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手脚麻痛小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糖尿病病史越长,发病率越高。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早期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逐步进展为肌肉无力、萎缩、皮肤干燥少汗等症状。疼痛会导致患者夜不能寐,而麻木可导致行走失去平衡感,易于跌倒、骨折,最终肢体溃烂而发展为糖尿病足。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很多病人发现手足四肢末梢出现麻痹、疼痛,往往会以为是腰椎或脊椎出现问题,看遍了骨科、内科、神经科,最后才发现原来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人常常会有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有蚂蚁在身上爬行、被针刺的感觉)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感觉消失、对冷热痛或损伤性刺激毫无知觉,但有些病人皮肤完好无损,仍会感觉某处皮肤或肢体异常剧痛,似火烧、火烤、刀割,痛苦万分。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以上症状需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人高血糖毒性和高渗性长期持续损害机体神经细胞所致,多累及周围神经系统,甚至可波及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一般以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发病较缓慢,初起可无症状,突出表现为两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样及烧灼样疼痛。有的病人不仅白天疼痛,夜间也会疼痛,并且症状会加重,这是因为人在夜间睡觉时,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血管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下肢血管平滑肌痉挛。大多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表现是下肢比上肢重,其中麻木为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有的患者可有自发性疼痛、闪电痛或刀割样痛。糖尿病神经病变还会影响病人睡眠和情绪,规律性疼痛让病人难以入睡,长期睡眠障碍又会极度影响日常生活,病人常觉得困倦和乏力,继而精神恍惚,严重的还会出现失望、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疼痛还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间接导致远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增加。

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为排除性诊断,对疑似患者,必须仔细进行下肢检查后诊断,无症状的患者不能排除诊断。临床上,诊断应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和一些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须接受针刺觉、温度觉、音叉震动觉(128 Hz音叉),大拇趾远端10克尼龙丝触压觉及踝反射检查。研究显示,两种及两种以上检查结合的诊断敏感性大于87%。10克尼龙丝检查显示患者触压觉丧失和震动觉下降,可以预测足溃疡风险较高,同时注意患者足部溃疡,硬茧、变形及鞋袜检查。

鉴别诊断须与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维生素B12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鉴别。结合患者典型症状,远端感觉丧失及反射消失,即使无症状也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运动为主的异常严重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且逐渐发展,应该考虑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或椎管狭窄。不能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神经病均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寻找最佳的血糖控制速度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血糖。患者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应积极进行神经营养及修复治疗,同时重视对症治疗(如止痛)和足部保护。

控制血糖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使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25%,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的相对危险度降低40%。然而,即便是良好的血糖控制也并不能完全改善神经功能,严格快速的血糖控制还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甚至出现昏迷、癫痫发作,诱发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因此,寻找最佳的血糖控制速度非常必要。

神经修复神经损伤通常伴有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其修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神经轴突变性的修复最长需要18个月。通过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以及磷脂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常用药物为甲钴胺等。

止痛积极止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证实,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钙离子拮抗剂(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良好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