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火了,我笑着笑着看哭了

最近,《庆余年》是真的火。

火到每一个角色,

都能拿出来品评一番;

火到新剧情解锁,播放方式变动,

都能频频上热搜。

七位国家一级演员,

陈道明(庆帝)、吴刚(陈萍萍)

李强(言若海)、李建义(梅执礼)

许还山(庄墨韩)、曹翠芬(范老太太)

郑毓芝(南庆太后)。

四位国家级话剧演员,

田雨(王启年)、于洋(林若甫)

刘端端(二皇子)、梁爱琪(北齐太后)

以及其它多位演技派组成的演员阵容,

让人感受到了全员演技在线的舒畅感。

虽然是架空,不属于历史任何一个朝代;

虽然有着诸多荒诞,夹杂着科幻;

虽然男主大开金手指,有六个爹加持:

生父-庆帝;教父-陈萍萍;

养父-范建;师父-费介;

叔父-五竹;岳父-林若甫。

被人称作是「年轻人的白日梦」。

但还是在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演绎下,

让人跟着他们或喜或悲,

或揪心或释然。

《庆余年》为什么火?

火在范思辙爱财是因为崇拜官居户部侍郎(掌管钱财)的父亲;

火在滕梓荆士为知己者死;

火在王启年圆滑却爱家,贪小利而不失大义;

火在朱格用尽手段并非为权势,只为尽忠;

火在一世魔王肖恩苟延残喘,只为亲情牵绊;

火在已经潦倒到卖菜的庆国老兵,

见到敌国军人,仍拿着镰刀高喊“杀齐狗”

……

即使是看起来人生很顺的范闲,

也在受人左右的棋局中,

毫不退缩地争取着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

对于始终怀抱信念

愿意相信并甘心坚持的人来说,

看到的是热血未凉;

对于被生活锤打,

渐渐随波逐流的人来说,

则是为这些坚持和信念而热泪盈眶。

《庆余年》里的很多人,

都有让人一哭的冲动。

我是为初心不改的陈萍萍。

看剧的人,知他狠辣、老谋深算,

将仅有的温柔给了范闲,

却不知他是《庆余年》原著里

第一等至情至性之人。

那年,他还叫陈五常,

是诚王府世子身边的小太监,

和世子、范建一起长大。

他们遇到一个奇女子叶轻眉。

叶轻眉很强大,

身边有一个武功天下第一的五竹,

箱子里还有神秘武器

直接把诚王继承皇位的竞争对手射杀,

世子变成了太子,后来又成了庆帝。

叶轻眉很聪明,

会做很多稀奇的玩意儿,

以此为加持的内库,揽尽天下财,

为庆国输送着赖以生存的血液。

叶轻眉很特别,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幻想着众生平等,

一手创办监察院,监察百官,

维持着庆国的稳定。

但叶轻眉却平等待他,

视他为挚友,给他改名陈萍萍。

也从那时起,他开始像个正常人活着,

全力施展自己的抱负,

一心一意辅佐庆帝和叶轻眉,

为他们“共同”的心愿

建一个自由而强大的庆国

而努力。

庆帝北征失败重伤,他舍命相救,

回国途中的绝境重重里,

喝马尿、嚼草根,将所有口粮留给庆帝,

保住了庆帝的命。

庆帝再次出征前,

也是他,奔袭千里生擒肖恩,

以半身瘫痪,一身修为被废的代价,

重创敌国情报网。

庆帝连战连捷。

他都无怨无悔。

直到,他知道了叶轻眉是死在庆帝的阴谋之下。

与庆帝摊牌时,

庆帝不解,一辈子忠心于自己的“老狗”

为什么会为一个女人背叛自己。

他说:

“陛下您当时尚是少年郎心性清旷广远。待人极诚。待下极好。奴才偏生是个性情怪异地人,只要人待我好。我便待他好。”

“我只是诚王府里的太监,她却从来不因为我的身体残缺而有丝毫不屑于我,她以诚待我,以友人待我……

这是老奴这一生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在她之前没有,在她之后也没有。”

但他又一直认定这是场私怨。

所以,在事发后,

并没有集合手中势力,再掀波澜,

虽然他掌控监察院几十年,

完全有这个实力。

而是支开范闲、属下,

一个人坦荡回京,直面庆帝。

“你为什么要杀她?”

