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油画】林风眠:美丽是这样能够吸引人的东西!

林风眠

1900.11.22~1991.8.12

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

画家 艺术教育家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

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

30年代后 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

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

中西融合的道路

并吸收了民间瓷绘的意匠

其画多方形构图

线钩色染,水墨淋漓

多画秋骛、白鹤、枫林

睡莲、瓶花、仕女等

别具一格

在现代变革中国画的探索中

他的创造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画院的《鹭》、《静物》等

受其影响的人很多,如吴冠中、黄永玉等

林风眠作品特色有四

一是块面与线弦的二重唱

二是采用方纸构图

三是融合西方绘画光、形、色技法

四是对立和谐的统一

吸收西方现代绘画营养

与中国传统水墨境界结合

融入个人的人生经历

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

主张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的教育思想

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终生致力于融合中西绘画传统

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历史方面观察,

一民族文化之发达,

一定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

吸收他民族的文化,

造成新的时代,

如此生生不已的。”

“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

艺术的第二利器,是他的力!

艺术,

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我们应该认定,

艺术一方面调和生活上的冲突,

他方面,传达人类的情绪,

使人与人间互相了解。”

“艺术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中

占了第一把交椅,

我们也应

把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主位,

拿给艺术坐!”

“中国以往的历史自有它光荣伟大的一页,创造的丝曾织就了古代的艺术斑斓的痕迹。但过去的是过去了,时间不留情地把我们拖到了现代,要希望在已死的蚕里抽出新鲜的丝已是不可能,已经为时代腐坏了的旧锦也不必再去留恋,我们只有鼓起勇气负起责任,培植我们的新蚕,养育我们的新蚕,使将来抽出来的新丝,织成时代上更灿烂更有光泽的新篇幅,这是我们应有的希望!敬爱的艺术家们,请拿出医者圣者的情感,请拿出勇敢奋斗的毅力来,不要徒然对着国人恶劣的趣味一叹,立刻负起艺术运动的责任,培养你的实力,掬出你的慧心,抬出你高贵的作品,要把这些可怜的同胞拯救出来,中国的艺术界才有救!”

“我相信,

凡是诚心学艺术的人,

都是人间最深情,

最易感,最有清晰的头脑的人;

艺术家没有利己的私见,

只有利他的同情心,

艺术家无所谓利禄心,

只有为人类求和平的责任。”

“人类所创造的美的对象

是艺术,

人类所创造的研究美的

对象的学问是美学。”

“美丽是这样能够

吸引人的东西!”

“美学不特研究美的对象,

也批评它;

美学不特可以批评艺术,

也可以拿来评价人类的普遍生活:

它可以把知识的对象的真,

意志的对象的善,

艺术的对象的美,

完全统一在一点上。 ”

“我们知道,属于美的,

有天然美,人工美,

以及创造美之区别。

天然美是天生地设

不加上些人工而自然美妙动人的;

人工美是在天然美之外,

加以人工之改造或补充而成;

创造美是完全由人类的力量,

在固有的美的对象之外,

创造出一种新生的美来的。”

“艺术之原始,

系人类情绪的一种冲动,

以线形颜色或声音举动

之配合以表现于外面。”

“艺术是情绪冲动之表现,

但表现之方法,

需要相当的形式,

形式之演进是关乎经验及自身,

增长与不增长,

可能与不可能诸问题。

人类对此两方面比较完备,

在表现方法上,

积成一种历史的观念,

为群体之演进,

个体之经验绝不随个体而消灭的。”

1919年7月,中学刚毕业的林风眠收到了梅州中学的同窗好友林文铮从上海发来的信函,获知了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遂告别父老前往上海和林文铮一同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前往法国留学。

1921年,两人转入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习,林风眠大受赏识,9月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得以进入柯尔蒙(Cormon)的工作室学习,并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以及当时欧洲艺术界认为的“东方艺术”。

