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补结合治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血衰少为本,痰浊、淤血阻滞经脉等为其标。气血衰少者当补,痰浊、淤血阻滞经脉当需通,因此,治疗本病时需要通补结合。

宋某,男,53岁。主因'右侧半身不遂3年余'于2010年4月13日初诊。3年前突发脑出血,在当地医院急救治疗后转北京某医院治疗,神志清,时有失语,不能行走,出院后康复锻炼,稍有改善。就诊时症见:神志清,面红,易急躁,右侧面肌活动不利,右侧手臂抬举费力,右下肢行走受限,需借助柺杖,既往喜食牛羊肉,嗜烟酒,口干苦,寐安,大便日一次,成形,小便微黄,偶有呛咳。父亲有高血压病,外祖父有脑出血病史。查BP:140/100mmHg,舌向右歪,舌体居中,质淡,尖赤,苔薄白,脉沉滑小数,处方如下:竹节参12g,太子参12g,生黄芪20g,桑枝30g,山甲珠10g,当归12g,桑寄生15g,地龙12g,赤白芍各12g,桃杏仁各10g,女贞子15g,补骨脂12g,炒杜仲15g,川怀牛膝各12g,僵蚕12g,茵陈15g,水煎服,7剂,日1剂,2次/日。

患者就诊时所见症状:面红、急躁,行走不利,脉沉滑小数提示肝肾虚损。故治疗适当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中药物黄芪、当归、赤芍、地龙、桃仁,取补阳还五汤之意,方出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由气血淤滞所致半身不遂等证。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中气不足无力行血而血瘀,阻滞经络不畅,发为半身不遂。方用黄芪补中益气为主;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桑枝善祛风湿,利关节,甲珠其性善通,桑寄生、女贞子、补骨脂、炒杜仲,补益肝肾,僵蚕散肝热,升清阳。全方肝脾肾共治,通补结合。

二诊(2010年4月17日):药后诸证有所好转,右侧上肢抬举手肩,右侧面部麻木,肢体发凉,沉重,语言欠利,面色潮红,纳食可,睡眠少,每天只睡5个小时,口干减轻,心烦溲黄,容易出汗,后背发沉、发凉,血压136/90mmHg,伸舌右偏,舌质红苔薄,脉沉弦滑。处方如下:五爪龙30g,生黄芪15g,炒防风12g,炒桑枝30g,赤白芍各12g,当归12g,川芎9g,地龙12g,甲珠12g,天竺黄8g,焦栀子9g,淡豆豉10g,僵蚕12g,胆星12g,天麻12g,忍冬藤20g,生龙牡各30g,水煎服,14剂,日1剂,2次/日。

茶饮:南沙参15g,西洋参先10g,炒麦冬12g,五味子5g,茵陈12g,虎杖15g,炒杏仁9g,炒薏仁30g,小麦30g,糯稻根15g,川牛膝15g,竹沥汁40ml为引,水煎服,14剂,日1剂,2次/日

服上方后诸证好转,从就诊时所见来判断当为肝肾阴虚,湿热内扰。故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豁痰开窍,清热除烦之品。天竺黄味辛性凉,善豁痰清热;栀子、豆豉取栀子豉汤之意,以清胸中郁热。

经调治诸证向愈,血压平稳。因右足扭伤回当地就诊,一直照原法治疗,右侧肢体沉重、发凉明显减轻,出汗明显减轻。

中风之证,病因繁复,虚实夹杂。在治疗的时候不能单用补法,或单用通法。单用补法则使邪气宜盛,单用通法则更加损伤人体正气。因此,在治疗是就需要通补结合,相得益彰。

又:“龙蝎穿芪散”

组成 地龙60克,全蝎60克,炮山甲60克,黄芪90克,水蛭60克,土鳖虫30克,蜈蚣30克,蝉蜕30克,白花蛇30克,川红花30克,丹参90克,赤芍60克,三七粉60克,葛根90克,益母草60克,沙参60克,黄精60克,川芎30克,钩藤90克,天麻60克,茯苓30克,白芍90克,桂枝15克,石菖蒲15克,郁金30克,全当归60克,龙骨60克,牡蛎60克,炙甘草15克。

功能 补益肝肾,养血熄风,化瘀祛痰,解痉除挛。

主治 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脉失养,痰瘀内阻,风阳时扰者,症见中风(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病急性发作半月或 月后,病情稳定,但却遗留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或肢体疲软无力,或僵硬痉挛,或麻木不仁,或抬举受限,或头时眩晕,甚或二便失禁,神识时清时昧等。用法 精选上药,各自烘干,研极细末,全部和匀,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0克,熬水或加入米粉煮糊内服;亦可炼蜂蜜或白糖或黄糖等 丸,每次1丸(每丸内含原生药材10克),日服3次,用白开水送下。若病情较重者,药量可在此基础上每次增加30~50%。1月为一疗程,每 疗程间隔2~3天,一般服2~3个疗程。

(0)

相关推荐