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下槐镇的一天(李南诗/霍俊明荐)
李南:下槐镇的一天
平山县下槐镇,西去石家庄
二百华里。
它回旋的土路
承载过多少年代、多少车马。
今天,朝远望去:
下槐镇干渴的麦地,黄了。
我看见一位农妇弯腰提水
她破旧的蓝布衣衫
加剧了下槐镇的重量和贫寒。
这一天,我还走近一位垂暮的老人
他平静的笑意和指向天边的手
使我深信
钢铁的时间,也无法撬开他的嘴
使他吐露出下槐镇
深远、巨大的秘密。
下午6点,拱桥下安静的湖洼
下槐镇黛色的山势
相继消失在天际。
呵,过客将永远是过客
这一天,我只能带回零星的记忆
平山下槐镇,坐落在湖泊与矮山之间
对于它
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凤凰读诗
霍俊明荐语
李南《下槐镇的一天》不是一般意义上一个诗人的一首孤立的诗作,而是牵涉到很多当下中国具有“特色”的诗歌现象、诗歌问题和“现实”境遇。换言之,这个文本更像是春天里的一个燃烧的绿色导火索,它最终引爆的将是整个远方的草原。而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首诗歌中的小镇——下槐镇——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是的,在一个如此诡谲的时代我们进入一个“乡村的内部”是如何的不易,而进入一个无比真实的“现实”是如何的艰难。在李南的《下槐镇的一天》我就强烈感受到了一个所谓的“旁观者”的无边无际的沉默。诗人试图一次次张嘴,但是最后只有一次次无声的沉默。这种“沉默的力量”也是对当下那些在痛苦和泪水中“消费苦难”的伦理化写作同行们的有力提醒。“下槐镇”是一个入口——诗歌的入口、想象的入口、现实的入口。入口不大,但足以“步步惊心”。尽管诗人标出了“下槐镇”这一“无名”小镇的具体位置——石家庄以西二百华里的平山县境内——但是这一小镇显然具有了文化地理学上的坐标性意义。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下槐镇来反观一个个其他的小镇。以这些小镇为圆点,我们在多大的范围内看到了一种普遍化而又被我们反复忽略不计的陌生性“现实”的沉默性部分。“回旋的土路”无疑又成为接续过往的历史和当下现实的链接点。这个点,曾经被无数诗人和作家们反复踩在脚下一次次被忽略。又是一次可笑的忽略!
“下槐镇的一天”是短暂的,但是我们走得却是如此艰难和漫长。因为它所牵涉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观感,而是牵涉到整个中国的现实,还有诗人的精神现实。我们所见太多,遗忘也太多。我们在隔着车窗高速度前进的同时,我们的双脚和内心都同时远离了大地的心跳声。我们在城市化的玻璃幕墙里只看到同样灰蒙蒙的天空,我们最终离那些“远逝之物”越来越远,直至最终遗忘。
诗人 李南,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青海。1983年开始写诗,1994年出版诗集《李南诗选》,2007年出版诗集《小》,2014年出版诗集《时间松开了手》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本。现居河北石家庄市。
荐者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文学博士后,诗人、评论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国文系客座教授。著有专著《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变动、修辞与想象: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中国诗歌通史》(合著)《文学现场对话录》(合著)等。著有诗集《怀雪》《一个人的和声》《批评家的诗》等。主编《中国好诗》《诗坛的引渡者》《百年新诗大典》《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年度中国诗论精选》等。曾获《山花》2015年批评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年度批评家表现奖、《星星》年度批评家、《诗选刊》年度批评家、《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扬子江》诗学奖、江苏紫金文学期刊奖批评奖、《名作欣赏》论文奖、“诗探索”理论与批评家、《滇池》文学奖、首届德令哈海子诗歌奖、首届刘章诗歌奖、“明天”双年奖批评奖等。
凤凰读诗 每周两期,均为自由来稿或《凤凰》诗刊选摘。不好不推送。
喜欢,就扫一扫
F 『凤凰』诗刊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队伍: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