1920年,1月抵述法国马赛港。做油漆杂工,半工半读,到枫丹白露中学补习法文、数学。从此改名为风眠。

1921年春,入法国蒂戎美术学院,在浮雕家扬西斯先生门下学习素描。秋,由扬西斯先生推荐,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入名家哥罗孟画室学习素描及油画人体。扬西斯先生收藏了林风眠一幅风景画。扬西斯先生专程到巴黎看望林风眠。林风眠与留法学生刘既漂、林文铮、王代之、吴大羽等组织霍普斯会即“海外艺术运动社”。

1922年,油画《秋》入选巴黎秋季展览会。父亲林伯恩病故。

1923年,结束巴黎美术高等学院学业。春,应熊君锐之邀请,与挚友林文铮去德国游学。在柏林创作巨幅油画《柏林咖啡屋》、《渔村暴风雨之后》等作品。与德国柏林大学化学系学生方·罗拉邂逅。冬,与方·罗拉结婚。

《渔村暴风雨之后》,画的是暴风雨后,渔家妇女在海边等待归舟的情景:人们面向大海站立,外表的平静正掩盖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此画曾挂在杭州艺专的校长室内。

1923年在法国学了三年绘画的林风眠(中)游学德国,与好友林文铮、李金发去柏林。

1924年春,回到巴黎,同罗拉居住巴黎玫瑰街6号。5月,参加中国在斯特拉斯堡莱茵宫举办的展览会,当时由驻法公使及蔡元培发起。林风眠参展作品达几十幅,其中包括油画和国画。展览中作品所蕴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及其才华被蔡元培先生发现。7月,夫人罗拉生产,不幸难产,染上急病,妻儿一并去逝。10月,油画《摸索》、中国水墨画《生之欲》,入选巴黎秋季沙龙展。

《摸索》 2X4.5米 ,着意表现思想家们在摸索人生的路。

《生之欲》

1925年1925年春,以多而优的作品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其中《饮马秋水》等数幅作品,由海外收藏家收藏。秋,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冬,蔡元培推荐林风眠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偕夫人阿丽丝返国。由蔡元培推荐聘任林风眠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入据北京,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他愤而辞职。时值蔡元培在南京主持大学院,聘他为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负责筹办国立艺术学院事宜。

1926年春,同夫人先到上海。旋即赴北京国立艺专就职,同时兼教务长、油画系主任。在艺专举行归国后首次大型个人画展。鲁迅到艺专观看林风眠画展。发表《东西艺术之前途论文,提出与徐悲鸿相似的“中西融合”艺术主张。

民间 1926

1927年5月,发起组织“北京艺术大会”。发表《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7月,艺术运动失败后,被免辞北京艺专校长、教授等职。8月,女儿蒂娜诞生。9月,南下受蔡元培之聘,任国民政府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12月,蔡元培采纳林风眠提出建立江南艺术大学的建议,通过了《筹办国立艺术大学院提案》,决定林风眠负责等建国立艺术学院,地点在杭州西湖畔。创作油画《人道》。

人道 1927

1928年1月,参加南京《第一届艺术展》,展出《人道》等作品。蔡元培偕夫人专程从南京来杭州参加国立艺术院开学典札。受到学界泰斗、创办人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被聘任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夏,发起成立“艺术运动社”。10月,国立艺术学院院刊《亚波罗》创刊。是年留法归来的张道藩,欲谋求艺术院之职,被林风眠拒绝。

1929年1月,“西湖一八艺社”成立。2月,同林文铮共同制定《艺术教育大纲》。3月,发表《中国绘画新论》。4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展出油画《贡献》、《海》、《南方》,并任评选委员。兼任西湖博览会艺术倌主席,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馆。5月,西湖博览会在杭州开幕。8月,参加国立艺术院在上海举行的“艺术运动社”首届美展。10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艺术院改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为纪念熊君锐牺牲创作油画《痛苦》。组织成立“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

1929潘天寿与 林风眠 等

1930年,暑假与潘天寿赴日考察教育。并在日本东京举行“艺术运动社”及杭州艺专教授作品展。为《前奏》月刊撰写发刊词。

1931年春,“艺术运动社”作品在南京举行第三次展览。《亚丹娜》创刊。5月,蔡元培发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对国立杭州艺专的创建作了充分肯定。

1932年发表《美术的杭州》。

1933年发表《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