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养生之家导读:方中主药龙胆草既能泻肝胆之实火,又能除下焦之湿热、黄芩、栀子协助龙胆草泻肝胆火。那么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下面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下。

【组成用量】

生地15g,黄芩、车前子各12g,龙胆草、当归、泽泻、栀子各9g,柴胡、木通各6g,甘草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丸剂每服9g,日服2次。

【功效作用】

方中主药龙胆草既能泻肝胆之实火,又能除下焦之湿热、黄芩、栀子协助龙胆草泻肝胆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助龙胆草增强清利湿之力。生地、当归滋养阴血。柴胡疏达肝气。甘草和中解毒以防胆草黄芩之苦寒伤胃。全方有泻肝胆实火,清化湿热之功效。

主药龙胆草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降低体温,松弛肌肉。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增进食欲,有健胃作用。本方具有退热、抑菌、消炎、解毒、利尿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目赤、胁痛、耳聋、耳肿、口苦、溺赤、舌红、脉弦数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附件炎、急性盆腔炎、阴道炎、遗精、阴疮、会阴脓肿、多囊卵巢综合征、动脉硬化、急性非根性坐骨神经痛、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官出血、习惯性流产、青光眼、结膜炎、内耳眩晕症、神经性耳聋、中耳炎、百日咳、夜游症、带状疱疹、磺胺药中毒、白血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柯兴综合征、尿道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胁痛、头痛、口苦、小便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上消化道出血(肝火犯胃型)治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以本方去车前子、泽泻、木通,加白茅根15g,茜草、藕节、侧柏叶各10g为主治方。

若口干燥者,加北沙参、麦冬各12g。胁痛、胃痛甚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2g。

2.流行性腿腺炎(邪毒内蕴肝经型)治宜清泻肝胆,通络止痛。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木通,加玄胡索、夏枯草、川楝子各10g为主治方。若脘腹胀痛、呕吐者,加竹茹10g,黄连6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g。

3.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化湿热,理气通下。

以本方去泽泻,加茵陈30g,大黄(后下)10g为主治方。

若恶心呕吐剧甚者,去当归、生地,加法半夏、广陈皮各10g。呕吐蛔虫者,加乌梅丸8g.

4.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治宜疏肝利胆,清化湿热。

以本方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5g为主治方。

若有黄疸者,加茵陈30g,大黄6g。热多湿少。大便秘结者,加芒硝(冲)、大黄各10g。湿多热少者,去生地,加草豆蔻、薏苡仁各10g。

5.慢性支气管炎(肝火犯肺型)治宜清肝泻肺,止咳化痰。

以本方去栀子、木通,加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川贝母10g,黛蛤散(包)6g为主治方。

若口干舌红无津者为热盛伤阴,加麦冬、玉竹各10g,丹皮6g。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10g,三七粉(冲服)3g。胸胁痛甚者,加生蒲黄(包煎)10g,五灵脂、川楝子各6g.

6.高血压病(肝火上炎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去当归,加双钩藤(后下)15g,菊花10g为主治方。

若头痛明显为肝阳亢盛,加石决明(先煎)30g,夏枯草15g。手足心潮热为肝肾阴虚,加女贞子15g,何首乌10g。大便秘结难下者,加熟大黄6g。

7.肾盂肾炎(肝胆郁热型)治宜疏肝解郁,清利湿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恶心呕吐者,加陈皮12g,法半夏9g。胁痛者,加郁金12g。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川续断各12g。少腹疼痛者,加白芍、川楝子各12g。

8.三叉神经痛(肝胃实火型)治宜清肝火,泻胃热。

以本方合芎黄散化裁如下:金银花、白芷、丹皮、川芎、栀子、黄芩、羌活各12g,龙胆草6g,细辛3g为主治方。

若烦躁易怒者,加菊花12g,双钩藤10g。

9.白塞病(肝脾湿热型)治宜泻肝、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六一散(包)、生薏苡仁各15g,蕴香、佩兰各10g为主治方。

若目赤肿痛甚者,加青葙子10g。咽喉痛甚者,加板蓝根12g,牛蒡子10g。阴部疼痛甚者,加黄柏10g。

10.急性肾小球肾炎(邪犯厥阴型)治宜平肝潜阳,泻火清热。

此型系高血压脑病,故以本方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化裁如下:黄芩、黄栀子、车前子(包)、牛膝、钩藤、生地、夏枯草、豨莶革各10g,龙胆草5g为主治方。若血压高,甚至抽搐者,加用羚羊角粉,白芍粉调服,或者加服紫雪丹。神识昏糊者,加服牛黄清心丸。胸闷呕恶者,加代赭石(先煎)12g,胆南星8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8g,玄明粉(冲)10g。

