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江永棠下村:多个家族集居的和谐家园

【永州古村落】江永棠下村:多个家族集居的和谐家园

陈瑜
棠下村在江永夏层铺镇,据说,因为位于上、下甘棠村下方,故有此村名。棠,树木名,有两种:一种叫杜,又名杜梨、赤棠,果实色赤而味涩。一种叫棠,又名甘棠,果实色白而味甜。《尔雅·释木》:“杜,赤棠。白者,棠”。在桃川五十三村中有甘棠、周棠、棠下三个村用之。
村落坐东南朝西北,两座山峦将古村掩映,极像两只卧虎悠闲对望,各自守护着怀抱中的村落,进村一条公路将棠下村分为两部分,两块路牌提示:一边是毛、高、周家,一边是顾家。
各家族门楼依次排开,硬山顶亭阁建筑,两旁飞檐,四根立柱顶立屋顶,没有明显家族标示门匾,门框下方有门墩石,凸雕各种动物形象,门墩石上有石鼓,装饰都不算奢华,务实的家族观念,延伸着朴实的装饰情调。
进入门楼,就是错综复杂的青石板巷道,高耸的红砖墙两旁而立,每纵排房屋都独立,分支巷道都设侧门,侧门下方都有雕花门墩石,门楣上有造型各异的门簪。
进入毛氏门楼,内有祠堂,堂上有“进士”匾,右书“朝散大夫”,左书“毛元宋景德乙巳1005年”,查询历史资料,1005年正是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1月28日签)” 内容“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十万两。以白沟河为界分治。”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朝散大夫” 是一个中国古代文阶官制度。隋朝始置朝散大夫,唐宋朝因之,为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至明朝时废除。
家族门楼之间前有一条宽阔的青石板道,连接着各门楼,旁边就是原有的商铺,两层结构,底层是货柜、楼上有木制围栏,供居家。
在古村一家门楼门匾悬挂“积德堂”,地上有一块大明嘉靖十年的古碑《积德堂记》标记着“二月花朝节之吉宗弟秀峰率主毛进乾”字样,因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据说,历史上村内建筑还有清水岩、福田寺、文昌阁等。
看来这里有“花朝节”的风俗,花朝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村民告诉我,江永女书传人义年华,出生在棠下村,4岁死了父母,跟爷爷、叔叔生活。叔父是秀才,婶婶会江永女书。义年华婚前心灵手巧,读书识字,读写江永女书、纺纱织布,刺绣缝衣,无所不能。18岁出嫁到桐口村。
据族谱记载,最早的棠下村,居住着毛家、谭家、周家、高家、何家以及顾家,谭家落户棠下村始于唐朝,毛家落户始于北宋皇佑元年,即公元1049年,周家、高家、何家落户始于元朝,顾家始于明朝,目前以毛氏人口最多,谭家八户,周家三十户,高家四十户,何家一户,顾家一百一十户,毛家一百八十户。据说,村干部三大块均由毛、顾、高、周轮流执政。
因毛氏宗族较大,深查江永毛氏来历:始祖毛衷,原籍浙江衢州府江山县江郎村。唐开元13年考中进士,任刑部朗中,直言敢谏,被贬到广西贺州府任刺史。在贺州任内游历富川,见秀峰山秀丽,对其子曰“吾他日归田,必卜居于此”。意遂留居富川。毛衷被尊为富川毛氏之始祖。至今已1300余年。历代人才辈出,子孙繁盛,登甲第者代不乏人。公卒于官,归葬于富川县秀峰北之大鹏岭,公之墓今尚存。毛衷生三子,长子毛班后裔迁湖南江华县,次子毛敬后裔迁广西阳朔,幼子毛傅仍居富川秀峰,其后,一支由秀峰分支到富川十三个乡镇,另一支迁钟山、贺州、湖南江永、江华、道县等地。
能查找的资料甚少,久远的历史也很难印证,整个古村落,给人感觉宁静祥和,秉承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多个家族群居,彼此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皆为各家族倡导的淳朴家风有关,宽厚的青石板就是古村的重要元素,高耸马头墙、遍布村落的木雕石刻足见当年古村的繁华熙攘的景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