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成功,商鞅变法之功被夸大了,实际上其地缘优势不容忽视
秦国,自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正式位列诸侯。即便有秦穆公称霸之短暂辉煌,也终究未改变其积贫积弱的偏蛮小国角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国,却在礼崩乐坏、列强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强敌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历经磨难、筚路蓝缕、变法图强,历一百六十余年“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史诗般的完成了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伟大壮举。
九州配图:秦灭六国路线
谈及秦国之成功,绝大多数人们都一致的认为这是商鞅变法的功劳。正因为持久而且深彻的变法,让秦国不仅从制度层面已经明显领先于山东六国,更让其国力日益强盛,最终成就了一统天下之伟业。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变法致使国力大增最后统一六国这样的逻辑是否过于简单粗暴了呢?如若不然,那除了商鞅变法之外,又有何关键因素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
要搞清楚情况,我们有必要先来回顾一下商鞅的具体变法内容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
商鞅变法
(原创声明:本节内容,部分节选自笔者原创文章《一文看懂“春秋战国”史,试论历史选择秦国的必然性》。)
魏国用李悝实施变法,没几年国力达到鼎盛,列国深受震撼。身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和魏国作战屡战屡败不仅失去河西之地,更是将秦国家底耗尽。等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登位之时,秦国已是满目疮痍、贫弱不堪,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矛盾丛生。百业待兴之际,孝公向东方列国发出了著名的《招贤令》,广招天下贤才,情词恳切,承诺人尽其才,唯才是举。
九州配图:商鞅变法
商鞅便是此时深感其召离魏入秦,向秦孝公献策变法。孝公如久旱之地遇甘霖,欣然从之,朝堂之上又一番舌战群儒力挫甘龙、杜挚为首的世家老贵族势力。此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推行变法。“商鞅变法”是当时列国变法中最为持久也是最为彻底的,其效果自然也是最显著的。有赖于秦孝公义无反顾持续20年的鼎力支持,排除万难,变法艰难落地,秦国成了山东六国忌惮不已的超级强国,为后世秦王朝兼灭六国一扫宇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于秦国,于中国的历史发展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继位的秦惠文王为了平衡国内老世族的矛盾,将商鞅车裂于彤,灭商君一族,但在国策上并未改弦更张,而是坚守变法成果并继续深彻推行秦法。国力渐盛、羽翼丰满之后,秦国随之开启了四处出击、开疆拓土的阶段。北击义渠,南灭巴蜀,东取魏国河西和楚国汉中之地,军事上的胜多败少和疆土上的持续扩张,商鞅之变法其功至伟。
九州配图:吞并巴蜀和义渠后秦国地界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一统天下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吗
如上所述,商鞅之变法确实让秦国的国力实现了低谷逆袭,一举成为了列国不敢忽视的强国,但这对于它此后最终一统天下真的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吗?恐怕并不见得,我们可以通过正反两面来思辨分析。
战国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成为超级强国的国家不在少数,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魏国了。魏文侯、魏武侯时期敢为天下先,大力启用改革派,先后任用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不断东征西讨,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霸主。至魏惠王在位之时,魏国已经称霸中原近百年。而且,魏武卒作为吴起在魏国时对兵制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其训练的精锐步兵,可谓千里挑一,战力超群,列国闻之色变。吴起曾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然而,要国力有国力、要人才有人才、要军力有军力的强大魏国在百年的强盛期内均未能实现统一伟业。实际上,秦国的商鞅变法所借鉴的就是魏国'李悝变法',包括战斗力极强的“秦锐士”也是参考了“魏武卒”的选拔模式。然而,结果是魏国被齐国、赵国、秦国三国给联手整垮了。
九州配图:魏文候
除此之外,还有东边吞并宋国、大败秦国并一时称帝的齐国、南边兼并了越国也曾经兴起过变法的楚国、还有北边胡服骑射、拓地千里的赵国以及筑黄金台、励精图治差一点就灭了不可一世的齐国的燕国,也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为最强国,但最终都无一例外的成了亡国奴。
由此可见,“变强”与“统一天下”是完全两个层面的概念,不可等同而语。成为超级强国不一定就能一举统一天下。
再者说,如果通过变法便可实现统一大业的话,为何列国不照抄作业呢?诚然,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走强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笔者以为,若将秦国统一天下之成功完全排他性的归总于此一点,则未免有夸大之嫌,且有失严谨和客观了。毕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辅相成的结果,内因固然关键,但不可否认外因的促成作用。同理,秦国之成功,商鞅变法之功不宜过分夸大,实际上还有一点是其他六国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那就是其地缘上的优势。