11.遗尿症(肝经郁热型)治宜清肝泻火,导赤泄热。

以本方去当归、柴胡,加知母10g为主治方。

若舌红质干者,加麦冬10g,丹皮8g。小便灼热者,加黄柏、竹叶各9g。12.绝经后阴道出血(肝经湿热型)治宜清肝利湿。

以本方去当归为主治方。

若带下量多者,加蒲公英20g,樗根皮15g。

13、非特异性外阴炎(肝经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大便燥结者,加大黄(后下)10g。

14.非特异性阴道炎(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小溲溫痛者,加滑石20g。阴户肿痛溃疡者,加赤芍、丹皮各10g,三七粉冲服3g。

15.滴虫性阴道炎(肝经湿热型)治宜泻肝清热。

以本方加乌梅、苦参各10g为主治方。

16.外阴湿疹(肝经湿热型)治宜清肝泄热,利湿止痒。

以本方加土茯苓、赤芍各15g,白鲜皮、七叶一支花根各10g为主治方。若阴部红肿灼热明显者,加忍冬藤20g,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5g。大便秘结,为火热炽盛者,加生大黄6g。

17.女性性欲低下(肝经湿热型)治宜清肝、泻热、除湿。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大便干结不通者,加大黄9g。

1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肝火旺型)治宜清热泻火,平肝潜阳。

以本方去当归、泽泻、柴胡、木通,加石决明(先煎)15g,淡竹叶10g,羚羊角粉吞服0.3g为主治方。

若烦躁不安者,加莲子心5g。

19.梅毒(肝肾湿热型)治宜利湿解毒,清热消疮。

以本方加土茯苓30g,萆薢15g为主治方。

20.网状淋巴管炎(湿热毒蕴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以本方去柴胡、车前子、生地、泽泻、木通,加土茯苓、生薏苡仁各30g,七叶一支花根15g,赤芍10g为主治方。

21.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肝经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泄肝凉血。

以本方去木通、泽泻,加土茯苓30g,薏苡仁15g,赤芍10g,肉桂6g,琥珀粉(分冲)2g为主治方。

若小便艰涩热痛者,加石韦、海金沙各10g。小便不通,少腹满痛者,加穿山甲、菖蒲、沉香各4g。手足心潮热,唇红舌赤者,去龙胆草、黄芩,加知母、白薇各9g。大便燥结难下者,加生大黄6g。

22.附睾炎(温热蕴结型)治宜清利湿热,活血消肿。

以本方去生地、车前子、当归、栀子、木通,加土茯苓30g,夏枯草、连翘、制乳香各15g,赤芍12g,萆薢、僵蚕、生甘草各10g为主治方。

若发热口渴者,加半枝莲、金银花、天花粉各12g。阴囊肿胀,水肿明显者,加木通6g,车前子12g。小便短黄刺痛者,加石韦12g,蚤休8g,琥珀粉1g冲服。

23.精囊炎(湿热蕴结型)治宜清利湿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以本方加减:土茯苓、白茅根各30g,生地20g,龙葵15g,莪术、茵陈、黄芩、生赤芍、车前子(包)、黄柏、柴胡各10g,龙胆草6g为主治方。

若火毒炽盛者,加水牛角粉8g冲服,金银花、蒲公英各12g,丹皮9g。血精较重、或兼有血淋者,加小蓟15g,地榆、侧柏叶各10g。

24.特发性阴囊坏疽(湿热壅盛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以本方去车前子、当归、柴胡,加土茯苓30g,革薢15g,丹皮、赤芍各12g为主治方。

25.鞘膜积液(湿热下注型)治宜清利湿热,活血解毒。

以本方去生地、木通、栀子,加金银花15g,虎杖、赤芍、萆薢、猪苓、茯苓各12g为主治方。

若发热者,加半枝莲、丹皮各12g,水牛角粉8g冲服。小便刺痛.者,加石韦12g,琥珀粉1g冲服。

26.阴囊血肿、鞘膜积血(热毒蕴结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以本方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白芍18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8g,川芎5g)为主治方。

27.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病(毒热内蕴型)治宜泻火解毒,通里攻下。

以本方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柴胡、黄芩、栀子、厚朴、郁金各15g,生大黄12g,龙胆草、芒硝(后下)各9g为主治方。

28.肛门瘙痒症(湿热内壅型)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以本方加苏梗8g为主治方。

若痒甚者,加钩藤15g。大便秘结者,加炒决明子12g,火麻仁10g.

