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 “灾难报道”的媒介失范问题及对策

核心概念解析

*注 意:标红词句都是名词解释答题采分点!

一、“灾难报道”的定义(熟悉概念)

灾难报道因灾难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冲击性而具有异常巨大的新闻价值,它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也是超常的。灾难发生后,各家媒体的目光会聚集目光,但是其中也会存在着一些伦理失范现象。

学者刘海明教授认为,灾难报道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灾难报道’指的是报道和灾难有关的消息、特写、评论等新闻作品,也包含了与地震题材相关的文学性作品。广义的‘灾难报道’在外延上更为宽泛,它涵盖了一切和地震相关的信息。广义的灾难报道的作者,可以是媒体从业者,也可以是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记者’,还可能是其他民间人士。”

二、灾难报道中存在的媒介失范现象(结合案例理解)

(一)真实性问题

因为灾难性事件事发突然,现场混乱,记者获得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的,只有局部真实。很多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内容,可能因为个人感受或描述的误差而出现与事实的偏差。或者,记者因急于抢突发新闻而对所获得的素材没有核实,造成失实。

(二)侵扰悲痛,漠视生命价值,造成二次伤害

侵扰悲痛是指记者在意外或不幸事故发生后,侵扰一些因该事故而悲伤的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是信息采集环节的侵扰,体现为使用欺骗或强制手段进行采访,或强行打开被采访者的痛苦记忆;二是信息重现环节的侵扰,体现为报道内容失实,报道风路冷谈或轻视,文字和图片过于刺激等

(三)过分煽情,过度刺激,缺乏反思,深度不够

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倾向于使用煽情化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可获得性,但是煽情毕竟有碍于新闻的严肃性,使得新围的重心发生偏离其反思、追问的主任务得不到发挥。

(四)片面追逐热点,忽视长期关注性

媒体报道上存在失衡现象,热点出现时就一窝蜂地追逐,在其热度消退时便立马放弃,转的逐新的热点,这样不利于报道的完整性和深度,对灾区的后续关注不够,受众也不能接触完整的信息,而变成热点下随波逐流的人。

(五)报道焦点模糊,关注领导忽略灾情

灾难发生时,往往会有领导进入灾区一线探望的情况,这时许多媒体会将报道重心只放在领导身上,而忽略了最应该关注的灾情以及灾民安置问题,出现了报道舍本逐末的现象,也忽视了媒体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六)泛娱乐化传播

有些媒体传播者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不能找准角度报道新闻,反而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进行“表演式采访”,将重大灾难报道视同儿戏,会导致受众的注意力被引导到与灾难无关的方向去,在娱乐灾难的时候,新闻伦理也遭到极大地破坏,媒体的形象也因此受到重创。

(七)媒介审判

作为灾难事件的报道者,媒体并没有法定的权力去干涉司法机关的判案程序和审判过程。这段时间往往错综复杂,作为媒体往往抓住一个方面就开始报道,很难深入客观地作出公允报道,而司法程序是一个十分严肃而又谨慎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多方调查取证,然后去伪存真,依据法律作出理性、公正的判决。如果媒体动辄以西方的“第四权力”自居,制造舆论,营造舆论压力,企图迫使法院按照自身营造的所谓“民意”走,这种形同“雾中花”、“水中月”的民意,就会因为客观上构成“媒介审判”,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否则司法公正作为维护社会底线的最后一道防线就会彻底沦陷。

三、灾难报道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原则

时效性和真实性对于新闻来说很重要,而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这两点尤其重要。灾难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应第一时间通过远程采访或直接到达事件发生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同时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通过全媒体组合报道方式,方能在灾难事件中取得话语权。新闻媒体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第一时间整合各方信息,做到文字、图像、声音并用,全面真实地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灾难事件和救援进度,避免流言、谣言带来社会恐慌。

(二)注重人文关怀对灾难事件不过度渲染,避免造成“二次创伤”和社会恐慌。

灾难新闻报道的问题,包括娱乐化、媚俗化等,很大一部分在于记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灾难新闻报道时,记者应做到注重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渗入到新闻报道中,做到对灾难场面不可以渲染,对受灾人群保持同理心和同情心,将报道主体从政治关怀向普通民众回归,摒弃看客心理,重视和关注弱势群体,注意采访方式和态度,避免造成对受灾者的二次创伤和对社会大众造成的恐慌心理。

(三)建立健全报道机制

现在灾难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客”,媒体应针对灾难新闻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灾难新闻应急报道机制,基于这套机制,不管是地方媒体还是中央媒体,都能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发布信息,而不会因为事件的突发性就一团乱甚至是束手无策。除了有利于媒体对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快速反应外,健全的灾难新闻应急报道机制也有利于媒体在与其他同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四)对灾难进行深思与反省

新闻媒体应对灾难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因为媒体的责任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下灾情,还要对灾难中人性的光辉进行记载,更重要地是对引发灾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报道,对当前社会制度与伦理责任的再审阅,对同类灾难事件的避免途径进行调查探访。

历年真题梳理

  1. 简答题: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结合案例回个答。(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专硕440)

  2. 论述题:跨文化传播公关角度谈讲好中国故事。(2018年厦门大学专硕334)

  3. 简答题:列举这一年中国内外两件灾难事件,用新闻要素介绍。(2018中央民族大学mjc334)

  4. 论述题:就以下事例,谈谈新媒体的职业道德伦理并展开论述。(2017厦门大学334)

  5. 论述题:现在存在的媒介伦理问题?(2018西南财经大学334)

  6. 论述题:姚贝娜事件新闻伦理,谈谈为什么在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及新闻专业者怎么做?(2016华中科技大学334)

  7. 论述题:悲剧事件伦理及规避(2016华中科技大学440)

注:答案都在上面考点的文字里,总结组织语言的任务,留给你们自己啦,顺便训练自己答题的思维~

相关论文拓展

  1. Ⅰ灾难新闻存在的问题和报道原则 ——徐蔚、李晓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简单了解)

  2.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李建峰《今传媒》(简单了解)

  3. 新媒体语境下灾难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与创新——李晓《新闻研究导刊》(深度阅读) 

编辑 | 木铎团队

策划 | 安安学姐

主编 | 安安学姐

总编 | duty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