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企业仍拒绝支付怎么办?

现在社会上大面积的企业倒闭和创业失败,其实受伤害的不止是创业者本人,员工是受伤害最大的群体,其次是这个企业的供货商群体,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属于弱者,用体力和时间换得收入,一旦企业出现问题,不能发工资,相当于谋财害命一样,那么本文的问题其实就员工通过劳动仲裁后,企业仍拒绝支付,这本身就存在问题,要不是提问者没有表达准确,要不是企业有问题,我们来分析下。

1、第一种,劳动仲裁后,企业仍拒绝支付的,从正常逻辑思维是,企业没有道理拒绝支付,那么企业拒绝支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资金支付,也可以说没有能力支付,我原来是创业失败者,公司资金断裂的时候,我欠了36个员工二个月工资,所有员工都去劳动仲裁监察大队报案,但是无论劳动监察大队如何逼迫,我都没有办法处理,最后只能研究一个一个员工单独处理,然后劳动监察大队撤案,那么本文的问题,其实就是企业没有支付能力了,属于资金断裂的一种表现,员工只能采取上诉到法院来挽回自己的损失。

2、第二种情况是,企业仍拒绝支付,劳动仲裁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同时劳动者应当提供财产线索,可以强制执行公司的办公用品、应收账款、办公车辆等可以变现的财产,如果老板还不能致富的,法院将会限高措施,上失信人黑名单,最后冻结法人和公司所有账户。

3、第三种情况是,企业仍拒绝支付的,企业本身有支付能力,如果企业仍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还来得及,如果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数量较多,对社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劳动监察大队可以将案件移交到公安局,公安局立案后,取得侦查证据,移交给检察院进行公诉,那么企业的老板和实际控制人,将会受到法律严重制裁。

总结下,作为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一般对待劳动仲裁的案件理论上是非常重视的,否则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发展,如果企业确实资金断裂,那么企业也应该跟员工协商,也是能获得理解和支持的,一旦走上仲裁,企业既要承担工资,还要承担罚款和惩罚,得不偿失。

很荣幸受到邀请回答这个问题。老胡恰好处理过多起类型的案例,说说自己的想法。

劳动仲裁后企业仍然拒绝支付,通常来说有2两种处理方法。

一:与企业老板进行沟通,协商一致解决。

二:直接到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下面,详细讲讲2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与企业老板进行沟通,协商一致解决。

有的朋友存在疑问:既然企业都拒绝支付了,怎么还要去沟通协商呢?

古话说:事出必有因。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然治标不治本。

企业拒绝支付只是结果,首先分析下促使企业拒绝支付的原因有哪些?

1、部分企业负责处理劳动仲裁的经办人,劳动仲裁和诉讼方面的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不足,没有对老板尽到详尽的告知义务。

他们受限于自身专业能力的缺失,认为企业不支付,员工也拿企业没有办法,不知道员工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没有将“员工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及法院强制执行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和风险”,一一详尽告知企业老板,致使老板作出不支付的错误决定。

2、企业老板自身思想认知有缺陷。

部分企业的经办人将强制执行的风险告知老板后,老板出于刁难员工,或者一时情绪上的愤怒,或者出于赌博心理、认为员工不敢、为了后续求职博得好的背调结果不愿意去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拒绝支付的情形,老胡在实际处理中发现占到约50%的比例,且最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

找到了企业拒绝支付的原因,那就可以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法院强制执行对企业造成的后果和不利影响,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

这些资料百度上一找一大把,可以加一些企业所在地的法院强制执行的判决案例。

资料不用太多,A4白纸1-3页即可。

2、电话咨询当地法院,询问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所需资料,整理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注意,该资料原件、复印件分开。

这一步骤,是为了给老板看,证明你拿到这笔赔偿的决心很大,不拿到赔偿誓不罢休(此步操作不可省去)。

3、员工携带上述2样资料(强制执行的申请资料,携带复印件),直接到企业与老板沟通。

注意,是直接与老板对话沟通,除了老板,不与任何人沟通。

沟通的时候,可以耍一些谈判技巧。具体的技巧百度上一大堆。

基本上,做到这3点,一般的企业老板知道强制执行的风险后,大部分还是愿意支付的。

毕竟,老板是求财,经营企业讲究的是和气生财。

二:直接到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与企业老板沟通后,企业还是拒绝支付。员工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申请强制执行。

1、员工直接将准备好的申请强制执行的资料(携带原件,交复印件给法院)提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申请成功后,员工在家安心等候法院的执行结果通知,一般是等待15天到30天。

具体等待日期根据当地法院规定执行。

2、法院接受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庭会派人联系企业,告知企业强制执行存在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后果,并通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将需要支付的钱款打给员工。

此步骤实际上等同于强制执行前的最后一次调解和沟通,目的还是和平解决此事。

3、一定期限后,法院会与员工联系,确认员工是否收到了企业支付的钱款。如果收到,则强制执行案件结束。

4、员工如果没有收到,法院会根据规定,直接从企业对公账户上进行扣款,扣款成功后再行支付给员工。

5、如果企业对公账户上钱不够,或者没钱,法院会依法将企业法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黑名单”。

(1)对老板来讲,一旦纳入黑名单,企业法人会受到坐不了高铁、飞机,无法进行高消费(五星酒店、高档餐厅等)等一系列限制措施,且失信被执行记录会纳入个人征信、企业的风险记录中。如果拒绝支付的金额足够大,老板有可能会触犯刑法,这就是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严重的判刑坐牢。

(2)对企业来讲,企业有了失信被执行记录,再进行银行贷款、投资、融资等活动,都会受到限制,无法进行正常的上述经营活动。 正因为黑名单对个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所以企业的老板绝对不愿个人和企业上这个名单。这也是国家保障员工利益的最坚固防线。

当然,强制执行的方法,对员工来讲,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等待期间,员工也不方便进行新的求职面试。无论最终有无拿到钱,对员工来讲,都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有时候还要承担仍然拿不到钱的风险。

这也是老胡推荐首选第一种处理方式的原因,但这绝不等于就放弃了第二种方法。

最优的选择,是利用第二种方法的影响,通过第一种方法拿到支付钱款。

希望上述2种方法,能够帮助到正处在此种困境中的员工。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不是所有的劳动仲裁裁决做出就产生法律效力。劳动仲裁裁决没有生效,对单位没有法律效力,单位当然不会支付。即使生效了,有的用人单位也不会自愿支付,需要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解决。

非终局的仲裁裁决上面会写清楚,不服的话可以在收到之日起十五天之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一旦起诉了,裁决书就不产生法律效力。

终局的仲裁裁决做出就产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服仲裁裁决只能在收到之日起三十天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在仲裁裁决书上写明的单位自愿履行期满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