29.单纯疱疹(下焦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

以本方化裁:板蓝根30g,车前子(包)15g,泽泻12g,生山栀子、赤白芍、黄芩各9g,龙胆草6g,生甘草3g为主治方。

30.带状疮疹(肝火型)治宜泻肝胆实火。

以本方为主治方。

31.丝虫病(血热型)治宜清热解毒。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恶寒发热者,去当归,加荆芥、防风各9g。

32.丘疹性荨麻疹(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木通,加茵陈、土茯苓各15g,炒苍术9g为主治方。33.银屑病(热毒型)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以本方合消毒饮化裁:龙胆草、山栀子、金银花各12g,丹皮、土茯苓、大青叶、生槐花各9g,蒲公英、生地、甘草各6g为主治方。

34.脂溢性皮炎(阳明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祛风通腑。

以本方去柴胡,加白花蛇舌草、茵陈、苦参各6g为主治方。

35.急性女阴溃疡(肝火湿热型)治宜清肝利湿。

以本方去黄芩,加炒黄连、胡黄连、青皮各4g为主治方。

36.包皮龟头炎(溫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柴胡,加忍冬藤、滑石各15g,萹蓄9g为主治方。37.皮肤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综合征(毒邪湿热型)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以本方化裁:白茅根30g,生地15g,龙胆草、粉丹皮、丹参、白鲜皮、车前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元参各9g,蒲公英6g为主治方。

38.眼脸带状疱疹(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泻肝胆湿热。

以本方去木通,加板蓝根、蒲公英各30g,僵蚕、白芍各10g为主治方。39.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肝火炽盛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为主治方。

40.角膜带状疱疹(肝火亢盛型)治宜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以本方加减:龙胆草、金银花、赤芍、青葙子各15g,丹皮、当归尾、大黄、木通、泽泻、栀子、黄芩、柴胡各10g,甘草3g为主治方。

41.匍行性角膜溃疡(肝胆火炽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去车前子,加蒲公英30g,生石膏25g,大黄6g为主治方。

42.真菌性角膜溃疡(湿热蕴结型)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退骑。

以本方之意化裁:龙胆草、土茯苓、苦参各15g,柴胡、黄芩、苍术、佩兰、藿香、栀子、紫草、金银花、谷精草各10g,蝉衣6g,甘草3g为主治方。

43.角膜基质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消炎解毒。

以本方去生地,加蒲公英、土茯苓各30g,紫草15g.赤芍10g为主治方。44.角膜穿孔并虹膜突出(肝胆实火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去生地,加芜蔚子、白芍各15g,大黄10g为主治方。

45.角膜瘘(肝胆积热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为主治方。

46.角膜葡萄肿(肝经积热型)治宜清肝泻火,活血利水。

以本方加夏枯草15g,香附10g为主治方。

47.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肝胆火盛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去当归,加丹皮、赤芍、大黄各10g,为主治方。

48.全色素膜炎(肝火炽盛型)治宜清肝泻火,凉血解毒。

以本方加蒲公英、紫草、青葙子各15g,丹皮、大黄各10g,川黄连6g为主治方。

49.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肝胆火盛型)治宜清肝泻火,降逆明目。

以宗本方之意化裁加减:槟榔20g,蔓荆子、车前子、夏枯草、龙胆草各15g,柴胡、黄芩、香附、泽泻、白芷各10g,甘草3g为主治方。

50.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肝火亢盛型)治宜泻肝清胆。

以本方去当归,加赤芍、大黄各10g为主治方。

51.眼睑肿瘤(肝胆火盛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去当归,加大黄、青黛各10g,芦荟5g为主治方。

52.外耳湿疹(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解毒。

以本方去当归、泽泻为主治方。

若黄水多者,加苦参10g,黄连6g。

53.外耳道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消肿。

以本方去当归,加苦参12g为主治方。

若红肿痛甚者,加丹皮、赤芍各12g。流脓黄粘量多者,加黄连12g。

54.真菌性外耳道炎(湿热型)治宜燥湿、清热、止痒。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泽泻、栀子,加地肤子15g,白鲜皮12g为主治方。若痒甚者,加防风15g,荆芥12g。