秦国得天独厚的的地理优势功不可没,却往往被人所忽视
秦国立国之初,其所处之地与中原诸侯国相比确实是穷山恶水、物产贫瘠、人才稀缺,条件非常恶劣。但随着穆公时期的整合西戎部落、惠文王时期的吞并巴蜀、昭襄王时期的消灭义渠等一系列开拓,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已经完全颠覆了原有的认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其与山东六国的地理位置相比,已经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缘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九州配图:秦国特殊的地理环境
- 其一,秦国所处之地,北有崤函、南有武关,标准的“四塞”地形,而且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战国时期,其实和后世每个朝代末尾出现的断代史一样,政权林立、诸侯割据的现象决定了某一国要消弭分歧而实现统一绝非易事,因此这种时期往往历时较长时间。战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多方博弈”格局。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国突然异军突起,国力明显强于其他国家之时,便会极大的刺激其他各国的危机感,最后就会被联合攻击。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超级强国的出现,必然会被视为损害了列国利益,破坏了“均势”的国际平衡,必然会遭受“群起而攻”的局面。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助力,那么你越是强大,就越容易被摧毁。
这一点,在魏国和齐国身上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典型案例一——盛极而衰之魏国
如前文所述,经过“李悝变法”和吴起强兵之后的魏国,绝对是战国初期百年间最强盛的国家,曾经把秦国打的满地找牙、差点亡国。尤其是头五十年里,魏国可以称为“梦想之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单独挑战魏国。然而,单挑不行,群殴就成了最佳方案。
九州配图:魏国地界
熟悉魏国地理位置和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魏国所处中原核心地带,东有齐国,南有楚国和韩国,西有秦国,北有赵国,标准的强敌环伺的四战之地。实际上,魏国由盛转衰正是源于此。一旦魏国想要有所作为去吞并周边国家之时,其他国家或是发援兵来救或是趁火打劫。当年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典型的代表。表面上看是魏国攻打赵国和韩国,实际上前后围攻魏国的国家却不少。
第一次,公元前354年,魏国庞涓率兵进攻邯郸,在齐国孙膑'围魏救赵'之前,秦国和楚国便趁魏国主力不在国内之机分别从西边和南边进攻魏国。魏国无力应对多线作战,最后在三个战场均告失败,还丢失了一些领土。第二次,公元前341年,魏国庞涓率兵攻韩,孙膑再次“引兵疾走大梁”直插魏国都城大梁,同一时期,秦国再次趁机攻打魏国河西之地,最后魏国再次战败,庞涓也被乱箭射杀在马陵道。
九州配图:围魏救赵
此两战让魏国真正步入了强弩之末,此后的魏国再也难以掀起波澜,国力日渐衰颓。而这一切的原因中最为致命的一个因素,就是魏国地处中原腹地,平原地带,就连国都大梁都无险可守,列国之兵可以较为轻易的引兵围城。可以说,魏国就是因为打破了列国均势,而被齐、秦、楚等国围攻而日益摧毁的。
典型案例二——盛极速率之齐国
除了魏国之外,齐国其国运走势也差不太多。齐国作为东方大国,自春秋时代起到齐闵王时期,总体来说都是以强国的姿态立于列国的。田氏代齐之后,齐国国力经过齐威王时期的发展到了齐闵王初期时达到了鼎盛之势,然而随着齐国成为东方超级强国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燕国乐毅携五国之兵合纵攻齐,半年内连下齐国72座城池,连国都临淄都失守了,若不是后来田单复国,齐国早就亡国灭祖。
九州配图:乐毅伐齐
实际上,齐国的盛极速衰,也是因为他打破了均势开始蚕食周边国家而引发的围殴。
九州配图:秦国“四塞之地”
然而,我们反观秦国,当秦国国力强大到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国之时,山东六国放过了他吗?答案是否定的。齐楚魏赵韩燕等国对于秦国的强大忌惮不已,公孙衍、苏秦、信陵君等人多次组织了合纵攻秦,但这样的合纵大部分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在于秦国占据险要之地,东有太行山脉、南有秦岭,在崇山峻岭之间有几处出入孔道,也都设关把守,如东之函谷关、南之武关、西之大小散关、北之萧关,算得上标准的'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秦国变强之后,很难出现多面受敌围攻的情况,即便六国合纵,秦国也只需集中兵力守护函谷关和武关即可。
- 其二,秦国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其可以进退自如、步步为营的笑看六国内斗,进而蚕食临国。
九州配图:关中之地与东边隔开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秦国所辖的巴蜀之地自不必说,就连其政治核心所在的关中之地基本被太行山脉阻隔而与山东诸国成为两个板块。也就是说,秦国只要扼守函谷关和武关,那就基本和山东六国隔绝开来了。而山东六国基本都是相互接壤,地缘政治特点鲜明,互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非常激烈,相互攻伐屡见不鲜。
如此一来,秦国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进行待机而动了,当六国想合纵之时,秦国便退回两关之内,坐等六国自乱阵脚而内斗;一旦六国开始内斗,秦国便又趁机兵出崤函,继续蚕食临近国家。上一节所提到的魏国和齐国的案例,其实也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九州配图:函谷关位置
