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水利工地的日子里》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中学毕业后,我去了水利工程指挥部。主要工作就是给公社、水利站领导管后勤、跑跑腿儿、送个信儿、买点菜、办办伙食,东一趟、西一趟、一天总是忙忙碌碌的。那时,由于自己年轻,也不觉得累。虽然顶的是水利工,挣生产队的工分,一日三餐,伙食还不错,一顿饭4个菜,吃饱了就睡,一天到晚总是乐乐呵呵的。干这些吃、喝、拉、撒、的杂活儿,不仅不觉得丟人,反而还觉得挺风光,因为,这个差使一般人想干都干不上。
  在那时,指挥部的伙食标准不算高,当官的也不摆谱。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但豆油管够,猪肉不断。领导一个电话、一张条子就搞定了。用不着我来费心。有时到生产队取些大豆、土豆什么的,有时,也到农户家买些鸡蛋。鸡蛋一般都炖着吃,由于指挥部人多,炖鸡蛋不用碗,而是用盆。由于不缺肉,三天两头儿也能吃顿饺子。在那时,大鱼可没少吃。坝南的几个生产队,到了夏季都派人到西河去打鱼。那里有网铺,一打就是两、三个月,到了秋后,天凉时才收网。在那时,指挥部的领导经常写条子,让我到西河去取鱼。他们写条倒容易,就那么几个字儿,但我们去一趟可真够辛苦。说西河,不是在家边上,而是人们常说的胜利塘。那里有一个地方叫鱼化盖,一个往返有200多里地。
  早晨,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出发,大约5、6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赶上刮风、下雨,到那里就晌午歪了。不过还好,递上领导写的条子,那就是圣旨,谁也不敢慢待咱这个跟腿的。见了条子,渔人说:″你先别急,鱼有都是,光够拿好了,先吃了饭再说!″那地方的伙食很简单:一饭一菜。主食大米饭,菜肴炖大鱼。不过,那里炖鱼很有特色:一不放盐,二不放油。用他的话说,那叫"白水煮白兔″。当他把一小盆鱼端上桌,我看了一眼,没有食欲,白赤裂骨的,觉得不一定好吃,可用筷子夹到嘴里,还是很有味道、满有食欲的。
  吃完中午饭,稍稍歇一会儿,把几条大鱼装进蛇皮袋子,大约有100多斤吧。一点左右钟,我又骑上自行往回赶路。临去时,骑着空车挺轻快,回来驮了100多斤鱼,骑车的速度怎么也上不来。车越来越慢,货越来越沉,路越来越黑。约摸到了新生农场,天彻底黑了。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那时虽然也是柏油路,但两边没有路灯。骑车只能摸索前行。可那时年轻气盛,骑车也不知道害怕,只盼着能早点到家。
  记得那天到指挥部,己是晚上8点多钟了。我由于着急回家,也没吃饭,领导给了我一条鱼,我就驮着鱼回家了,到家已是9点多钟了。
  有一次,我陪釆购员老杨去北镇廖屯拉沙子。是坐大胶轮车去的,一天拉一趟,早去晚归。晌午还在沟帮子吃顿饭。记得就餐地点叫″东方红″饭店,在当地也是个大馆子。吃得很简单,一饭一菜。主食是大米饭,外叫一盘毛菜。有时,也吃肉馅包子、筋饼、馒头、花卷什么的。每天吃的菜不重样。尽管盘山到北镇不算远,过了沟帮子、徐屯就到了,但对于我这个刚毕业的农村孩子,也算外出开眼界了。
  还有一次,我陪釆购员老刘去辽阳拉钢材。记得那时,我结婚还不到一周。说心里话,刚刚结婚的我,是不大情愿的。但为了工作,也没办法,只得从命。那一次,我们一共去了4、5个人,也是坐大胶轮车去的。辽阳离我们盘锦也不太远。记得是从古城子的三汊河过浮桥,奔牛庄、海城方向走的。大约走了4、5个小时,12点前就到了目的地。在吃午饭前,老刘和我们几个说:"今天到地方,咱们先不装车,明天早上装,咱来一趟不容易,下午,咱们到辽阳"白塔公园″玩半天!"听了这活,我非常高兴,心里说,要不是来这出差,可哪有机会逛公园啊!″
  吃完午饭,我们几个人去了白塔公园。然后,又到市区转了一圈儿。天黑前,我们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吃完晚饭,我们又去看了一场电影。然后,在小旅馆里,美美地一觉睡到自然醒。第二天,吃完了早饭,就去金属公司装车。装完了一车钢筋,我们又坐车往回返。虽说,这谈不上旅游,也忙里抽闲观赏了外埠风景,当时,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记得有一年,修大板二站。在那个工地,我没干着体力活儿。领导让我负责工地的宣传报道工作,代管工地食堂的饭票。一天的工作,就是放广播、写报道、写标牌……有时候,也帮收料员收砂石料。一天到晚,工作挺清闲,平时没事时,到工地上陪师傅们唠唠瞌儿。
  有一个钢筋工,他是个退伍兵。我一有时间,就去干的他聊天儿。他这个人很健谈。知天文,懂地理,也喜欢文学,爱好写作,和我兴趣相同。因此,我们谈得很投机。时间不长,我俩就成了朋友。工程结束后,他去公社广播站,当上了报道员。究竟是什么原因调他去的?我不十分清楚。但也略知一二。
  一则,他是退伍军人,会写点东西。二则,他父亲是大队书记,和公社领导有关系。以我之见,原因应该是后者,这里面80%有他老子的因素。当然,我也坚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后,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公认。但在那个时候,没人没门儿,也是绝对不行的。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副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话说来也巧。他到广播站一年多,由于领导班子成员岗位空缺,他被提拔进班子,做党委宣传委员。领导让他推荐一名报道员。那时,他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我。1985年7月,经乡党委会研究决定,我去公社广播站做报道员。(当时,我在郎家小学做高年级班主任)。广播站的播音员,是我初中同学,我能到广播站工作,他(她)都是我的贵人。
  到后来,那位老兄成了我的主管领导。因此,我的工作非常顺利,心情也特别舒畅。我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县广播站领导、编辑、记者的赞许,也得到了乡领导、同事们的认可。这为我后来的职务升迁,直至走上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板二站工程竣工后,我又去了柳河工地。记得那是个深秋季节,天气日渐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工地的工程进度缓慢,工地领导心急如焚。因为上级要求,工程必须在结冻前完工,否则,明天"桃花汛″时,河水上涨,将会影响施工。同时,也影响全乡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以,在那段时间,工地的工人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抢工程进度,在结冻前,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在竣工前,桥头上要写几个美术字儿,一时又找不写字的人,当时领导挺着急。听到这个消息,我找领导主动请缨:″桥头上的题字我来写!″领导一听十分高兴。写完那几个大字,我也感到由衷欣慰。
  一晃40年过去了,″柳河桥″3个大字依然留在桥头上,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雨雪浊蚀,还仍然留在那里。
  那座桥,就在我家房南一公里的柳河上。现在我己退休了,每次去大河滩散步,都要从那座桥上走过。每次走到桥头,我都会停下脚步,驻足桥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观瞧一会儿。这倒不仅仅是桥头那几个题字,是我留下的墨迹,而在那里,确实有我当年成长经历的一段故事……
  2020.11.11.12.12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曾有作品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大东方文学》《金东方文学》《东方作家传媒》《上海文坛》《广东作家》《海滨文学》等刊发表100余万字.2005年,作家小传、创作业绩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2013年,出版个人专集《山水田园》2013年,创作小说《婚事风波》获盘锦市″湿地清风杯″廉政作品一等奖,2020年,创作歌词《河滩地.黑土情》
获感动中国2020词曲网络大赛(十大主旋律)优秀歌词原创作品奖。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

