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创作中忌讳的十个问题!
唐 孙过庭《书谱》
行草书,是我国书法历史上一股“清流”,或为是行书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更多的是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行草书为历朝历代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这种书体有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首创,字体以飘逸、洒脱、灵动、飞舞、劲健、浑厚而著称。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而为后人所推崇,名家辈出。
一幅好的行草书作品,它的字体之间一定跳动着灵动的音符,飘逸着华美的“舞步”,挥舞着潇洒的“墨迹”。行草书创作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无画眼:全篇显平,无神采,终下人一等。
2、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无破则无立。全篇则平淡无奇且有拥塞的感觉。
3、无势:则伤神。全篇无流动的感觉,处处让人感觉到跌跌撞撞,此种心态极差。
黄庭坚《花气蕉人诗帖》
4、长横:如拦腰一刀,气势全断。横画长,则转换迟缓。
5、多竖如束薪。直画不要太过,过则神态呆板。且同样的竖画让人感觉到雷同而无变化。
6、忌平、散、挤、弱。平则无起伏变化;散则气势全断;挤则全篇无重点,嘈杂纷乱,不堪入目;弱则全篇无精打采。
7、首行不正:作品首行之首字与尾字,要在同样的位置,否则整行歪斜矣。
8、不熟:所书内容、意境、结字、连断、下墨、留白、画眼均要熟,勿抄书。行笔勿存思想,乃得放纵。书随心动,笔由心发。不熟者,处处断开,气息不通也。
宋 米芾《彦和帖》
明 王宠《杂书帖》
9、字字断开:字字分开者有散的感觉,虽单字极尽变化,然非高手。紧密者,互相揖让,此乃变化高手也。
10、当连反断,当断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领会转换。理论的错误运用所致,说起来头头是道,写出来却离题万里。
行、草书写时的调锋与篆、隶、楷有很大区别,因为,它有笔意的衔接,气韵的通贯问题。由于这种笔意气韵要求上制约,使得在书写过程中不能随意停顿,否则,行气会气断意阻。写行、草时必须是要连续书写的,这样,就要求书写之际边写边调锋,其调锋的过程须在书写的一瞬间完成。这种调锋方法,我们称之为“纸上调锋”。
行、草书连续书写的技巧往往与其它的技巧纠缠在一起。首先,与笔速有关。没有笔速也就无从谈连续书写的问题。其次,与把握线性的技巧相关。行、草书线形的变化非常复杂,连续书写,瞬间纸上调锋,要写出高质量的点线。第三,与字法、章法相关联。要注重字形的组塑、行气的通贯和章法的和谐等等。第四,与墨法技巧关系紧密。行书讲究墨的层次,讲究行气间的蘸墨点,只有笔在蘸墨时才是间歇与理毫之处。频频停笔蘸墨必然扰乱连续书写的节奏。第五,与风格样式等关系密切。
明 王铎《草书轴》
▍素材来源:网络
▍综合整理:书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