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欲识曾国藩,未可不读一雄文
“
曾氏显赫,极尽清朝汉臣之荣耀。这是偶然的吗?
曾国藩的人生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刻苦学习,考取功名,贵为朝官;二是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书生建武勋。
曾国藩自幼从其父读书,21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27岁的曾国藩中进士,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从此走上了光明的仕途。
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湘军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讨粤匪檄》
太平军势如破竹,定都天京后分兵北伐、西征,逼近北京,清王朝岌岌可危。就在此历史紧要关头,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
在这篇雄文里,曾国藩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展开了长达10年的抗击太平军的战斗。
曾国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针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太平军攻陷南京,危机也在潜伏。
“杨韦事变”后,太平天国国力衰退,胜败不定的湘军乘机反扑。经多年鏖战,湘军联手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攻灭太平天国。“包围天京”一战,统帅曾国藩与其三弟曾国荃克竟全功,湘军放肆烧、杀、淫、抢三昼夜,杀10余万人。
太平天国运动夭亡,与曾国藩有着直接关系,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范文澜评曾国藩:“汉奸刽子手的一生。”陈天华:“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
对曾国藩的评价,百余年来多有反复。近世学者对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的文化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其与太平天国之争,乃为文化而战,为宗教而战,亦为维人伦而战”。太平天国试图摧毁一切传统偶像的强制性做法,更是被证明为历史文明的倒退。太平天国的毁灭偶像政策有悖于国情民心,所以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以曾国藩为首的文化人,在内心世界里,不会容纳洪秀全这一欺师灭祖的所谓“农民革命领袖”。面对洪秀全改造基督教义发起的起义,他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亮出“以卫吾道”的旗帜,奋起反抗,对起义军举起了刀枪。
曾国藩像
曾国藩其貌不扬,气量不大,生活中还有很多恶习,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凭一己之力,扑灭了太平天国起义的熊熊烈火,建大功于清国,又立言于万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位大儒”。
以一介书生统率湘军力挽狂澜的曾国藩,血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比他的对手洪秀全多活了10年,参与了晚清社会秩序的重建,看到了同治中兴,可谓功德圆满。曾氏显赫,极尽清朝汉臣之荣耀。这是偶然的吗?
(待续,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四章“刀劈芙蓉”一节。)
小 知 识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与曾国藩之间曾进行了一场影响战争胜负的宣传战。洪秀全打的是民族牌,代表作《奉天诛妖布四方谕》;曾国藩扛的是文化旗,代表作《讨粤匪檄》。结果是,曾国藩《讨粤匪檄》极其成功,将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文人士大夫阶层紧密地团结到了己方,从根本上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关于《讨粤匪檄》,近世评价不一。
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此文可谓“臭名昭著”;但更多的文人学者越来越倾向于说其“大名鼎鼎”。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