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骄傲!2019诺奖背后的华人科学家就是他!

诺贝尔奖基础文章第一作者

HIF-1发现、纯化和克隆者

-----王广良

源媒体独家

今天最大的新闻当然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英美三位科学家同获这一殊荣。源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一位华人科学家也对这一成果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就是浙大生物系毕业,中科院硕士、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博士后,日本大冢制药资深总监、科学家王广良先生。

Yuan-Media|汤颋

编辑|Effy

20世纪90年代初,Semenza 和 Ratcliffe发现了转录增强因子HIF表达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还可以控制EPO 的表达水平,将其DNA 片段插入某基因旁,则该基因会被低氧条件诱导表达。1995年,Semenza率领团队证实了 HIF-1是通过红细胞和血管新生介导了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反应。该成果原始文章发表在1995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1992年分子生物学杂志(MCB),而王广良先生正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王广良先生在接受源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当时团队只有他和Semenza两人,Semenza刚刚当上助理教授,王广良则是他的第一位博士后。王先生说,Semenza有着哈佛本科、宾大博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博士后的强大学研背景,同时还是医生,理论与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特别能领风气之先,所以,当时课题方向很快确定下来。于是,王先生就心无旁骛地扑了上去,整整一年,他都必须在冰库里做实验,以保证细胞活性。冰库里是真冷,王广良穿着厚厚的棉袄也支撑不到两个小时,就一定要跑出来晒晒太阳回回暖,然后又钻进冰库继续做,最终从几百升人的细胞液里筛选出那几毫克的因子来。王先生说,同一时期,还有两支科研团队也在做同样的科研,他们想走捷径,避开这种大海捞针的繁复劳动,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王先生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帮助Semenza最先达成目标。

王广良先生到美国后,先是在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读的博士,因为认真踏实,表现特别出色,导师极力推荐他前往约翰霍普金斯攻读博士后。王广良认为,所有的成功或者说所谓的好运气都来自勤奋与努力。

对于56岁的王广良先生来说,今天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因为今天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恰好是他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够分享导师Semenza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耀,也算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他也由衷地为导师Semenza高兴。

尽管王广良先生早已离开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但是他现在依然奋斗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他依然在减缓人类病痛而继续努力工作。他说,从一个浙江天台的山村孩子到今天成为一名科学家,过得非常开心与充实。王广良先生还说,在这一领域里,其实有很多华人科学家都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王广良先生相信,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华人科学家,都能像屠呦呦一样获得诺贝尔奖,成为时代的楷模与全世界共同的骄傲。

去源媒体YouTube平台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采访详情:

https://youtu.be/1EsSJbBWuJc

延伸

有意思的是,据源媒体记者调查,近年来在诺奖背后的确多次闪现了华人科学家的背影。华人科学家离开诺奖也就一步之遥。不信?你来看!

*

陈列平教授

201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获奖人是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James P.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Tasuku Honjo)。获奖原因就是这些年大热的“癌症免疫疗法“。 用一句话来解释:通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刹车机制的办法,重新激活人体免疫机能,杀伤癌症细胞,治疗癌症。对于癌症这种古老而顽固的人类疾病来说,癌症免疫疗法的出现是人类科学疆域和临床武器库的一次重大升级。 然而,2018年的这次诺贝尔奖漏掉了一个同样完全应该获奖的人,而且是一位华人科学家。他就是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的陈列平。

也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列平教授的研究组独立发现了第三个给免疫系统踩刹车的蛋白质PD-L1。这种蛋白质后来被发现恰好是PD-1蛋白质的工作伙伴。准确地说,是PD-L1和PD-1蛋白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免疫系统踩了刹车。那么自然而然地,通过药物抑制PD-L1蛋白的功能,也可以重新激活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

因此, 陈列平教授的工作、James P. Allison的工作和本庶佑的工作,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共同开启了人类癌症免疫的新时代。 而且众所周知,诺贝尔奖允许同时颁给三位获奖者。著名学者王立铭教授认为,陈列平教授的缺席可以说是历史的遗憾,也是诺贝尔奖的缺失。

延伸

我们再来看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事生物节律研究的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得大奖。这三位是布兰迪斯大学的退休教授霍尔(Jeffrey Hall)、布兰迪斯大学教授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教授杨(Michael Young)。生物节律普遍存在,困扰科学家很多年,他们的杰出贡献发现了控制生物节律的关键基因,名至实归。

然而,为发现控制生物节律关键基因,还有不少科学家也做出过关键贡献,但他们都没有机会分享这一荣誉。其中有一位也是华人科学家,她叫周芷。

*

周芷(Louise T. Chow)

周芷(1943-)出生于中国湖南,1965年于台湾大学毕业以后,在加州大学理工学院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1975年起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研究病毒RNA,发现基因剪切现象。于1977年发表两篇重要论文阐述研究结果,第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1977年Cell的第11期,第二篇也以第一作者发表在1977年Cell的第12期,只是这篇文章增加了一个作者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给了罗伯茨和菲利普·夏普(Phillip Sharp),表彰他们对发现基因剪切所作出对贡献。周芷的名字被排除在外。

至于周芷为什么没有共享诺贝尔奖,学术界有很多争议。原因之一是诺贝尔委员会可能把周芷误认为一个博士后,而把罗伯茨当作指导老师。事实上,周芷是独立研究人员。罗伯茨只是参与了少量的工作作为参与者署名。罗伯茨的名字署在最后,被误认为成了指导老师。

另外一个可能原因是周芷在1984年离开了冷泉港实验室,到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导致诺贝尔奖推荐人,冷泉港实验室主任詹姆斯·沃森推荐了冷泉港实验室的罗伯茨。当然,还有其他的推测。有人认为周芷一直持有中国身份,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从而受到排挤。虽然周芷感到不公、迷惑和意外,但是她平静地说:“这已是难以挽回的事实,只有静待有心的科学史家去发现真相。”冷泉港实验室也没有否认周芷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存在争议,在自己的官方网页上纪录了遗传学家Ulf Pettersson对诺贝尔奖没有授予周芷的谈话,认为诺贝尔奖没有授予周芷等人是很令人沮丧等事。或许周芷从类似的评价中可以感受到一些宽慰。周芷现在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教授。

华人科学家的未来

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任何歧视华人科学家的成分在内。因为从科学家的角度出发, 很少有科研工作者会严肃认真地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工作的动力来源。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从诺贝尔奖的历史来看,一项研究从取得突破到获奖,等上三四十年都很正常,而且有大量的重要研究并未获奖,还有大量的重要研究虽然获奖,却漏掉了重要的参与者。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等待,还带有巨大偶然性的奖,况且对于大多数功成名就的世界级科学家来说,诺贝尔奖的奖金虽然听起来数额巨大,但是也真的没有太大的物质诱惑。科学家们真正需要的,大概是更好的经费支持、更单纯友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著名学者王立铭教授表示,诺贝尔奖最大的现实意义可能在于,体现人类世界对科学成就的认可和赞美,能够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喜欢甚至投身科学事业;能够让公众更关注科学,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科学领域。近些年来,华人世界也开始出现几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大奖,包括求是基金会的求是大奖和未来论坛的未来大奖。也许它们能帮助建立整个华人社会的科学文化,未来能孕育出更多世界级的华人科学家。

鸣谢 GalTogether(联系嘉宾)

作为首个面向全球年轻妈妈的非营利性组织,GalTogether汇集思想独立,高知有趣的女性。

文献参考

王立铭  生命科学50讲

陈楠生  jchen2016的个人博客

梦思遥  霍普华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