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是这样练成的——惨遭“灭门”的皇帝(连载十六)

在古代,有一句俗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可十八岁的郭威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也不愿这样窝窝囊囊地活下去。就这样,我们文中的主人公郭威扔下锄头就跑去李继韬的军队当了一名小兵。

郭威

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

郭威的身世着实可怜,父亲本是晋王李克用统治下的顺州“州长”,但被幽州“军阀”刘仁恭所杀。几岁的小郭威在随母亲王氏前往潞州投亲时,母亲又病死途中。幸好郭威的姨母韩氏还念及亲情,收留并扶养了郭威。但姨母也解决不了郭威多少温饱,郭威在左邻右舍的“可怜”和“施舍”下,吃“百家饭”长大的。

刀杀“镇关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郭威这一当兵,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由于郭威相貌堂堂,长的又膀大腰圆,虎背熊腰。其性格刚强,敢作敢为,勇武异常。不久,就引起了后唐陇西王李嗣昭的二儿子——泽潞节度使(昭义军)李继韬的注意。有“骄侩无赖”之称的李继韬一下子就看中了郭威,将他“调”到身边做了“贴身警卫”。

郭威刀杀“镇关西”

《水浒》中有个“拳打镇关西”的精彩章节,据说就是参照郭威的亲身经历改写的。郭威喜欢争强好胜,又嗜酒如命,更喜欢抱打不平。有一天,郭威酒足饭饱,在街上闲逛,发现有一个杀猪的屠户欺行霸市十分的嚣张,“狂”的不得了。郭威看不惯,万分的不服气,仗着酒劲,来到屠户面前,让他割肉,戏弄着屠户。戏弄的情节几乎和《水浒》中一模一样,屠户明知郭威不好惹,但终于忍无可忍,就扯开衣服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有种,你就朝俺肚子捅上一刀?”谁知郭威拿起杀猪刀,一刀就刺进屠户的肚子。郭威被抓进大牢,可李继韬十分欣赏郭威的勇气和胆量,让人放了郭威,更加地重用郭威。

后来,李继韬图谋造反,被李存勖派兵所灭,郭威被收编,凭着自身的“素质”和“本领”,“奇迹般”地又成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贴身警卫”。

惨遭“灭门”的皇帝:

时间过得飞快!郭威的“事业”也如日中天,官是越升越大!转眼间,就到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血气方刚、年少无知、“不听老妈言”的刘承祐,听信苏逢吉等人的“挑拨离间”,决心除掉父亲刘知远遗命的几个“顾命”大臣。当时,刘知远弥留之际,曾将儿子刘承祐托付给了杨邠、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大臣。说句良心话:杨邠管的“闲事”太多,连皇帝刘承祐喜欢那个女人都要管;史弘肇呢,杀人如麻,罪不至死的人,他杀的连眼都不眨一下。

郭威起兵

“花开两朵,再表一枝”。公元950年十一月,登基才两年的刘承祐就听信谗言,就将杨邠与史弘肇等人一同诛杀,并灭族。如果说这两个人被杀,还“情有可原”,必定他们也都有“大错”,就是无错,自古皇帝“冤杀”大臣的事数不胜数,二人自认倒霉罢了。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刘承祐竟将屠刀挥向郭威等手握兵权的武将的头上。要知道,郭威等人为他们老刘家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都是刘承祐的“长辈”,刘承祐的老爹刘知远都的给点“面子”,“忌惮”三分。当村姑出身的刘承祐老妈李太后闻听后,惊恐万状,苦口婆心地晓之以理,刘承祐竟然破口大骂自己的亲妈,愣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刘承祐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谁知李弘义第一时间就将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呢又着急慌忙地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马上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造诏书,放出风来,宣称刘承祐密令郭威诛杀军中诸将,一时军营炸开了锅,群情激愤,“威逼”着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郭威起兵

事情的最终结果是:得知郭威起兵,刘承祐又出了个“昏招”,竟将留在京城开封的郭威全家老少,一个不剩的全部杀死,制造了多起灭绝人寰的“灭门”惨案,连后来赫赫有名的柴荣及其郭威许多部下也惨遭“灭门”。消息传来,让本来准备武装“示威游行”的郭威及其部下,决心并彻底“一条路走到黑”,铁了心地造反!刘承祐哪里是这些久经沙场,刀尖舔血的武将们的对手?最终刘承祐被打的“屁滚尿流”,身死郊外。

郭威进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士兵“放假”三天,后汉的京城顿时“鬼哭狼嚎”。可以说这是郭威最大的“诟病”,此举严重影响了这位人称“郭令公”的“光辉形象”。

郭威黄袍加身

郭威控制京师没几天,忽报契丹大军南下,郭威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军营士兵“突然”发动“兵变”,将一袭黄袍披在刚刚“睡醒”的郭威身上,全军拜伏于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响彻云霄。郭威再三“推辞”,将士们死不答应。有个别的朋友一定会说,这不是赵匡胤玩的“把戏”吗?说对了!后来的赵匡胤当时的确确就在郭威的军营,但他这时还只是个“不太起眼”的一个将军。赵匡胤“活生生”地“耳闻目睹”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十年后,旧戏重演,剧情丝毫没有改变,只不过主人公由郭威换成了赵匡胤。

郭威出征

实际上,郭威连个契丹军的“毛”都没见,就率大军返回京城,李太后被逼封郭威为“监国”。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初五日),郭威在今天的开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实事求是地说:郭威早年穷困潦倒的民间生活,使其对民间百姓疾苦十分熟悉,简直是了如指掌。郭威当上皇帝的第一天,就将后汉皇宫的奇珍异宝当众打的稀巴烂。

郭威当时有一句名言:“朕出身微寒,尝尽人间疾苦,也经历了国与家的灾难,如今当了皇帝,又怎么能养尊处优拖累天下百姓呢!”实际上,郭威表里如一,说到做到。坐上龙椅的短短三年中,他始终发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各种“惠民”的政策陆续出台,后周的江山国泰民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新景象。

可是,公元954年2月22日,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驾崩,享年五十一岁。郭威的去世,既是大周王朝的重大损失,也是大周百姓们的重大大损失……

赵匡胤“老戏新演”——黄袍加身

郭威因惨遭灭门,只好在临终之际将皇位传给“义子”兼“内侄”柴荣(也叫郭荣)。可是,堪称五代十国最英明的帝王——柴荣,又英年早逝,幼子柴宗训继承了皇位。郭威的“好学生”赵匡胤“青出于蓝胜于蓝”,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中国皇帝是这样练成的——惨遭“灭门”的皇帝(连载十七)》

@吴建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