55.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湿热蕴积型)治宜祛湿,消肿化腐。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加土茯苓15g为主治方。

56.耳带状疱疹(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解毒。

以本方去当归、泽泻,加金银花30g,赤芍、丹皮各12g为主治方。

若耳痛甚,加制乳香、没药各6g。耳聋甚,加菖蒲15g。眩晕、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g,天麻10g。面瘫,加全虫12g,白附子6g,蜈蚣3条。

57.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通窍。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泽泻,加路路通。丝瓜络各15g,香附12g为主治方。若耳胀痛者,加赤芍、丹皮各12g,川芎10g。鼓室积液者,加茯苓20g,泽泻15g。

58.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通窍。

以本方去当归、泽泻,加皂角刺、黄连各12g,炮山甲10g为主治方。

若流脓黄稠量多者,加蒲公英30g,苦参12g。

59.急性乳突炎(湿热火毒型)治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泽泻、木通,加赤芍、丹皮、皂角刺各12g为主治方。若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0g(先煎)。耳痛剧烈者,加制乳香、没药各6g。60.迷路炎(热盛动风型)治宜清热泻火,解毒熄风。

以本方去生地、泽泻、当归,加(天麻钩藤饮之意)石决明、朱茯神、夜交藤各15g,天麻、钩藤各12g为主治方。

61.周图性面神经麻痹(热毒伤络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以本方去当归、泽泻,加丹皮、赤芍、僵蚕各15g,白附子、全虫各12g(含牵正散之意)为主治方。

若耳脓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15g。

62.中耳癌(湿热郁结型)治宜清化湿热,解毒散结。

以本方去黄芩、当归、泽泻,加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赤芍、丹皮各12g,山慈菇8g为主治方。

63.干酪性鼻炎(湿热积留型)治宜清热燥湿,化腐生肌。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柴胡,加土茯苓、半枝莲各15g,鱼腥草12g,苦参10g为主治方。

若饮食不香者,加麦芽、神曲各15g。

64.急性鼻窦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胆,利湿通窍。

以本方去当归,加苍耳子、薄荷各12g为主治方。

若湿热盛,黄稠脓涕多者,加蒲公英20g,黄连12g。鼻粘膜红肿甚者,加丹皮、赤芍各12g。鼻窦积脓,或涕出不畅者,加皂角刺12g。

65.恶性肉芽肿(湿热炽盛型)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化腐。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柴胡,加半枝莲、土茯苓各15g,蛇毒12g为主治方。66.游走性舌炎(湿热上蒸型)治宜清热利湿,消肿去腐。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泽泻,加生薏苡仁、香、丹皮各15g,赤芍12g,白芷、茯苓各10g为主治方。

67.急性结膜炎(火眼)(肝火上炎型)治宜清肝经湿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68.急性肝炎(肝经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疏肝退黄。

以本方加茵陈、大枣、田基黄为主治方。

69.阳瘘(湿热下注,蕴结肝经型)治宜清热利湿,宜通气机。

以本方加仙灵脾、金钱草各15g,黄柏10g为主治方。

70.鼻妞(肝火刑肺型)治宜泻肝止血。

以本方去木通、泽泻、当归,加白茅根30g,沙参15g,麦冬12g为主治方。71.牙痛(肝胃火热型)治宜清肝泻胃。

以本方去木通、泽泻、车前子、当归、与清胃散合用为主治方。

72.急性前列腺炎(肝气郁结,溫热下注型)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以本方为主治方。

73.急性乳腺炎(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解郁,通乳散结,清热解毒。

以本方加蒲公英30g,金银花、连翘各15g为主治方。

74.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经实热,瘀滞化火型)治宜清肝火,化瘀滞。以本方为主治方。

75.妇女上环后阴道出血不止(肝胆湿热,下注子宫型)治宜清热止血。以本方加地榆炭20g,阿胶(烊化)15g,荆芥穗炭10g为主治方。

76.急性盆腔炎、阴道炎(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减:当归、苦参各20g,黄柏、苍术、甘草、木通、白花蛇舌草、泽泻、车前子(包)、生地、柴胡、山栀子、龙胆草各15g为主治方。

