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在人们中间来往多么艰难,
要装出一副不是死人的脸面,
还要对一些没有生气的人们
讲述悲剧性的激情的表演。

by 勃洛克

鲁迅《野草》: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从本就不高的阳台望去,正好对着邻居的两棵枣树,红色已经兴高采烈挂在丰盛的碧绿,阖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味道,是那种甜的尽是回忆吗?秋日阳光慵懒的抚摸着,有些光泽蜡质的它们,一刻钟红色开始变得从容不迫,过滤了仆仆风尘。
隔着墙就是鲁迅先生《秋夜》的场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的目光混沌,不敢与大先生相视,可是更欢喜院子青草茂盛,野趣横生,最好有两棵挂满果实的枣树。
《野草》里肯定有大先生的大灵魂和大悲悯,原来是读不懂的,彼时的血雨腥风唇枪舌战,先生抽烟很厉害,烟气穿过胸腔,迂回反转从鼻翼袅袅唏嘘出来。善良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哪怕被噩梦追逐,也要做个孤独踽踽而行的魂魄。
知识分子对问题的追索,乃至对自己心灵的严刑拷打。作为寂寞粗粝的战士,大先生《野草》中贯穿最多的是生与死,光明与黑暗,旺盛与腐朽,充实与空虚等等,死亡是终极,探索的目的与过程,无论有没有得到答案,终究是同样的结果。
就像世人所追寻的雅,也脱胎于俗,左突右突,一副风轻云淡,终究归拢于大俗。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算是柔和的情与诗,船行碧波小河,岸边的野花枯树寺院,阿猫阿狗皆都投影于此,船行到哪里,这些剪影就破碎到哪里。
所以年轻时读鲁迅的无感,缺少自己阅历的填充,匮乏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人人遇见的问题,高尚庸俗难逃大限宿命,生之彷徨的鲁迅无路可走,书外的阅读者亦是无路可走。至少畏惧死亡的自己,读了大先生死后的《死后》,依旧畏惧再翻《墓碣文》。
然后是《风筝》,青春消沉飘散,这是大先生给自己种下的未来之蛊,兄弟之误。考证到底是周作人,抑或周建人的意义不大,时间不会饶过谁,有胡子的青年更绕不开没有胡子的少年。在这种灵魂纠结中忏悔,可能是暂时的解脱,毁灭之蛊的反噬,随时归来。
解读大先生,正是不懂的开始,“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自由徜徉的可能,心灵一般南辕北辙,愈走愈远,于鲁迅更是如此,弗洛姆称之为软弱无力。
只能去《野草》中寻鲁迅自己,除了贪恋皮囊的我们,大先生在《影的告别》里鄙夷肉体,灵魂哪里都不愿去,天堂地狱甚至梦幻的黄金世界,到处游荡的灵魂,让贪婪粗鄙的我在阳光下一身冷汗。
那些阴影薄薄地从光明处,倒向暗黑,这是时光的刀锋,与欲念同行。鲁迅先生说真爱这《好的故事》,是他瞧见船过处,那些碎影又重新合拢在一起,仿佛又回到手心,枯树和花,紧紧攥住的欣喜。
我没有理解1924年大先生的睿智和勇气,世界混沌,投机者善舞,影子般在黑暗里沉默的少数,这大抵是《野草》的成因,先生意味是《新青年》散伙后,高升的,退隐的,前进的,后退的,间或有之,自己则“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
翻翻覆覆地忖度,黄昏与暗夜丛生,底色有了中年油腻的慌忙和绝望,“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夜更深,愿无梦到天明。

 绘画:Betty Goodwin

   前篇回溯

福克纳: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福楼拜的残忍与爱玛的执着

乔布斯:苹果的戾气与梦想

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人

别有深情一万重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博尔赫斯:金黄温柔,老虎依旧是老虎

毛姆:岁月如此锐利的刀锋

我们那么努力,仍然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

别人悲欣交集影视单|声色浮生201909

哈代:人性苦难中的德伯家苔丝

《教父》:末了打动我们的都是配角的故事

也许忘记你就是时间的真相

村上春树:对我们自身来说虚幻的东西

我想知道海水的形状

艺术可能是许多人一起寂寞的幻象

索尔·贝娄:我也许会成为知识分子的

苏童描摹的大鸿米店孽缘

- The End -

花花君

微信公众号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一鸽子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