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教室感受美好变化(伍夏锐)
2019年暑假,初次来到四川省德阳市的元兴乡小学时,我有些惊喜。孩子们围着我说着、喊着:“老师你看,这是我们的新课桌!”“老师,我们有多媒体,可以放动画片!”“老师……”
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课桌椅、电风扇、电灯都是新的,还安装了智能黑板。为了让教室更加美观,墙上贴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画和剪纸。这样舒适的教学环境,跟我记忆中的乡村小学很不一样。
摄影:伍夏锐
时光回溯到十年前,我也曾在偏僻的大山深处一个小镇读小学。我们没有多媒体,老师布置作业都是用粉笔密密麻麻地抄写在黑板上;我们没有新课桌,我们只有两台电风扇,在炎热的夏天里,所有孩子都挤在电风扇下歇凉。
但现在不一样了。在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方面,农村学校的“硬指标”上来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
如今的元兴小学,同样也拥有了多媒体教室、班级多媒体终端、音乐教室和图书室,我们支教队在支教的过程中因为有了设备的辅助,轻松了很多。教室现在都采用最新的智能黑板,我们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手动触屏控制PPT,还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进行勾画。教室里也很宽敞,不像以往那样一个教室坐七八十人。
摄影:伍夏锐
元兴乡的扶贫干部吴玲告诉我们:“我们经常来看望这些孩子,还会举办一些活动。像现在上课用的多媒体设备,每个孩子平常都能体验到。还有一些没有改造的老教室,也都拿来当储存教学物品和图书的储藏室。”
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乡村教育改变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信息化时代,不仅要解决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还要解决知识鸿沟问题。因此,国家也在着力推进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公路通了,电话通了,如今互联网也通了。“十三五”期间,全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从70%提升到98%,实现农村城市“同网同速”。借助互联网的纽带,发达地区的优质网课也输送到了乡村小学中,孩子们可以学习来自外面世界的最新知识。
摄影:伍夏锐
作为一个在四川求学的学子,回顾一路走来的教育环境变化,我不禁感叹生于这个时代的幸运。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绽放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看到孩子们在平整宽敞的操场上奔跑,看到孩子们全神贯注欣赏我们准备好的科普短片,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教育条件的改善,可谓送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雪中的炭火”,这一把炭火燃起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希望,这一把炭火也点亮了教育资源平衡的明灯。这是我们国家多年来不断发展交出的答卷,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卓越成果。
在新时代里,教育水平加快了提升的步伐;在新时代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里,人民的精神生活愈加多彩;在新时代里,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我们为这个新时代点赞!
(作者: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新闻学 伍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