77.肛门尖锐湿疣(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

以本方加夏枯草、苍术、紫草各15g为主治方。

78.甲状腺功能亢进(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镇静安神。

以本方为主治方加减。

79.淋病(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为主治方。

80.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肝胆实火型)治宜清肝泻胆。

以本方加枸杞子、桑椹、制首乌、桃仁、丹皮、鸡血藤,去掉生姜、薄荷、车前子、泽泻为主治方。

81.静脉炎(湿热阻脉,气血凝滞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

以本方加丹参20g,苍术、黄柏各15g为主治方。

82.头皮神经痛(肝郁化火,上冲于发型)治宜清肝泻火。

以本方加减:竹茹、泽泻各12g,黄芩、栀子、木通各9g,丹皮、当归、甘草各10g,柴胡、龙胆草各6g为主治方。

若失眠者,加酸枣仁30g,黄连6g。若心烦、呕吐者,加竹茹、淡竹叶各10g。

83.冠心病心绞痛(相火炽盛,气血逆乱,心脉瘀阻型)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理气活血。

以本方加减:丹参18g,当归、香附、柴胡、山栀子、黄芩、龙胆草各12g,生地、郁金、枳壳各10g为主治方。

84.神经性头痛(肝胆湿热型)治宜清肝泻胆,祛热利湿。

以本方加减:石决明20g,生地、白芍各15g,枳壳、车前子、泽泻、柴胡、山栀子、黄芩、龙胆草各10g为主治方。

若服药后,头痛减、睡眠好、口于消失,二便通畅,但仍感头晕者,去当归、柴胡,加天麻10g,菊花6g。

85、卵巢囊肿(湿热阻碍,气血壅滞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软坚。

以本方加减:黄芪15g,生地、当归、车前子各12g,三棱、莪术、夏枯草、柴胡、山栀子、木通、黄芩、龙胆草各10g,大黄、甘草各6g,水蛭3g为主治方。86.神经衰弱(肝胆实火,湿热下注型)治宜清肝泻胆,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减:龙胆草、黄芩、山栀子、石菖蒲、柴胡、远志、泽泻各15g,当归、生地各12g,木通9g,甘草3g为主治方。

若服药后,睡眠有所好转者,加夜交藤30g。

87.功能性不射精(湿热型)治宜清化湿热。

以本方去当归、车前子,加黄柏、杏仁、知母、乌贼骨、茜草为主治方。

88.肾结石(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水、排石。

以本方药液冲服琥珀、鸡内金粉为主治方。

89.磺胺药中毒(热毒型)治宜清热解毒。

以本方为主治方。

90.空洞型肺结核咯血(木火刑金,阳络被灼型)治宜泻木(肝)清金(肺),和络止血。

以本方去泽泻、木通,加制大黄、青黛(布包)各10g,白及15g,三七粉(分吞)、桃仁各6g。

91.胆囊炎术后腹泻(肝胆湿热型)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92.坐骨神经痛(肝经湿热下注,闭阻经络型)治宜清热泻火,除湿通络。

以本方加减:生地黄、白芍各15g,忍冬藤、龙胆草各12g,山栀子、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当归、川牛膝各10g,柴胡、甘草各6g为主治方。

93.库欣综合征(肝经湿热内郁型)治宜清肝利湿。

以本方去生地、当归,加苦参15g为主治方。

94.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湿热内蕴,浸淫肌肤型)治宜清热利湿,消炎解毒。

以本方加减:白鲜皮、土茯苓各30g,蒲公英、苦参、车前子各15g,泽泻、山栀子、黄芩各10g,木通、甘草各8g为主治方。

95.泛发性湿疹(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泻肝胆。

以本方加土茯苓15g,桑白皮12g,大黄10g为主治方。

外用苦参、蛇床子各30g,苍术50g,黄柏20g,煎水外洗。

96.药疹(药毒内中,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以本方加白鲜皮9g为主治方。

外用黄柏、地榆、苍术各15g,煎水湿敷患处。

97.接触性皮炎(药热毒邪,蕴于肌肤型)治宜清热、除湿、解毒。

以本方加白鲜皮15g,大黄10g,土茯苓30g为主治方。

外用黄柏浸液湿敷。

98.掌跖脓疱病(湿热蕴久,感染毒邪型)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以本方去泽泻、柴胡,加蒲公英、金银花各20g,连翘15g,丹皮10g为主治方。

