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艺术 | 明 陈洪绶《簪花曳杖图》

【名称】簪花曳杖图

【年代】明

【作者】陈洪绶

【馆藏】私藏

【材质】纸本

【尺寸】100cm x 34cm

明 陈洪绶 簪花曳杖图轴.mp30:53
来自宗雅印象

《簪花曳杖图》为陈洪绶典型的绘画风格作品,作品中的高士神情自然,持仗独行,衣纹线条自然流畅,人物面部线条为陈洪绶典型的夸张线条,作品作于乙酉(1645)年,1644年是明亡清兴的历史时刻,作为明朝人的陈洪绶同样遭到亡国之辱,此后七年,清军打入杭州,陈洪绶绝食自尽。陈洪绶的绘画奇诡不羁,对于笔墨线条的提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上他独特的人物造型,树立了唐宋以来别具面目的艺术样式。中国绘画传统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绘画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无穷的魅力。

作品简介:

本幅陈老莲《簪花曳杖图》为陈老莲典型的绘画风格,作品中高士神情自然,持仗独行,衣纹线条自然流畅,人物面部线条为陈洪绶典型的夸张线条,作品作于乙酉(1645)年,1644年是明亡清兴的历史时刻,作为明朝人的陈洪绶同样遭到亡国之辱,本幅做于1645年,为南明二年,江南的文人义士暗自配合郑成功企图反清复明,推翻满清政权,而以陈洪绶为代表的江淮文人只能借助笔墨,画以达意,“岂知老莲手书于兵燹中,复痛此事耶”道出了陈洪绶当事的郁闷心里。此后七年,清军打入杭州,陈洪绶绝食自尽。

本幅经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收藏并题跋“正是庚申二十三高怀了,了驻春山萧寺索句,听黄鸟董女求莲下志,按有发簪丛天不老无钱赊酒,梦由酣耋来苦,忆青年事只痛生,前辈未残,己巳蒲节捻箧见老迟乙酉簪花曳杖图,考顾叔平为老莲好友,赠诗叔平至金陵中有佳句,疏林茅店老,古道敝袭人。十发题可不教一日闲过之斋”。

程十发一辈子崇尚陈洪绶与任伯年,陈老莲的绘画奇诡不羁,对于笔墨线条的提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上他独特的人物造型,树立了唐宋以来别具面目的艺术样式。而任伯年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尤其是他的肖像画,将传统中国画的以形写神理论表现得通俗易懂。程十发深受以陈老莲、任伯年为代表的这一路人物画传统的影响,又借鉴了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他的绘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笔墨技巧;而他从少数民族形象入手,找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新的契合点,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大智慧。从本幅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程十发高士图中的人物造型与笔墨技巧。

中国绘画传统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绘画传统,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无穷的魅力;而且,这种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我们视为历久弥新的艺术精神,她既涵盖了过去,也启发了现在,更指向未来。本幅经名家收藏,品相完好,宜永宝之。

明 陈洪绶《簪花曳杖图》

作者简介:
陈洪绶(1597—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与崔子忠齐名于南北,世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