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章法之起承

古诗词章法之起承

所谓近体诗章法,即近体诗谋篇布局的法则,也就是一首诗组织成篇的结构艺术。通常有起、承、转、合(结)四个层次。元代傅若金《诗法正论》载:“或又问作诗下手处,先生曰: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以绝句言之,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律诗第一联是起,第二联是承,第三联是转,第四联是合。”这是从近体诗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构规律,又转而指导近体诗创作,为谋篇运思指示门径,这一法则也常广泛适用于其他文学作品中。

或对景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起句一般要紧扣主题,交待事与物,总括全诗,或定基调,或统领全篇。

缘事法

即先借一件与题旨有关的事情引起下文,可借眼前事,也可借史实或传说起句。如李白《赠汪伦》之“李白乘舟将欲行”句;崔颢《黄鹤楼》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托景法

先借景物造成与主题相关的氛围,逐步引出题旨来。绝句如张继《枫桥夜泊》之“月落乌啼霜满天”;律诗如杜甫《登高》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议论法

即先发表议论,后追述作者志向和抱负。绝句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之“生当作人杰”;律诗如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之“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抒情法

即先以抒发作者个人感情起句,再引景入胜。绝句如李商隐《登乐游原》之“向晚意不适”;律诗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忆史法

以追述古迹或史迹起句,再引出下文。绝句如章碣《焚书坑》之“竹帛烟销帝业虚”;律诗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之“王浚(繁体)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追忆法

即以追忆作者过去曾经经历的事起句,再引出自己的感慨。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之“去年今日此门中”;王播《题惠明寺》之“三十年前此院游”。

设问法

如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是设问语;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是自问自答;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不问自答;刘克庄《戊辰即事》“诗人安得有青衫?”是反问(或叫反诘)。

比兴法

即以传统的景或物比兴起句统领全篇。如贺知章《咏柳》之“碧玉妆成一树高”;李峤《送李邕》之“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对偶法

即以对偶句开头起句,再从其他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描述。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承句四法

承句是承接上句,引出下句的,要连贯自然,才能发挥好。杨载《诗法家薮》云:“承句要稳健”“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点题法

如王昌龄《西宫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承句“春恨”把西宫“怨”字点出来了,恨由怨生也。

补充法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承句补充说明了身在异乡的人内心的思情。

衔接法

如张藉《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承句中秋风起时思愁生,万千思绪牵肠,两句衔接紧密贴切。

对比法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虽长,但同承句中的“愁”比起来,似乎还是愁思更长了。

历代诗法中大都推崇“凤头”、“豹尾”、“腰眼”说明近体诗章法“起、转、合”句的重要性。记得宋代严羽《诗法》载:“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更难得。”

纵观历代格律诗,数量何止万计,别格定然不少。诗词创作知道基本知识固然不错,但切不可依样画瓢,照搬套用。只要在懂得和掌握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灵活应变。纵所周知,墨守成规则“文死”,“源头活水”才能凸显诗文的核心价值。而真挚的情感,灵活跳跃的思维,独特新颖的视角、自然顺畅的笔法才是真正价值所在。因此,俺个人以为,我们创作诗词时,只要遵循情真自然法则,在“求正容变”的前提下,大胆自由地进行,其他一切手段和技法都不必刻意追求。

本文摘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诗词的整体框架及构思

格律诗写作之转法

律诗中常用的对仗虚词

写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对仗十七法(三)

学习了对仗法,怎能不读读这些对仗佳句

写景诗的七种方式

(0)

相关推荐

  • 近体诗浅谈

    在贵州大学诗词论坛上的发言       (节选) ······ 网络与诸弟子论诗,尝勉之曰:"诗也者,情景理趣也,若乎文字,载体也,其所贵者性情,以'平凡心.平淡语:寻常景.非常情'为之,近 ...

  •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一些古诗词的基本常识误区

    有朋友问: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什么分为律诗和绝句? 这其实是一个中国古诗词的基础问题,只不过在回答中如果概念不清晰,容易造成混淆.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区分的原则就是看这首 ...

  • 【诗词学堂】古诗词章法之起承

      所谓近体诗章法,即近体诗谋篇布局的法则,也就是一首诗组织成篇的结构艺术.通常有起.承.转.合(结)四个层次.元代傅若金<诗法正论>载:"或又问作诗下手处,先生曰:作诗成法有起 ...

  • 【诗词微塾】古诗词章法之起承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诗词微塾 古诗词章法之起承 所谓近体诗章法,即近体诗谋篇布局的法则,也就是一首诗组织成篇的结构艺术.通常有起.承 ...

  • 细读《篆刻学》:章法里的“承应”

    章法的第七节,邓散木先生谈到"承应".这个"承应"似乎并不妥当."承应"相对来说,有接待之意,且主要指下级接待上级或妓人接待客户,因此用于列 ...

  • 绝句“起、承、转、合”的章法

    绝句"起.承.转.合"的章法 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章法,诗也一样,也是具有章法的.绝句的章法主要体现在"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一般情况下,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 ...

  • 子言命名:带承字的古诗词起名

    带承字的古诗词起名 承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双手托起一个人的样子,本义指捧着.接受 .引申用作敬辞,表示蒙受,又引申为继承.不使断绝. 子言命名分享带承字的古诗词起名 1.承恩 侍儿扶起 ...

  • 硬笔章法训练字帖—小学四年级必背散文 诗歌 古诗词

    硬笔章法训练字帖—小学四年级必背散文 诗歌 古诗词

  • 例解古诗词的承转句技法

    承句技法 古典诗词讲究章法,注重诗意的分合和意脉的承接,最常见的章法是"起承转合".诗词的承接,要如"骊龙探珠,抱而不脱". 一.写景承句 严武<军城早秋 ...

  • 『古诗词』思乡诗: 长相思

    作者或出处: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 ...

  • 『古诗词』思乡诗: 泊船瓜洲

    作者或出处: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