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渐成实现“弯道超车”关键 2024-05-11 01:42:58 科技制高点决定经济制高点,经济制高点又决定了金融制高点。上海市金融局曾表示,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再出发之年。现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处于冲刺阶段。作为新兴的和最有前景的领域,金融科技成为换道超车的关键。 发展金融科技,上海“不遗余力”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传统的金融行业同样面临巨大的冲击,也催生了金融科技这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各个发达经济体目前都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放眼未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能否顺利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已成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成败的关键。管理层不仅已经意识到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性,而且还认为“金融科技”正成为其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最大契机。于是政府接连发文,推动金融科技在沪发展。2019年8月22日,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是央行出台的首个单独针对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文件。两个月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再发《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科技中心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1月,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称上海将在五年内建成金融科技中心,通过金融科技企业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长三角监管协作等手段,孵化更多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机构。这标志着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可以预见上海会加速引领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相结合的应用实践,以金融科技激发效率的提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普惠金融。在日前举行的(12月7日)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今年以来,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金融科技成为链接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联动发展的关键点。上海金融科技产业每年都在快速发展融合,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也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创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上海地处国内金融对外开放前沿,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高,同时风险防控能力、金融监管能力也与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营造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大好环境。在此背景下,以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正促使金融行业发生深刻变革。那么上海,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前景如何呢?鉴于雄厚的“家底”,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厚积后继薄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对上海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基因。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金融市场体系完备、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是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是金融发展环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已经拥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证券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沪伦通、沪港通和百花齐放的各类金融机构。截止到2019年末,上海拥有1659家持牌金融机构,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去年上海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60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是驱动上海GDP最重要的力量。不仅如此,这里还聚集了中国最头部的几家金融科技独角兽。按照最新的估值或市值计算,全球前五大金融科技公司里有四家来自中国,其中众安保险、陆金所总部都在上海,排名第一的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总部也在上海。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发展金融科技中心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金融中心,受到政策支持,上海的金融要素市场全面,金融机构门类齐全;二是上海科技实力在全国也是最好之一,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利好;三是上海营商环境特别好,金融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都很健全,一些蚂蚁集团引进的专家或者高管,通常会为了孩子能上国际学校选择在上海而非杭州安家。于此同时,上海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实力也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据伦敦Z/Yen集团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上海在2020年3月最新一期中前进1名,跃居第四。而金融科技是上海首次进入前四的重要助推力之一。与排名第二、第三位的伦敦、东京的差距仅有2分和1分。从历史排名来看,最早上海与第一名的差距为193分,而现在这个分差仅为29分。这是2018年9月以来,上海连续第四次位列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金融市场交易额等多项指标国际排名居世界前列。 未来已来,上海当仁不让现在中国在移动支付、大数据征信、保险科技、投资科技等领域领先全球。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用户规模,在国际上都位于首位。再加上庞大市场、科技广泛应用,可以预想未来五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更加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作为金融科技发展排头兵,上海无疑将会成为最大受益者。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认为,虽然纽约、伦敦作为金融中心历史悠久,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可能性,“新的手段就是科技的力量,新型的金融中心就是要靠金融科技来武装,要靠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来提升效率。”在金融科技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表示,目前上海已初步拟定了金融安全监管、金融交易服务、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公共服务四大类16个子项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方向;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领域国家高端智库等。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称,今年以来联合六部委推进上海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3个试点项目全部上线试运行。在技术先进性、场景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优化民生服务,展示了上海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正如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所言,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际金融科技中心。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成为了驱动金融生态演化的基本力量和构建金融行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谁主导了科技,主导了生态,谁就主导了金融的未来。”作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重阵、资本积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海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融合的方向进发。 赞 (0) 相关推荐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体系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21-09-30 10:13 经济日报北京9月29日讯(记者 吉蕾蕾)国务院新闻办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 ... 吴清:金融科技就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制高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24日,全球顶级金融科技盛会--"外滩大会"正在黄浦江畔进行.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主论坛致辞时指出,新一轮科技创新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国际模式比较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国际模式比较 北中环亮了!虹口与临港联手打造北中环科创产业集聚带 投资近50亿元的虹口北部地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北中环科创综合体项目,日前启动建设.该项目是虹口区与临港集团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打造"北中环科创产业集聚带" ... 市场全面转强,金融科技或成反弹先锋 今日市场简况:大盘大涨2.1%,报收2883点,成交金额2470.9亿:创业板指大涨3.5%,报收1622点. 今日市场大涨更多的是释放一种转强的信号,创业板指的走势则更体现这一点,多头趋势明显明显, ... 【产品洞察】手腕上的战争打响,“智能手表+健康”是实现弯道超车关键? 智能手表未来将驶向何方? 文|叶小安 近年来,手机厂商将目光聚焦至手腕上"几厘米小盒子"竞争中. 目前全球前六大手机厂商均完成了智能手表产品线布局. 这长度不过几厘米的小盒子究竟有 ... 贝壳金服 CEO 孔令欣: 完善居住金融基础设施,使中国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租房.买房.卖房.装修,这一系列围绕"居住"展开的需求,与人们毕业后投入工作.结婚.生子.孩子上学等重要的人生节点密切相关,且往往伴随着大额支出.目前,虽然金融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有了 ... 王者归来!又一科技巨头成功弯道超车苹果:成全球最值钱科技公司 众所周知,自从在2018年8月2日,苹果公司市值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了全球首个市值突破万亿大关的科技公司,不得不说,这也是苹果公司自成立以来所取得了最让人震惊的市值记录,事实上,苹果最早在201 ... 响铃:产业智能化落地开启,凡普信新金融科技之路渐成康庄大道 互联网金融2018的剧烈震荡让金融科技不再只是互金的"幕后英雄",而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服务传统金融需求的新兴经济形态.而在市场出清.优质企业沉淀的过程中,2018年金融科技领域又出 ... 明年五五开黑节皮肤尘埃落定,貂蝉弯道超车逆袭,澜和韩信成陪跑 大家好我是指尖,五五开黑节已经过去,但是节日延伸活动也在继续,将在10号彻底落幕,根据五五开黑节当天的英雄使用场次来评出55个英雄进入投票池,成为明年五五开黑节皮肤的候选者,而玩家通过投票选出第一名就 ... 中国弯道超车成第一!新能源车又一好消息落地 最近,各大互联网公司和汽车巨头频频联手,意图分食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 18日消息,新能源车又传出重磅消息.北极狐ARCFOX阿尔法S发布,通信巨头HI智能解决方案落地.消息一 ... 2018大电影:中国电影票房超600亿,口碑渐成票房成败关键! 2018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大关,崔永元开撕冯小刚引爆娱乐圈偷税漏税风波,电影本身的口碑好坏逐渐成为票房成败的关键,国产电影大获丰收不再&q ... 被“卡脖子”的科技可以弯道超车吗? 科技日报曾发表系列文章报道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这些被卡脖子的技术有的是急需要解决的,有的则是心腹之患.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