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三十该明白:失去了这4样东西,生活将难有起色,需要重视

我们总喜欢把“而立之年”和“成家立业”混为一谈。

当一个人到了三十岁时,特别是男人,只要他还没有成家立业,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还不成熟,认为他而立之年没“立”得起来。

但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而立”是指一个人在这个阶段“立身、立志”的意思,而并非就是我们理解的“成家立业”之意。

人到三十,已经不再是刚出校园的小年轻,但又不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论成熟度,似乎还不够;论本事本领,又还不算特别强。

可以说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虽经历得不多,但也算是有得也有失。

一天没到30岁,潜意识里都还在安慰自己“还不到30”。可真正到了三十后,才会感触:“都30了啊!”

当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明白,虽说得失要看淡,但如果失去了这4样东西,之后的生活将难有起色,需要引起自己的重视。

失去活力——中年危机?不存在的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提前出现了“中年危机”。

一个个二十四五岁就开始哀怨叹息,焦虑不已。更何况那些卡在说年轻不年轻,说年长又不年长的30岁左右的人。

我们都在感叹这个社会节奏太快,所以自己才提前感到了中年危机,但我看身边那些感叹竞争大、节奏快的人,每天过得懒懒散散的。

早上迟到是家常便饭,上班摸鱼是轻车驾熟。一边感叹压力大,一边又不积极进取,这算不算是一种“作”的表现呢?

很多人都会感叹:都30岁了,还没房没车,怎么不焦虑?

但其实我们算一算时间就知道,23岁左右正式毕业,一般刚出社会的前五年时间都是在沉淀学习阶段,也就是说等到28岁的时候事业才刚有起色——这还是沉淀期的5年时间很努力的前提下。

28岁到30岁,也就两年时间,能挣到一套房?除非是家里父母凑钱还差不多。

所以说,30岁没房没车又怎么了?那不是你用“中年危机”来给自己的不上进找理由的结果。

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活力,自己因为还有得选,所以活得不紧不慢。中年危机只是你自己的借口罢了。

失去自信——你到底是为谁而活?

到三十岁之后,我们大多的压力并非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周边的人。

亲戚们的冷嘲热讽,同乡人的闲言碎语,还有来自父母的催婚等等,都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甚至还因此而焦虑不安。

在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三十岁了还混成这样肯定没指望、没出息的时候,我们竟然也开始认同了他们的观点。

于是自己就在一次次“别人的评价”中开始失去了自信。

没了自信,做事开始变得畏手畏脚、瞻前顾后,甚至连曾经自己最拿手、最擅长的事情都做不好。

因而做不好事情的我们事业开始不顺、生活开始出现了诸多困难,然后自己更加不自信了。

说到底,不自信的根本还是没搞清楚一个问题:你到底是为谁而活?

失去信仰——生活没信仰精神不富裕

在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人生充满了憧憬,对未来有无限的幻想和信仰。

然而随着经历的加多,现实一次次摧残着我们内心的希冀,企图彻底消灭掉我们对人生的信仰。

有些人坚持下来了,而有些人则彻底放弃,失去了人生的信仰。

生活的信仰是我们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失去信仰就等于失去了这笔财富。当你的精神不富裕时,你就会活得像个机器,像个木头,没有温度,缺乏生气。

如果生活失去了信仰,你就会开始求安稳,求循环,面对新鲜事物或者新的挑战提不起任何兴趣。慢慢地,你的生活就开始定型,很难再有起色了。

失去善良——失去善良就等于失去运气

年龄越大,我们越明白善良的重要性;可经历越多,我们就越害怕自己会轻易善良。

“人善被人欺”的道理,并非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有过丰富经历的人总能有深刻的体会。

所以我们因为害怕太善良被人欺负,开始逐渐把自己伪装得冷酷无情起来,久而久之就渐渐失去了善良。

在《重庆森林》里,金城武说:“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善良,永远不会过期。我们之所以在表现善良时被人欺负,是因为我们善良得缺少了些许锋芒——不争取,并非真正的善良。

善良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如果暂时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那么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

人到三十,切莫丢了善良,失了运气。

三十岁之前,我们充满了活力,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信仰,对世间表现出无比的善良。

三十岁之后,现实的残酷渐渐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开始焦虑、消极,失去了信仰,还不敢善良。

我们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要明白:人到三十,不能失去活力、自信、信仰和善良,否则生活将难有更好的提升。

“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的心,立的是更有冲劲的未来之志。

三十岁,不迟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