“她死的悲哀,想必也死的疑惑,我守了这几十年,就是想替她来问问陛下你。”

冲天黑骑三千里,孤苑白首二十年。

莫道秋至残躯老,笑看英雄不等闲。

秋风秋雨里,

陈萍萍受千刀万剐之刑,

从容赴死。

“只要人待我好,我便待他好”,

从少年到老者,

面对的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至高皇权,

陈萍萍从未改变。

最近,看一部纪录片,

也是看得热泪盈眶。

云南勐海县勐遮镇,

80多岁的坎温搓线,系线

在制作着油纸伞。

戈壁荒滩上,

民间艺术家胡大拜尔地,

在吹奏着近乎失传的乐器巴拉曼。

湖南怀化,

74岁的潘存家用一双巧手,

编出了无数个漂亮斗笠。

这些,发生前四年前,

出自纪录片《寻找手艺》。

四年后,《寻找手艺2》拍摄,

再寻找他们。

坎温,去世,

在那个安静的村庄,再也没有油纸伞;

胡大拜尔地,去世,

空荡荡的戈壁滩上,更显空荡;

潘存家则欲哭无泪的看着镜头,

“我那个50岁的徒弟也没了。”

“一门手艺的消亡,

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我害怕,如果不早点去拍,

或许就来不及了。”

说这话的,是《寻找手艺》的导演张景,

谁也没想到一语成谶,

很多的手艺人,在这部纪录片里

留下最后的影像。

“我出生、成长在偏远山区,

一些生活用具都要手工打造。

所以我小时候的偶像,

不是任何明星,而是村里的手艺人。

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只做一件事。

手艺对他们而言,

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匠心的传承。”

也是为了寻找陪伴自己儿时记忆的梦想,

40岁那年,张景卖掉了北京一套房,

以个人身份做了这样一部记录片。

因为经费有限,摄影师是司机兼职的,

设备买的二手残次品,

但这不挡他们的热情,

花了小半年时间,跑了23个省,

拍了近200位手艺人,

剪辑花了3年,剪了60多遍

结果拿给电视台看,

却被拒绝:“太土了。”

张景只能传到B站,

“只想着传上去有人看也好,

对于被拍摄的手艺人,就有意义。

只要他们能获得一丁点的关注,

中国手艺消失的速度,也会稍微慢一些吧。

“我们不会放弃,《寻找手艺》会一直拍下去。”

而今,张景依旧在为《寻找手艺》忙活,

虽然结果,总是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寻找手艺》里有一段话:

“森林里的一棵树,

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

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这个世界为何如此可爱,

正是因为这些始终怀抱信念

愿意相信并甘心坚持的人,

让人相信梦想、热爱、勇气...

这一切美好的词汇。

说到这,免不了有了些伤怀。
因为年龄渐长,
渐渐对很多事情失去了热情和期待。
前阵子看《奇葩说》,
见选手唇枪舌战的辩论,
引用大量古诗词,
才猛然发现已许久没认真读诗了。

再遇《庆余年》殿前背诗一场戏,

不由得感慨万千。

喜欢读诗吗?喜欢。

为什么没有坚持?

在凡事讲究速成、立竿见影的大环境里,

总是静不下心来。

会把时间和精力

花费在更多人认可的东西上,

会在现实的苟且与诗意的远方

撕扯时的不知所措里

焦虑、彷徨。

而这,不仅是读不读诗的选择,
更是生活的写照。
想起原著里,范闲最后一次见庄墨韩时,说:
“这个世道,本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庄墨韩摇摇头:“你不要做这种人。”
「不要」两个字坚定无比。

这世间总要有些人站得高些,坚定些,

成为这个世界的脊梁或是心灵,

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才变得洁净而美好了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