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校8个课题通过了市级课题申报,从通过率来讲较以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来讲,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申请立项已证明课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但重头戏还在于“懂课题、会研究”。今天为了进一步促进研究方案的完善,保证研究质量,我们在此集中进行课题开题会,我们特邀XX市教科所的XXX莅临我校指导科研工作……我想我们教师对做课题一定会有所得、有所想,最后付诸行动。我的观点二:只要主持人担当起课题的灵魂角色,就注定会成功。我的观点三:逻辑混乱的课题,即使盲目开工也是一团糟。我的观点四:课题研究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作为起点。我的观点五:让我们在报告中看到你的“行动”,看到你在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形态的过程。
上述一段精彩发言内容(发言内容较多,这里只是节选部分核心内容,全文附后),是郑州市102中学教科室主任何培谊在市级课题开题会上最后做的题为《2020年市级课题开题会发言》的总结发言稿。作为校外科研特邀指导“专家”,我参与了该校的8项课题全程指导工作。在何主任发言内容中提出的六个科研观点,基本上体现了科研的精髓部分,如成功课题的标准、课题主持人的角色担当、明确的课题研究思路、要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研究重在行动以及课题利益的最大化等。显然,其发言内容既体现了广大一线教师科研功利性的需求,也体现出科研对个人专业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在何主任的发言过程中,台下的老师们频频颔首和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何主任的发言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何主任提出了六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引领性和导向性,而且是真心实意地为老师们的科研工作着想。从何主任的发言结果来看,大部分参会教师都比较认可这些科研观点,而且我们也相信老师们会即将付诸科研行动。不言而喻,何主任的科研总结发言是有效的,是积极的,当然也具有较强的科研引领价值。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开题会之后老师们都能够认真梳理课题,做真课题和做真研究。何主任的发言内容,实际上就是对学校部分一线教师的科研引领,即科研理念的引领。这些科研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人云亦云,更不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而是基于以往该校教师的科研认知或科研理念的误区,及时予以了正确的科研引导。显然,这正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接地气的科研引领。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教科室以及教科室主任在学校中的位置比较尴尬,具体体现在:一是教科室似乎可有可无,而不是像学校的教务处、政教处、办公室以及后勤处等科室那么的地位“显赫”,人数众多。部分学校教科室主任基本上是“光杆司令”或者一般老师兼任,甚至有的学校虽然挂着“教科室”的牌子,但实际上大多从属于教务处或者教师发展中心。二是教科室主任似乎谁都能干。我们发现,部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要么年龄偏大,要么能力较差,要么职责模糊等等,也就是说,学校教科室主任的角色往往不是学校中能力最强的教师担任,而是指派谁似乎都可以“胜任”。三是教科室的工作比较“清闲”。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教科室主任可是个闲职啊!”“教科室主任这活儿适合养老啊!”这些声音,也恰恰体现了当前教科室工作的一种现状——教科室主任缺乏引领性、管理性和指导性,教科室职能模糊,任务不明确。那么,为什么学校的教科室以及教科室主任位置如此尴尬呢?我们认为,其主要因素体现如下:一是历史因素。教科室不同于其它的科室之处,就在于学校教科室的成立大都比较晚,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教科室产生晚,因此在学校的所有科室中只能屈居“小弟”的位置了。二是工作性质。教科室是学校内涵提升需要的背景下诞生的,因此其工作性质重点是普及科研知识,管理和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学校的内涵提升不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往往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闲职”。三是职责履行。学校的其它科室,往往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内容和任务。因此,教科室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室,各种功能和职责还不够明确,甚至还比较模糊。四是工作效率。在当前“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事务性工作也大都带有“功利性”色彩。也就是说,一个学期或学年结束后,其它科室的工作往往“硕果累累”,而教科室的工作往往“相形见绌”,因此工作效率显得不及其它科室“突出”。教科室以及教科室主任的尴尬,也恰恰体现出了目前学校的一种科研现状——科研可有可无,科研只是为了满足教师评职称的需要,因此部分学校的科研犹如“鸡肋”,教科室形同虚设。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教科室、教科室主任以及科研工作,在大多数学校中的地位始终都是“配菜”。就像吃饭时餐桌上摆的“小菜”一样,想吃就夹一口,不想吃就懒得“搭理”,可有可无,无足轻重。那么,教科室以及教科室主任如何成为学校餐桌上的那道“硬菜”呢?我们认为,教科室主任应从科研管理、科研组织以及科研引领等方面做足功课,这样才能体现出一名教科室主任的使命与担当,当然也才能够凸显教科室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价值。本文中,我们仅从教科室主任科研引领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学校教科室主任有所借鉴和启示:作为教科室主任,不仅是科研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且更是一名研究者。但我们发现,部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多年不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显然对课题研究规律的认识是比较陌生的,当然也是难以“服众”的。也就是说,教科室主任首先应是一名研究者,应主动、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的课题,真正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工作。一方面,让老师们看见教科室主任能够“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坚持做课题研究工作,正努力成为一名科研的“排头兵”,真正起到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课题研究工作中逐步摸索科研规律、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不可否认,学校大多数中小学一线教师对科研知识往往都是相对比较匮乏的,因此迫切需要科研知识的普及。那么,作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来说,显然科研普及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担当。科研普及的内容,既有基本科研知识、科研方法、科研理念等方面内容的普及,同时也要有教科室主任结合学校校情与师情,表达自己的科研观点和看法。当然,科研普及的路径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微讲座、科研平台、校园网、微信群以及QQ群等。科研普及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校情和师情,进行长期的、持续性的、有层次的普及活动,真正让广大一线教师了解一些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作为一所学校来说,每年可能或多或少都会申报有一些各级各类的课题。那么教科室主任除了搞好科研管理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课题指导工作,以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课题指导工作除了根据课题常规研究工作进程,做好课题的开题、中期和结项的相关指导工作外,还要满足每一项课题的个性化研究指导工作。显然,这对教科室主任的科研素养和指导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多数中小学教科室主任无论科研素养还是科研知识储备还是指导能力,往往都会“相形见绌”,甚至部分教科室主任也是一名科研的“新兵”,因此不具有科研普及和指导能力。