化。
比如说你给你小孩培养的习惯很好,从来不熬夜。
一旦你小孩进入大学之后,自己管理自己,他没有对于不熬夜动力的理解。
比如说熬夜会影响我的美容啊,影响我的身体啊,如果他没有这方面自己的动力,他不会坚持你的习惯,他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
所以从小培养习惯,只能维持小时候那段时间。人长大后做什么事情,必须由他对这个事情动力的理解来决定。
比如说你对熬夜的关注是因为不健康,但他没有这方面的关注,他没有动力就不会做事情。
什么情况下可以让你的孩子拥有动力?
你让他去给大家讲健康常识。他就会学到很多很多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他给别人讲不能熬夜,那么他自己就会有所调整。
人只有自己去体验一件事情,他才能有所理解。
家长的动力在孩子小时候有用,孩子长大后已经无法起作用了。所谓习惯都只能维持小时候的时间,人长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但是当兵可以培养出好习惯,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不仅是强制性的,它会告诉你,这对你会有什么作用。
所以有人认同了军人的生活,他就会觉得很好坚持。他从军人那里得到的不仅是习惯,更是认同军人的习惯。
而长大后的孩子,如果不认同小时候你给他培养的习惯,他就不会坚持这个习惯。
只有当他认同习惯的时候,他才会坚持习惯。
有一个学中医的女孩,她从来不在晚上洗澡,她有她的讲究,晚上洗澡会影响身体的阳气。她如果认同这个原因,她就会坚持。她如果不认同,她就不会坚持。
所以孩子长大之后,取决于自己认不认同这个观念。你要想改变他的习惯,就让他去从事这项工作。他从事这项工作,就会改变他的习惯。
13
问题13:
按老师说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早越好。
小明老师:
是,不过你要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改变,但是必须始终要有目标。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作者:赵小明
文字整理:余春
图文编辑:段艳梅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