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写105篇文,我用500小时,养成了这种好习惯(总结分享)

“我当然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奇迹存在,只是对自己遇到奇迹不太抱有希望而已。所以我只能用勤奋来代替运气。”——月末总结

你觉得某件事没有发展,是因为内心不够安定

写本文的时间,是5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给自己放了个假,也在放松自己的时间里思考和总结自己这一个月时间下来的收获、不足和感悟体会。
5月是我人生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从3月底开始被离职做了自由职业者。
这期间我开过新媒体课、做过社群运营、卖过土鸡蛋,也去跟一些企业做过咨询案,虽说能够挣到一些钱,但始终觉得不长久。
直到5月初,跟一位大佬聊天时才幡然醒悟。
事实上,我在自由职业期间所做的每一类工作都可以作为我长久发展的方向,毕竟俗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只是我内心始终把这些事情当成了自己“失业”后的过渡工作,所以才会感觉没有发展、不会长久。
对此,我的总结是:当一个人觉得某件事没有发展前景时,往往大部分原因是自己内心不够安定所导致。
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安定,那么就不会定下心来在某个领域里深耕,自然就不会认为这件事对于而言是有发展前景的。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会对自己的人生或者现在从事的职业感觉到茫然的原因之一。

20天时间写105篇文,先培养习惯,再来谈梦想

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虽然从小到大我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问题有过多次思考,但从没像这一次这么深刻和慎重。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以前思考这类问题时,我还有很多选择。
我很喜欢跟自己和网友们说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会一边埋怨自己,但又一边安于现状,是因为还没到无路可走的时候。真正的选择,是别无选择。”
所以很多人都会像我此前经历的一样,喜欢思考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获得怎样的成就。我们将其称之为“梦想”。
当这些“梦想”在遇到现实的阻碍、挫折和困难时,我会在有选择余地的时候将其“滞后”,甚至直接“放弃”。
而这次我不再给自己的“梦想”制定一套看似完善的计划书,只是定下一个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的目标,然而放在那儿不再去管它。
因为在谈梦想之前,我要先培养好的习惯,只有把这个习惯养成了,才能有去完成自己梦想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花500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从5月10号开始,坚持了20天时间,每天至少写5篇文章。
直到发布本篇文章之前,我统计了一下这20天时间里,我一共写了105篇文章。
500个小时,换算下来差不多就是20天左右的时间,我用这20天的亲身实践证明了养成一个习惯的理论。
也确实在这20天时间里,我给自己培养了这样一种好习惯,这对于我之后完成我的“梦想”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10000小时定律”的前提,是要先培养习惯

我在5月上旬对自己未来人生之路进行了反复思考之后,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要成为一个“性格修炼”领域的专家。
而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不得不提到“1万小时定律”。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之为“一万小时定律”,而即便我们不是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来换算,只是按照一天24小时来算,我们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需要400多天。
也就是你没日没夜地研究学习,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说实话,这很难,但其实也很容易。关键,就是在于“习惯”的培养。
一件事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做这件事之前所采取的行动,而行动则是跟做这件事之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有密切关系。
反过来就是说,能否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前提是自己是否养成了为做成这件事的习惯。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养成每天补充学习和领会性格修炼领域方面的知识,我让自己每天写5篇左右的相关文章。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定下了某个目标之后,刚开始兴致勃勃、信心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懒散,以至于到最后直接放弃了这个目标。
这种现象生活中极其常见,比如减肥。
所以,我们每天写5篇文章并非是目的,这种行为只是为了自我督促进行充电学习——因为如果我不学习,那么就写不出内容来。
刚开始是很痛苦的,但经过20天的习惯养成之后,我开始每天会条件反射般开始学习,并在边学习的同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感悟记录,否则我就无法写出大家都能看懂、都能学习的文章来。
我发现,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我学习速度加快了,而因为写文章的缘故,很多内容也印象更加深刻。
因此,我总结:性格修炼的关键,是习惯的培养。性格事实上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只有通过改变行为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而性格改变命运一说,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习惯改变命运”。

我相信奇迹,但不抱希望,所以我用勤奋来代替运气

无论是我已经亲身实践成功的“500小时养成习惯”,还是我即将要继续实践的“1万小时定律”,本质上都不是因为“奇迹”才能成功的。
很多时候我们把“运气”当做实力的一部分,这无可厚非。但要是深入分析就会明白,所谓的“运气”或者“奇迹”的发生,都是建立在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和沉淀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都认同成功是需要机遇的,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机遇来临之时牢牢把握住。这其中的根本区别,其实还是实力问题。
有实力有沉淀的人,能清楚分辨到底什么是“机会”,什么是“误会”。这是一种区别,能看得清,自然机遇就会更多。
同时他们还能在机会到来之时,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握住。这是另一种区别,先认清自己,再把控机遇。
而没有实力和沉淀积累的人,就真的只能是靠“运气”了。
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开始把我之前用来过渡的事情全部停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需要把时间精力集中在跟我目标相关的事情上,这样我才能真正深入研究和学习,以便于我能够尽早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我也算是在用一种“破釜沉舟”的方式来逼着自己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让自己走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很多时候,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会因为现实的问题而动摇,甚至放弃。而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收入”。
现在我把自己的所有收入来源都放在了“写文章”上,一方面如前文所提到的,我用写文章的方式来督促自己学习进步;另一方面是要让自己所写的文章能够养活自己。
如果我的文章能够赚到足够养活自己甚至家人的收入,那么证明我的内容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就是我的学习体会有进步提升。
这本身也是一种检测我学习成果的直观方式之一。
我当然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但我对于奇迹发生在我身上并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勤奋是我唯一的出路。
这是我在5月这20天实践下来最深刻的总结和体会。

写在最后

在这20天时间,我每天从早上7点半工作学习到晚上12点,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
很多朋友觉得不是很理解,说我以前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比这种状态过得快活,为何要给自己选择这么一条“不自由”的自由职业之路呢?
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很疑惑,但真正等我培养了每天学习、体会、写文章发布的习惯之后,我才发现:真正的自由职业,自由的不是时间,而是内心。
我从未有过如现在这般心安的感觉,也从没感受到过如这20天以来的心灵的自由快感。
确实,时间上似乎不那么自由,但时间是否自由是由自己内心来决定的。
如果你的内心不自由,即便翱翔于天际也如同身陷囹圄;而要是你内心是自由的,哪怕你身陷囹圄也如同翱翔于天空。
我一步步实践着我心中的追求,一点点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这种无与伦比的“自由”,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
最后,借着6月的开始是“六一儿童节”,送给大家一段话,与君共勉之:
“生活已经很苦了,你又何必如此懂事?当情绪快要崩溃时,就允许自己任性一次吧。其实你也只是一个刚过期的小朋友。”
祝大家儿童节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