但是,教科室主任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要尽快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掌握科研基本方法;一方面也可以推介或者邀请相关科研专家进行科研普及和指导工作,当然也可以向老师们及时推介一些比较好的科研平台。事实上,当我们教科室主任不具有某种科研指导能力时,当然可以奉行“拿来主义”,借助科研专家或者科研平台的力量,指导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工作,提升一线教师的科研素养。科研交流平台既是科研管理平台,也是科研指导平台。尽管老师们的课题级别或者研究内容不一样,但课题研究目的、方法以及思路等基本内容都是相通的。因此,我们的教科室主任要为课题组成员积极打造一个科研交流平台,包括真实科研平台和虚拟科研平台。真实科研平台,就是找一个相对比较温馨和固定的场所,根据研究计划定期有主题的开展科研交流活动;虚拟科研平台,包括微信群、QQ群或者钉钉群等网络平台,经常性进行科研交流活动。也就是说,通过科研交流平台,能够及时解疑答惑、督促科研工作开展以及明确每一步的科研思路。一提到科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做课题研究。事实上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只是科研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除了课题研究这种方式之外,还有教学反思、课堂观察、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读书心得、教育日记等多种研究方式。相对来说,做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比较长、难度比较大、规范性要求比较高,是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难题的重要研究方式。而其它研究方式,则相对比较简单、灵活、便捷,比较容易操作和把握。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显然,教科室主任应经常性给老师们“灌输”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开展多样化科研活动,不断丰富科研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向教师指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的可能性——这是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善于思考事实和分析事实的校长都能胜任这项任务……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有一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个别工作的无限宽广的场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欢乐和痛苦。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事实上,中小学校的科研引领者与其说是校长,不如说是教科室主任。校长可能更多是科研的支持者与督导者,而教科室主任则是名副其实的科研管理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是与一线老师们最亲密无间,当然也是最直接的引领者。教科室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一线教师的科研工作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为才有位。”教科室主任能够为学校科研工作做出多么大的贡献,那么在学校中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尽管我们部分教科室主任的工作在学校不是那么受到“待见”,甚至被认为像许多学校的“小学科”一样境遇,但我们认为教科室主任并非“碌碌无为”,更不能“得过且过”,而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看我们教科室主任去怎么看待教科室的地位和职责,怎么履行教科室主任的责任与担当。其中,科研引领是教科室的一项主要功能,也是教科室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
今年我校8个课题通过了市级课题申报,从通过率来讲较以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来讲,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申请立项已证明课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但重头戏还在于“懂课题、会研究”。今天为了进一步促进研究方案的完善,保证研究质量,我们在此集中进行课题开题报告,我们特邀郑州市教科所的胡远明主任莅临我校指导科研工作,大家掌声欢迎胡主任的到来。
……
请专家对以上8个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和指导。
……
这次交流活动,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议,并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专家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课题组少走弯路。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们教师对做课题一定会有所得、有所想,最后付诸行动。先有“做”出来的课题,才有“写出来”的课题。“做得好”是基础,是前提,在做得好的基础上才强调要“写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上的先进性,“写得好”表现在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做支撑,又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做不好的课题肯定是不成功的课题,而“做”得好的课题不一定就会获得成功,“做”得好+“写”得好一定是成功的课题。我的观点二:只要主持人担当起课题的灵魂角色,就注定会成功。课题的主持人是课题的总设计师,是课题组的灵魂,要充分起到决策、纽带、参谋、协调的作用。课题主持人要勇于担当,思路要“明”、活动要“实”、下水要“深”、笔杆要“勤”。
我的观点三:逻辑混乱的课题即使盲目开工也是一团糟。什么叫逻辑混乱?混乱就是次序颠倒,混乱就是不清楚不明了,就是不够统一和一致。1.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不一致。关键和核心就是研究背景中的问题既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内容和目标的起点,更是课题名称的起点。先写研究内容,然后再写研究目标,这样目标就会比较清晰、具体、明确。我的观点四:课题研究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作为起点。1.别人已经做的。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为起点的。我们要围绕问题,搜集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认真阅读和分类,明确已有的经验和结论,发现原有的不足,然后进一步完善和弥补。2.自己已经做的。自己已经尝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一些经验和成果,但因前期缺乏理论支撑而显得研究工作没有针对性,那么有了课题立项,有了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就使得教学探索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我的观点五:让我们在报告中看到你的“行动”,看到你在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形态的过程。课题研究的核心在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一种变革、改进和创新。某科研部门曾明确要求:“主要做法和经验”这一项不得少于两页内容。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课题是否在真做,主要看他的“做法和经验”这一块内容,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干货,是课题结题的硬核。因此各位课题组成员,应在课题开工之后,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将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形成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方案,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作心得尝试,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出于不断的重新建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