99.不孕症(肝经湿热,久過化毒,注于下焦型)治宜泻火清热,利湿解毒。

以本方去当归、柴胡,加蒲公英、败酱草各20g为主治方。

外用中药苦参、蛇床子、野菊花各30g,黄柏15g,煎汤熏洗坐浴。

100.妊娠角膜云翳(湿毒内蕴,胎热攻目型)治宜清利湿热,降火解毒。以本方加生大黄(后下)、菊花、谷精草、密蒙、丹皮各10g,石决明20g为主治方。

101.口唇周围疱疹(肝经风火,火迫津淫型)治宜清肝火,养阴血。以本方去车前子,加生黄芪20g,连翘15g,板蓝根10g为主治方。

102.慢性咽炎(湿热阻遇,痰火郁结型)治宜清利湿热,化痰散结。以本方加法半夏、苏子各10g为主治方。

103.急性额窦炎(湿热蕴毒,内壅鼻窍型)治宜泻肝火,清湿热,通腑实,开鼻窍。

以本方去车前子、木通,加辛夷花、香白芷、生大黄各6g为主治方。

104.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以本方加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肝火上乘,头病眩晕,日赤多眵者加菊花以清肝明目。

2.木(肝)火刑金(肺)咯血者加丹皮、侧柏叶以凉血止血。

3.湿热内蕴黄疸者加茵陈、大黄化湿清热退黄。

【注意事项】

本方药苦寒,易伤脾胃,故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0)

相关推荐

  • 【名方赏析】方名: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

    [名方赏析] 方名: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功效:泻肝胆之火,清肝胆湿热. 主治:头痛目赤.肋痛口苦.阴肿阴痒.,筋瘘阴汗等问题. 方解 ...

  •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龙胆泻肝汤医案三则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 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如下: 1 阴道炎   ...

  • 15.龙胆泻肝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15.龙胆泻肝汤 肝经湿热. (<医宗金鉴>) [歌诀]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组成]龙胆草 生地 车前子各三钱(各9g) 栀子(8g)黄芩(9g) ...

  • 龙胆泻肝丸,上清肝胆实火,下利肝经湿热,泻中有补、降中有升

    龙胆泻肝丸,总体来看属于清脏腑热剂,功能主治为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肝胆实火上炎症,包括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肿等:肝经湿热下注证,包括尿赤.小便淋漓.妇女带下黄臭.阴肿.阴痒.阴 ...

  • 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

    简介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法常用中药常用腧穴常见证型预防调护 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本病有两 ...

  • 肝胆湿热

    360docimg_0_ 邵和军 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医科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的病症.多由外感湿邪或者湿邪内生,郁结而致.肝胆湿热的主要治法是利湿清热,清肝利胆.可以使用龙胆泻肝 ...

  • 黄芪,黄精,麦冬,北沙参,五味子一起煮水喝有什么功效作用?

    黄芪.黄精.麦冬.北沙参.五味子一起煮水喝,具有益气养阴,养心.补肺.益肾,对气阴两虚引起的虚劳咳嗽.自汗.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这些药材的药性决定的. 黄芪是常用的一种补 ...

  • 《医药处方》牛蒡茶的功效作用

    《医药处方》牛蒡茶的功效作用

  • 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

    土豆别名 山药蛋.洋番薯.洋芋.马铃薯.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胃.大肠. 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 土豆具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补血强肾等多种功效.土豆富含维生素.钾.纤维素等,可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

  • 阴都穴的正确按摩手法及功效作用

    阴都,属足少阴肾经.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 ...

  • 玉米功效作用

    功效作用 1.防癌抗癌: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中转化为维生素A,对于防癌防肿瘤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玉米中的纤维素能够加速人体内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 ...

  • 中药龙骨是什么 、它的功效作用?

    .龙骨也是一种中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制作的,其实龙骨也叫陆虎遗生,是一种化石,一般用古代犀牛类.三趾马等动物的骨胳化石制作的,它的功效作用非常多,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很多疾病,有镇静.催眠.抗惊厥 ...

  • 精氨酸的功效作用 精氨酸的详细资料

    精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pI(氨基酸等电点)=10.76,亦是20种普遍的自然氨基酸之一.精氨酸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精氨酸的功效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精氨酸的功效作用 精氨酸还具 ...

  • 除湿胃苓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茯苓.猪苓各12g,泽泻15g,苍术.厚朴.陈皮各10g,桂枝.白术各9g,甘草3g,滑石16g,防风.山栀子各8g,木通6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五苓散运脾除湿 ...

  • 绿豆与绿豆衣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绿豆与绿豆衣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绿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绿豆衣为绿豆的种皮.处方名: 绿豆.绿豆衣.绿豆皮.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凉.功效: 清热解毒,清暑利水. 主治暑热烦渴.疮疡痈肿以及解药物中毒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