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商议册封皇贵妃,妃子偷听后,将太子推出去:让他们封我皇后
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子朱常洛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并不喜爱他的万历驾崩,他这个当了十九年的太子终于转正了。太子和皇帝,看起来是一步之遥,却完全是两回事。皇帝自然是高高在上,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而太子却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对于朱常洛,更是如此,他的父亲更喜爱宠妃郑贵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这让他如坐针毡。
然而,这样胆战心惊的生活终于结束了,朱常洛即将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开始主宰别人的命运。他自然高兴,而他的宠妾李氏同样高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她是朱常洛最得宠的侍妾,而当时也没有太子妃,因此,她瞄准了皇后的宝座。
因为当时朱常洛有两个李姓的选侍,人们为了区分,将她们称为“东李”和“西李”,得宠的就是这个西李。她恃宠而骄,甚至将朱常洛长子朱由校的母亲殴打凌辱致死,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获得了朱由校的抚养权。朱常洛当上皇帝,朱由校就是太子,这更滋生了她的非分之想。
除了西李之外,当时还有一个女人上窜下跳,异常活跃,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郑贵妃。万历在世的时候,宠爱了她一辈子,甚至不惜为了让她的儿子当太子,与朝中大臣争斗了十五年。万历曾经许诺她当皇后,可由于群臣的反对,认为她是绝世妖妃而作罢,但万历临终时还是在遗诏中封其为皇后。
皇帝的遗诏,理论上来说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然而,万历在世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驾崩后遇到了更大阻力。群臣不奉诏,明光宗受尽了郑贵妃的威胁,也不同意。因此,郑贵妃的皇后梦眼见是泡汤了。不过,她灵机一动,马上和西李串通起来。
按理来说,在此之前,西李和郑贵妃是属于不同的阵容,应该是不会有太多的话题。形势的改变,让她们迅速联手,互相吹捧。一个夸对方照顾大行皇帝有功,应该尊为太后,一个夸对方贤良淑德该当皇后。
此时的朱常洛,身染重病,两个女人在耳边不断折腾,一刻也不得安宁。即便她们不来,还有替她们说话的大臣、太监不断鼓噪。朱常洛想图个清静,彻底解决此事,便不顾身体未愈,召集内阁商议此事。
明光宗虽然病得不轻,但心里还是有数:郑贵妃是自己的死敌,现在说得再漂亮也不能尊封她;西李是自己的最爱,立为皇后并无不可。
但是,群臣还是反对,因为西李并没有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她要是当了皇后,万一以后再生出儿子,就是嫡子,这会引发更为复杂的储君之争。明光宗也不糊涂,最后也决定,不立皇后,就册封西李为皇贵妃,行使掌管六宫的权力。
皇贵妃其实仅次于皇后,地位一样很高。然而,在屏风之后偷听的西李,却极为不满。她灵机一动,将身边的太子朱由校推出去:快,对他们说,立我为皇后!
朱由校为人懦弱,即使母亲的死与西李脱不了干系,也不敢违逆西李。他被推出屏风,向自己的父亲和群臣复述了西李的话。群臣愕然,他们都知道是谁捣鬼,也知道妇人正躲在后面。明光宗也哑口无言,多半是羞愧。
就在所有人都尴尬之时,还是有个机灵的人站了出来,他就是礼部侍郎孙如游。以他的身份,说出了再合适不过的话:陛下,现在太后、元妃(指朱常洛的太子妃)的尊号还没拟好,等办妥了这些,再考虑皇贵妃的请求不迟。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连明光宗都长舒了一口气。只不过没想到,朱常洛的病情急转直下,从继位到驾崩仅仅一个月时间。缓兵之计变得遥遥无期,西李还真没有获得任何封号。她自以为地位可以靠小聪明去争取,政治手段极低,而且她在后面的“移宫案”等事件中,继续着拙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