可以说,山东六国就是这样一来二往的被秦国给活活玩死了,可见秦国之地理优势至关重要。
其三,秦国的地缘优势,让其可以轻松化解山东六国之合纵攻秦。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秦国采纳张仪之策连横之术数次破了山东六国的合纵之策。连横之所以能够屡屡凑效,绝不可片面的解读为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秦国的地缘优势,让他的连横之术可以应运而生并顺利达成目的。
九州配图:合纵连横
山东六国,除了韩赵魏楚不同程度与秦国有接壤之地,剩下的齐、燕两国却是山高水远,必然不会花死力去伐秦,因为即便是把秦国打残了,所得的土地也无法纳入他们的过境,反而还助长了与秦国临近的另外四国而实际上弱化了自己。因此,六国的利益诉求的唯一共振点只在于打击一下秦国嚣张的气焰,不让其一家独大。这样的情形之下,六国之间的矛盾之处远远多于共同诉求,因此其合纵很容易被分化瓦解,最终不了了之。
实际上战国时期的合纵史也确实如笔者所言,终究是掀不起什么波澜,反而是六国之间在合纵之后又迅速的陷入相互攻伐。而这样的局面,和秦国的地缘优势有着极大的关系。
- 其四,秦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其极少有被动的国力倒退,国力得以稳步上升。
如前文所述,秦国历史上尤其是战国中后期,其国力很少有什么外力让它明显倒退,反而是稳步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其他诸国很难打到秦国境内,国内的生产、生活和国家运转都是井然有序,特别是关中和巴蜀的几千里沃野,长期没有收到战火的影响而得以持续稳定的供应粮草。
九州配图:巍巍武关
反观山东六国,却没有哪一个国家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内部稳定条件,基本是长期默默无闻、偏安一隅的燕国,也曾差点被齐国灭亡,齐军一路烧杀抢掠,焚烧燕国都城,国内生产基本被摧毁,国力发生严重的倒退。
九州配图:接壤的齐、燕、赵
因此说,秦国之国力能够自孝公其至秦始皇统一前的一百六十余年内持续稳步提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 其五,秦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兼收并蓄多种文化,同时最早大规模应用铁制农具和兵器。
秦国一直以来被认为地处西部边陲、文化落后,实际上它所处之地正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值得注意的是,据考古学发现的结果也验证了笔者的看法。
在大堡子山以及圆顶山墓地,均出土了大量的铁质农具,目前国内出土的最早的铁质农具,几乎全部出自秦人墓葬。而据考古学研究认为,铁器最早出现与西亚地区。因此可以推断,秦国正是因为地处两种文明交汇的最前沿,才能够最早的接触到由西边游牧民族从西亚地区传播而来的铁器并渐渐掌握了采掘和冶炼技术,并最终将其应用到了战场之上。要知道铁制兵器远比青铜兵器来的有力而耐用,虽然受限于矿产和技术,还没有大规模装备,但其运用比例远高于山东六国。
九州配图:铁制兵器
可见,秦国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与其最早大规模使用铁质兵器也有一定关系,而铁制品的由来则又与其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直接关系。
- 其六,秦国优越的水路条件,让它兵出东方变得极为高效。
在古代,受限于落后的交通工具,军队粮草大多时候只能靠人工力配合畜力运送。如果遇到崎岖不平的山路,粮食的运送速度就会遭到很大的减缓。然而,秦国不仅用于极为优越的水路条件,而且还非常善于利用水运之便。
九州配图:秦国之地水利之便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敷虽多,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扦关。”走水路,不仅可以“不费汉马之劳”——《战国策·楚策》
据《战国策·楚策》记载,张仪出使楚国之时就曾暗藏恐吓地向楚王夸耀,说秦国出兵楚国太便利了,直接从巴蜀之粮草,“循江而下”“一日行三百余里”不到十天就可以兵临城下,最关键的是还可以顺带把军队给运过来。此外,这是南边沿着长江流向的水路条件,而在北边,秦国也有黄河以及几条支流的得天独厚水利,虽然不如长江来的便捷,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九州配图:张仪恐吓楚王
由此可见,综上六点,秦国所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之独厚,占尽地利之便,非山东六国所能比拟。因此可以说,商鞅变法只是让秦国从一个偏蛮小国渐成为强国,真正的晋升为一个合格的七雄之一,使其具备了与六国争雄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光有傲视群雄的国力和军力就想在割据几百年的乱世之中一统天下,那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让秦国能够经六世之奋斗最终一统天下的,是其得天独厚的地利。
九州君评
九州配图:关中形胜之地
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秦国坐拥关中游刃而有余,进可攻退可守,前有山川险阻助力,后有关中平原与巴蜀之地作为稳定粮仓,同时还兼具两种文明交汇前沿以及水利之便,这些都是山东六国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
秦国之所以能够扫平天下、一统六国,商鞅变法虽然有再造秦国之功,但于同一大业而言,也不宜过分夸大其词,因为秦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其后期的持续强盛和一扫宇内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却是我们不可轻易忽视的。
参考资料
1.《史记》
2.《战国策》
声明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