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就膝盖痛,不是因为膝盖,而是屁股太弱
运动久了,
谁都有些蠢蠢欲动的“老毛病”,
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犯病”,
比如膝盖不舒服、
肌肉特别紧绷。
不管你是跑步党、举铁党,
回想一下,
长跑、骑行或者练臀腿之后,
是不是有过下面的感受:
膝外侧疼痛,
严重时痛感上下蔓延;
膝关节外侧有明显压痛点,
严重时髋关节外侧也有;
大腿外侧紧绷;
做膝关节弯曲的动作会痛…
这,
就是困扰很多人的髂胫束综合征,
它已成为膝关节外侧疼痛的常见原因[1]。
髂胫束在哪?
髂胫束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泡沫轴滚滚髂胫束就好了吗?
今天就来扒一扒。
髂胫束,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髂胫束是什么?一块肌肉?不!
事实上,它是“一条”厚厚的筋膜。
上方连接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下与胫骨上端相接。
可以把髂胫束想象成一根巨大的橡皮筋,
它连接了我们的大腿和小腿,
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
图片来源:[2]
什么是髂胫束综合征?
髂胫束跨过了髋关节和膝关节。
当我们的膝盖伸直时,
髂胫束会移动到股骨外上髁的前方,
当膝盖弯曲大于30度时,
髂胫束会移动到股骨外上髁的后方。
当膝盖从弯曲到伸直时,
髂胫束会在大腿外侧前后移动,
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疼痛,
但是当髂胫束过度紧绷,
再加上长时间运动,
就很容易出现摩擦、发炎、疼痛。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多见于长跑、橄榄球、自行车、
舞蹈家、军人及其他运动者。
为什么会出现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很多人都会觉得,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是因为髂胫束太紧绷,
所以只要放松髂胫束就有用,
但事实上,髂胫束紧张的根本原因,
并不是髂胫束本身。
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
都和髂胫束连接,
并负责稳定下肢的作用。
走路、跑步时,
臀大肌、臀中肌原本应该负责骨盆的稳定,
减少骨盆的摇摆晃动;
然而,当臀大肌、臀中肌无力时,
稳定髋关节的工作,
就会由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负责,
导致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过度工作,
引发髂胫束综合征。
比如在跑步时,
下图左为正常单脚承重的状态,
下图右为臀中肌无力,
发生了骨盆倾斜,
阔筋膜张肌收缩,
髂胫束被拉长,
以稳定膝关节。
图片来源:StanfordMedicine
如何有效缓解髂胫束综合征?
一提到髂胫束的疼痛问题,
很多人都只会让你去滚泡沫轴,
然而现实是:
髂胫束是致密的结缔组织,
按摩、拉伸不会让它产生什么变化。
要解决髂胫束的问题,
并不是去直接松解髂胫束,
从根本原因入手,
激活、加强臀肌,
减少阔筋膜张肌代偿;
放松阔筋膜张肌等紧张肌群。
自测一下你的臀中肌弱吗?
首先测试一下臀中肌的力量,
侧卧,髋关节垂直地面,
抬起上侧的腿,
抬到与地面呈30-45°时候的时候,
稍微向后伸展一些。
保持这个姿势不动,
如果没法坚持到60秒,
就说明你的臀中肌太弱了,
需要加强力量。
加强过弱的臀中肌
动作1
侧卧髋外展
动作要点:
侧卧,保持骨盆垂直地面,将上侧的腿抬起,控制抬腿的速度,动作不要太快,下落的过程注意控制。注意: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骨盆的稳定,每组10次,重复3组。
动作2
坐姿髋外展
坐于凳上,
膝盖上方套上弹力圈,
分别在上身竖直、上身前倾、上身后仰,
3个不同角度下做髋外展动作。
以上3个角度的髋外展,
每组10次,重复3组。
放松紧张的肌群
阔筋膜张肌放松
动作要点:
侧卧位,用肘关节支撑,膝盖不适的那侧腿置于下方。上面那条腿绕到下面那条腿前面,并踩在地面上,置泡沫轴于阔筋膜张肌处来回滚动按压揉,保持1分钟,重复2-4组。
阔筋膜张肌拉伸
动作要点:
侧身站于墙边,需要放松阔筋膜张肌的那条腿在墙侧,手扶墙壁以作支撑。另一侧腿交叉置于需要放松的腿的前方,保持要放松腿的足部稳定。慢慢下沉身体,使髋部倚靠向墙壁。保持10秒,回到原来姿势并重复3次。
臀大肌放松
动作要点:
坐在泡沫轴上,双手置于身后垫子上,支撑一部分体重,在臀大肌部位前后滚动。可以通过单独滚动放松单侧腿来加强放松强度。
Tips:
以上这些拉伸,
即使不经常跑步、登山、运动,
对于久坐的人,
也是非常有益的。
>>> 最后的最后 <<<
我们的身体,
冷不丁会出一些“小问题”,
这时候与其盲目的“病急乱投医”,
找到根本原因,
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
别忘了一键三连~
参考文献:
[1]丁谷渊, 史申宇, 凌晓宇,等. 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 中国骨伤, 2018,031(010):965-970.
[2]Baker R L ,Souza R B , Fredericson M .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Soft Tissue andBiomechanical Factors i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Pm & R the Journal ofInjury Function & Rehabilitation, 2011, 3(6):55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