  • 大明白泉连激战华县桥峪水库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白泉连激战桥峪水库 作者 尚思贤       1969年10月16日,白泉大队部的会议室里,各生产队的负责人侧耳静听着大队革委会主任杨彩霞传达华县 ...

  • 【军旅琐忆】张发奎||凯旋归营

    凯旋归营 张发奎   凯旋!凯旋!凯旋之日临近,最是难忘一年之前的奉命轮战. 1985年1月28日,我413团召开军人大会,宣布济南军区关于赴滇轮战的命令.同时宣布138师413团战时隶属于67军管理 ...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我插队时修水库的故事

    修水库的"专业户" 1974年双抢刚结束,队上就派我和队上的几个社员,去一个叫平垒的山冲去修水库. 那年头"全国农业学大寨,誓把山河重安排"口号喊得震天响.每到 ...

  • 李正英:华县桥峪会战中的侯坊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两进桥峪水库的深情 作者 李正英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新春佳节刚过,我作为当时生产队的青年队长,带领了十五个风华正茂的男女青年,从渭 ...

  • 张震回忆录:在葛洲坝工程指挥部

    回到葛洲坝后,7月3日,我向指挥部党委成员和勘察设计团的同志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我特别强调:不能认为修改后的方案就是天衣无缝的,设计中还会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这样,上下进一步统一了 ...

  • 『难忘的岁月』:张河湾,你湾过了几道弯

    编者按: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在井陉水利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井陉历史上可载入史册的编年大事记-----修建张河湾水库.年届六十以上,为数不少的井陉老人曾在这里挥洒靑春.奉献智慧,经历并铭 ...

  • 华州记忆:桥峪水库的点滴回忆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桥峪水库的点滴回忆 作者    闫广勤 桥峪水库,对我们这些参加过水库建设的一代人来说, ...

  • 邱碧琳:1969年,我在“华县桥峪水库工地广播站”当播音员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喇叭声声鼓士气 --忆在桥峪水库广播站播音的日子 邱碧琳 我叫邱碧琳,是华县信用联社的退休职工.我已近古稀之年,今生令我难以忘记的,就是我在农村接 ...

  • 抚宁励志奋斗故事之十五:抚宁水利建设功臣曹文忠的先进事迹

    编者按:这是一个尘封的故事,提起老县长曹文忠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是如果提起洋河水库.鸽子塘水库.黄金山水库,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这些水利工程都是在曹文忠带领下修建的.那个时候,正值国家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