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倪佳琪

据《光明日报》报道,高校校园内个别学生患有抑郁症,但是不愿求助专业机构,抗抑郁“靠自己”的情况不在少数。今年5月,有媒体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一项名为“当你觉得心理压力大时,会怎样缓解”的小调查,两天时间里共有2.3万人参与,其中1.1万人选择“硬撑着,正常生活”,仅有543人选择了“求助于专业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但仍面临着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部分群体因为主动游离于心理咨询服务的半径之外,因而更加难以识别和干预。而打通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最后一公里”,首先需要构建师生育人共同体。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体,要提升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教师的配置比例。教育部要求高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提出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的队伍建设思路,但面对大学生旺盛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和居高不下的心理危机案例数,恐怕还要不断加强师资配备。各校应结合现实情况与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优化专兼结合的队伍配置。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体,要提升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的协同性。对内要建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的队伍协同。对外要重视家校联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支持作用,通过发挥高校心理学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建立家校常态化联络机制,引导家长科学育人。有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建立精神科执业医师入校坐诊制度,帮助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体,要使一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专业技能。相较于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的专职教师,一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着更为庞大的人员基数和更为坚实的学生基础,但面对重度甚至中度、轻度的心理问题个案,却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大多具有连带性特点,高校要充分利用“三全”育人体系,支持辅导员班主任等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强化教练式的技能培训方式、开放“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等科学工具的使用权限、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人研讨等,不断提高基层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专业性、实效性。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体,要将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真正下沉到学生宿舍。宿舍长宜具备适于承担日常关心关注和观察辅助的朋辈身份。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和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借助宿舍单元和朋辈骨干,做好心理危机的识别、跟踪和支持性氛围的营造。在此过程中,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加强对相关师生群体的教育,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6日第2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